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德治与法治之争——儒家与法家之争
(1)儒家认为人性____,主张____,代表人物是________。孔子提出,统治者要“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不要过度消耗____。孟子主张“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2)法家认为人性____,主张____,代表人物是________。商鞅在秦国颁行了一系列法令,保护新兴____阶级的权益。韩非提倡君主不要谈礼义,而要以____、术、势驾驭臣下;主张“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3)儒家主张通过____教化民众,重视民生与民意,但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在重视富国强兵的君主看来,儒家的仁政与德治思想,难以落到实处。法家思想既能带来____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____的愿望。
2022-09-1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知识手册】高中历史全册必背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一二三)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容易(0.94) |
2 .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百家争鸣:战国时期
派别代表主张
儒家孟子认为____,提倡“仁政”
荀子认为____,主张隆礼重法
道家庄子崇尚____
阴阳家邹衍提出“____”理论,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认识
墨家墨子提倡节俭,主张“____”“____”,提出“尚贤”的政治主张
法家韩非子主张以____为工具管理国家,控制臣民,体现了____的政治思想

2022-12-2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较易(0.85) |
3 . 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百家争鸣: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后期鲁国人,他的主要思想和言论记载在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的《____》当中。
思想主张____(核心)关爱他人;主张统治者要顺应民心,爱惜民力。
____: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
礼:主张恢复西周的____制度,承认制度随着时代的变化应有一定的改良
教育成就主张____,倡导私学,打破贵族阶层对文化教育的垄断
文化贡献相传整理了《诗》《书》《礼》《易》《春秋》等文献,对夏、商、西周的文化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2-12-2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4 . 先秦儒学:
1)孔子:
(1)生平: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
(2)地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圣人;
(3)著作:整理《诗经》《尚书》《礼经》《易经》《乐经》《春秋》;他的言行记录于《论语》;
(4)思想:___________;政治方面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育方面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子:
(1)生平: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
(2)地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3)著作:《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写完成;
(4)思想:发展了___________,主张___________”,提出“___________”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方面主张“___________”;
3)荀子:
(1)生平: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2)地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
(3)著作:《荀子》;
(4)思想:政治方面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伦理方面提出“化性起伪”的___________;在哲学方面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9-18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香江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训练(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