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表是文艺复兴在西欧各国产生的特殊花果。

国别重要原因
日耳曼宗教哲学宗教改革①民族性简单,宜于宗教;②民族性喜实用,不乐罗马教的仪式;③教皇在日耳曼的威信,本不甚深.
西班牙
葡萄牙
地理上的发现殖民地的竞争及欧化的普及全球①近海宜商业;②宗教及爱冒险的民族性
法兰西政治哲学法国革命①专制政体的发达:②政治的亟需改革
英吉利应用科学工业革命①工业发达;②尚实用的民族性

——陈衡哲《西洋史》

材料二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比较开明的英美新教传教士开始认为,他们的工作应当“世俗化”,由宗教宣传扩展到对西方知识和文化的介绍。以前的重点一直是“把异教徒从地狱的苦难中解救出来”,而现在的问题则是要“把异教徒从现世苦难的地狱中解救出来”。他们设立学校,发表公开演讲,开办图书馆和博物馆,并出版报纸和杂志——这最后一项是外国人的特权,中国人不能办报刊。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近代中国“两极相逢”,中西文化冲突是这个时代的突出内容。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就是一部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冲突交汇的历史,就是传统文化在西方近代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向近代文化过渡转变的历史,也就是传统与西化相斥相纳的历史。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文艺复兴运动在西欧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70年代前后西方传教士在华活动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并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