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商业的管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金在边境设立交易场所,即榷场。政府设专门的官员稽查货物,征收商税,商人每次只能携一半货物到对方榷场交易,买卖的物品也有一定限制。据此可知
A.宋朝与金之间边境贸易频繁
B.商税成为宋朝国库重要来源
C.两国民族融合趋势逐渐加强
D.宋金贸易受到政府严格管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秦汉代发行铸币的基本情况如下表

表中铸币变化反映出
A.汉承秦制,但有损益B.王国问题的日趋严重
C.经济集权主义的发展D.古代铸币制度的完善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初期,货币大体因循秦制,仍用黄金和半两钱。黄金在汉代虽作为重要货币使用,但因其制作不易,价格昂贵且数量毕竟有限,政府令民交纳的算赋、口赋、更赋等皆用铜钱计。国家和私人铸钱,二者并存,互为补充。“是时,吴以诸侯即山铸钱,富埒天子……邓道,大夫也,以铸钱财过王者。故吴、邓钱布天下”。汉武帝时,先后进行了5次币制改革,最终由国家垄断铸钱业,禁止私人经营。汉武帝币制改革的目的,不是出于市场流通的需要,而是出于敛财和打击商人。

—李恒全《试述汉代官营手工业中的商品生产》

材料二   明代货币制度的演变可以区别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是1374年以前的铜钱时期。第二时期是从1375年至1435年的纸钞时期。发行宝钞之始,即严禁以金银和实物进行交易。到1394年,连铜钱也收缴禁用,宝钞成为唯一的合法流通货币。第三时期是1436年至16世纪20年代的银钱钞三币兼用时期。第四时期……白银正是在纸币崩溃而铜钱功能不足、供应也不足的情况下,上升为主导货币的。比较而言,纸钞附加的政府信用最大,铜钱次之,称量白银则不附加政府信用。而社会的选择是,白银第一,铜钱第二,纸钞不用。因而,明代发生的白银成为主导货币的变化,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社会在经济意义上对政府说“不”的变化,是经济规律瓦解政治强制的变化。

—赵轶峰《明代经济的结构性变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汉前期货币制度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汉朝相比明朝货币制度的新变化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