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95 道试题
1 . 读图,回答问题。


阅读上图,以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为视角,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地图所蕴含的历史信息进行解读。【解读要求:是什么?(内容)充分提取信息:为什么?(背景)解释和分析原因:怎么样?(影响)分析和归纳影响。】
2022-02-26更新 | 438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日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时期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强盛的国家之一。四川、江南是丝织业中心,其丝织品除满足本国需要外,还有剩余出口。陶瓷业亦相当发达,全国有二十多个著名窑址。其中广东潮州窑烧制出的陶瓷器,是外销的主要物品。沿海主要港口都有造船工场,能制造出载重量大、适于远航的海船。由于战火,更主要的是陆路运输,唐代以前的陆上丝绸之路已不能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唐时期,东南亚、印度等地与唐朝通好的国家不下二三十个。它们的使节和商人到中国来,主要是经南海到广州的航道。于是发展海上航线,成为迫切要求。

——摘编自林家劲(唐代广州与南海的交通》

材料二   西属美洲白银经欧洲留到东方的数量表(单位:百万银元)


年份西属美洲白银产量运抵欧洲数量经欧洲留到东方数量
160011-14104.4
165010-138-96
17001210-128.5
17802218-2014.7

17-18世纪中国与葡萄牙、西班牙、日本等国的贸易中,中国以出口生丝、丝织品、瓷器等为主,进口少量土特产,明显的出超,葡、西、日等国商人不得不以大量白银支付贸易逆差,于是美洲和日本的白银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这种中西贸易基本结构,是西方国家以其殖民地产品,主要是白银、棉花、胡椒等交换中国的茶、丝、瓷器等,特别是西班牙几乎只能以白银来进行交换。

——摘编自后智钢《16-19世纪外国白银内流中国问题探讨》

材料三   40年前,老百姓讲的是吃饱就行,因此膳食结构十分单一,主要以主食消费为主。1978年,全国居民食品支出比重(恩格尔系数)达到63.9%40年后,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食品种类的丰富,老百姓对饮食消费的要求不仅是吃饱、吃好,更要吃出健康来,食品消费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城镇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由1978年的152千克降到2017年的110千克,农村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由1978年的248千克下降到了2017年的155千克。肉、禽、蛋、奶等动物性食品消费显著增加。城镇居民人均猪肉、禽类、蛋类消费量分别由1978年的13.7千克、1.0千克、3.7千克上升到2017年的20.6千克、9.7千克、10.3千克。农村居民人均猪肉、禽类、蛋类消费量分别由1978年的5.2千克、0.3千克、0.8千克上升到2017年的19.5千克、7.9千克、8.7千克。

——摘编自201811月《经济日报》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海上航线”繁荣的历史背景。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18世纪白银在世界范围内流动的历史影响。
(3)依据材料三,指出近40年来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变化的原因。
2021-07-2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中国古代商业在不断突破限制与束缚的过程中曲折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商业,受到种种限制和束缚。这些限制和束缚,有的是受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特点所制约,有的则来自封建国家的干预。

——摘编自宁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

材料二  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南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虽秦、晋、燕、周大贾,不远数千里而求罗绮绸币者,必走浙之东也:赋税由实物改为交银,概行于天下。商税俱三十税一,不得多收。今天下之人不商其身,而商其志者,比比而然。

——摘编自范金民《明代地域商帮兴起的社会背景》

材料三  十大商帮文化特征比较

商帮名称所在地域文化特征商帮名称所在地域文化特征
山西商帮山西义利结合,学而优则贾洞庭商帮苏州审时度势,更新观念
徽州商帮徽州贾而好儒,务实精明广东商帮广东内涵丰富,敢为天下先
陕西商帮陕西行道较多,追逐犀利江右商帮江西草根起家,讲究贾德
山东商帮山东重义守诺,恪守信用龙游商帮浙江手段高明,海纳百川
福建商帮福建内外勾结,盗亦有道宁波商帮宁波善于超越,后来居上
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束缚古代商业发展两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并概括宋代在市场、货币方面有所突破的主要表现。
2)据材料二,概括明代商帮兴起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商帮文化的特征对现代企业建设的现实意义。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前121年,汉军大败匈奴主力,取得对匈奴战争的最大胜利,举国上下为此大振。不过,在经济上,中央财政却出现了“用度不足”的危险情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汉武帝开始推出一系列强硬的国营化经济政策,涉及产业、流通、金融、税收等多个领域,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具有顶层设计意味的整体配套体制改革。

——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材料二宋代海上丝绸之路是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商路。在唐代,海上丝绸之路还是对陆路贸易的补充。这种情况在宋代发生了根本转变。宋代海路主要包括:从广州、泉州、宁波等港口出发,通往东南亚、南亚乃至西亚、东北非洲等地的南海航线;从明州、杭州、登州等港口出发,通往日本、朝鲜和琉球等地的东海航线。在宋代,同中国保持海外贸易的国家和地区超过以往……外商来到中国,“许其在蕃坊居止”,并允许与中国女子通婚。政府在沿海港口置市舶司,“掌蕃货贸易之事”……海外贸易的收入,在宋代财政上占有重要地位。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改变了宋代社会,也影响了整个世界。

——摘编自《国际化的宋代与海上丝绸之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推行经济改革的条件及其作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种情况在宋代发生了根本转变”的原因。
2020-12-31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泉州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绘画艺术是时代的反映,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阅读、观察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自问世以来,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近三十年来海外学者(尤其是欧美和日本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研究范围主要围绕着《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地点、创作时间、画卷主题内容、绘画技法以及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有些学者认为描绘的不是汴京开封……应是中国江南某一城市或者黄河沿岸的中小城市。学者们大都认为图画描绘了宋代城市经济盛世繁荣的景象……(也有学者)明确表示,画卷描绘的是一个颓废的城市……之所以出现众说纷纭的现象,……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方面,是其版本众多;另一方面,目前存世有关《清明上河图》和张择端的文献资料太少。研究者因学术背景不同、学养有别以及该图传世文献的阙如,得出的结论难免存在分歧.尽管如此,海外《清明上河图》的研究为国内的学者提供了一些新思路和方法论的借鉴.

——摘自张显运《近三十年来<清明上河图>海外研究综述》

材料二: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1)据材料一,概括海外学者研究《清明上河图》的主要特点并指出形成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中的信息说明学者认为《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宋代城市经济繁荣”的合理性,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历史信息的时代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简要归纳你由此获得的研究历史事物的启示。
2021-03-0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宿迁市泗阳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中国古代商业在不断突破限制与束缚的过程中曲折发展。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 古代的商业,受到种种限制和束缚。这些限制和束缚,有的是受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特点所制约,有的则来自封建国家的干预。

——摘编自宁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

材料二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 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南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吉贝(棉花)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虽秦、晋、燕、周大贾,不远数千里而求罗绮绸币者,必走浙之东也。赋税由实物改为交银,概行于天下。商税俱三十税一,不得多收。今天下之人不商其身,而商其志者,比比而然。

一摘编自范金民《明代地域商帮兴起的社会背景》

材料   三十大商帮文化特征比较.


一摘编自张海鹏等主编《中国十大商帮》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束缚古代商业发展两个方面的具体表现。根据所学知识简述宋代在市场、货币方面有所突破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代商帮兴起的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三,简析中国商帮文化的特征对现代企业建设的现实意义。
7 . 中国古代商业在不断突破限制与束缚的过程中曲折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商业,受到种种限制和束缚。这些限制和束缚,有的是受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特点所制约,有的则来自封建国家的干预。

——摘编自宁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和特点》

材料二   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南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吉贝则泛舟而鬻诸南,布则泛舟而鬻诸北。虽秦、晋、燕、周大贾,不远数千里而求罗绮绸币者,必走淅之东也。赋税由实物改为交银,概行于天下。商税俱三十税一,不得多收。今天下之人不商其身,而商其志者,比比而然。

——摘编自范金民《明代地域商帮兴起的社会背景》

材料三   十大商帮文化特征比较

商帮名称所在地域文化特征商帮名称所在地域文化特征
山西商帮山西义利结合,学而优则贾洞庭商帮苏州审时度势,更新观念
徽州商帮徽州贾而好儒,务实精明广东商帮广东内涵丰富,敢为天下先
陕西商帮陕西行道较多,追逐厚利江右商帮江西草根起家,讲完贾德
山东商帮山东重义守诺,恪守信用龙游商帮浙江手段高明,海纳百川
福建商帮福建内外勾结,盗亦有道宁波商帮宁波善于超越,后来居上

——摘编自宋婷《商帮文化的优良传统及现实意义研究》


完成下列要求: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束缚古代商业发展两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并概括宋代在市场有所突破的主要表现。
(2)据材料二,概括明代商帮兴起的主要原因。
(3)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商帮文化的特征对现代企业建设的现实意义。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蒙古草原南部逐渐开发,明代中后期与北方蒙古鞑靼较长时期基本保持和平状态以及开展互市贸易。在中国与俄国恰克图通商后,山西商人前往蒙古及俄国经商的更多,他们每年把茶叶、布匹、丝绸等商品运往蒙古库伦、科布多、恰克图等地,仅仅和俄国商人交易的砖茶就有四十余万箱。在道光十七年至十九年(1837~1839年)间,仅在恰克图一地的市场中,中国平均每年对俄茶叶输出价值折合白银达320万两之多,远超俄国同期由恰克图向清朝的商品输出。中国由此获得大量以白银支付的贸易盈余。

——摘编自谢元鲁《明清北方边境对外贸易与晋商的兴衰》

材料二   二战后初期,美国长期在经济等方面奉行“扶蒋反共”的政策,并对苏联社会主义势力严厉制裁。1949年3月3日杜鲁门政府却批准了对华加强贸易,只对部分具有直接军事用途的物资实行禁运,以防止中国将这些物资转运到其他共产党国家。

——摘编自吴浩、刘艳斐《莫斯科国际经济会议与英国对华贸易政策的调整(1952~1957)》

材料三   1978年以来中国进出口增长曲线图(单位:亿美元)


——据《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现状和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北方边境对外贸易顺差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49年美国调整对华贸易政策的背景,并分析其目的。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贸易顺差的新特点。
2020-08-09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广信中学2020届高三仿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乾隆时(1736-1795),清朝的文治武功走向极盛。乾隆帝继位后介于康熙帝的仁厚与雍正帝的严苛,他以“宽猛相济”施政。此间江南与广东等地的丝织与棉织业很发达,景德镇的瓷器都达到历史高峰。同时,银号在山西出现。乾隆期间清朝疆域最大,达1300万余平方公里。乾隆帝以十全武功自誉,他平定准噶尔与回疆大小和卓之乱,使川黔等地继续改土归流。西方传教士将中国文化介绍给欧洲人,引发18世纪欧洲人追崇中国文化、思想与艺术的中国风热潮。

——《康乾盛世》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没有人能预见英国衰落,最先进的技术,最霸主的地位,最有力的军事保障,最广阔的市场和原料供应,甚至它还能将原本由荷兰创造的金融业发扬光大,一切都是那么强大又生机勃勃。得益于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英国工业优势不可挑战:1850年,占世界人口2%的英国,生产了全世界60. 2%的煤,50. g%的铁,加工了全世界46. 1%的棉花,是世界的工厂;伦敦是世界金融中心,英格兰银行号称世界央行;英国经济总量占全球40%。英国军事力量雄霸全球,殖民地领土达到本土面积一百多倍,殖民人口近4亿,广阔的殖民地为它提供着全球范围的廉价原材料和劳动力,其领先于其它国家的水平远超今天的美国。1894年,美国工业总产值超越英国位居第一,1913年英国制造业和钢铁产量均被美德两国超越,英国“世界工厂”光辉不再。

——《英国的衰落》


(1)根据材料概括“乾隆极盛”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及基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世纪中期英国“不可挑战”局面形成的背景,简柝英国19世纪中期后衰落的主要原因。
(3)从比较史学的角度,分析出现“乾隆极盛”和“英国不可挑战”局面的不同的比较方向。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唐两朝是史家津津乐道的中国城市发展的黄金时期,雄伟的长安城内外三重城墙,周围八十余里,相当于今天西安城的九倍还多。宫殿、官署都被围在宫城和皇城的高墙之中,坊区排列纵横有序,被南北十四条大街和东西十一条大街分割成棋盘状,市区则被固定在东西两区,有墙隔断,与坊区分开。按规定,坊区是居住区,市区为商业区,一切商业活动都规定在市区进行。

——摘自《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城墙》

材料二 “江南地区自唐宋时代开始逐渐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明中叶以后,当地传统”市镇的军事及行政机能渐趋退化,商业机能日渐凸现,其规模和数量远超过宋代。至盛清时代,市镇经济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市镇和农村之间逐渐形成一种生产与贸易的连锁体,构成市镇网络。

——摘编自“《明清江南市镇与农村关系史研究概说》

材料三 1831年,英国爆发霍乱。10年间,伯明翰、曼彻斯特和利物浦等工业城市的平均死亡率从20.69%升到30.8%o.1843年发表的《英国劳动人口环境卫生状况调查报告)》指出,“各种传染病、地方病和其他疾病都是由腐烂的动植物、潮湿与肮脏引起、加重或传播的,与过度拥挤的居住环境也紧密相关”。”因此,英国在1848年后通过《公共卫生法》,公共卫生逐渐成为地方政府的强制性责任。

——摘编自《19世纪英国公共卫生体系建立》和《19世纪英国霍乱防治的经验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隋唐时期长安城的布局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清时期江南市镇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英国霍乱爆发的社会背景。以及疫病流行给我们有什么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