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过程和表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历史研究需要参考相关资料。下列参考资料最合适的研究主题是(     
A.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B.新航路开辟对东方的影响
C.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冲击D.白银经济的发展和衰落
2022-07-08更新 | 291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劳动力主要由资本少、劳动力多、就业率低的发展中国家迁往资本和技术密集的发达国家,西欧、北美始终是劳动力输入的主要地区,中东地区也是劳动力输入的重点地区。上述材料表明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因素有
①中东石油资源的大规模开发
②发达国家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
③发展中国家开始工业化建设
④经济全球化,国际分工日益加深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2-06-24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从江汉关到进博会

材料一   明末清初,汉口得以居中得水、九省通衢的区位优势,成为全国四大名镇之一,是全国性的大型内陆商埠。

1862年,江汉关设立。1867年对外贸易额仅3500万海关两,1902年达10.32亿海关两,外贸总额长期居全国第二。汉口“集中土货,运沪出口,收纳洋货,散消(销)内地。”20世纪初,在汉口的外商工厂达40余家,涉及制茶、打包业等门类。到抗战前夕,共有中外400多艘轮船在此经营国内外68条航线。

——摘编自“江汉关博物馆”《风雨沧桑江汉关》等


材料二   纵观国际经贸发展史,深刻验证了“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的规律。各国削减壁垒、扩大开放,国际经贸就能打通血脉;如果以邻为壑、孤立封闭,国际经贸就会气滞血瘀,世界经济也难以健康发展。

——习近平《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18115日)

材料三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周年(部分)成就数据表

类别20012020
货物出口占全球份额4.3%14.7%
制造业增加值3.5万亿元26.6万亿元
服务出口额3243亿元1.9万亿元
对外直接投资额570亿元1.1万亿元

(1)阅读材料一,简述江汉关设置后汉口商业贸易发生的变化。
(2)国际经贸发展史是如何验证“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这一规律的?选择20世纪以来的典型史实,进行论述。要:观点理解准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结构完整。
2022-04-09更新 | 292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下列选项中,结论与史实相符的是
史实结论
A12—19世纪,日本处于幕府统治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强化
B玛雅人培育出了玉米、西红柿、南瓜、甘薯、辣椒、可可和烟草等地理环境决定了美洲文明的发展演变
C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规定了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济等内容标志着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D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诞生,有128个成员国。截至2020年,世界贸易组织有164个成员国,25个观察员国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趋势加强

A.AB.BC.CD.D
2022-01-20更新 | 229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二战后,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下列属于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原因的是
①各国经济差距缩小②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
③新的科学技术发展④国际经济组织的推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 . 下表为二战后世界贸易额的相关统计,这体现出
时间世界贸易额
1948年一1966年年均增长率6.6%
1966年一1977年年均增长率9.2%
20世纪80年代增速有所放缓
20世纪90年代世界贸易额峰值相当于1980年的两倍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B.凯恩斯主义的指导作用
C.区域性经济集团的出现D.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前行
2021-12-20更新 | 177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精华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7 .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因素包括
①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发展   ②跨国公司迅猛发展
③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措施   ④世界贸易组织诞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10-05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歇尔计划的实行
19482月到1951年底,美国共向奥地利、比利时、丹麦、法国、西德、英国、希腊、冰岛、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挪威、瑞典、瑞士、土耳其等16个国家提供了约132亿美元的援助,西欧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在此期间增长了25%。

材料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

一部手机走天下

材料三   119501980年部分国家钢产量变化表(单位:万吨)

年份中国美国苏联日本
19506187852733484
1955285106174527941
196512231192691024116
19752390105821413410231
19803712100801480011141

——摘编自《19491984中国工业的发展统计资料》


(1)有人认为马歇尔计划是以经济的方式实现了杜鲁门主义,你是否赞同此观点?请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以上四个国家中任选两个,分别说明两国钢产量的总体发展趋势及基本原因。
2021-10-02更新 | 27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京一零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近代史》和《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摘目

第一编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
第一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第二章十七、十八世纪欧洲大陆主要国家
第三章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各国独立战争
第四章法国大革命
第五章法兰西第一帝国维也纳会议
第二编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代
第三编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

——摘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第一编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
第二编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
第三编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
(一)优势的基础
第十章科学革命

第十一章工业革命

第十二章政治革命

一、政治革命的格局
二、英国革命
三、启蒙运动
四、美国革命
五、法国革命
……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

材料二   

材料三   16世纪,英语主要是英格兰人的语言。到18世纪中后期,英语已扩展到英国的殖民地,并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广泛使用。二战后,英语逐渐超越其他语言,成为科教领域和众多国际组织的通用语言,被称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

(1)依据材料一所反映的斯塔夫里阿诺斯研究历史的视角,说明近代西方是如何取得“优势地位”的。
(2)结合以上材料卡和所学,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秩序的变化。
(3)阅读材料三,分析英语发展成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的历史原因。
2021-10-02更新 | 29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北京一零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1·辽宁·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10 . 1851年欧洲国家召开第一次国际卫生大会,1907年国际公共卫生办公室建立,尔后,国际联盟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相继成为疫病防治领域技术咨询者和跨国行动计划的倡导者、领导者、协调者和实施者。在此过程中,国际卫生防疫体系
A.经历了从区域到全球的转变B.阻止了流行病在全球传播
C.顺应了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D.始终是以欧洲国家为主体
2021-09-27更新 | 4160次组卷 | 39卷引用:冲刺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重组卷03(北京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