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的商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历史学家根据敦煌文书考证出唐代敦煌县城内建有儒风坊、永宁坊、修文坊、定难坊、政教坊、钦贤坊、怀安坊、释教坊等,由此可知唐代(     
A.长安城的坊市规划最早超源于敦煌地区
B.除长安城外,也有其他地方实行坊市制
C.所有城市依照坊市制进行规划和管理
D.长安城的坊市制对各地城市的规划影响巨大
2 . 下图是新疆地区出土的唐代文物“石染典过所”。石染典是当地的一个居民,“过所”是他为通过关卡而向官府申领的通行证。经研究发现,石然典携带安西都护府颁发的“过所”,从安西到瓜州经商,到达后又请求瓜州都督府颁发回安西的“过所”。官府颁发“过所”是为了(       
A.建立完整户籍管理制度B.防止偷漏税收逃避赋役
C.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规模D.加强与少数民族的交流
3 . 如图是根据史书记载绘制的5-6世纪中国境内部分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下列对图中所反映的历史信息解读错误的是(  )
A.南北使用不同的货币,原因是国家分裂,政权并立,货币统一难以推行
B.黄河流域使用绢、帛等实物作货币,是因为黄河流域长期动荡,经济衰退
C.长江流域使用铜钱作货币,是因为长江流域政局相对稳定,经济不断进步
D.河西走廊、岭南使用金银为货币,是因为此地区金银矿产储备非常丰富
4 . 唐文宗时实行植茶制度,“徙民茶树于官场,焚其就积者”,即实行“官种、官制、官销”制度。组织缉私队伍打击茶叶走私,规定如贩茶叶3次,总数累计超过300斤者即处死刑;如为茶园茶户,只要私卖茶叶百斤以上,便须“杖背”;如捕获有组织武装茶贩的“长行群旅”,“茶虽少,皆死”。这些举措旨在
A.控制茶叶产售各环节B.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C.严厉打击贩茶的商人D.实现商业管理法制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分别为唐朝长安城和北宋东京城的商业分布示意图。由此可知,与唐朝长安相比,北宋东京
A.城市经济功能明显增强B.商业活动开始突破坊市功能界限
C.重农抑商政策渐趋瓦解D.官府对商业活动的限制更加严格
6 . 下表所示是隋唐五代时期汉文商业契约文书(部分)的基本构成情况。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类别数量构成
买卖文书约75件卖牛契、卖地契、买车具契等
借贷文书约163件贷银钱、贷粮食、贷布匹等
租佃文书约103件庄园、土地租佃等
其他约103件大多为混合型契约

A.商业贸易主体多元化B.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C.经济史研究史料全面D.经济活动秩序趋于规范
2022-01-21更新 | 20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以招牌作为广告开始于唐代,市场要求“建标立候,陈肆辨物”,市内分肆,悬挂店名、行名或商品名称经营,以及对上市的商品每月估价三次,然后由经营者悬牌销售。据此可知当时的商业
A.经营范围宽泛B.宣传形式多样
C.广告管理严格D.文化氛围浓郁
2021-11-19更新 | 5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调研历史试题
8 . 从春秋战国至隋唐,口头叫卖和实物陈列广告逐渐衍化为音响、幌子、招牌、酒旗、商品展览等广告表现形式,并出现彩楼、欢门、印刷品等新型广告,使中国古代广告发展走向兴盛,并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内容。这反映出(     
A.政府重视商业发展B.自然经济走向瓦解
C.商业获得不断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9 . 唐朝是一个诗的国度,诗也见证了社会变迁。如“十里长街市井连”、“入蜀经蛮远别离”、“夜市千灯照碧云”。从这些诗中反映了唐朝
①商人远行贩运            ②夜市繁荣                 ③商帮形成          ④草市绵延不绝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0 . 唐代法律不但禁止官吏兼营商业,也禁止一定范围内的家属从事工商业,甚至打击官吏及其家属偶尔买卖谋取剩利。其所奉行的指导思想主要是“士农工商四民的严格划分”和“食禄之家不得与下人争利”。唐武宗在敕文中讲:“古者受禄之家,食禄而已,不与人争业,然后利可均布,人可家足。”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A.商人的政治地位显著提高B.政府放弃了抑商政策
C.经商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D.官营工商业垄断市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