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3 道试题
1 . 研究表明,明代隆庆元年(1567年)开放海禁,允许民间与外国进行自由贸易,此后外国白银大量输入中国,如表中的数据统计说明,当时
A.农产品商品化冲击了自然经济B.中国传统手工业仍然具有活力
C.朝贡贸易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D.白银大量流入影响了国内市场
2 . 有学者研究了北宋到清朝的国家财政收入情况,以每朝最高财政收入计算统计如下表
朝代最高财政收入
北宋100000000两白银
南宋80000000两白银
明代5000000两白银
清代3000000两白银

对表中数据解读最合理的是
A.明清时期由于长期战乱导致国家经济严重衰退
B.明清时采取了有别于两宋的国家财政税收政策
C.明清时期强化的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
D.两宋时期中国的封建经济已经逐渐发展到顶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是明朝前期部分进口货物交易情况统计表(注:1贯为1000文;“\”表示数据缺失)。表中现象的出现基于
货物名称苏木胡椒乌木檀香资料来源
计量单位《番货价值》
规定价格500文3贯500文500文
与琉球贸易价格10贯30贯\\
与暹罗贸易价格5贯25贯40贯10贯
与满剌加贸易价格\20贯40贯10贯
A.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B.世界市场的形成和推动
C.官方对外贸易的政治性D.开放政策促进贸易繁荣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薯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提高了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使许多耕地可改种棉花、蚕桑等经济作物。在松江府,妇女们“晨抱绵纱入市,易木棉花以归,机杼轧轧,有通宵不寐者”,催生枫泾镇成为棉纺业专业市镇。湖州府双林镇的丝织业,广东佛山镇的铁器业等,也远近驰名。随着工商业市镇的勃兴,由中小商人和手工业者构成的市民阶层形成,明代阶级结构发生新变化。

——摘编自卜宪群《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材料二  隆庆元年(1567)部分开放海禁后,海外贸易蓬勃发展。中国精美的丝绸和瓷器等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有着极好的销路,白银便源源不断地往中国内流。到万历年间,白银的使用已相当普遍,手中握有大量白银的徽商几乎遍布全国各地,进行大宗的商品长途贩卖。明朝后期,许多富商带着大量资本经营起矿冶业等产业。在这种历史潮流推动下,徽州的士人十之七八“以儒而贾”,甚至“左儒而右贾”,习以为常。

——摘编自晁中辰《明后期白银的大量内流及其影响》

材料三  中国、西欧社会经济发展部分数据比较表

时间占世界GDP份额
(世界=100)
人均GDP
(1990年国际元)
中国西欧中国西欧
1500年2517.9600774
1600年29.219.9600894
1820年32.923.66001232

——数据来源: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高产作物传入中国后,明朝农业和手工业发生的变化。
2)据材料二,指出明朝中期“海外贸易蓬勃发展”的国内因素,概括白银内流推动的商业发展表现。有学者认为,商品经济繁荣促使明朝中后期萌动社会转型。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3)据材料三,指出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态势。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种态势的总体认识。
2021-01-29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学业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为清代进士地理分布图,对此分析合理的是

注:图中数据为各地以进上人数占进士总数的比例。
A.南方教育水平全面超越了北方B.科举制度推动了社会阶层流动
C.国家统一使进士分布更为合理D.进士分布与经济政治发展有关
2020-09-0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方法与规律提炼

材料一   中国古代货币简表

发展阶段

时间

标志

由杂乱形状向规范形状的演变

秦代

秦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

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汉武帝时

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演变

唐高祖时

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

由金属铸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

宋代

纸币交子在四川地区诞生

材料二   中国获得了世界白银供给的一个相当巨大的份额。彼埃尔·肖努曾估计,美洲白银的1/3以上最终流中国;魏斐德估计,约有一半的美洲白银落户中国;梁方仲认为,约占世界银产量15%的日本白银,也几乎全部进入中国。如果我们接受巴雷特提供的数据,即从1493年到1800年,全世界约85%的白银都产自美洲,那么世界白银产量的43%至57%可能都留在了中国。在众多版本中,Von Glahn的估计最为低调,他认为从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流入中国的白银占世界产量的三十分之一。相比而言,弗兰克关于中国获得世界银产量的一半的估计或许更接近真实情况。

——据高程《海外白银的输入与晚明中国商人阶层的兴起》

材料三   中国近代史上,作为主要货币的白银发生了两次持续时间长、流动数量大的外流现象。第一次发生在19世纪末……第二次发生在罗斯福新政时期,来自西部产银州的议员集团提出了意在提高银价的《1934年购银法》……其所造成的国际银价飞涨,给中国这样的银本位国家带来了灾难性的财政危机。

——《中国近代史两次白银外流的比照》


(1)据材料一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宋两代货币演变的背景。(并指出历史学习方法中如何阐述事件背景的方法)
(2)根据材料一,明朝中国的白银供给主要来源于哪里?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
(3)请分析19世纪末中国白银外流剧增的原因有哪些?为应对第二次白银外流危机,南京国民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罗斯福在货币领域应对经济大危机的措施是什么?
2019-06-0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材料一   明清之际,松江府一带,“所出布匹,日以万计”。松江一带棉布生产随着市场的需求而变化,而且远销湖广、江西、两广、陕西、山西、北京及北方边疆地区。北方省份所产棉花,除缴纳租税之外,几乎全部运至南方销售。……当白银成为合法通货之后,对于这种远距离的商货贸易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二   中国、西欧社会经济发展部分数据比较表


——数据来源: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1)根据材料一,分析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特点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态势。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种态势的总体认识。
2020-07-0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8-19高一·全国·假期作业
8 . 国际贸易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出口货物主要是丝、瓷、漆器之类的手工业品,反映了宋代手工业在当时世界上的地位。进口品类广泛,据《宋会要》记载即达三百余种……东起日本,西至天竺、大食等四十余国,涉历亚洲、非洲和欧洲等地,皆有宋代货物流通。日本、朝鲜、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半岛、印度支那、印度半岛、波斯湾沿岸、伊朗、东非的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埃及和西班牙等地,先后都有宋代钱币和陶瓷的出土,证明了宋与这些地区的经济贸易关系。

——沈光耀《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史》

材料二   中国出口丝、茶数目统计表

时间丝(单位:包)茶(单位:磅)
1837年1249758981000
1845年1322080194000
1853年62896101227000
1859年67874110915200

——数据来源《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

材料三   战后世界经济的规划者决心避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里的经济民族主义、贸易限制和货币不稳定,力求恢复1914年前的贸易自由流动和通货稳定。美国在新罕布什尔的布雷顿森林召集有44个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各与会国承诺削减贸易壁垒,并为战后世界的通货稳定而共同努力。

——【美】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材料一反映宋代海外贸易具有怎样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中表格概括中国丝、茶出口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美、英等国为解决国际贸易与货币问题采取的重要举措,并简要说明其意义。
2019-05-18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一历史暑假作业:作业13 模块综合检测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文帝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人民可以进入山泽自由樵采、捕捞,以补助生活。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文帝商业政策的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文帝以前“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及其经济后果。

材料二

明代以前,中国商人的经商活动多是单个的、分散的“人自为战”。明代中期以后,由于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商品数量和品种的增多,商人地位的提高,人们从商观念的转变,商人队伍的壮大,商业竞争的激烈,以致在商业战线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喧闹局面,终于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商业革命”,正是在这场“商业革命”中,全国各地相继崛起了不少商人群体。
——摘编自杨涌泉《中国十大商帮探秘》

(2)根据材料二 ,概述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

材料三 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丝、茶等农副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入西方。其中,茶的出口由1843年的1300多万斤增加到1855年的8400多万斤;丝的出口从1843年的1000多包增加到1855年的56000多包。   

——摘编自李侃主编《中国近代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茶、丝的出口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材料四   1990-2012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   数值(万亿美元)


——依据国家统计局官网公布数据测绘


(4)概括材料四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趋势,并从经济角度简析其原因。
2020-04-24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就中国来讲,汉唐宋元这几个领先世界的朝代都是国际贸易逆差,通货纯流出。只是到了明代和清前中期,出现了历史性的反转:中国在国际上变得“只卖不买”,至少是“多卖少买”。我们卖出自己的产品,而且往往卖得很廉价,价格很有“竞争力”,却不买或很少买外国货,只愿收银子。于是出现巨额的顺差,外边的白银大量涌进中国,最初是日本银,后来更是海量的拉美银,形成了所谓的“白银时代”。……与汉唐宋元那时“富国(相对于交往对象而言)的逆差”形成对照,所谓明清时期的“白银时代”其实是“穷国的顺差”。

——摘编自秦晖《古商路上的逆差贸易》

材料二:下表为20世纪前期中国对外贸易出入超变动表
出超(+),入超(—);单位:百万元

年份美国英国法国
1909—19110—90+56
1919—1921—89—110+32
1929—1931—205—76+40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明清时期的“白银时代”其实是“穷国的顺差”?
(2)根据材料二,指出表中数据变动的本质并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2019-06-0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2018-2019学年高一5月下学期质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