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影响酶活性和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解析
| 共计 1079 道试题
1 . 脲酶是一种含镍的寡聚酶,能够特异性地催化尿素水解释放出NH3和CO2。广泛分布于植物的种子中,也存在于动物血液和尿中,某些微生物也能分泌脲酶。pH 对两种脲酶相对活性的影响如图所示。
   
(1)脲酶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萨姆纳从刀豆种子中提取到脲酶的结晶,并用多种方法证明了脲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
(2)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_。酶的相对活性可通过检测__________________来测定。若将 pH从14下降到8,推测海洋细菌脲酶的活性___________
(3)幽门螺杆菌是导致胃炎的罪魁祸首,该微生物也可以产生脲酶,并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该微生物合成脲酶的过程中参与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13 C呼气试验检测系统可用于幽门螺杆菌的检查,被测者先口服用13 C 标记的尿素,然后向专用的呼气卡中吹气留取样本,即可以准确地检测出被测者是否被幽门螺杆菌感染。请简要说明其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该检测方法可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
2023-10-24更新 | 15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2 . 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水稻发芽速度的关系,某兴趣小组选择萌发速度快(盐恢 888)、萌发速度中等(南粳 46)、萌发速度慢(海水稻)三个品种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 取相等质量、生长状况相同的盐恢 888、南粳 46、海水稻发芽种子各 2g,与 1g 石英砂混合,置研钵中,加 8ml 蒸馏水研磨, 3500rpm 离心 10 分钟,获取粗酶液。
步骤二:取若干支干净试管,依次编号,各加入 1ml 粗酶液。

分组

步骤

盐恢888

南粳46

海水稻

加样

1ml 粗酶液

1ml 粗酶液

1ml 粗酶液

加缓冲液(m1)

1

1

1

____(ml)

2

2

2

置40℃水浴保温5分钟,取出后立即加入 4ml的0.4mo1/L NaOH 溶液

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

淀粉酶活性/U

6.2

5.7

3.6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③中加样液为____,步骤④中加 0 .4mo/L NaOH 溶液的目的是____
(2)使用双缩脲试剂不可以准确测定种子中淀粉酶的含量,理由是____
(3)从代谢的角度分析, 盐恢 888 水稻种子萌发速度快的原因____,有助于提高呼 吸作用,为水稻种子的萌发提供物质和能量保证。
(4)淀粉酶活性的测定可采用比色法。由于麦芽糖能将 3,5-二硝基水杨酸还原成橙红色化合物, 且在一定 范围内的浓度与颜色成正比。以每克样品每分钟催化产生 1g 还原糖定义为 1 个酶活力单位(U)。有同 学质疑“实验中颜色变化可能来源于萌发种子中本身含有的麦芽糖,不一定和淀粉酶有关。”针对此质疑,应该设计的对照组实验为____
(5)水稻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 β-淀粉酶。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 pH 为 3.6、0℃下可迅速失活,而 β-淀粉酶耐酸、不耐热,在 70℃条件下15min 后失活。有研究表明不同品种水稻种子的萌发速度受a-淀粉酶调控。为进一步探究 β-淀粉酶的差异,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其中 X处理的方法是____
   
3 . 酶分子具有相应底物的活性中心,用于结合并催化底物反应。在 37℃、适宜 pH 等条件下,用 NaCl 和CuSO4溶液,研究 Cu2+、Cl-对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速率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已知 Na+和 SO42-几乎不影响该反应。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的可变因素是无机盐溶液的种类
B.Q 点条件下淀粉完全水解所需的时间较 P 点的长
C.实验说明 Cu2+能与淀粉竞争酶分子上的活性中心
D.若将温度提高至 60℃,则三条曲线的最高点均上移
2023-10-24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4 .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双缩脲试剂A液、B液和蒸馏水可制成斐林试剂
B.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中只用到一组材料缺少了对照实验
C.验证酶的专一性可选用淀粉溶液、蔗糖溶液、淀粉酶溶液和碘液
D.比较H2O2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将2号试管放在90度左右的水浴中加热不属于控制无关变量
2023-10-2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5 . 如表所示为某兴趣小组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步骤和探究过氧化氢酶作用的最适pH的实验结果。已知实验一中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60℃,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实验一)
实验步骤分组甲组乙组丙组
①淀粉酶溶液1mL1mL1mL
②可溶性淀粉溶液5mL5mL5mL
③控制温度0℃60℃90℃
④将新鲜淀粉酶溶液与可溶性淀粉溶液混合后分别恒温
⑤比较淀粉的剩余量
探究过氧化氢酶作用的最适pH的实验(实验二)
组别A组B组C组D组E组
pH56789
H2O2溶液完全分解所需时间/(秒)30018090192284
(1)pH在实验一中属于_____变量,而在实验二中属于_____变量。
(2)实验一的①②③步骤为错误操作,正确的操作应该是_____。实验一的第⑤步最好选用_____(“斐林试剂”或“碘液”)比较淀粉的剩余量。
(3)如将实验一的新鲜淀粉酶溶液和可溶性淀粉溶液换为新鲜肝脏研磨液和H2O2溶液,这样做并不科学,为什么?_____
(4)分析实验二的结果,可得到的结论是:该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约为7,pH降低或升高酶活性均降低;欲在该预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该过氧化氢酶的最适pH,可在pH为_____之间设置梯度。
2023-10-23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北辰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生物试题
6 . 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需利用肽酰转移酶,该酶是rRNA的组成部分,且对蛋白酶不敏感,用核酸酶处理该酶后蛋白质的合成受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肽酰转移酶可催化肽键的形成
B.肽酰转移酶的酶活性不受pH的影响
C.肽酰转移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活化能
D.肽酰转移酶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2023-10-21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市质量监测生物试题
7 . 中国南极考察站——中山站的某科研小组在南极冰层中发现一种全新的病毒,为了探究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实验人员进行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一般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组成病毒的核酸是________________
(2)材料用具:该病毒核酸提取物、DNA酶、RNA酶、小白鼠若干、等渗生理盐水、注射器等。
(3)实验步骤:
I.选取健康且生长状况基本一致的小白鼠若干,随机均分成四组,编号分别为A、B、C、D。
II.请补充完整下表,并将配制液分别注射入各组小白鼠体内。

组别

A

B

C

D

注射溶液

该病毒核酸提取物和RNA酶

该病毒核酸提取物和①________

该病毒核酸提取物

__________

III.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比较各组小白鼠的发病情况。
(4)结果预测及结论:
若A、C组发病,而B、D组未发病,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_______,说明____________
2023-10-21更新 | 103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
8 . 丝瓜果肉中邻苯二酚等酚类物质在多酚氧化酶(PPO)的催化下形成褐色物质,褐色物质在410nm下有较高的吸光值(OD值),且褐色物质越多,OD值越高。经测定PPO的最适pH为5.5.科学家利用丝瓜果肉的PPO粗提液、邻苯二酚、必需的仪器等探究温度对PPO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应先将酶和底物分别保温于相应温度下适当时间,再将相应温度下的酶和底物混合
B.应使用pH为5.5的缓冲液配制PPO提取液和邻苯二酚溶液
C.丝瓜果肉PPO粗提液的制备和保存应在35℃条件下进行
D.可在35~40℃间设置温度梯度实验以更精确测定PPO的最适温度
9 . A组同学在不同温度下向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溶液和等量的淀粉酶溶液,摇匀,然后将甲在最适温度,乙、丙在高于最适温度条件下反应,试管中产物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1所示;B组同学研究了不同pH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实验中可用___(填试剂名称)检测淀粉的分解情况,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产物生成情况的原因是___
(2)图1中乙和丙两支试管所处温度较高的是___;t1时三支试管中的产物不再增加的原因可能是___
(3)图2所示的实验结果与B组同学的预期不符,于是B组同学又进行重复实验,得到与图2无显著差异的结果。查阅资料后发现,盐酸能催化淀粉水解,该实验中淀粉可能是在盐酸和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的。按照上述推测,pH为3条件下的酶活性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pH为9条件下的酶活性,原因是___。在常温、常压下,与盐酸相比,淀粉酶催化淀粉的作用更显著,判断依据是___
2023-10-20更新 | 13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质量检测生物试题
10 . 实验室对磷酸酯酶性质的研究结果如下图,其中OD420是指在波长420nm时被检测物吸收的光密度,通常OD值越大,酶活性越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酶活性是指酶催化特定反应的能力,只能通过测定反应底物的消耗速率得到
B.探究温度对磷酸酯酶的酶活性影响时,pH应维持在4.5左右
C.图2显示磷酸酯酶有两个不同的最适温度,保存该酶应在最适温度条件下进行
D.将磷酸酯酶置于60℃条件时无催化作用,降至50℃后该酶可催化反应的进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