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实主义文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机缘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想要达到丰富,只须去研究机缘。法国社会将会是一个历史家,我只应做它的秘书。通过编制善恶行为的清单,搜集各种事实,描绘各种人物性格,选择社会中的主要事件,用许多同类人物性格特征的组合来塑造典型人物,我也许终于能写成许多历史家们所遗忘了的历史,即人情风俗的历史。

——摘编自【法】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序》

材料二   资产阶级“浪子”的现实主义是批判的现实主义,这个主义只是揭发社会的恶习,描写家族传统、宗教教条和法规压制下的个人的“生活和冒险”,并不能够给人指出一条出路。它很容易就安于现状,但除了肯定社会生活以及一般“生存”显然是无意义的以外,它没有肯定任何事物。

——摘编自【苏】高尔基《和青年作家谈话》

材料三   法国大革命赋予音乐家挣脱束缚、争取自由和表露个性的精神。以前,音乐家受雇于宫廷、教会、城市和剧院,按雇主要求为特定的目的和场合创作音乐。大革命后,他们跟随贝多芬走上“自由”音乐家的道路,其地位从奴仆一跃成为时代的先导。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音乐家们广泛搜集民歌,大量运用民间音乐元素,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语汇。

——摘编自沈旋等《西方音乐史简编》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近代西方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以来影响西方音乐发展的重要因素。
2023-05-2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红楼梦》和《人间喜剧》都被誉为“百科全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者根据家族兴衰的艺术升华,对现实社会、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庭的腐朽,封建的科举、包办婚姻、奴婢、等级制度及社会统治思想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在这些饱满的人物形象、深刻的历史背景之下,作者用特有的笔法向读者展现出来了当时腐败、没落的时代特征。

——摘编自杨蓓蓓《论<红楼梦>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材料二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一首雄伟的史诗,其中描写了法国资产阶级社会发展的一个完整时期;同时,这也是一部起诉书,向世界控告腐蚀人们良心的金钱的罪恶,这部起诉书在我们今天也依然保留着它的巨大现实意义。他所创造的典型艺术形象具有哲学的深度和历史真实感。正是这种哲学的深度、历史真实感和作家塑造形象的非凡才能,造就了《人间喜剧》的不朽。

——摘编自李菡《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艺术特色》


(1)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两部文学作品相似的艺术特色。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部文学作品的史学价值。
2022-01-03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汉。出身于没落地主家庭,一生热衷科举,却始终不得志,71岁时才破例补为贡生。终生挣扎在科举道路上的蒲松龄举,对于科举弊端有切肤之痛。所以《聊斋志异》里有不少篇目深刻揭示了科举制度的黑暗,特别是对考官的昏聩无知刻画得入骨三分,对科举制度戳害读事人的心灵,写起来酣畅淋漓,今人荡气回肠。《聊斋志异》最富现实性和人民性的篇章是那些揭露和控诉封建社会现实的故事;而其中写最有情趣的是那些人鬼狐妖的爱情故事,讴歌生死不渝的爱情。《聊斋志异》中还有些故事如《崂山道士》《画皮》等富有寓言意味,启人心智。人们读《聊斋志异》则被情节生动和丰富的奇异故事吸引,被引导着去认识社会,理解人生。

——摘编自蒋玉斌《论(聊斋志异)的典型范式之表现》

材料二   巴尔扎克,少年时期受到启蒙思潮的影响。1814年,经历法律见习生涯之后,巴尔扎克认识到社会的腐朽与丑恶,与此同时,自然科学的发展激发了他对社会生活的思考,1842年,巴尔扎克创作完成《人间喜剧》。作品一方面尖锐地展现了资产阶级社会中的阶级、财产关系的变化,把资产阶级统治的实质暴露在读者眼前,另一方面也如实地描写了下层劳动人民的悲惨境遇,并赞美了他们的优秀品质和无穷的创造力,因此恩格斯认为《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巴尔扎克本人也被称为19世纪“现实主义之父”。

——摘编自张敏《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艺术特色及哲学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蒲松龄创作的《聊斋志异》的文学特点。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学作品与其所处时代的关系。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这里有一切的形式和一切的风格,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有时通过突然撕破表面、充分揭示形形色色的现实,让人马上看到最阴沉和最悲壮的理想。

——摘编自[法]维克多·雨果《巴尔扎克葬词》

材料二   泰戈尔身上有两种文化特质,印度文化中的泛爱和西方文化中的博爱,在他的骨子里都有很深的印记,在冲突中凸显出美的价值,西方文化所匮乏的品质在泰戈尔的《吉檀迦利》中却存在着,而且是那么自然而然,毫不造作。

——摘编自朱秀成《以〈吉檀迦利〉为文本解读泰戈尔诗歌的人文价值》

材料三   我们看到,每一代人的感情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这一时代的风格是震撼的、羞怯的或眩晕的,另一时代的风格或许就成了粗犷的,再过一个时代它或许就变成了像俯视人类的上帝一样无动于衷。所有这些风格都不是故意做出来的,而是由许多社会原因决定的。

——摘编自[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尔扎克作品的文学特色。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艺发展与社会环境关系的认识。
2022-03-0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热身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斯丹达尔(司汤达)(1783-1842年)的童年在法国大革命中度过。16岁跟随拿破仑大军转战于欧洲。波旁玉朝复辟以后,流落到意大利,写下了他最重要的作品《红与黑》。小说通过于连在三大环境中的活动和经历,艺术地再现了法国王政复辟时期的社会风气和政治面貌。斯丹达尔自己解释说:“作者要描写的,是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的政府带给法国的风气。”有人评论,《红与黑》进行了“心理学的深刻研究”,那么斯丹达尔既是描写社会的巨匠,也是刻画心理的大师。

——摘编自汪剑鸣、詹志和著《法国文学简史》(下)

材料二   在“文革”前的十七年中,文学出现“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可喜局面,且“红色文学”一直占主导地位。其代表作包括丁玲的《太阳照在桑乾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袁静和孔厥的《新儿女英雄传》、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柳青的《创业史》……这些作品或写革命战争,或写土地改革,或反映劳动人民的新生活建设。出版界还推出了大量古今中外名著,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摘编自王地山《新中国文学发展的轨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红与黑》的特点及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红与黑》与“红色文学”的共通之处,并指出新中国成立十七年中文学出现“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背景。
2022-01-0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在19世纪上半叶达到繁荣。浪漫主义文学最基本的特点是以充满激情的夸张方式来表现理想与愿望。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在19世纪30年代以后兴起,并成为文学的主流。现实主义文学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属于20世纪资本主义文化的一部分,现代主义文学不主张用作品去再现生活,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主题往往是绝望的。

——摘编自《西方近代文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任选两种文学流派,说明两种文学流派创作方法转变的历史原因。(要求:明确列出两种文学流派,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2-04-19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7 . 文化凝练历史,历史承载文化,文化的发展植根于深厚的历史土壤之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哲学家大胆的将逻辑运用于人情世故。这些哲学家被称为“诡辩派”,以教育年轻人参与公共生活为己任。在像雅典这样的民主城邦里,他们教授学生公共演讲辩论之术。诡辩派人士认为,真理无关紧要,因为词语就是说服别人的工具而已。政治家口中的真理、正义和其他道德标准不过就是为了达到一己目的,取悦老百姓的工具。

——摘编自【美】威廉·H·麦克尼尔《文明启示录》

材料二   巴尔扎克,我认为他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师,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地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1848年这一时期对中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这一贵族社会是在1815年以后又重整旗鼓的,并尽力重新恢复旧日法国生活方式的标准。

——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

材料三   人们常说“艺术大众化”,但再也没有像“摇滚乐”那么真正大众化的艺术了。摇与滚的音乐20世纪50年代初诞生于美国,迅速传遍欧美,渐渐风靡全球,博得全世界年轻人的欢心……50年代,电子计算机问世,有力地推动了电子音乐的发展。作曲家和演奏家开始借助电子音响设备创作与演奏音乐……在西方流行过的各种音乐仍然存在,还不断出现种种新型的音乐。

——庄锡昌主编《西方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写出“诡辩派”的代表人物。结合所学,概述其兴起的历史背景。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使贵族社会“重整旗鼓”的历史事件。19世纪中期,欧洲的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请从经济角度分析其原因。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二战后音乐发展的特点。综合材料一二三,概括文化发展的规律。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每个历史时期都有自己的规律,一旦由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阶段时,它就开始受另外的规律支配。大工业刚刚脱离幼年时期,就从1825年的危机开始它的周期循环。实际的资产者深切地感到资本主义社会充满矛盾地运动,是现代工业所经历的周期循环的变动,而这种变动的顶点就是普遍危机。与时代同步伐,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理论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斗争,得出了无产阶级必然进行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科学结论,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科学理论指导。

——摘编自宋士昌《科学社会主义通论》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经济结构的剧变使社会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头脑中的物质利益观念不断加强,金钱成了衡量人的主要的或唯一的尺度。在热衷于创造物质财富并依赖于物质财富的生存环境中,人对人的压迫与剥削以新的形态表现出来。这样的社会现实告诉人们:“民主”“自由”“平等”“博爱”并不存在,之前描绘的“理性王国”只不过是肥皂泡而已。可以说,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社会对文学的必然要求的结果。

——摘编自郑克鲁《外国文学史》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现代工业所经历的周期循环的变动”爆发的社会根源,并简述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科学结论”所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并概括19世纪中叶世界文化的时代主题。
2021-03-04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名校协作体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对后世发展最重要的贡献是把希腊文明传送到欧洲西部。……在罗马人到来之前,欧洲西北部的文化以部落为基础。正是罗马带来了城市和希腊的思想,尤其是随着高度分工的城市生活而来的人类自由和个人人身自由的概念。……由亚历山大带到东方的希腊文明未能持续太长时间。由凯撒、西塞罗和奥古斯都带到西方的同样的文明,却成了西欧其后许多成就的起点。这一发展虽然并非连绵不断,后来欧洲的成功中也有许多其他成分的功劳,但罗马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摘编自(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罗伯特·E.勒纳等《世界文明史(上卷)》

材料二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产生于19世纪初,最杰出的代表是维克多·雨果.雨果的一生经历了法国经济上由手工劳作到工业化的重大转变,政治上经历了由共和到帝制,又由王政到共和的几番更迭,文化上经历了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递嬗演进。雨果积极浪漫主义的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则是雨果后期创作的重要作品。其中《悲惨世界》展现了拿破仑帝国后期到七月王朝初期的法国社会生活,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摘引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册)


(1)根据材料一,用一句话指出罗马在欧洲文明演进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结合所学,从欧洲文化演进的视角概述西塞罗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雨果创作的《悲惨世界》的文学艺术风格,并结合该作品的主要内容加以简要说明。请以19世纪的相关史实为依据,简述这一时期的法国“由共和到帝制,又由王政到共和”的“更迭”过程。
2021-06-07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1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17991850)的文学巨著《人间喜剧》,既是一部现实的风俗画卷,又是作家亲身阅历的文学再现。这部作品展示了法国社会的整个面貌,其社会历史内容可以归纳为贵族衰亡、资产阶级发迹、金钱罪恶,被称为三大主题。

在《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成功地塑造出一系列取代贵族而入主社会的资产阶级形象,大致由三类人构成:1.具有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特点的老一代资产阶级形象。代表人物《高利贷者》中高布赛克:剥削方式单一,经营手段落后;生活方式陈旧,极端吝啬,这是资本主义早期剥削者的特点。2.具有过渡时期,即自由竞争时期特点的资产阶级形象。代表人物《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剥削方式具有多样性,经营手段带有投机性;生活方式仍带有早期资产阶级极度吝啬的特点。3.具有垄断时期金融寡头特征的新一代资产阶级形象。代表人物《纽沁根银行》中的纽沁根:剥削方式带有更大的冒险性和欺骗性,经营手段超越经营范围,向政权渗透;生活方式现代化,纸醉金迷,穷奢极欲。他展示了经济命脉的掌管者同国家政权的掌管者开始勾结的垄断资本已初露端倪。

《人间喜剧》通过老一代的高布赛克、过渡时期的葛朗台和青春期的纽沁根这三代人追逐金钱的经营史,再现了资本主义剥削方式的演进史,这也是资本主义由崛起到成熟,到统治全世界的发迹史。

——摘编自[法]特罗亚著、胡尧步译《巴尔扎克传》


(1)据材料,编写一幕发生在19世纪法国文学沙龙的对话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法国当时政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间喜剧》是一部“社会史”。
2021-04-06更新 | 25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高考核心猜题卷历史试题(新高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