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实主义文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这里有一切的形式和一切的风格,这里有大量的真实、亲切、家常、琐碎、粗鄙,有时通过突然撕破表面、充分揭示形形色色的现实,让人马上看到最阴沉和最悲壮的理想。

——摘编自[法]维克多·雨果《巴尔扎克葬词》

材料二   泰戈尔身上有两种文化特质,印度文化中的泛爱和西方文化中的博爱,在他的骨子里都有很深的印记,在冲突中凸显出美的价值,西方文化所匮乏的品质在泰戈尔的《吉檀迦利》中却存在着,而且是那么自然而然,毫不造作。

——摘编自朱秀成《以〈吉檀迦利〉为文本解读泰戈尔诗歌的人文价值》

材料三   我们看到,每一代人的感情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这一时代的风格是震撼的、羞怯的或眩晕的,另一时代的风格或许就成了粗犷的,再过一个时代它或许就变成了像俯视人类的上帝一样无动于衷。所有这些风格都不是故意做出来的,而是由许多社会原因决定的。

——摘编自[美]苏珊·朗格《艺术问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尔扎克作品的文学特色。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艺发展与社会环境关系的认识。
2022-03-0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热身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现实主义文学强调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物与事件进行艺术加工,“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是其中的佳作,包作于1884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女主人公玛蒂尔德是一位漂亮的女子,丈夫是一个普通的小职员。她虽然地位低下却迷恋豪华的族贵生活,为了出席一次盛大的晚会,她用丈夫积攒下的400法郎做了一件礼服,还从好友那里借来一串头的项链。在部长家的晚会上,玛蒂尔德以超群的风资出尽了风头,虚荣心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可她竟然把借来的项链丢失了。丢失项链之后,玛蒂尔德在沉重的打击面前,没有犹豫,毅然决定还这笔可怕的债务,为此整整劳苦了10年。夫妻俩签了不少借约,应承了不少足以败家的条件,和高利贷者以及种种放债图利的人打交道,节衣缩食,为别人打短工。她也变成了穷苦家庭里的敢作敢当的妇人,坚强又粗暴。后来,她偶然得知了她丢失的那条项链不过是一条价格低廉的人造钻石项链,而她结偿的却是一挂真钻石项链。


根据材料,谈谈你对《项链》现实主义风格的理解,并指出此类作品的史证价值。
2020-11-25更新 | 220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近代欧美文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作为一个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形成的规模较大的文学思潮,浪漫主义在风格特点方面表现为强烈地批判现实,对奇特和异域事物产生兴趣,他们一般不描写现实生活,而对个人感情的抒发产生兴趣。反对古典主义的理性色彩,强调个人感情的抒发,热爱大自然,重视民间文学,强调民主,推崇个性。总的来说,浪漫主义文学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与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密切的关系。

——《浅谈对浪漫主义文学的认识》

材料二   雨果是一位充满战斗精神的诗人,他曾以《处罚集》《凶年论》等气势恢宏、感情奔放的动人诗篇,吹响了反对帝制、歌颂光明的斗争号角;雨果曾经用自己的著作和朗诵诗歌的报酬买了两门大炮,并捐献给国家用以抗战,这表现出雨果自身的崇高爱国精神。雨果继承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以来进步的思想传统,是一位杰出的民主斗士,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卓越代表。罗曼·罗兰曾如此赞扬过雨果:“在文学界和艺术界的所有伟人中,雨果是唯一活在法兰西人民心中的伟人。”

——《雨果》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在很远的地方捕到了一条大马林鱼。由于这条鱼太大,富恩特斯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救击,回来时大马林鱼只刺下了一副骨架。海明威由此写下了著名的《老人与海》。

——摘编自《老人与海·序》


(1)依据材料一分析,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就罗曼·罗兰对雨果的评价谈谈你的看法。
(3)依据以上材料,概括文学艺术的特点。
2021-03-0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思想文化有不同的历史渊源和不同的发展线索,推动人类文化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

材料一   福建莆田人余澹心在《寄畅园闻歌记》中说:“良辅初习北音,绌于北人王友山,退而镂心南曲,足迹不下楼十年。当是时,南曲率平直无意致,良辅转喉神调,度为新声。”,同时在他身边还聚集了善洞箫的苏州张梅谷,善笛子的昆山谢林泉,以及培养了优秀歌手张小泉、季敬坡、戴梅川、包郎郎等一批人,形成了一个志同道合的艺术沙龙。

——摘自百度:魏良辅

材料二   “我的作品有它的地理,有它的谱系和它的家族,它的场所和它的特点,它的人物和它的事件,正如法国有它的盾徽,有它的贵族与平民,有它的手艺者和农民,有它的政治家和花花公子,有它的军队一样,总之,有它的整个社会。”

——【法】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序言》

材料三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艺术。新冠疫情下,2020年4月19日,一场前所未有的在线演唱会在全球同步播出。这场主题为“One World: Together At Home”的线上演唱会持续了8小时,通过各国媒体和社交平台直播。来自中国、美国、英国、西班牙的明星们轮番上线,他们在家营业,或自弹自唱,或跟着音乐起舞,向一线医务人员致敬。……人类总是因为危机而聚在一起。相比35年前,发达国家为了非洲赤贫人民捐款,这一次疫情环球同此凉热,我们要在自助与互助中求生。这场演出没有受益者和捐赠者之分,本质上是一次虚拟网络间的互相取暖,为世界各国人民加油鼓劲,成就了这场史无前例的大型线上演唱会。

——摘自网络新闻


(1)昆曲是中国戏曲艺术的“活化石”。可选择进行答题:①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魏良辅对昆腔的改革和创新。②昆曲演员用各种色彩在脸上勾画出一定图案,以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容貌特点,请回答脸谱的地位和不同色彩的脸谱所代表的性格特征。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教材,回答为什么《人间喜剧》会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写出标志着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诞生的作品及作者。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5年前音乐家为救济非洲灾民所创作的歌曲和掀起的运动名称,并谈谈人类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传染病横行等重大问题。
2020-07-02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五校(奉化中学、宁波中学、北仑中学等)2020届高三6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中学为活跃校园文化,举办了中外文化展览。

展览一   中外名画鉴赏



(1)以上两幅作品都属于人物画,但反映的思想本质并不相同,请分别说明。

展览二   中外文学荟萃



(2)展览二中展示的是中西方的两部名著,分别被称为两国社会的“百科全书”,按文学作品的风格归类,它们属于哪一类?
(3)文学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社会存在的反映,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两部作品的思想价值?

展览三   中外思想集锦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卢梭《社会契约论》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展览三中的两位思想家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从阶级属性和历史作用两方面谈谈这两种思想的不同之处。
2019-10-14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泸源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补考一)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挪威作家易卜生在他的《玩偶之家》中写道,主人公娜拉在经历一场家庭变故之后,终于看清了丈夫的真面目和自己在家中所扮演的“玩偶”角色。于是,在庄严的声称“我是一个人”之后,毅然走出了家门……五四新剧的倡导者们特别钟情于挪威作家易卜生的戏剧。不仅《新青年》曾出版“易卜生专号”,而且胡适也推动并介绍过“易卜生主义”,他指出“易卜生的戏剧只是一个写实主义”。在中国人看来,写出人生之真实,其目的就在于催人醒悟,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甚至一些有志于创造中国现代戏剧的青年,如洪深、田汉等,均把“做中国的易卜生”当作自己的人生理想。正如茅盾在《谈谈<玩偶之家)》一文中指出的:“那时候易卜生这个名儿,萦绕于中国青年的胸中,传述于青年的口头,不亚于今日的马克思和列宁。”

——摘编自《易卜生——<玩偶之家)赏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易卜生《玩偶之家》所属的艺术创作风格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作品对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原因。
2020-03-0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新丰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霍布斯鲍姆在其《革命的年代》一书中着重表现了19世纪的历史。他认为,19世纪是近代科学的鼎盛期,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技术进步开始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代科学革命的种子在这一世纪获得了丰收,技术取得了辉煌胜利。

——《英国工业革命的思想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有益启迪》

材料二   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生活的时代(1812—1870年)正好也是英国社会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期,他以其艺术家特有的敏感感受到了时代的脉搏,并在其小说中真实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时代。中国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研究英国的工业文明,可以给我们一些借鉴意义。研究狄更斯作为一个作家对于现代化的经验与感受,可以深化我们对我国现代化的认识和思考。

——《狄更斯小说中的工业文明》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两例这一时期科学理论和技术进步的代表性成果。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借助狄更斯小说作品用以研究英国工业文明的合理性。综合材料一、二,谈谈英国工业化带给我们的认识与思考。
8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历史上杰出的文艺作品总是时代的镜子,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现实是文学创作的土壤,浪漫主义的创作源泉和灵感都来自于现实,并非脱离现实。浪漫主义文学的字句极其考究,力求完美,许多作品成为“唯美主义”的代表作。在形象塑造上,浪漫主义文学常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浪漫主义文学通篇看似脱离现实,因为其塑造的形象极其夸张,但仔细品读,会发现自己身边就存在相似的人或事。浪漫主义文学的创作目的是“对理想世界的追求”,所以浪漫主义文学的创作目的和其他文学创作的目的是相同的。

——百度百科“浪漫主义”

材料二   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

——1850年雨果发表的追悼词

材料三   现代主义的美术家不直接描写社会和人生,但他们的作品映射着社会和人生,采用的语言是荒诞的、抽象的。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感觉到这些艺术家表现了现代人们的精神创伤,感觉到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消极、悲观和失望的情绪,感觉到他们思想上强烈的虚无主义。

——百度百科“现代主义”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雨果所追悼的文学家及其所属文学流派。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该文学家的作品中令人感到“惊惶与恐怖”的社会现实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以来现代主义绘画在创作手法和情感方面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文学作品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
2019-07-02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王杰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的作品有它的地理,有它的谱系和它的家族,它的场所和它的特产,它的人物和它的事件,正如法国有它的盾徽,有它的贵族和平民,有它的手艺者和农民,有它的政治家和花花公子,有它的军队一样,总之,有它的整个社会!

——巴尔扎克《人间喜剧•序言》


材料二   音乐用自己的音调形象概括地反映生活的材质过程。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可以听到残酷的战争、威武的进军和胜利,听到革命进行曲的音调和节奏。他的第五交响曲的结尾部分就是如此。                                                                              

——鲍列夫《美学》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巴尔扎克和贝多芬作品的共同点。
(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两人的作品是怎样反映时代特征的?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文学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10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13年,泰戈尔凭借其著名长诗《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由于他那至为敏锐、清新与优美的诗;这诗出之以高超的技巧,并由他自己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

材料二从19世纪中叶起,在文化领域,人为的、地理上的界限逐渐被淡化,世界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不断加强。……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交流着。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世界文学发展的什么特点?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促使两个时期文化交流加速的原因。

(3)面对19世纪中期以来的世界文化交流,有人认为这是资本主义国家对亚、非、拉等地区的文化侵略,应该抵制;也有人认为这是不同文化的碰撞、融合,被侵略国家应当有选择地吸收外来文化,发展本国文化。你认为哪种说法更合理?请就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2017-11-19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岳麓版历史高二必修三第四单元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同步练习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