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现实主义文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狄更斯(1812~1870)英国著名作家。其作品特别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1854年,发表《艰难时世》(HardTimes),本书的背景是当时英国社会的劳资关系非常紧张。小说中最重要的人物是“教育家”葛雷硬,这个退休的五金商人只相信事实,认为人生只不过是隔着柜台的现金交易。他以这种“事实哲学”来教育学生和自己的儿女,结果儿子成为强盗,女儿因内心空虚差点精神崩溃,这时葛雷硬才幡然醒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作者通过这一情节批判了当时英国的功利主义,与此同时,他还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豪情讴歌人性中的真、善、美,憧憬更合理的社会和更美好的人生。

——摘编自柳呜九《世界文学史》


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重大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2019-03-05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校级联考】晋冀鲁豫四省名校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2 . 关注社会问题是历史学研究的重要视角。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到里昂就陷入一种骇人听闻的苦难和令人难以忍受的贫困环境之中,使我非常悲痛,深感世道不公。看他们徒劳地与贫困搏斗,心灵与肉体一起断送于贫困之中,这该是多么令人难以忍受啊!身为一名工人,他不知道为什么要低下头听人摆布,他甚至连遮体的破衣烂裳都没有,却用自己的双手制出名贵的织品,织成华丽的衣料,供娇生惯养的富人穿着无所事事。连从未见到母亲嘴角上挂过笑容的孩子们也要俯身在织机上操作,用浑浊的目光注视着他们手指下现出供达官贵人的仔崽们玩赏的阿拉伯式图案或花纹!

——摘编自李斯特1837年访问里昂时写的一封信


请回答:
(1)据材料,概括李斯特所描绘的社会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产生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出对材料所述现象进行了抨击与揭露的思想与文学艺术流派。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西方国家为缓解材料中的社会问题而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实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史上,英国作家司各特的历史小说深深抓住了社会历史的本质,并“以现时感、家常的方式使我们熟悉了过去的时代”“他的描绘中保留了真正史诗作家的伟大的历史客观性”。司各特小说向法国文坛吹来了有悖于纯粹依赖凭空想象的浪漫主义原则的新鲜空气,以真实辉煌的画面描绘吸引了大批读者。司各特小说的主人公使人物的面貌具有生动的立体感,这种成就使维尼、雨果尤其是巴尔扎克受益匪浅。维尼的《散·马尔斯》、巴尔扎克的《朱安党人》、梅里美的《查理九世时代轶事》、雨果的《悲惨世界》福楼拜的《萨朗波》,其中大多已被认为是现实主义或带有明显现实主义特征的作品。

——摘编自王钦峰《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在欧洲国家间的影响关系》


分析材料,围绕“现实主义文学”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8-09-04更新 | 154次组卷 | 3卷引用:人教版必修三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训练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让预言的喇机通过我的嘴唇,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啊!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西风颂》

材料二老头儿终于在八十二岁高龄,患了瘫痪,而且病情很快恶化。……临终的日子终于到了,当神父来给他做临终圣事的时候,他那双显然已经死去几个小时的眼睛,一见银制的十字架、烛台和圣水壶,忽然复活,目不转睛地盯住这些圣器。当教士把镀金的受难十字架送到他的唇边,让他吻上面的基督时,他做了一个吓人的动作,想把它抓过来,而这最后的努力耗尽了他的生命。

——《欧也妮·葛朗台》

材料三现代主义是资本主义垄新时代的产物,一方面,商品化社会高度发展,人们感受到畤形发达的物质文明的压迫。另一方面,两次世界大战,经济恐慌,冷战及核恐怖,给人们造成严重的精神创伤,……悲观主义思潮席卷欧洲,非理性主义思潮有广阔市场。

——摘编自王怀兴主编《世界文化简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风颂》《欧也妮·葛朗台》所代表的文学流派及其各自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主义文学出现的时代背景。

(3)有人说文艺作品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种观点。

2018-01-14更新 | 99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省晋江市季延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列夫·托尔斯泰(1828年-1910年)出生于贵族家庭,但他同情农奴,在自己的领地上进行农奴制改革的尝试。他喜欢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他的创作总是以自传性的人物作为主人公,对社会制度、法律、宗教、婚姻、道德及人类命运和前途等重大问题进行严肃思考。他的创作被认为是‘可怕的真实”、“极度的真实”、“惊人的真实”,他描写的人物、景物,甚至细节大都有现实的基础。他善于捕捉心灵中转瞬及逝的思想感情和意念,善于发掘内心深处难以捉摸的、微妙的意识。在人物塑造方面,注意描写人物多方面的性格,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

——摘编自杨正先《托尔斯泰研究》

(1)根据材料,指出列夫·托尔斯泰文学创作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列夫·托尔斯泰文学创作特点产生的原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人间喜剧》中,巴尔扎克让他的主人公被某种情欲甚至怪癖控制着……比如高老头的爱女,葛朗台的爱钱,贝姨的妒忌,邦斯的古董癖,于勒的好色,都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产生震撼人心的感情力量例如,贪婪和吝啬使老葛朗台成了金钱的奴隶,变得冷酷无情。为了金钱,不择手段,甚至丧失了人的基本情感,丝毫不念父女之情和夫妻之爱;在他获悉女儿把积蓄都给了夏尔之后,暴跳如雷,竟把她软禁起来,“没有火取暖,只以面包和清水度日”。当他妻子因此而大病不起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请医生要破费钱财。只是在听说妻子死后女儿有权和他分享遗产时,他才立即转变态度,与母女讲和。

材料二   《官场现形记》是晚清李伯元所著谴责小说,它由30多个相对独立的官场故事连缀起来,是清朝晚期文学代表作品之一。下面是《官场现形记》的部分故事梗概:

陕西同州府朝邑县赵温在远亲钱典史的陪同下进京赶考,因拜礼太少而会试落榜,最后只好在京城里用钱捐了个官,做了赵中书。钱典史出了一百两银子,得到徐都老爷的推荐信,赶往江西。谁知他所捐的差使已经有人,便又在黄知府差役的活动下谋了一个好差使。黄知府升了道台,正在得意之时,因为前边所办的案子被人告发,后来通过京城中友人的疏通,又花了一万两银子,终于了结。

江西代理巡抚何某,绰号“荷包”,平生爱钱。三弟“三荷包”同样是个无底洞。两个“荷包”分赃不均而失和,抖出以前许多卖官鬻爵的旧账。“三荷包”带着卖官所得的万两银子,买得山东胶州知府的位子。“三荷包”到任后,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巴结山东巡抚。外国人劝巡抚做生意,候补通判陶子尧趁机上条陈,大讲“整顿商务”,被巡抚派往上海购买机器。陶子尧在上海被骗子魏翩仞、买办仇五科合伙骗去几万两银子,弄得狼狈不堪。幸好有山东试用府吏周因从中帮忙,此事才了结。周因得陶谢礼,前往浙江,协助旧交浙江巡抚刘中远办洋务。周与文案戴大理钩心斗角,互相拆台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搜狗百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简析《官场现形记》所包含的历史现象。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人间喜剧》和《官场现形记》的共同特点。
7 . 对于世界文学特点的了解,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类文化发展的多样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业日益变成欺诈。革命的箴言“博爱”在竞争的诡计和嫉妒中获得了实现。贿赂代替了暴力压迫,金钱代替刀剑,成为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总之,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摘自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二 它是资产阶级政权确立和巩固后,社会矛盾充分暴露,人们对现存社会秩序的幻想破灭,不得不重新研究现实以图改造社会的产物。它是早期工业化后一阶段的主要文学思潮,这股思潮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这一时期)作家以文学活动作为社会斗争的武器,对资本主义社会 的罪恶和黑暗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马克壵《世界文明史》摘编
(1)根据材料一,判断世界文学领域由此而产生的艺术流派是什么?其成就最高的是哪两个国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文学流派在欧洲产生的原因。
(2)材料二中的“文学思潮”指什么?发源于哪一国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文学思潮”的主要特点。
(3)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文学特点为例,说明工业文明的发展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