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有学者研究指出:在中国古代延续千年的历史中,有四次“人文主义”热潮(如图所示)。对此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第一次,商周时期—从“神”到“人”
第二次,魏晋时期—从“礼教”到“个性”
第三次,唐宋时期—从“门第”到“平民”
第四次,晚明时期—从“道德”到“功利”
①第一次热潮反映治国思想的变化
②第二次热潮得益于民族的交融
③第三次热潮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④第四次热潮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盐铁专卖始于战国,榷酒始于汉武帝,唐中叶以后茶叶也开始征榷,至宋朝更是中国古代史上唯一一个对各类大宗商品自始至终进行征榷的朝代,而且制度日益繁密。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宋代开始放弃了抑商政策 ②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③商业税成为宋代重要税源 ④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中国谚语为研究历史提供了许多珍贵而有价值的资料。对下表谚语解读正确的是
选项谚语解读
A“千生意,万买卖,不如翻地块”体现了中国封建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B“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说明了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苏湖熟,天下足”折射出中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D“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反映了中国古代商业发展长途贩运的特征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真题 名校
4 .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记录了唐朝民间商贸的景况。下列选项中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A.草市的作用已十分显著
B.草市逐渐成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
C.草市已成为海外贸易的重要形式
D.草市大多集中在水运方便的地方
2019-04-19更新 | 4020次组卷 | 45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锦,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不是神仙,胜似神仙。”下列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
B.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
C.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
D.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2019-07-23更新 | 124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5-2016学年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二中高一下期中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世纪欧洲的丝织技术已是世界一流,其生产的丝绸仍然大量采用龙凤、花鸟等图案,并注明“中国制造”。对此现象解读合理的是
A.中国传统技术领先当时欧洲
B.中国丝绸产品畅销欧洲
C.中国制造垄断当时国际市场
D.欧洲文艺复兴方兴未艾
7 . 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2018-06-09更新 | 13988次组卷 | 12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青海湟川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明清时期有一类土地被称之为“族田”,按其地租用途不同有诸多名目:如义田是为赡济本宗族中贫而不能自业者,学田作为鼓励教育族内子弟的费用。明清两朝的政府也在法律上作出规定以保障宗族对这类土地的所有,禁止浸没盗卖族田。对上述现象解读最准确的是
A.族田属于国家所有,所以政府禁止盗卖族田
B.族田的存在加剧了明清时期的土地兼并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C.义田的存在说明宗族组织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对底层贫困民众的救助义务
D.族田收取地租体现了租佃经营的方式,由于租佃经营在江南地区比较普遍因此族田只在江南地区存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