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何对待物质需求,东西方思想家中有的认为“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有的甚至提出“去人欲”;也有的针锋相对:“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下列人物中,明确表达上述主张的是
①普罗塔戈拉   ②亚里士多德   ③朱熹   ④李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0-12-2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近代法国哲学家勒内简 卡尔的名言是“绝不承认任何事物为真,对于我完全不怀疑的事物才视为真理”。二者反映 的相同理念是
A.反对宗教愚昧
B.提倡理性至上
C.弘扬民主法治
D.主张思想自由
3 . 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还是西方古代、近代国家,都有“分权”的思想:我国唐代有分相权以集君权的措施;古代希腊亚里士多德把政府权力分为讨论、执行、司法三要素;近代史上英国洛克最早提出了立法权和执行权(行政权)的分立。古今中外这些不同的分权理论与实践的相同点是
A.都是以分权进而限权为目的
B.都是为了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C.都不同程度地为后世所借鉴
D.都体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2019-03-02更新 | 445次组卷 | 27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麒麟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希腊先哲奠定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萌发的基石。亚里士多德的“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为文艺复兴
A.提供了价值标准定位
B.提供了道德标准定位
C.提供了思维方法定位
D.提供了自然标准定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古希腊时期,一批所谓“哲人”到处演讲和发表许多奇怪的辩论,传递了许多“负能量”,造成很坏的风气。于是有了苏格拉底,讲述人生的共同真理;有了柏拉图,提出了理想国的教育制度;有了亚里士多德,提出教育为国家政体服务。他们师徒的共同之处在于
A.着力培养公民的独立人格
B.将教育与哲学理想结合起来
C.具有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
D.试图挽救日渐衰败的民主制
2017-06-04更新 | 748次组卷 | 17卷引用:【全国百强校】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韩非的法治是针对原始儒家的“礼治”“德治”提出的。他反对在宗法社会中实施礼治、德治,推崇法治。韩非主张“法不阿贵,绳不挠曲”,也就是说在法面前,不存在贵族和平民之分,除了君主外,所有臣民一旦触犯法律都必须受到惩处。这是对西周以来“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等级制度的彻底否定。韩非说:“圣王立法也,其赏足以劝善,其威足以胜暴,其备足以宪法”,“主施其法,大虎将怯;主施其刑,大虎自宁”。他认为立法、执法的主体是“圣王”,法律是君主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材料二 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是针对柏拉图的“人治”而提出的。他认为“法律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神只和理智的体现”。基于此,他得出“法治应当优于人治”的结论。亚里士多德说,“正义是某些事物‘平等’的观念”,也就是指礼法是由正义衍生而来的,而正义意味着平等。在法律面前人们是平等的,没有谁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同时亚里士多德主张让全体公民参与政事,从而认为立法、执法的主体应是全体公民或统治阶层的整体……作为“轴心时代”东西方法治理论界交相辉映的两颗巨星,韩非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主张和法治理念对中西方法律制度法律思想的演变和发展产生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上材料均摘自杨军、赵海涛《韩非与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韩非和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韩非和亚里士多德法治思想形成的原因。

2017-04-17更新 | 483次组卷 | 19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