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工商业的管理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自明中叶以来,江南丝织业市镇及其四乡,逐渐把养蚕缫丝以及丝织业作为主业,成为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以出产“濮绸”闻名的濮院镇,四乡农家的经营重心已由农业转移到蚕桑丝织业,即从农业转移到乡村工业,而把农田耕作看作副业。这种变化表明江南市镇
A.重农抑商政策已有所松弛
B.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C.已出现了早期工业化的特征
D.农产品商品化的趋势日益增强
2017-10-18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德化一中、永安一中、漳平一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三校联考历史试题
2 . 西汉货币制度的演变

材料 公元前186年,汉政府初次实行自己铸钱,同时明令禁止民间私铸。公元前175年,政府再次允许私铸,但附加一些限制。文帝和景帝时期,吴王刘鼻以铸铜和铸钱的方法来增大他已有的可观的财富。在公元前144年间,政府再次专控铸钱,私铸成为处死的大罪。在整个这一时期,伪钱大量增加,普遍的作法是取钱的边缘制造假钱。公元前120年,政府废止四铢钱改用三铢钱,并刻上实际重量而不用虚假的半两字样,假半两钱不再使用。就在同时,又创制了一些新的高面值货币,一种是钞票,是用白鹿皮作的,用来征集岁入,其它三种是银锡合铸。一年以后,又废止三铢钱改用五铢钱,重量也和面值相符,这是中国的标准铜钱,沿用到唐初。汉代铸钱,起初由中央政府和郡同铸,使钱的周边隆起以防止取铜。不幸的是各郡铸的五铢钱质量不好而且分量轻,伪造五铢钱和银币的事连续发生。由于以上情况,公元前113年,由隶属于水衡都尉的上林三官专管铸币,水衡都尉和少府共同负责皇帝宫廷的财政。这样,铸钱和以此获利成为朝廷的独有特权。铸币制度从公元前113年到前汉末,一直保持稳定。

——摘编自《剑桥中国秦汉史》


(1)根据材料,归纳西汉币制变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的币制变化的影响。
3 . 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招募平民煮盐,政府统一收购发卖。唐中期时实行民制、官收、商运、商销的政策,在产盐之地设立机构将食盐收购并卖给商人。这一变化
A.增加了盐业市场化成分B.废除了政府对盐业垄断
C.提高了手工业者积极性D.减少了政府的赋税收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秦汉代发行铸币的基本情况如下表

表中铸币变化反映出
A.汉承秦制,但有损益B.王国问题的日趋严重
C.经济集权主义的发展D.古代铸币制度的完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汉高祖即位之初,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惠帝、日后当政期间.“复弛商贾之律”。文帝时撤除国内关梁之禁,不需符传(进出关口的信物),不征关税,听任商旅自由往来。这一变化
A.提高了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B.适应了汉初经济恢复的需要
C.推动了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D.促进了西汉经济结构的调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政和二年(公元111年) ,北宋政府不再直接经营茶叶买卖,改由中央发卖茶引(专卖凭证)给商人,商人贩茶时,须持茶引经官府秤量、点检、封记、启封,在指定地点发卖。这一变化
A.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扩大了地方经济自主权
C.导致茶叶销量大幅下降D.取消了官营专卖的制度
7 . 《新唐书》记载:“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振,坊市门皆起。”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载:“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唐宋街鼓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宋代
A.社会治安明显好转B.城市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C.都城人口急剧增长D.城市管理更加严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设置专门机构垄断食盐经营。清政府采取“引岸制”的食盐运销体制,赋予一些商人食盐营销的垄断权,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和征税。这一变化表明
A.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B.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
C.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D.富商大贾势力受到抑制
2016-11-27更新 | 135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7届福建省莆田市二十五中高三上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