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南宋时都市制度上的种种限制已经除掉,居民的生活已颇为自由、放纵,过着享乐的日子……它的交通商业的繁荣,它的财富的增大,居民的种种欲望强烈起来,出现材料中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B.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C.坊市制度已经被打破D.自由平等思想的发展
2023-02-0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民谣“山西人,大褥套,发财还家盖房置地养老少”反映了古代山西人外出经商的普遍要求。当然,从中亦可解释近代晋商衰弱的原因是(     
A.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彻底瓦解B.以农为本传统观念的逐步松弛
C.投资周期过长致使资金大量积压D.财富流向无益于资本原始积累
2022-12-12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三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明初婚姻礼仪有严格规定,体现了“官贵民轻”的等级制度,以及“男女授受不亲”的礼制。明中后期不论出身如何低贱,一旦骤得富贵就可与名门大姓结亲联姻。这一变化(  )
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婚姻观念B.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质变
C.理学的影响力逐渐衰微D.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春秋时期,齐国管仲“通齐国之鱼盐于东莱,使关市几(检查)而不征(征税),以为诸侯利”;郑国政府甚至与商人签订盟约,誓言不干预经商活动,给商人以很大自由。这说明当时(     
A.政府重视商业发展B.经商完全自由
C.商人操控政治局势D.社会秩序稳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公元960年到1280年,也就是从北宋到南宋这段时间,中国的人口增加了80%,它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450美元增加到了600美元,增幅是三分之一。同一时期,也就是从960年到1280年,欧洲的人口增加了7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从400美元增加到500美元,只增加了四分之一,不管是人口增长经济增长欧洲都是远远落后于中国的。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宋朝建国后,对海外贸易十分重视。公元987年,宋太宗派宦官八人,分四路到南海诸国招徕商人来华贸易,首先续通了唐时自广州——越南—印尼—大食(阿拉伯)的海上商运航线,而后开通了明州(宁波)、泉州到日本及高丽的航线。到宋哲宗时,将密州(诸城)板桥镇开辟为贸易港,北可到高丽、日本,南可通南海各港,内陆可与内河漕运相连接,是当时一条重要的河海贸易线路,加上宋哲宗时增开的泉州可直达阿拉伯各国的航线,使宋朝的海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摘编自于一贫《两宋时期海外贸易与税收管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作者的观点,并指出两宋时期这些变化在国内经济发展上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表现和形成原因。
6 . 13-14世纪,依托全线拓通的陆、海丝绸之路,世界各地不同族群、不同信仰的人南来北往、东行西游,最终汇聚在元代城市。马可·波罗曾评价某一城市是“天城”,是“世界最富丽名贵之城”,“城中有商贾甚众,颇富足,贸易之巨,无人能言其数”。这座城市是(     
A.开封B.大都C.杭州D.广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22年电视剧《梦华录》中提到东京街道上有少量“正店”,即获得了政府特许酿酒权的酒店,其余则是众多“脚店”,他们需要从正店买酒。据史料记载,当时东京有七十二家正店,脚店则有成百上千。据此可以推断出(     
A.北宋的商业活动突破时空限制B.北宋政府通过专卖制度增加收入
C.北宋的餐饮业经营规范有序D.北宋东京市民盛行饮酒之风
2022-12-01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元朝政府发行纸币,不仅在国内广泛流通,还有在海外流通的记载,波斯、印度、高丽、日本等皆曾仿行元代纸币。这种现象(     
A.扩大了中华文明的影响力B.强化了元的外贸优势地位
C.维护并扩大了大一统国家D.有利于弥合国家间的矛盾
9 . 商人作为一支社会力量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14-15世纪,当伦敦商人还属于中世纪市民等级的时候,便逐渐活跃在舞台上。随着海内外商业的蓬勃发展,中世纪基督教“守贫节欲”的道德规范逐渐被“谁占有黄金谁就能获得他在世界上所需要的一切”的观念取代,商人作为一支社会力量在英国渐渐兴起。他们抓住了社会经济转型的有利环境和时机,使自身成长为一个不可令人小觑的社会阶层。商人对国内外市场尤其是海外市场的开拓拥有巨大财富的大商人主要通过控制城市政权、参加议会来分享政府中的部分权力,从而在政治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摘编自徐沁萍《近代早期英国商人的社会形象与社会评价》

材料二   自16世纪起,面临着西方商人仗剑经营的激烈竞争,中国商人与其展开了角逐。他们把不仅受当地人欢迎,同时也被西班牙人喜爱的商品运送到东南亚,中国商人不仅在鹿皮产地与荷兰人争夺,还在销售市场与外国人争夺销售渠道,在短时间内再度垄断暹罗与日本之间的鹿皮贸易; 17世纪中国商人联合当地居民打败荷兰东印度公司掠夺金刚钻的计划。

——摘编自骆昭东《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视角看明清对外贸易政策的成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14- -15世纪英国商人成长的"有利环境”,简述商人成长对英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商人面临激烈竞争的内外因素,并概括其与外国商人竞争的方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北宋蔡襄称:“臣自少入仕,于今三十年矣。当时仕宦之人,粗有节行者,皆以营利为耻。虽有逐锥刀之资者,莫不避人而为之。今乃不然,纡朱怀金,专为商旅之业者有之。江淮地区的‘衣冠士人,狃于厚利,或以贩盐为事’。”这反映出北宋时期(     
A.江淮地区的商业最为繁荣B.官商间政治诉求趋于一致
C.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D.商业发展冲击了社会秩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