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的商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唐代元稹《估客乐》:“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城中东西市,闻客次第迎。”这主要反映了唐朝(     
A.商业贸易繁荣B.中外关系融洽C.经济重心南移D.农业技术先进
2022-11-2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三新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661年,唐高宗发布敕令,针对蕃舶货物,朝廷委托岭南道将蕃舶货物先行收购,收购完毕再“任百姓交易”。这反映唐朝
A.陆上丝绸之路非常发达B.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南移
C.对外贸易处于优势地位D.民间对外贸易有所发展
3 . 唐代农民改变了以前主要只生产粮食的做法,许多农民“庭树纯栽橘,园畦半种茶”;扬州六合县园叟张老始终“园业不废,负秽镢地,鬻蔬不辍”;荆南的崔导“种橘约千余株,每岁大获其利”。这反映出当时
A.自然经济要求农户多元生产B.商业发展推动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C.技术进步促使农业迅速发展D.土地兼并导致小农生产遭到破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据《唐国史补》载∶"长安风俗,自贞元侈于游宴,其后或侈于书法图画,或侈于博弈,或侈于卜祝,或侈于服食。"这反映了唐都长安
A.崇奢享乐成为文化主流B.经济发展影响社会风气
C.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D.市民阶层活动丰富多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如图分别为唐朝长安城和北宋东京城的商业分布示意图。由此可知,与唐朝长安相比,北宋东京
A.城市经济功能明显增强B.商业活动开始突破坊市功能界限
C.重农抑商政策渐趋瓦解D.官府对商业活动的限制更加严格
6 . 有学者认为“唐宋以前,城乡之间呈现出城乡一体的发展态势;唐宋以降,城乡关系逐渐分离并形成了‘交相生养’的新型关系。”促使城乡关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央集权的强化B.经济形态的转型
C.税收制度的革新D.商品经济的发展
7 . 中唐以来,唐政府始则禁用铜器,以谋增加钱的数量;继则维持绢帛的货币地位,以谋补助钱的不足;再则限制蓄钱,以谋钱流通于市。这些举措旨在
A.满足商业发展的需求B.放松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
C.推动货币制度的改革D.挽救日渐凋敝的社会经济
8 . 隋唐时期,发达的陆路交通带动了中心城市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贯通牵引着沿线周边城市经济;海外贸易的兴起和发展推动海港城市经济发展。这反映了隋唐时期
A.自然条件决定地区商品生产布局B.政府重农抑商政策受到强烈冲击
C.农业和工商业发展实现良性互动D.交通发展带动了城市布局的变化
9 . 从春秋战国至隋唐,口头叫卖和实物陈列广告逐渐衍化为音响、幌子、招牌、酒旗、商品展览等广告表现形式,并出现彩楼、欢门、印刷品等新型广告,使中国古代广告发展走向兴盛,并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内容。这反映出(     
A.政府重视商业发展B.自然经济走向瓦解
C.商业获得不断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松弛
10 . 据历史记载,唐初令文中多次重申“士”“农”“工”“商”四民分业的规定,但中唐到宋代,职业的等级差别在缩小或消弭,四民之间的流动性日益增强。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商品经济发展B.生产方式的革新
C.田庄经济的兴起D.社会经济的转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