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浪漫主义文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1829—1841年间,俄国诗人莱蒙托夫创作了一系列关于1812年俄法战争和拿破仑的诗。诗中既赞颂俄国士兵“以身相许为祖国报效”,又将拿破仑描绘成传播自由的“盖世英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莱蒙托夫的诗蕴含着俄国民族主义情感
②俄法战争成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导火线
③莱蒙托夫认同拿破仑传播的大革命精神
④莱蒙托夫的作品属于现代主义文学著作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21-09-06更新 | 3162次组卷 | 23卷引用:专题14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学艺术-十年(2013-2022)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2 . “当法国革命把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实现了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决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理想王国”内到处都充斥着罪恶和不堪,“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针对该现状
①伏尔泰运用理性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
②雨果关注人的内心情感世界崇尚浪漫主义
③巴尔扎克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的罪恶
④圣西门着力揭露资本主义在道德上的贫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3 . 优秀的民族文化最初深耕于民族忧患意识,后来扩展为全人类的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在给腓德烈二世的信中,他这样写道:“恕我大胆地说,全世界的人都应该感激你,因为你肯用心地以健全的哲学来造化一个注定生来担当指挥大任的人。只有在开头肯设法教导自己的国王才配称好国王,他们能分辨好人与坏人,喜爱真理,唾弃迫害与迷信。一个肯坚持这种看法的王子可能给他的国家带回‘黄金时代’……我期望阁下能一直保持您的个性,也期望别的君王能跟您一样。”到了普鲁士以后,伏尔泰发现这位哲学家国王并不像他自己标榜的那么开明,令他十分失望,最后从普鲁士逃回法国。

——摘自(美)威尔·杜兰特《世界文明史·伏尔泰时代》

材料二   卢梭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中比较激进的,为了批判当时法国社会中的专制和不平等,他常将“自然状态”中的人与文明社会中的人进行对比,其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最为典型。卢梭认为,人类最初处于一种“自然状态”,过着一种没有私有观念的自由平等生活,因此他对“高尚的蒙昧人”推崇备至,通过与文明人对比的手法建构起一个比前人描述更为丰满的“高尚的蒙昧人”形象。他曾这样描述道:“漂泊于森林中的蒙昧人,没有农工业、没有语言、没有住所、没有战争、彼此间也没有任何联系,他对于同类既无所需求,也无加害意图,甚至也许从来不能辨认他同类中的任何人。”

——摘自刘文明、彭鹏《法国启蒙思想家对新世界原住民的想象和建构》

材料三   浪漫主义在很多方面是对启蒙运动的一种反动。浪漫主义的作家把想像以及作为理性补充的直觉作为观察理解世界的工具。他们汲取了卢梭认为社会和物质的繁荣毁坏了人性的观点,对感觉和非理性都极为着迷。浪漫主义强调个性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单一价值,是推动民族主义出现的主要动力。

——摘自(美)唐纳德·卡根《西方的遗产》


(1)根据材料一,概述伏尔泰在腓特烈二世身上寄托的政治理想。结合所学,指出伏尔泰在启蒙运动中的历史地位及其核心主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卢梭对“高尚的蒙昧人”推崇备至的重要原因,并列举相关史实论证 “卢梭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中比较激进的”的观点。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阐明浪漫主义文学兴起的背景,并说明浪漫主义思潮中体现的人文精神。
2021-03-31更新 | 254次组卷 | 2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必修3)-第7课启蒙运动(备作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罗素指出:“浪漫主义者注意到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那些在‘生意’里发了财的人(在他们认为)的庸俗,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可见,浪漫主义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
A.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的驱动
B.商业经济发展导致拜金主义盛行
C.工业革命使“理性的胜利”成为谎言
D.浪漫主义者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2020-12-15更新 | 180次组卷 | 28卷引用:江西省信丰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复习卷(二)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德国有位作家认为:用严密的数学计算方式和分析推理方式只会让人孤零零地看待自然,即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样的自然必然会被异化、绝缘化和抽象化。据此可知他属于
A.浪漫主义文学流派B.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C.现代主义文学流派D.印象主义文学流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19世纪初期的文学艺术以一个时代缩影的形式展现了浪漫乐章与心灵激荡、理想与现实的碰撞。诗人有云:“让语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这种浪漫主义的文艺思潮那时普遍流行于(     )。
A.欧洲B.亚洲C.北美洲D.拉丁美洲
2020-07-11更新 | 2177次组卷 | 19卷引用:专题14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学艺术-十年(2012-2021)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它”要求打破古典主义的严整秩序,以情感为中心,对审美感受作肯定和否定的主观改造, 因而在典型的创造上便特别强调个性和特征。据此可知,“它”的兴起
A.引领批判现实主义艺术流派B.深刻呈现对未来的无助与迷茫
C.注重再现当时社会发展面貌D.反映人们对"理性王国”的失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9 . “风雪里一个满身乌黑的小东西,‘扫呀,扫呀’在那里哭哭啼啼!……‘因为我原先在野地里欢欢喜喜,我在冬天的雪地里也总是笑嘻嘻’。”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在《经验之歌》中用组歌描绘了扫烟囱孩子,从侧面反映了工业化初期的英国社会。这首诗歌
A.以浪漫主义风格表达不满情绪B.以现实主义笔触揭露社会黑暗
C.以现代主义手法表现自我追求D.以印象主义技巧展现真实历史
2019-06-10更新 | 3874次组卷 | 42卷引用:10分钟同步课堂专练-高二人教版必修3-第22课文学的繁荣(基础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英国诗人雪莱被恩格斯称为“天才的预言家”,下图内容节选自雪莱1819年创作的《致英格兰人的歌》。上述作品反映了当时英国
A.封建领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
B.君主立宪制度并不完善
C.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广泛传播
D.生产关系变革引发新矛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