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算法案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出现于春秋时期的正整数乘法歌诀“九九歌”,堪称是先进的十进位记数法与简明的中国语言文字相结合之结晶,这是任何其它记数法和语言文字所无法产生的.表示十进制的数要用10个数码:0,1,2,3,4,5,6,7,8,9,如四位十进制数;当前的计算机系统使用的基本上是二进制系统.二进制数据是用0和1两个数码来表示的数.它的基数为2,进位规则是“逢二进一”,借位规则是“借一当二”,由18世纪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第一个提出了二进制记数法.如四位二进制的数,等于十进制的数13.现把进制中的最大数记为,其中为十进制的数,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023-04-22更新 | 778次组卷 | 3卷引用:第十章 导数与数学文化 微点1 导数与数学文化(一)
2 . 二十世纪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计算机发明与应用,其核心是使用二进制,即用最基本的字符“0”和“1”可以进行无穷尽的各种复杂计算,而且用电子方式实现,即二进制是一个微小的开关用“开”来表示1,“关”来表示0.某编程员将一个二进制数字串进制数字串,进行编码,其中称为第位码元,但在实际编程中偶尔会发生码元出错(即码元由0变成1,或者由1变为0),如果出现错误后还可以将码元进行校验修正,其校验修正规则为:,其中运算定义为:,即满足运算规则为正确,否则错.现程序员给出1101101一组码元,然后输入计算机中,结果仅发现第位码元错误,则的值为(       
A.3B.4C.5D.6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