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实主义文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机缘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想要达到丰富,只须去研究机缘。法国社会将会是一个历史家,我只应做它的秘书。通过编制善恶行为的清单,搜集各种事实,描绘各种人物性格,选择社会中的主要事件,用许多同类人物性格特征的组合来塑造典型人物,我也许终于能写成许多历史家们所遗忘了的历史,即人情风俗的历史。

——摘编自【法】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序》

材料二   资产阶级“浪子”的现实主义是批判的现实主义,这个主义只是揭发社会的恶习,描写家族传统、宗教教条和法规压制下的个人的“生活和冒险”,并不能够给人指出一条出路。它很容易就安于现状,但除了肯定社会生活以及一般“生存”显然是无意义的以外,它没有肯定任何事物。

——摘编自【苏】高尔基《和青年作家谈话》

材料三   法国大革命赋予音乐家挣脱束缚、争取自由和表露个性的精神。以前,音乐家受雇于宫廷、教会、城市和剧院,按雇主要求为特定的目的和场合创作音乐。大革命后,他们跟随贝多芬走上“自由”音乐家的道路,其地位从奴仆一跃成为时代的先导。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音乐家们广泛搜集民歌,大量运用民间音乐元素,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语汇。

——摘编自沈旋等《西方音乐史简编》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近代西方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以来影响西方音乐发展的重要因素。
2023-05-2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在19世纪上半叶达到繁荣。浪漫主义文学最基本的特点是以充满激情的夸张方式来表现理想与愿望。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在19世纪30年代以后兴起,并成为文学的主流。现实主义文学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属于20世纪资本主义文化的一部分,现代主义文学不主张用作品去再现生活,而是提倡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表现生活对人的压抑和扭曲。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主题往往是绝望的。

——摘编自《西方近代文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任选两种文学流派,说明两种文学流派创作方法转变的历史原因。(要求:明确列出两种文学流派,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2-04-19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文化凝练历史,历史承载文化,文化的发展植根于深厚的历史土壤之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哲学家大胆的将逻辑运用于人情世故。这些哲学家被称为“诡辩派”,以教育年轻人参与公共生活为己任。在像雅典这样的民主城邦里,他们教授学生公共演讲辩论之术。诡辩派人士认为,真理无关紧要,因为词语就是说服别人的工具而已。政治家口中的真理、正义和其他道德标准不过就是为了达到一己目的,取悦老百姓的工具。

——摘编自【美】威廉·H·麦克尼尔《文明启示录》

材料二   巴尔扎克,我认为他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师,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地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1848年这一时期对中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这一贵族社会是在1815年以后又重整旗鼓的,并尽力重新恢复旧日法国生活方式的标准。

——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

材料三   人们常说“艺术大众化”,但再也没有像“摇滚乐”那么真正大众化的艺术了。摇与滚的音乐20世纪50年代初诞生于美国,迅速传遍欧美,渐渐风靡全球,博得全世界年轻人的欢心……50年代,电子计算机问世,有力地推动了电子音乐的发展。作曲家和演奏家开始借助电子音响设备创作与演奏音乐……在西方流行过的各种音乐仍然存在,还不断出现种种新型的音乐。

——庄锡昌主编《西方文化史》


(1)根据材料一,写出“诡辩派”的代表人物。结合所学,概述其兴起的历史背景。
(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使贵族社会“重整旗鼓”的历史事件。19世纪中期,欧洲的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请从经济角度分析其原因。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二战后音乐发展的特点。综合材料一二三,概括文化发展的规律。
4 . 近代欧美文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作为一个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规模较大的文学思潮,浪漫主义在风格特点方面表现为强烈地批判现实,对奇特和异域事物产生兴趣,他们一般不描写现实生活,而对个人感情的抒发产生兴趣。反对古典主义的理性色彩,强调个人感情的抒发,热爱大自然,重视民间文学,强调民主,推崇个性。总的来说,浪漫主义文学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密切的关系。

——《浅谈对浪漫主义文学的认识》

材料二   雨果是一位充满战斗精神的诗人,他曾以《处罚集》《凶年论》等气势恢宏、感情奔放的动人诗篇,吹响了反对帝制、歌颂光明的斗争号角;雨果曾经用自己的著作和朗诵诗歌的报酬买了两门大炮,并捐献给国家用以抗战,这表现出雨果自身的崇高爱国精神。雨果继承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来进步的思想传统,是一位杰出的民主斗士,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卓越代表。罗曼·罗兰曾如此赞扬过雨果:“在文学界和艺术界的所有伟人中,雨果是唯一活在法兰西人民心中的伟人。”

——《雨果》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在很远的地方捕到了一条大马林鱼。由于这条鱼太大,富恩特斯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救击,回来时大马林鱼只刺下了一副骨架。海明威由此写下了著名的《老人与海》。

——摘编自《老人与海·序》


(1)依据材料一分析,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就罗曼·罗兰对雨果的评价谈谈你的看法。
(3)依据以上材料,概括文学艺术的特点。
2021-03-0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对后世发展最重要的贡献是把希腊文明传送到欧洲西部。……在罗马人到来之前,欧洲西北部的文化以部落为基础。正是罗马带来了城市和希腊的思想,尤其是随着高度分工的城市生活而来的人类自由和个人人身自由的概念。……由亚历山大带到东方的希腊文明未能持续太长时间。由凯撒、西塞罗和奥古斯都带到西方的同样的文明,却成了西欧其后许多成就的起点。这一发展虽然并非连绵不断,后来欧洲的成功中也有许多其他成分的功劳,但罗马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摘编自(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罗伯特·E.勒纳等《世界文明史(上卷)》

材料二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思潮产生于19世纪初,最杰出的代表是维克多·雨果.雨果的一生经历了法国经济上由手工劳作到工业化的重大转变,政治上经历了由共和到帝制,又由王政到共和的几番更迭,文化上经历了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的递嬗演进。雨果积极浪漫主义的代表作是《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则是雨果后期创作的重要作品。其中《悲惨世界》展现了拿破仑帝国后期到七月王朝初期的法国社会生活,控诉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摘引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上册)


(1)根据材料一,用一句话指出罗马在欧洲文明演进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结合所学,从欧洲文化演进的视角概述西塞罗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雨果创作的《悲惨世界》的文学艺术风格,并结合该作品的主要内容加以简要说明。请以19世纪的相关史实为依据,简述这一时期的法国“由共和到帝制,又由王政到共和”的“更迭”过程。
2021-06-07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北斗星盟2021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这里有一切的形式和一切的风格,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有时通过突然撕破表面、充分揭示形形色色的现实,让人马上看到最阴沉和最悲壮的理想。

——摘编自[法]维克多·雨果《巴尔扎克葬词》

材料二   泰戈尔身上有两种文化特质,印度文化中的泛爱和西方文化中的博爱,在他的骨子里都有很深的印记,在冲突中凸显出美的价值,西方文化所匮乏的品质在泰戈尔的《吉檀迦利》中却存在着,而且是那么自然而然,毫不造作。

——摘编自朱秀成《以〈吉檀迦利〉为文本解读泰戈尔诗歌的人文价值》

材料三   我们看到,每一代人的感情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这一时代的风格是震撼的、羞怯的或眩晕的,另一时代的风格或许就成了粗犷的,再过一个时代它或许就变成了像俯视人类的上帝一样无动于衷。所有这些风格都不是故意做出来的,而是由许多社会原因决定的。

——摘编自[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尔扎克作品的文学特色。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艺发展与社会环境关系的认识。
2022-03-0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热身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由于与物质生产直接相连,在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年代,某些艺术部类如建筑、工艺.就要昌盛发达一些,正如科学在这种时候一般也更有发展一样。相反,当社会动乱、生活艰难的时期,某些艺术部类如文学、绘画(中国画)却可以相对繁荣发展,因为它们较少依赖于物质条件,而正好作为黑暗现实的对抗心意而出现。总之,文艺的存在及发展仍有其内在逻辑。

——摘编自李泽厚《美的历程》


围绕“文艺的存在及发展仍有其内在逻辑”这一论述,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世界文艺方面的相关史实给予阐释。(要求:观点明确,阐释须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1-02-07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天一大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巴尔扎克从1829年发表《朱安党人》起,每年都写出好几部小说,他立志要完成一部描写法国社会的巨著。巴尔扎克大力称赞英国作家司各特“把小说提高到历史哲学的地步”,可又批评司各特“没有把司各特自己的作品联系起来”,“编成一部完整的历史”。1842年,巴尔扎克正式将自己的全部创作联结为一个整体,在但丁《神曲》(直译为《神的喜剧》)和拉封丹“百幕大喜剧,人间为舞台”的《寓言诗》的启示下,定名为《人间喜剧》。《人间喜剧》是马克思、恩格斯最喜爱的文学作品之一。马克思曾不止一次表示,要写一篇关于评论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文章。

—摘编自程凯华《马克思恩格斯论巴尔扎克》

材料二   高尔基在描写他在十月革命胜利后最初几年与列宁的一次会见时写道:“有一次我到他那里去,看见桌上摆着一本《战争与和平》。‘是的,托尔斯泰的作品!我想读一读打猎的那个场面,可是我记起必须给一位同志写封信。读书完全没有时间。昨天夜里我才读完你那本关于托尔斯泰的书。”’“他微笑着,眯起眼睛,怡然自得地在圈持上伸直身子,压低声音,迅速地继续说:多么了不起的大作家啊!是不是?多么了不起的人物啊!老兄,这才是艺术家呢……您知道还有什么更令人惊异的吗?在这位伯爵以前,文学里就不曾有过真正的农民。”

—摘编自[苏]康.尼·洛穆诺夫《列宁与托尔斯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受到马克思、恩格斯喜爱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托尔斯泰作品的风格流派和你的判断依据。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两位作家作品的共同特征。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17991850)的文学巨著《人间喜剧》,既是一部现实的风俗画卷,又是作家亲身阅历的文学再现。这部作品展示了法国社会的整个面貌,其社会历史内容可以归纳为贵族衰亡、资产阶级发迹、金钱罪恶,被称为三大主题。

在《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成功地塑造出一系列取代贵族而入主社会的资产阶级形象,大致由三类人构成:1.具有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特点的老一代资产阶级形象。代表人物《高利贷者》中高布赛克:剥削方式单一,经营手段落后;生活方式陈旧,极端吝啬,这是资本主义早期剥削者的特点。2.具有过渡时期,即自由竞争时期特点的资产阶级形象。代表人物《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剥削方式具有多样性,经营手段带有投机性;生活方式仍带有早期资产阶级极度吝啬的特点。3.具有垄断时期金融寡头特征的新一代资产阶级形象。代表人物《纽沁根银行》中的纽沁根:剥削方式带有更大的冒险性和欺骗性,经营手段超越经营范围,向政权渗透;生活方式现代化,纸醉金迷,穷奢极欲。他展示了经济命脉的掌管者同国家政权的掌管者开始勾结的垄断资本已初露端倪。

《人间喜剧》通过老一代的高布赛克、过渡时期的葛朗台和青春期的纽沁根这三代人追逐金钱的经营史,再现了资本主义剥削方式的演进史,这也是资本主义由崛起到成熟,到统治全世界的发迹史。

——摘编自[法]特罗亚著、胡尧步译《巴尔扎克传》


(1)据材料,编写一幕发生在19世纪法国文学沙龙的对话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法国当时政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间喜剧》是一部“社会史”。
2021-04-06更新 | 25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高考核心猜题卷历史试题(新高考)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斯丹达尔(司汤达)(1783-1842年)的童年在法国大革命中度过。16岁跟随拿破仑大军转战于欧洲。波旁玉朝复辟以后,流落到意大利,写下了他最重要的作品《红与黑》。小说通过于连在三大环境中的活动和经历,艺术地再现了法国王政复辟时期的社会风气和政治面貌。斯丹达尔自己解释说:“作者要描写的,是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的政府带给法国的风气。”有人评论,《红与黑》进行了“心理学的深刻研究”,那么斯丹达尔既是描写社会的巨匠,也是刻画心理的大师。

——摘编自汪剑鸣、詹志和著《法国文学简史》(下)

材料二   在“文革”前的十七年中,文学出现“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可喜局面,且“红色文学”一直占主导地位。其代表作包括丁玲的《太阳照在桑乾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袁静和孔厥的《新儿女英雄传》、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柳青的《创业史》……这些作品或写革命战争,或写土地改革,或反映劳动人民的新生活建设。出版界还推出了大量古今中外名著,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摘编自王地山《新中国文学发展的轨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红与黑》的特点及成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红与黑》与“红色文学”的共通之处,并指出新中国成立十七年中文学出现“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背景。
2022-01-04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