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浪漫主义文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长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使拜伦“一夜醒来竟成了诗坛上的拿破仑”。在诗中,拜伦歌颂了西班牙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刻画了一系列感人至深的英雄人物形象,同时对纸醉金迷的芸芸众生进行了辛辣的嘲讽。该剧创作风格应该是
A.古典主义B.现代主义C.浪漫主义D.现实主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世纪流行一种文艺思潮,“它认为人是复杂的、感性的,只是偶尔理性一下的动物。”“在一个越来越科学、唯物主义、工业化、都市化的时代……(它)强调个人自由和自发性”。下列说法符合这种思潮的是(  )
A.批判现实成为社会潮流B.启蒙运动推动文艺发展
C.西方重视历史文化传承D.对“崇尚理性”的反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波旁王朝复辟后的一代法兰西青年,政治革命的激情无法得到释放,他们就将自己的精神能量转向文学创新,寻找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找到的慰藉与刺激。下列作品符合这一流派的是
A.《社会契约论》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C.《悲惨世界》D.《红与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世纪的法国女作家乔治·桑指出:“社会愈无耻、愈腐败”,对田园生活的各种幻梦就“变得愈是纯洁,愈是热情”。因此她以生动纯朴的笔触创作了《小法岱特)等小说,讴歌田同风光的美好、农民的纯朴、人与自然的和谐。乔治·桑的小说在文学流派上属于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雪莱在《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中写普罗米修斯面对朱庇特的压迫毫不妥协,而是喊出:“只要你在天宫里做一天皇帝,我便一天不想安睡,一天不把头低”。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作者以文学作为反封建工具B.浪漫主义追求自我与解放
C.该作品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D.普罗米修斯对现实的不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卢梭在《论科学与艺术》中“认定人类最先曾有过人人幸福的自然状态”,随着科学、艺术及其他文明的出现,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人类的苦难也就来临。”在这种情况下,他向人类发出了“返归自然的号召。与卢这一认识相符合的文学作品是
A.《巴黎圣母院》B.《老人与海》
C.《玩偶之家》D.《百年孤独》
2021·全国·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浪漫主义者注意到了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了那些在‘生意’里发了财的人的庸俗,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由此可见,浪漫主义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社会矛盾激化B.西方社会矛盾尖锐引发精神焦虑
C.揭露批判社会现实的风气流行D.工业革命后对“理性王国”失望
2021-05-17更新 | 157次组卷 | 5卷引用:学科网2020-2021学年高三大联考-5月大联考考后强化历史试题(新课标Ⅰ卷)
2021·全国·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1770—1850)认为自然比学者具有更高的智慧,他在诗中写道,这种文学艺术
A.对启蒙思想家描绘的理性王国很失望
B.反映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迷茫和困惑
C.真实生动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矛盾
D.蕴含有较浓烈的神话色彩和象征意味
2021-05-17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学科网2020-2021学年高三大联考-5月大联考历史试题(新课标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1770—1850)认为自然比学者具有更高的智慧,他在诗中写道,这种文学艺术
A.吸取了古希腊罗马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B.反映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迷茫和困惑
C.真实生动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矛盾
D.对启蒙思想家描绘的理性王国很失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英国诗人华兹华斯(1770—1850)认为自然比学者具有更高的智慧,他在诗中写道,这种文学艺术
A.蕴含有较浓烈的神话色彩和象征意味B.反映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迷茫和困惑
C.真实生动地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矛盾D.对启蒙思想家描绘的理性王国很失望
2021-05-17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学科网2020-2021学年高三大联考-5月大联考历史试题(新课标Ⅰ卷)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