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浪漫主义文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19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诗人华兹华斯对当时社会强烈不满,却又否定文学反映现实的社会作用。他强调作家的主观想象力。下列与华兹华斯作品风格一致的是
A.《人间喜剧》B.《十日谈》C.《西风颂》D.《海燕之歌》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2 . “他们将自己的艺术主张、情感融进自己的作品中,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用热情奔放的艺术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诗性的自然’。艺术作品中彰显着激情、梦想、幻境的交织,组成一幅幅动人心魄的宏伟画面。”下列作品符合这一风格的是
A.《巴黎圣母院》B.《人间喜剧》
C.《战争与和平》D.《等待戈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他对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有较大影响,被评论家称为是19世纪初‘满腔热情地辛辣地讽刺现实社会’的诗人。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除了支持民主改革外,还十分同情希腊的独立运动”。下列项中,属于他创作的是
①《悲惨世界》   ②《唐璜》   ③《巴黎圣母院》   ④《恰尔德哈罗德游记》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
2020-04-20更新 | 89次组卷 | 3卷引用:《单元测试定心卷》-高二人教版必修3-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基础过关)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十八世纪中叶,欧洲进入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启蒙主义的出现,给新古典主义有力的冲击,卢梭、狄德罗的文艺思想召唤着新的浪漫主义文学,文学创作出现了新的动向。……康德的美学著作《判断力批判》……立即在美学和文艺理论领域掀起波澜,迅速传播,一时间,这些热衷于康德美学的学者和诗人,成为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弄潮儿”,他们著书立说,和新古典主义进行斗争,终于使浪漫主义蔚然成风。……浪漫注义作家一般不喜欢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而偏爱表现主观的理想。浪漫主义者反对古典主义枯燥而冰冷的“理性”,而着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他们的作品有着鲜明的感情色彩。雄伟奇异的大自然或远方异域往往是浪漫主义作家寄托自由理想之所在,从而开辟了西方文学发展历史的新时代。


(1)据材料指出浪漫主义思潮的显著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浪漫主义蔚然成风”现象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   反观现代中国,浪漫主义的情绪则从一开始就表现为民族激愤、革命情绪与个人感伤平行发展的倾向,……中国“五四”新文化的个性主义又承担着西方个性主义所不具备的“救国"功能。……郭沫若则接受了斯宾诺莎、泰戈尔泛神论的影响。而在他们的深层意识里,则又潜伏着中国老庄的泛神思想,向往老庄的人生艺术化的境界,渴望庄子式的人与天地自然的合一。……在中国浪漫主义里,却又以中国文化传统与现实密切地结合了起来。……新文化的阵营的分道扬镳,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文化革命与社会革命的碰撞,使得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倾向,不过在20世纪初短短地存在了四五年时间。

——摘编自《中国现代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史论》等


(2)据材料概括“现代中国浪漫主义情绪”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成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 世纪的西方有一批文学艺术家宣称要用他们的笔在墨水瓶里掀起风暴,要用自己的希 望来描摹世界,要用奇妙的创作来展示强烈欲望的自我以弥补纤弱的心灵世界。这类作品()
A.宣扬浪漫情怀B.追求幻灭反叛
C.遵循写实原则D.突出理性思维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材料二 从19世纪开始,西方绘画的变化发展日新月异,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等直到抽象主义。如果把这一发展过程描述得概括一点,基本上可以说是主观因素不断压倒以至全部取代客观因素的过程。

——朱狄《当代西方美学》


(1)材料一分别涉及哪些文化领域?他们共同属于何种流派?图二所代表的流派具体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印象派绘画的主要特点并列举出其前期和后期的代表画家各一人。
(3)根据材料二分析19世纪以来西方绘画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法国作家凡尔纳以空想的方式将当时的科技成果神奇化,大胆猜测、热情憧憬未来的美好生活,并对种种社会弊端进行深刻揭露和辛辣讽刺,生前其作“光是无插图小型本便销售了约160万部”。七八十年代,明治文坛掀起“凡尔纳翻译热”,作品热度仅次于莎士比亚,成为中国作家“改译”的基础。1902年,流亡日本的梁启超倡导“小说界革命”,创办《新小说》杂志,将《海底旅行》归类为“科学小说”进行连载,并亲译介绍西方少年探索冒险、同舟共济精神的《十五小豪杰》。同年4月,赴日留学的鲁迅订阅了该杂志,翌年秋译成《月界旅行》,讲述三名探险家乘坐空心炮弹飞往月球的故事。鲁迅译本重“科普”而轻“幻想”,“不适于我国人者”多有删节与调整;采用章回体,加入对偶的破题诗,但正文“掺用文言俗语”,随处可见“自由、人民、进步、法则、研究、发明”等新词汇。鲁迅认为:“(读者)必能于不知不觉间,获一斑之智识,破遗传之迷信,改良思想,补助文明”,“导中国人群以进行,必自科学小说始。”

——摘编自(日)山田敬三《鲁迅与儒勒·凡尔纳之间》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凡尔纳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初中国作家译介凡尔纳作品的特点和影响。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英国诗人雪莱在《西风颂》中写道:“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该诗
A.以浪漫主义风格寻求理想世界B.以现实主义笔触揭露社会黑暗
C.以现代主义手法表现自我追求D.以印象主义技巧展现真实历史
9 . 以下有关19世纪以来文学艺术的代表作品,属于同一艺术风格的是
A.《唐璜》《悲惨世界》《第六(田园)交响曲》
B.《人间喜剧》《红与黑》《蓝色多瑙河》
C.《巴黎圣母院》《战争与和平》《天鹅湖》
D.《西风颂》《春之声圆舞曲》《向日葵》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1885年法国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举行国葬。他的作品以情节的离奇和对人物性格入木三分的刻画,歌颂了人世间的美、善和光明,鞭挞了丑、恶与黑暗。这位文学家的代表作品是
A.
B.
C.
D.
2019-09-0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秋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检测卷八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