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亚里士多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童年是一个过程的起点,一切处于自然状态。公元1世纪的古罗马的教育家昆体良把人的孩提时代比作为“新的器皿”和“纯白的羊毛”,它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这些观点(     
A.目的在于推动家庭教育发展B.强调环境对人成长的决定作用
C.表达了对儿童纯洁性的重视D.与孟子对人类本性的看法一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总混杂着情感、欲望,总有兽性的一面,如此作为个人在参与政治,掌握统治权时,容易受情绪、情感、欲望的左右,无法完全做到秉公,无法维护正义。而法律是没有欲望的中庸之道,它不受个人情感的控制,它就是它,是正义的化身。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   
A.主张具有一定的理性精神B.肯定了雅典的直接民主制
C.认为人性与法律完全对立D.推崇以人文精神管理国家
2022-05-22更新 | 391次组卷 | 6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亚里士多德把非城邦政治称为野蛮政治,他认为人类自然是趋向于城邦生活的动物。凡人由于本性,或由于偶然而不归属于任何城邦的,他如果不是一个鄙夫,那就是一位超人。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
A.着重强调城邦至上理念B.宣扬理性主义精神
C.反对公民追求个人权利D.赞成雅典直接民主
2021-12-27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喀喇沁旗锦山蒙古族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亚里士多德对人的本质曾下过三个重要论断:“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人是理性的政治动物”和“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这表明他
A.不承认现实世界的真实性B.强调人应该依据感觉办事
C.认识到人具有社会属性D.有彻底的唯物主义思想观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探究历史人物,可以从他的出身、经历、成就等方面入手,同时要将其置于历史长河之中加以认识和理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里士多德大约是公元前384年生于色雷斯的斯塔吉拉。他的父亲承袭了马其顿王的御医的职位。亚里士多德大约是十八岁的时候来到雅典做柏拉图的学生:他在学园里一直居留了将近二十年,直到公元前348-347年柏拉图逝世为止。

一罗素《西方哲学史》

材料二亚里士多德在其哲学代表作中道出了希腊成为哲学和科学发源地的原因。哲学和科学的诞生有三个条件:第一是“惊异”,人们对自然和社会现象所表现出来的困惑和惊奇。求知并非为了实用的目的,而纯粹是一种对智慧的热爱。第二是“闲暇”,知识阶层不用为生活而奔波劳碌。第三是“自由”,哲学知识纯粹是为了自身而存在,它是一门自由的学问。它要求自由地思考、自由地发表意见,不受他种目的和利益的支配。

一一据吴国盛《科学的历程》整理

材料三阅读亚里士多德,有必要从两方面来研究他:即参考他的前人和参考他的后人。就前一方面说,他的优点极其巨大:就后一方面说,缺点也巨大。他死之后的漫长时期,他的权威性差不多始终是和基督教教会的权威性一样地不容置疑,而且它在科学方面是对于进步的一个障碍。自起16世纪末17世纪初以来,几乎每种认真的知识进步都必定是从攻击某种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而开始的。

一一摘编自罗素《西方哲学史》


(l)仔细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亚里士多德博学的原因。从“博学’’的角度,一句话概括其在学术史上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写出“哲学代表作”及为希腊哲学和科学的诞生提供“闲暇”和“自由”条件的制度保障。概括指出古希腊城邦文化的特点。
(3)阅读材料三,以亚里士多德的力学观点为例,结合近代科学的相关史实论证加着重号文句的观点。
2020-09-05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返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对于雅典学园的描述,最能体现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是( )
A.努力探索自然的奥秘B.自由探讨和追求真理
C.系统学习哲学D.自由选择科目
2020-08-18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2016届高三7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亚里士多德认为:集体智慧胜于一人智慧,去寻找一个最好的人,还不如制定一个最好的法律可行些。集体智慧所凝聚的法律、公民大会的决议往往比统治者个人裁决更显正义。该主张
A.有助于转变公民大会职能B.助推雅典社会进入古典时代
C.标志着权力制衡思想萌发D.注重运用法律保障政治建设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亚里士多德认为;“希腊城邦不仅是公民共同体或政治共同体,而且也是血缘共同体和宗教共同体,即也一直在强调公民与城邦之间的血脉联系、宗族之亲。”这反映出他强调
A.血缘关系是城邦建立的唯一条件B.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不断演进
C.公民价值与城邦价值具有统一性D.享有政治权力必须参与城邦事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任何国家中总有三种成分:一个阶级十分富有,另一个十分贫穷,第三个居于中间。处于两个极端的阶级作为两个极端的经济地位都力求攫得政权,以便实行代表自己利益的寡头(贵族)制或民主制,从而各走极端。据此判断,亚里士多德主张
A.阶级分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B.城邦制度的运行不利于社会稳定
C.调和社会矛盾利于保障城邦利益
D.通过分工可实现个体价值差异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
A.泰勒斯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2020-02-08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彩虹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理)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