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以曾国藩、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派,为维护清朝统治发起了洋务运动。他们主张
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立宪法,开国会”D.“民主”“科学”
2022-01-05更新 | 16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2020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实现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的最初一小步。“最初一小步”是指洋务运动
A.拉开了中国近代化序幕B.实现了中国的富强
C.走上了民主共和的道路D.主张学习西方制度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源在《海国图志序》中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日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二:1898年,张之洞的《劝学篇》中说道:“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宣传“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他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材料三: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等人号召人们“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囹圄”,提出“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口号。他指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请问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张有何共同之处?在认识近代中国面临的形势问题上,魏源和张之洞两人的观点有何不同?

(2)材料二中“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反映了近代哪一派的观点?你怎样看待他们这一观点?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具体内容。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孟子“设为庠序”以教平民的思想,至武帝方始实现,……建元元年,董仲舒对策,献议“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教于邑”。后来武帝便于长安城外给博士子弟建筑校舍,名叫“太学”,规定博士弟子名额五十,由“太常择民十八以上,仅状端正者充当。这些正式弟子之外,又增设跟博士“受业如弟子”的旁听生(无定领),由郡国县官择“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人不悖”的少年充当。正式弟子和旁听生每年考试一次,合格的接第等任用。于太常外,武帝又下令天下郡国皆立学校。

                                                            ——钱穆《讲堂遗录:中国学术思想十八讲》

材料二   两湖大学堂,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就两湖书院改建,设学科八门,其中中西公共学四门,即经学、中外史学、中外地理学、算术,延聘本国教习讲授,西学四门,即理化学、法律学、财政学、军事学,延聘东西洋各国教习讲授。学生入学后,先补习普通中学课程一年,再习专门(注:入门中选学一门)之学三年,然后派往东西洋游历一年,以广见闻。

                                                                             ——冯天瑜、何晓明著《张之洞评传》

材料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在教育方面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湖大学堂课程设置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课程设置反映的主要时代要求。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今年是恢复高考制度多少周年?简析恢复高考制度的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教育的认识。
2021-01-04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17年6月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近代,最早提出治国要“以中国之伦常名数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主张的是
A.地主阶级顽固派B.地主阶级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
2021-01-0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2019年6月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6 . 1866年,左宗棠奏准在福州设立马尾船政局,局内设有船政学堂。学堂开设的科目有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质学、画法等;同时,课外要读《圣谕广训》《孝经》,兼习策论。这表明近代洋务学堂的创设
A.目的在于发展民族工业B.开留学教育之先河
C.符合中体西用的思想D.使教育理念日趋成熟
7 . 中国近代史上,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派别是(  )
A.洋务派B.顽固派C.维新派D.革命派
8 . 有学者认为,“近代前期留学青年学实业者寥寥,大抵皆法政家,谋归国而得官”,希望通过当官实现自己的抱负。这种现象折射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最大障碍是
A.根深蒂固的小农经济B.腐朽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
C.学优登仕的传统观念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实
10 . 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发展资本主义B.救亡图存C.反抗外来侵略D.反对专制统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