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9:3:3:1和1:1:1:1的变式类型及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1 . 番茄是两性花植物,成熟果实的颜色有大红、粉红、橘黄三种,由果皮颜色和果肉颜色共同决定。果皮颜色有黄色和透明两种,由一对等位基因Y/y控制。果肉颜色有红色和黄色,分别由等位基因R和r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两组杂交实验及其结果如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实验1:P:大红果×橘黄果→F1:大红果→F2:大红果:粉红果:橘黄果=9:3:4
实验2:P:大红果×橘黄果→F1:大红果:粉红果:橘黄果=3:1:4
A.成熟番茄果实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B.实验1中F1减数分裂时发生了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C.实验1的F2中橘黄果和实验2的P橘黄果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
D.选取实验1的F2进行自交,其中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4
2 . 在某种果蝇中,野生型的眼睛为红色,通过诱变处理产生多种突变品系。品系甲眼睛颜色为白色,受A/a基因控制,品系乙眼睛颜色为黄色,受B/b基因控制。让一只纯合甲品系的白眼雄果蝇与一只纯合乙品系的黄眼雌果蝇杂交,F1均为红眼,让F1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F2代中红眼:黄眼:白眼=9:3:4。已知相关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各配子育性正常,活力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白眼性状相对于野生型属于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突变。决定眼色性状的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定律,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根据上述结果不能判断这两对基因是否位于性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
(2)若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则F2代的红眼果蝇自由交配,子代中黄眼果蝇的比例为_______。若两对基因中有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则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是_______,该情况下F2代中白眼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
(3)现又从野生型群体中发现一新的白眼突变体丁,为了探究该突变体与品系甲是否为同一基因的突变导致的,可以设计杂交实验进行探究。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_______
3 . 豌豆植株的高茎对矮茎为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花的颜色紫花对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另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已知含b的花粉育性为含B花粉育性的50%,若基因型为BBDD和bbdd的亲本杂交,子一代自然种植,则子二代的表型及比例为(       
A.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矮茎白花=12:4:6:2
B.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矮茎白花=12:6:4:2
C.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矮茎白花=15:5:3:1
D.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矮茎白花=15:3:5:1
4 . 科研人员发现玉米茎秆强度表现为抗倒伏和不抗倒伏。为研究玉米茎秆强度的遗传方式,研究者利用纯系品种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下表。已知玉米茎秆强度性状用等位基因A/a、B/b\……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组合

父本植株数目(表型)

母本植株数目(表型)

F1植株数目(表型)

F1自交获得F2植株数目(表型)

10(不抗倒伏)

10(不抗倒伏)

81(不抗倒伏)

260(不抗倒伏)

61(抗倒伏)

10(不抗倒伏)

10(抗倒伏)

79(不抗倒伏)

247(不抗倒伏)

82(抗倒伏)


(1)由上述杂交实验结果可知,控制玉米茎秆强度的性状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其判断理由是______
(2)甲组杂交实验F2中不抗倒伏的基因型共有______种;若甲组F2中全部抗倒伏植株随机受粉,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
(3)乙组杂交实验F2中不抗倒伏植株,全部连续自交两代,所得后代中抗倒伏植株的概率为______
(4)若利用上述F2中两种基因型不同的不抗倒伏植株杂交,所得后代抗倒伏植株的比例最高,确定两植株的基因型并用相关的遗传图解表示______
(5)已知科研人员还利用玉米两个含不同隐性抗虫基因的纯合抗虫品系E和F,进行正反交实验,F1均不抗虫。为推测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提出了下图所示三种假设,其中合理的是图______。为进一步验证上述假设,需选取F1玉米植株自交,不考虑染色体互换的情况下,写出预期的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水稻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食用水稻,中国是水稻的原产地之一,为提高产量,优化品质,我国科研者展开了深入的研究。
(1)种植一次就可以像割韭菜一样连续收获3—5年,这种神奇的水稻,就是多年生水稻。地下茎是许多植物维持多年生的重要器官,是实现水稻多年生的关键。
①某研究团队将无地下茎的RD23品系与具有地下茎的长雄野生稻杂交获得了有地下茎的植株F₁,F₁自交后,F₂中有地下茎的132株,无地下茎的106株,据此推测有地下茎是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的_____性性状,判断依据是_______
②有研究者重复了上述实验,对F₂代检测发现部分个体的基因型与表型不符(基因型上推断应该有地下茎,实际却没有地下茎)。研究者提出了两种假设:假设一:还有其他基因参与了此性状的调控。假设二:此性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F₂代基因型与表型不符的个体中来自RD23染色体的比例远大于其他个体,此结果更支持假设__。若要通过其它杂交实验的结果来支持该假设,可以选择用RD23品系和F₁有地下茎的水稻杂交,子代表型比例应为有地下茎:无地下茎小于______
(2)杂交水稻有明显的杂种优势,长势好,产量高。雄性不育株的发现和利用是杂交水稻的重要基础。
①现有水稻雄性不育系甲,将育性恢复基因(M)、花粉致死基因(r)和荧光蛋白基因(G)紧密连锁作为目的基因,与质粒构建成______,为了能够连接上该目的基因,质粒上应含有______。利用______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到甲品系中,经筛选获得仅有1条染色体上含有目的基因的杂合子乙。下图中能表示杂合子乙体细胞中相关基因位置的是______
②将乙品系自交,获得的种子中约50%为荧光种子,50%为非荧光种子,原因是______

A.B.C.     D.

2024-03-29更新 | 268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某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6 . 现有四个转抗除草剂基因(Bar)的玉米纯合品系(基因型为BarBar),为研究Bar基因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杂交组合

F₁

F₂(F₁自交后代)

甲×乙

全部为抗除草剂植株

抗除草剂301株,不抗除草剂20株

乙×丙

全部为抗除草剂植株

抗除草剂551株,不抗除草剂15株

乙×丁

全部为抗除草剂植株

抗除草剂407株,不抗除草剂0株

A.甲与乙的Bar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B.乙与丁的Bar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C.丙和丁的Bar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
D.甲与乙杂交组合的F₂中约1/4植株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7 . 某两性花植物的花色受M/m和N/n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控制花色的代谢途径如图所示。现有纯合的甲、乙、丙三棵植株,其中甲开紫花、乙开白花、丙开红花,三棵植株进行杂交的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组合

亲本

F1

F1自交得F2

甲×乙

紫花

紫花:红花:白花=12:3:1

乙×丙

红花

红花:白花=3:1

A.有色物质I为紫色,有色物质Ⅱ为红色
B.甲的基因型为MMNN,乙为mmnn,丙为mmNN
C.组合一F2紫花植物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4
D.组合二F2红花植株自交后代中,白花植株所占比例为1/6
2024-03-25更新 | 4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高三第四次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8 . 某种牵牛花的花色有蓝色、红色、白色,花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相关基因用A/a、B/b表示)。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以下杂交实验,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品种丙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F2中的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2)实验一的F2中,蓝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种,其中纯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若F2中的全部蓝花植株与白花植株杂交,其后代中出现红花的概率是__________
(3)若进一步研究实验一F2中的红花植株是否为杂合子,可让该植株自交,若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则为杂合子。
(4)实验二可称为__________实验,F1子代中出现的表现型及比例取决于__________
9 . 玉米糊粉层的有色和无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种子的饱满和凹陷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现有纯合有色凹陷玉米与纯合无色饱满玉米杂交,在相同环境条件下生长,发现 F中有一株表型为有色凹陷(植株M),其余F均表现为有色饱满。F有色饱满植株自交得 F,F玉米植株中有色饱满有274株,无色饱满有 212株,有色凹陷有 91株,无色凹陷有71株。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以上杂交实验结果可推测,糊粉层颜色至少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中有色饱满植株有_______种基因型,无色凹陷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占_______
(3)若要在 F中筛选并保留纯合的有色饱满品系,可采取的简便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导致植株M 出现的原因有两种可能:①母本去雄不彻底发生了自交;②父本的某花粉粒控制粒形的基因发生了突变。请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确定是哪种原因所致,并写出预期结果及结论。
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纯种红花香豌豆和纯种白花香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F1全部为红花。让F1自交,F2中红花:白花=9:7,针对这种结果有以下甲、乙两种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甲观点:香豌豆的红花和白花受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D、d和E、e控制,D和E基因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红花,其余表现为白花。依据甲观点,则F2中的红花香豌豆有_____种基因型,白花香豌豆中纯合子的基因型为________
(2)乙观点:香豌豆的红花和白花受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含某种基因的雄配子部分死亡,导致F2的分离比偏离了3:1。依据乙观点,则含_________基因的雄配子部分死亡,该种雄配子的成活率为________
(3)假设甲观点成立,请选用亲本、F1为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进行验证。(要求:写出亲本基因型、预期结果)亲本基因型:______;预期结果:__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