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浪漫主义文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某种艺术是和某些时代精神与风俗情况同时出现,同时消灭的。”

——丹纳


结合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的任一现象,对上述材料加以阐释。(要求:史实准确,阐述充分,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在某一历史时期,许多作家在作品中喜欢描写诸如逝去的古代、空想的未来、遥远的东方、飘渺的梦境等“非凡”环境,塑造诸如骄傲孤独的强盗、愤世嫉俗的叛逆者、温柔多情的牧女、至善至美的吉普赛女郎,等等。据此判断,这些文学作品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知识分子对“理性王国”大为失望
B.工业革命后,各国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C.经济危机导致社会问题更加突出
D.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在文学层面的反映
2021-04-01更新 | 488次组卷 | 64卷引用:2012-2013学年内蒙古呼伦贝尔牙林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出生于18世纪的德国哲学家谢林认为,机器不能生长,器官却可以生长。他鼓励诗人赋予世界以生命和精神,用爱慕的同情心来看待世界。下列作品中符合其思想观点的是
A.《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B.《等待戈多》
C.《安娜·卡列尼娜》D.《人间喜剧》
2021-03-22更新 | 273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1802年刊行的小说《勒内》中说:“年轻的主人公将自己淹没在厌倦忧郁中,与其说是在被动地忍受孤独,不如说是在孤独中孵育培植心灵的虚空。”这类题材的小说
A.抒发了浪漫情怀B.遵循了写实原则
C.突出了理性思维D.表达了幻灭反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8-19世纪的英美文学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独立的女性形象,最典型的是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这些作品表达了女性追求独立、增强自觉意识的情感。其可用来说明
A.女权意识开始觉醒B.工业化社会的来临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现代主义文学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一种思潮出现之后,引起许多人的讨论。某位德国诗人认为那是一种疾病,而某位法国小说家却认为那是文学中的自由主义,融合怪异和悲剧性或庄严,是生命的完整的真理。这一思潮是
A.理性主义B.古典主义C.浪漫主义D.现实主义
7 . “浪漫主义者注意到了工业主义在一向优美的地方正产生的丑恶,注意到了那些在‘生意’里发了财的人的庸俗,憎恨这种丑恶和庸俗。”由此可见,浪漫主义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抒发个人情感追寻理想世界的驱动
B.商业经济发展导致拜金主义盛行
C.浪漫主义者揭露批判社会现实
D.工业革命后对“理性王国”失望
2021-03-0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8 . 下图分别是西方两种不同文学流派的代表作,这两种文学的相同点是
A.揭露社会问题B.塑造英雄形象
C.鼓吹暴力革命D.崇尚理性主义
2021-02-1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宝坻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恩格所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这段话揭示了下列哪一文学现象产生的时代背景
A.浪漫主义文学B.启蒙运动文学
C.现代主义文学D.现实主义文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大师勒内.韦勒克对浪漫主义文学流源这样评价:“就诗歌观来说是想象,就世界观来说是自然,就诗体风格来说是象征与神话。”下列作品属于这一文学流派的是
A.B.
C.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