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物理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688 道试题
1 . 如图所示,木块A、B分别重50N和60N,它们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0,夹在A、B之间的弹簧被压缩了1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 ,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可认为木块与水平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现用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此时木块A、B所受摩擦力分别记为,弹簧弹力大小为,则(  )

A.
B.的方向水平向左
C.
D.
7日内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物理试题
2 . 物理学中有很多关于圆盘的实验,第一个是法拉第圆盘,圆盘全部处于磁场区域,可绕中心轴转动,通过导线将圆盘圆心和边缘与外面电阻相连。第二个是阿拉果圆盘,将一铜圆盘水平放置,圆盘可绕中心轴自由转动,在其中心正上方用柔软细线悬挂一枚可以自由旋转的磁针,第三个是费曼圆盘,一块水平放置的绝缘体圆盘可绕过其中心的竖直轴自由转动,在圆盘的中部有一个线圈,圆盘的边缘固定着若干带负电的金属小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法拉第圆盘在转动过程中(俯视,圆盘顺时针转动),虽然圆盘中磁通量不变,但会有自上而下的电流流过电阻R
B.阿拉果圆盘实验中,转动圆盘,小磁针会同向转动,反之,转动小磁针,圆盘则不动
C.费曼圆盘中,当开关闭合的一瞬间,圆盘会顺时针(俯视)转动
D.法拉第圆盘和阿拉果圆盘都是电磁驱动的表现
7日内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物理试题
3 . 在经典核式结构模型中,氢原子的电子围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经典的电磁理论表明电子做加速运动会发射电磁波,同时电子的轨道半径逐渐减小(假设电子的每一圈运动轨道可近似视为圆周),电磁波的发射功率可表示为(拉莫尔公式):,其中a为电子的加速度,c为真空光速,k为静电力常数,e为电子电荷量。根据经典电磁理论,在电子落到原子核上之前,下列说法正确是(  )
A.电磁波发射功率越来越小
B.电子的动能变化量大于电势能的减少量
C.电子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长越来越短
D.电子的物质波的波长越来越长
7日内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物理试题
4 . 应用物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使物理学习更加有趣和深入。例如你用手掌平托一苹果,保持这样的姿势在竖直平面内按顺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在苹果从最低点a到最左侧点b运动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手掌对苹果的摩擦力越来越小
B.手掌对苹果的支持力越来越大
C.手掌对苹果的作用力越来越小
D.因为苹果的动量大小不变,所以合外力对苹果的冲量为零
7日内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物理试题
5 . 如图,在探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因素的实验中,电容器所带电量可视为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减小两极正对面积,板间场强不变,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小
B.乙图中增大两板间距,板间场强不变,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
C.丙图中,在两板间插入其他介质,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大
D.该实验中,可以用磁电式电压表代替静电计测量电压
7日内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物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如图所示,将非磁性材料制成的圆管置于匀强磁场中,当含有大量正负离子的导电液体从管中由左向右流过磁场区域时,测得管两侧MN两点之间有电势差U。忽略离子重力影响,则(  )

A.N点的电势高于M
B.磁感应强度B越小,MN两点之间的电势差U越大
C.管中导电液体的流速越大,MN两点之间的电势差U越大
D.管中导电液体的离子浓度越大,MN两点之间的电势差U越大
7日内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物理试题
7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流散到周围环境中的内能可以自动聚集起来,并被加以利用
B.只要对内燃机不断进行革新,总有一天它可以把气体的内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C.第二类永动机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只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D.热量不可能由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
7日内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物理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下列哪种物理现象可以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
A.薄膜干涉B.康普顿效应C.光的偏振D.泊松亮斑
7日内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物理试题
9 . 图为一种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将气垫导轨放在水平桌面上,将导轨调至水平。
(2)测出挡光条的宽度d
(3)将滑块移至图示位置,测出挡光条到光电门的距离l
(4)释放滑块,读出挡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t
(5)用天平称出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滑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M
(6)……
关于本实验,有几个同学提出了他们的想法,
小红:本实验验证的是托盘和砝码与地球组成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
小白:若要符合机械能守恒的结论,以上测量物理量应该满足
小高:本实验要满足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远小于滑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
小考:通过改变滑块的初始释放位置,测量出多组l的数据﹐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图像,若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可认为该系统机械能守恒;
小必:本实验中,托盘和砝码与滑块和遮光片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大胜:本实验还可以求出滑块和遮光片的加速度。
以上同学的说法,正确的有几人(  )

A.0B.1C.2D.3
7日内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物理试题
10 . 图甲是某科技馆的一件名为“最速降线”的展品,在高度差一定的不同光滑轨道中,小球滚下用时最短的轨道叫做最速降线轨道。取其中的“最速降线”轨道Ⅰ和直线轨道Ⅱ进行研究,如图乙所示,两轨道的起点M高度相同,终点N高度也相同,轨道Ⅰ的末端与水平面相切于N点,轨道Ⅱ末端与水平面平滑连接。若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ab分别放在Ⅰ、Ⅱ两轨道的起点M,同时由静止释放,发现在Ⅰ轨道上的小球a先到达终点。已知M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两个小球的质量都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不考虑小球的滚动影响;
(1)忽略各种阻力,求小球沿Ⅰ轨道运动到最N点的速度大小;
(2)若考虑轨道摩擦力的影响,设小球和轨道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
a.求小球沿Ⅱ轨道下落到N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b.试比较两小球从M运动N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大小;
c.请设计出可行的实验方案来验证你上一问的结论,简要说明实验方案的思路以及对应的实验结果。

7日内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物理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