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9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如表为宋代有关“交子”的记载。这表明“交子”(     
记载出处
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收入人户见钱便给交子,无远近行用,动及万百贯。街市交易,如将交子要取见钱,每贯割落三十文为利【宋】李攸《宋朝事实》
A.具有民间交易凭证功能B.产生于商人间的贸易纠纷
C.提高了富商的社会地位D.缘于经济重心南移的推动
2 . 如表是明代货币(白银)需求估计(1480—1610年)(单位:万两)。据此可知,明代(     
年代财政需求长途贸易需求基层市场需求合计
成化末(1480年前后)300200—350800—14001300—2050
嘉靖(1522—1566年)9002000800010900
万历末(1610年前后)2500—30002000—30008000—1200012500—18000
A.海外白银大量流入B.国家财政日益匮乏
C.商品市场日趋活跃D.白银货币化已完成
3 . 庙市是指在寺庙或道观内外举办的定期集市,两宋时全国寺院、道观林立,庙会繁多,比较有名的庙市有大相国寺庙市、东岳庙市、青城山庙市等。史载相国寺庙市“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庙市的出现(     
A.进一步突破时间空间限制B.扩大了商业的范围和广度
C.为商业市镇发展奠定基础D.侧面反映宗教文化的繁荣
4 . “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明朝李鼎《李长卿集》。材料主要反映的是(     
A.春秋商业贸易的繁荣B.战国商业贸易的繁荣
C.明朝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D.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统计,中国古代女性作家共有4000余人。从明代中后期开始,知名女性作家灿若群星,至清代多达3700多人。明清时期女性作家人数大增所依托的时代背景是(     
A.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B.社会政治环境比较宽松
C.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动摇D.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6 . 南宋临安“盖东门绝无民居,弥望皆菜圃”;南宋杨万里诗云:“未到衢州五里时,果林一望蔽江湄。”南宋方志记载,“昆山县西三里处有东西杨庄,皆产瓜。”这些可用于研究南宋时期(     
A.南方地区土地所有权的变更B.人口迁徙改变经济重心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得到提升D.传统重农抑商政策废弛
7 . 明清时期,广东是甘蔗重要的种植区,曾有“产繁闽、广间,他方合并得其十一而已”的说法。纵观粤西南地区,高州府五县一州和雷州三县均有甘蔗种植,其中徐闻等地产量最丰,“一年之间,糖蔗之利,几与谷相半”。这反映出当地(     
A.粮食作物减产B.商品经济发展
C.人地矛盾突出D.自然经济解体
8 . 下表,《明史·食货志》载万历年间(1573-1620年)中国丝绸、茶叶产销总量,这表明当时(     
商品出口量总产量占比
丝绸约7000万匹约1.5亿匹46%
茶叶约3亿斤约4亿斤75%
A.自然经济成功转型B.深度卷入世界市场
C.商品经济发展繁荣D.农业丧失主体地位
9 . 1828年,江苏巡抚陶澍奏称:“苏城(苏州)为百货聚集之区,银钱交易全藉商贾流通。向来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等处每年来苏办货,约可到银数百万两。……自上年秋冬至今,各省商贾俱系汇票往来,并无现银运到。”该史料可用于说明当时的苏州(     
A.传统自然经济逐步解体B.大量使用自由雇佣劳动力
C.纸币成为主流支付手段D.长途和大额贸易有所发展
10 . 北宋庄季裕的《鸡肋编》记载了洞庭山农户:“多种柑橘桑麻,糊口之物,尽仰商贩。绍兴二年冬,忽大寒,湖水遂冰,米船不到山中,小民多饿死”。这反映出当地(     
A.突破传统自然经济结构B.农民对市场的依赖
C.自然灾害影响农民收入D.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