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9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美国学者佛兰克在《白银资本》一书中说:“在16—17世纪,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银,通过贸易流向了中国。”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A.奢侈品消费蔚然成风B.鼓励发展新的经济因素
C.商品经济有较大发展D.海禁政策推行遭到失败
2 . 唐代传奇小说《李娃传》中描写道:“久之日暮,鼓声四动。姆曰:‘鼓已发矣,当速归,勿犯禁!,”史载,唐玄崇的五弟季隆业也曾因夜间违反宵禁制度而受到惩罚。据此可知,唐代(       
A.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B.严格限制贵族阶层特权
C.政府对城市管控严格D.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
2023-06-20更新 | 251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2022-2023学年高二5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清中叶东北的大豆、杂粮等农产品运往南方沿海各省,台湾的稻米、蔗糖也成为其与各省贸易的主要货物。这反映了当时(     
A.东部地区成为贸易中心B.国家统一助推商贸发展
C.国内长途贩运开始兴盛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2023-04-23更新 | 512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4 . 战国时期,燕国刀币的出土范围涉及燕国本国及赵国、中山国、齐国、朝鲜等地,出土量巨大,而且往往与尖足布、方足布、赵刀、齐刀、环钱等同时出土。这表明当时(     
A.各国货币制度异常混乱B.北方诸侯争霸比较激烈
C.燕国商品经济相对发达D.区域经济交流较为密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朝《问刑条例》规定:“兴贩私茶,潜在边境,与藩夷交易,不拘斤数,连知情歇家牙保,俱发烟瘴地面充军”。由此可知,明朝(     
A.严格限制海上贸易B.致力于保护私营工商业
C.有效保障市场秩序D.严厉打击对外私贩商品
6 . 明代对外贸易的特点在于“有贡就有市”。《明会典》中作为“正贡”的贡品记载,仅日本就有20种;而《皇明永乐志》的物品清单显示,日本一国的物品达248种之多。据此可推知,明代(     
A.官方严格奉行海禁政策B.朝贡体制促进民间贸易
C.朝贡贸易阻碍经济发展D.朝贡贸易体系受到冲击
2023-03-31更新 | 744次组卷 | 8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第五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苏州南行,进入杭嘉湖平原,用“商业繁盛”、居民“皆良商贾与良工匠”和“恃工商为活”之类的字句表达了沿途所见城镇的观感。这可用于说明元代(     
A.沿海地区经商者增多B.农业人口大量流失
C.大运河沿线城市兴起D.江南市镇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明嘉靖年间,有文人感叹当时:“凡家累千金,垣屋稍治,必欲营治一园。若士大夫之家,其力稍赢,尤以此相胜。大略三吴城中,园苑棋置,侵市肆民居大半。”据此可知,当时(     
A.市民阶层受到冲击B.奢靡风气有所蔓延
C.官商勾结情形严重D.土地兼并现象频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明清时期,双林镇的绸庄常“赊丝于机户,即收其绢,以牟重利”;在南浔镇以产“苏经”闻名,农家“取丝于行,代纺而受其值,谓之料经”;宁波的鱼业牙行,分鲜行和里行,都对渔帮放款,约定以所获鲜、咸水产抵偿借款。这反映了明清时期(       
A.江南市镇商品经济高度专业化B.商业资本向生产领域的渗透
C.商人逐渐成为生产组织的主体D.货币供求矛盾催生商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明清之际,江南是全国最大的棉布生产区,每年从华北地区输入北花,从湖广地区输入襄花。山东、河南等植棉区,由于不善织布,每年却要从江南大量输入棉布而向江南等地输出棉花。据此可知当时(     
A.棉纺织业出现新生产关系B.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C.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达D.江南是全国的经济重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