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的商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历史学家根据敦煌文书考证出唐代敦煌县城内建有儒风坊、永宁坊、修文坊、定难坊、政教坊、钦贤坊、怀安坊、释教坊等,由此可知唐代(     
A.长安城的坊市规划最早超源于敦煌地区
B.除长安城外,也有其他地方实行坊市制
C.所有城市依照坊市制进行规划和管理
D.长安城的坊市制对各地城市的规划影响巨大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飞钱,又称便换。各地商贾将贷款委托给各道设在京城的办事机构进奏院,领取半联票券,持券可游走四方,合券可在京城或回本道取钱。这样,商旅就不用长途携带钱币,各地之间也不用运输税钱。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飞钱”出现的朝代。

材料二   哥伦布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狱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2)材料二中哥伦布的话反映了欧洲人对黄金的追求日趋狂热,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带来的结果。

材料三   20世纪中期,美国财政部长得意地宣称,“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围绕着美元转”。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财政部长所说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材料四   北京时间2015121日凌晨,国际货币基金(IMF)宣布,人民币将纳入SDR(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2016101日正式生效,成为自由使用的货币。……成功纳入SDR的货币篮子,是人民币国际化之路上的里程碑。

——腾讯财经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
(5)依据所学,你认为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2020-12-02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天涯同此路,人语各殊方。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诗中“草市”指
A.固定的城市商品交易市场B.繁荣的边疆茶马市场
C.通宵买卖的城市夜市D.自然形成的乡村贸易集市
4 . 如图为唐宋时期政府钱币与实物收入数量统计图。其变化趋势说明
A.政府收入因动乱明显减少B.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逐渐完成
C.该时期商品经济快速发展D.自然经济趋于解体边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古代素有修成德、服远人的传统,中外之间的友好往来不绝于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唐朝统治的三个世纪中,几乎亚洲的每个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过唐朝这片神奇的土地。这些人是怀着不同的目的到唐朝来的:他们中有些是出于猎奇,有些是心怀野心,有些是为了经商谋利。但是在前来唐朝的外国人中,最主要的还是使臣、僧侣和商人这三类人。通往唐朝有两条道路:一条是商队走的陆路通道;另一条是船队航行的海上通道。        

——摘编自薛爱华《撒马尔罕的金桃》

材料二   1529年,广州重开市舶贸易,澳门成为中国朝廷允许外国商船湾泊的八大海港之一。16世纪中期以来形成了以澳门为中心的三条国际贸易航线——“丝银之路”(如下表)。

航线航线上主要商业活动备注
澳门—印度果阿—里斯本葡萄牙人将经过广州转运到澳门的中国货物运返欧洲,如丝、绢、细工木器、漆器和陶器等,又由欧洲运来毛织品、玻璃制品等。以白银为最大宗,1585—1591年,经果阿运到澳门的白银约90万两。
澳门—日本长崎每年初夏,葡萄牙商人将生丝、绸缎等中国货物运往长崎,然后待秋季返航澳门,运回日本的白银、土特产等。明政府鉴于“倭寇祸烈”,严禁中日通商。
澳门—马尼拉—墨西哥葡萄牙商人将生丝、绸缎等运到马尼拉,运到拉美,将拉美白银运回欧洲,再运回澳门购买中国的丝货和其它货品。中国—美洲贸易的最早航线,构成了以丝和白银为大宗交易的国际贸易大循环——“丝银之路”。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唐代中外交往的特点,并分析当时中外交流繁荣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丝银之路”的特点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6 . 唐代后期,长安、扬州等商业发达城市中,已出现了许多专营钱币存取与贷出的金融机构柜坊,官吏豪商在柜坊中存钱,少则数万贯,多则数百万贯。同时,还出现了有势力富商经营的“飞钱”,实行货币汇兑业务。这表明唐代后期(  )
A.商业交易成本降低B.官吏豪商实力增强
C.商业信用体系开始出现D.新的生产关系已经萌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颁布诏令:“货物兼通,将以利用。……自今以后,所有庄宅以马交易,并先用绢布绫罗丝绵等,其余市价至一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违者科罪。”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该做法不利于经济发展B.该诏令抑制了土地兼并活动
C.商品交易趋向公平公正D.钱帛兼行顺应经济发展趋势
8 . 茶叶产于我国南方。唐朝后期,有人记述说:“古人亦饮茶耳,但不如今人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始自中地,流于塞外,往年回鹘(唐朝后期北方少数民族)入朝,大驱名马市茶而归。”这段记述主要折射了唐朝
A.中原风俗影响边疆地区B.对外贸易获得发展
C.茶叶商品化程度的提高D.开始古代饮茶之风
2020-07-03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十二区县2020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我国古代的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最繁荣的大都会,以致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这一现象出现的时期是
A.汉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2020-05-12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2014-2015学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10 . 根据图中的历史信息,可以探究的历史问题有

                                                          唐朝长安城的东市和西市示意图
①唐朝都城的居民生活   ②唐朝都城商业区的布局
③唐朝都城的异城文化   ④唐朝商业管理机构的职能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20-04-2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下学期居家学习线上检测第一次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