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9 道试题
18-19高一·全国·假期作业
1 . 国际贸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出口货物主要是丝、瓷、漆器之类的手工业品,反映了宋代手工业在当时世界上的地位。进口品类广泛,据《宋会要》记载即达三百余种……东起日本,西至天竺、大食等四十余国,涉历亚洲、非洲和欧洲等地,皆有宋代货物流通。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半岛、印度支那、印度半岛、波斯湾沿岸、伊朗、东非的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埃及和西班牙等地,先后都有宋代钱币和陶瓷的出土,证明了宋与这些地区的经济贸易关系。

——沈光耀《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史》

材料二   中国出口丝、茶数目统计表

时间丝(单位:包)茶(单位:磅)
1837年1249758981000
1845年1322080194000
1853年62896101227000
1859年67874110915200

——数据来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

材料三   战后世界经济的规划者决心避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里的经济民族主义、贸易限制和货币不稳定,力求恢复1914年前的贸易自由流动和通货稳定。美国在新罕布什尔的布雷顿森林召集有44个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各与会国承诺削减贸易壁垒,并为战后世界的通货稳定而共同努力。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材料一反映宋代海外贸易具有怎样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中表格概括中国丝、茶出口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美、英等国为解决国际贸易与货币问题采取的重要举措,并简要说明其意义。
2019-05-1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一历史暑假作业:作业13 模块综合检测
2 . 城市是社会的中心,商业繁荣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古代城市的功能与格局也发生了变化。
(1)请按要求完成下列表格。

(2)据上述表格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影响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3)综上所述,商业的活跃对我国古代城市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
2019-04-26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省级联考】河南省2016级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根据下列表格,回答问题:

明清江南市镇数量表(单位:个)

地区时间(明)嘉靖—万历时期(清)乾隆—嘉庆时期资料来源
苏州府4490《苏州府志》
松江府44107《松江府志》
杭州府44104《杭州府志》
嘉兴府2840《嘉兴府志》


概括上表所反映的明清江南市镇变化的总体趋势,并阐释导致变化的历史原因。
4 . 平等互惠的国际贸易是促进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两宋时期,东南地区人口增长最快,晚唐至南宋,数十万官僚、军队和中原士民接踵而入于是东南沿海地区出现明显的海洋发展路向,依据区域资源优势,发展蚕桑、茶叶、陶瓷等生产,拓展海外市场,通过商品经济提高当地人口承载力。东南地区海岸线长,海港优良,中唐以后海外贸易迅速成长,到宋朝达到鼎盛。这也是东南经济超过中原的重要原因。北宋中原地区的商品经济也有发展,但是内向型的,自然经济气息更浓。而东南地区经济具有外向型特征,在海外贸易的拉动下,两浙、福建、江西等地的商品经济胜过北方。太湖流域城镇集市密集和广州、泉州成为当时世界一流的外贸港口,就是最好的证明。

——--摘编自葛金芳《两宋社会经济研究》

材料二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状况


——--摘编自杜恂诚《中国近代经济史概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宋时期海外贸易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总体状况。任选表格中所列出的四个时期中的一个时期,分析该时期对外贸易状况形成的原因。

6 . 材料一我国古代市场交流的商品,最初以各地土特产为主,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农产品和手工产品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商品。由于不能完全做到自给自足,农户不能生产盐、铁等必须的生产、生活资料,就必须依赖市场的供应;同时,封建国家征收货币的制度也促使农民与市场发生关系。这种以农民家庭手工业形式出现的商品生产与农业紧密结合在一起,……但农民从事商品生产的直接目的不在盈利,而在于纳税和维持生计……不仅商品生产和非商品生产在时间上无法截然分开,生产过程中延长劳动时间和投入的人力资源也可以不计成本。在个体小农经济中,这种作为农业副业的商品生产并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商品生产,实际上只是一种交换价值生产形式下的使用价值的生产。

—雷震《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特点简论》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原因,并说明我国封建社会中的商品生产“实际上只是一种交换价值生产形式下的使用价值的生产”。

材料二表格一:195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

项目

公有制经济

私有制经济

工业总产值比重

100%

0

表格二:1996年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比重

集体经济

国有经济

混合经济中的公有成分

非公有制经济

40%

29%

7%

24%

(2)表格二与表格一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指出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无论苏联最高领导层在“改革”方面唱的调子多高,他们也不想按照邓小平先生的做法,进行大规模的农业改革,达到中国式的“自由化”的程度,虽然情况很明显,苏联的农业产量大大低于它的勇于冒险的邻邦。

—【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②时间段中苏两国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不同趋势的原因。

2018-08-1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仿真模拟(一)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输出

凿井技术、丝绸、漆器、杏、

铁器、冶金技术、梨、养蚕技术

输入

汗血马、音乐、舞蹈、胡萝卜、

核桃、芝麻、佛教、葡萄、苜蓿



                              

   ——据七年级华师大版教材《汉朝的中外交流》整理

材料二   明末清初,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进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耶稣会士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一些新奇工艺品外,也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 耶稣会士把一些中国经典译成拉丁文,还以通信方式向本国广泛介绍了中国的文化、历史、典章制度和文学作品。……新发现的中国文化,不论对其解释是否正确,却向法国启蒙思想家提供了反专制、反教权的思想武器。               

——选自《世界史·近代史篇》

材料三   中国是从19世纪开始进入农业文明向近代工业文明转型的近代化过程的,西方世界的霸权威胁与文明示范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启动要素,然而也应该看到,近代化的变迁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冲击-反应”的过程,对于中国来说,它既是古老的历史在新世纪的骤然断裂,又是这一历史在以往的传统中静悄悄的绵延。只是到了19世纪、20世纪,当西方的示范展示另一种迥然不同的发展道路时,中国才对自身历史的内部挑战产生了一种多少是变化了的回应方式,太平天国的“平均主义”,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戊戌变法的“大同书”等等中都可以找到根据,这种回应方式离不开中国的历史传统。这样,中国历史的内部要素与西方文明示范效应叠加在一起,共同制约着中国近代化的反映类型与历史走向。

——陈达凯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化史》

材料四     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换言之,制度必须与人事相配合。……我们若不着重本身人事,专求模仿别人制度,结果别人制度,势必追随他们的人事而变,我们也还得追随而变,那是何等的愚蠢。

——钱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


(1)据材料一表格归纳汉朝中原地区经丝绸之路“输出”“输入”的主要差异。造成输出与输入产品显著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上图所示陆上丝绸之路断续存在了1600多年,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产生的重要意义。
(2)依据材料二,概括明末清初东西方交流的主要特点。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与西欧相比,中国近代前期近代化有何“民族特色”?
(3)概括材料四的主要观点,结合19 世纪末20 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的政治活动的失败加以说明。
2018-06-1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綦江区东溪中学高2019届高二下第三学月考试历史试题

8 . 某高中学生围绕“社会生活的变化与时代的变迁”这一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制作了几张资料卡片。

卡片一广告中的唱卖

(1)根据卡片一概括宋代市场发展的特点是什么?这一现象对社会生活有何影响?

卡片二表格中的生活

(2)卡片二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表现在哪些方面?导致这些变化的外部因素是什么?

卡片三图片中的物价

(3)参考卡片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法币不断贬值、人们生活日益艰难的原因。

卡片四史料中的物种

(4)卡片四中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这一历史现象对世界有什么重要意义?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方”在中国历史地理学上是一个含混不定的名称,这一名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变迁演变过程。

时期名称主要范围
汉武帝西域泛指玉门关阳关以西广大地区,主要指塔里木盆地及其周围地区
东汉西域所载范围包括东罗马帝国,印度,波斯等国
唐朝西域涵盖之前的西域,增“西天”即印度
五代西洋马来半岛和印尼苏门答腊周围海域
明代西洋东南亚西亚东非或印度洋周围国家
西方欧洲国家
晚清西方、西洋专指欧洲国家
二战后西方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包括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

结合表格信息与所学知识,围绕“国人对‘西方’认识的变化”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结合所学概括国人对“西方”认识的变化并分析原因。(说明:需要指出两点变化,并分别对原因进行分析。要求:论题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18-01-18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宁阳县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度高二上学期学情调研历史试题

10 . 平等互惠的国际贸易是促进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材料一两宋时期,东南地区人口增长最快,晚唐至南宋,数十万官僚、军队和中原士民接踵而入。于是东南沿海地区出现明显的海洋发展路向,依据区域资源优势,发展蚕桑、茶叶、陶瓷等生产,拓展海外市场,通过商品经济提高当地人口承载力。东南地区海岸线长,海港优良,中唐以后海外贸易迅速成长,到宋朝达到鼎盛。这也是东南经济超过中原的重要原因。北宋中原地区的商品经济也有发展,但是内向型的,自然经济气息更浓。而东南地区经济具有外向型特征,在海外贸易的拉动下,两浙、福建、江西等地的商品经济胜过北方。太湖流域城镇集市密集和广州、泉州成为当时世界一流的外贸港口,就是最好的证明。

——摘编自葛金芳《两宋社会经济研究》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南宋时期海外贸易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材料二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状况

分期对外贸易状况

1840年至1914年
中外贸易的年均增长率为4.4%.进口物量约增加3倍,出口物量增加约
14.倍。由于鸦片贸易的猖獗,中国由出超变为入超。外贸中心从广州北
移至上海。英国始终支配着中国的对外贸易尤其是进口贸易。

1915年至1931年
中外贸易的年均增长率为6.36%,出口的增长显著快于进口。英国在
中外贸易中的绝对优势地位让位于美、日两国。日本一度占中外贸易
总额的1/3左右。到1931年,中国自美国的进口占进口总额的22.2%,
超过了日本。

1931年至1936年
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大幅下滑,年均下滑率为14.7%。美国在中外贸易
中居首位。

1937年至1948年
进出口货物无法正常通行,对外贸易剧烈波动,对外贸易总额最低的
年份不到4万美元,最高也只达到76万美元。

——摘编自杜恂诚《中国近代经济史概论》

(2)依据材料和所学,概括说明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总体状况。任选表格中所列出的四个时期中的一个时期,分析造成该时期对外贸易状况的原因。

材料三1930年-1931年西方各国不经国际商讨,不顾别国的反应,强行设置关税和贸易配额。为使本国工厂继续开工,依靠保护关税把竞争性的进口货拒于国外。美国在1930年实行了前所未有的高关税率,造成了国际贸易的进一步衰退。其他国家向美国出售的东西少了,而购买美国的货物就更少了。西方各国竞相抬高关税,封闭本国的市场。

1933年6月召开了世界货币会议,以解决汇率和贸易问题。美国在会议中的角色至关重要,而罗斯福申明美国当务之急是恢复国内经济,拒绝承担国际责任,国际合作的努力宣告失败。新政也没有能够完全治愈危机,1933年以后,美国经济虽然复苏,但是速度很慢。1939年,总产量仍然低于1929年的水平。这与国际贸易状况密切相关。

二战期间,美国和英国发起一个计划,决心避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经济民族主义、贸易限制和货币不稳定,力求恢复自由贸易和通货稳定,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各国在互惠的基础上进行大幅度削减关税壁垒的谈判,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推动了全球贸易的自由化进程,成为战后恢复和发展国际贸易的基础,促进了战后的经济繁荣。

——摘编自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1870年起》等

(3)从材料中提炼一个主题,结合所学加以论证。

2018-04-12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18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