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隋唐的商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20-21高三上·全国·阶段练习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五代是草市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段,这一时期的草市上除农户出售自用有余以调配余缺之外,城市市场出现的珍玩宝器等奢侈品亦充斥其间。草市的数量和种类与前代相较也有增加。一些草市则分布在茶山附近,形成所谓茶市。与茶市类似者还有“鱼市、药市、桔市、莱市”等类。唐代中期以后,体现浓郁巴蜀地方特色的小市、酒市、江市、柳市、药市、蚕市、茶市等大量涌现。以特殊商品为交易对象的专业化草市也较为普遍。伴随这些专门化草市的繁荣,其经营范围突破了单一产品的限制,交易范围不断扩大。隋唐时期草市发展的特点之一为江南草市发展迅速,北方草市兴起滞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商品交换频繁,城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城市内部泾渭分明的坊市界线被突破。商业活动范围由市伸展至坊,坊内店铺不断增加,营业不再受时间限制,夜市出现并迅速扩张。城市内部坊市店铺林立,发展为商业中心。

——摘编自冯兵《草市:隋唐五代乡村市镇化的历史典型》

材料二   1850年以前的三个世纪中,江南工业在江南市镇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19世纪初,在江南大部分地区,工业的地位已与农业不相上下,甚至已经超过农业。据统计,16791833年的155年,中国生丝的出口量逐年增加,到90年代初,中国生丝出口量突破10万担,主要来自江南的市镇。江南市镇的手工棉纺织业,以其工艺的精良,使得欧洲国家的手工棉纺织业相形见绌。从松江府上海县乌泥泾镇起步的棉花种植与棉纺织业,导致松江府及其周边地区的早期工业化,使农业经济与农家经营发生了革命性变革,并为农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而纺纱织布业带动了市镇的染布业、踹布业的发展。江南市镇的早期工业化带来的优质生丝、丝绸、棉布,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而且出口海外,后起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把中国商品卷入规模更大的全球化贸易之中。随着早期工业化的发展,市镇上各种作坊林立,机坊、炼坊、染坊、踹坊都需要大量有一技之长的雇佣工人,于是劳动力市场应运而生。

——摘编自樊树志《明清江南市镇的早期工业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唐五代草市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的市镇与隋唐五代相比有哪些新变化,并指出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江南市镇经济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产生的影响。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有人评论唐代市场管理:官市具有很强的封闭性和局限性,市场活动被政治所扭曲,经济规律被行政所干扰,不可能遵循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公平竞争原则。这一观点意在说明
A.市场广阔能促进商品经济繁荣B.政府对市场控制过严会阻碍商业发展
C.遵循规律可规避商业恶性竞争D.政局稳定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最大前提
2021-12-1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经济史-考点23古代中国工商业发展
21-22高三上·江苏扬州·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以招牌作为广告开始于唐代,市场要求“建标立候,陈肆辨物”,市内分肆,悬挂店名、行名或商品名称经营,以及对上市的商品每月估价三次,然后由经营者悬牌销售。据此可知当时的商业
A.经营范围宽泛B.宣传形式多样
C.广告管理严格D.文化氛围浓郁
2021-11-19更新 | 55次组卷 | 3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经济史-考点23古代中国工商业发展
21-22高三上·安徽·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唐朝后期,已出现柜坊、飞钱等新型金融元素。宋代又出现了如茶引、盐引等期票类交引和子、会子等纸币。这些经济现象说明唐宋时期
A.重农抑商政策全面放松B.商业信用体系得到发展
C.较长距离贩运普遍出现D.货币税收取代实物税收
2021-11-14更新 | 193次组卷 | 5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经济史-考点24古代中国经济政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2·四川资阳·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唐六典》载,长安城共有114坊,东市和西市各占2坊,每处坊市皆有围墙。此外110坊以朱雀大街为界,由万年县、长安县分半管辖。东西二市共4坊,亦有坊墙与其他居民区坊院分开;正北面为唐朝中央机构所在地。这种布局体现了
A.商业经济的繁荣B.儒家的理想追求C.分区管控的理念D.军事控制的需要
2021-11-11更新 | 155次组卷 | 4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经济史-考点23古代中国工商业发展
21-22高三上·河南洛阳·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唐朝中期以前,政府主要依靠各级官吏来维护市场交易秩序,之后,官府还利用牙人(买卖双方的中间人),行会等来协助官府执行相关政策。这反映了唐朝
A.城市中坊市的界限已打破B.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C.政府对市场管理日益强化D.运用各种手段管理经济
2021-10-23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考点帮-经济史-考点23古代中国工商业发展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诗句。以下对材料中“商人”行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他可以到浮梁草市收购茶叶B.他到浮梁买茶时顺便到“瓦肆”听戏
C.经商使他的社会地位发生根本改变D.他将茶叶贩卖到海外,受到“海禁政策”的限制
2021-09-2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高考历史通史复习限时限量标准模拟卷-第4章隋唐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商业现象,可能在唐代出现的是
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②“平遥生意通天下,票号风云卷聚财。”
③《夜看扬州市》:“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犹自笙歌彻晓闻。”
④“辉煌金碧店悬牌,洋字洋名一律揩。”
A.①B.②C.③D.④
2021-09-25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高考历史通史复习限时限量标准模拟卷-第4章隋唐
20-21高一下·甘肃白银·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据《续谈助》记载,唐代巴蜀地区的青城山“遂斯安草市岁出茶千万斤”,反映出草市已成为当地茶叶交易的主要市场;剑南东川地区,产盐十分丰盛,也逐渐形成了草市;一些草市还成为远近闻名的鱼市、药市等。材料表明唐代巴蜀地区的草市
A.交易规模不断扩大B.分布格局受物产影响
C.商品种类丰富多样D.已发展为专业性市场
20-21高三下·江苏南京·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通典》记载:“(唐开元十三年)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肆皆有驴,赁客乘,悠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这说明当时
A.政府支持开设店肆B.具有一定的商业保障措施
C.区域性商帮的出现D.商品经济发展相对不均衡
2021-06-01更新 | 239次组卷 | 4卷引用:【考点练】2022届高三历史大数据精选试题重组模拟卷(全国通用)-卷08隋唐五代经济和社会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