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的商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唐代长安城西市是全国最主要的市场,交易区集中在一个开设市门、四面有墙的较为封闭的场所内,以“肆”(行店)为单位将若干同类商品聚集起来,集中交易,市内设有专门管理机构。这说明唐代(     
A.重视商业的发展管理B.商业大都会快速崛起
C.保持市坊分离的模式D.长安成为工商业市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白居易有诗云:“水市通阛阓(街市),烟村混舳舻。吏征渔户税,人纳火田租。亥日饶虾蟹,寅年足虎䝙。……堤喧簇贩夫。夜船论铺赁,春酒断瓶酤。”诗作反映出(       
A.草市渐成规模,交易商品丰富B.富商大贾辟建会馆
C.商业活动未曾受到官吏的监管D.“俞大娘航船”规模宏大
2022-06-14更新 | 4228次组卷 | 30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对民间买卖关系,唐《杂令》规定:“诸公私以财物出举者,任依私契,官不为理”。宋代始有红、白契之分,凡加盖官印的契约称为红契,其举证效力高于未加盖官印的私契;经官府验证收税的税契成为剖决纠纷的重要依据。这一变化表明
A.民间交易法制意识增强B.私有财产观念日益普及
C.政府严格限制商业贸易D.经济发展影响经济立法
4 . 下图是茶马古道路线图。唐宋以来,茶马古道成为西南边疆地区进行茶、马等物资交换的民间商贸通道,2013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此可推测
A.主要贸易对象是缅甸、越南等地B.茶马互市是唐宋的主要商贸形式
C.是朝贡贸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D.茶马古道促进了汉藏之间的交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广东地区在唐朝时“岭南之田,所种惟稻“,到明清时出现了“惟知贪财重利,将土地多种龙眼、甘蔗、烟叶之属,以致民富而米少”,这一变化说明
A.传统义利观被废弛B.农产品逐渐商品化
C.小农经济开始解体D.重农抑商政策弱化
6 . 唐初,大臣魏征曾说:“美玉明珠,孔翠犀象,大宛之马,西旅之獒,或无足也,或无情也,生于八荒之表,途遥万里之外,重译入贡,道路不绝者,何哉?盖由乎中国之所好也。”由此可以乔他,魏征
A.认识到对外贸易的意义B.提倡平等互利的中外贸易
C.赞成重开陆上丝绸之路D.主张设立贸易管理机构
7 . 唐代后期,长安、扬州等地出现了许多专营钱币存取与贷出的金融机构——柜坊,还出现了富商经营的“飞钱”,实行货币汇兑业务。上述材料可用于论证
A.商业信贷的发展状况B.商品经济发展与阶级分化
C.坊市界限开始被打破D.中国早期的商业交换形式
8 . 茶原产于中国,汉代江南地区把茶和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煮在一起,称“药茶”,茶也因方言不同称惯、荼、茗等。唐代,逐渐把各种称谓统一为“茶”字。这说明唐代
A.商品生产区域化B.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C.区域贸易的繁荣D.南北文化习俗交融
9 . 自汉武帝至隋流通五铢钱,唐初继续行用。至武德(李渊)四年,始废五铢钱,新铸开元通宝钱。其钱径8分,重2铢4累,10文重1两,1000文重6斤4两,这一变化
A.彰显了大唐盛世的繁荣B.解决了货币形制不一的问题
C.适应了商业发展的需求D.缓解了钱荒日益严重的危机
2021-01-29更新 | 228次组卷 | 4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834年, 唐文宗下诏:“其岭南、 福建及扬州蕃客宜委观察节度使常加存闻,除舶脚、外市、进奉外,任其来往流通,自为交易,不得重加率税。”很多城市在城内划出蕃客的居留区一蕃坊, 因可以“列肆而市”,成为了热闹的商业区。由此可知,唐朝时期
A.朝廷重视发展对外贸易B.蕃商严重侵犯我国的经济主权
C.外贸发展瓦解坊市制度D.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