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知识·命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6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拟行路难》中鲍照表达了对门阀制度下寒门士人进仕无门的愤慨。近年来“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观念也时常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与深度讨论:有人认为当下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社会阶层固化等因素使得底层家庭子女向上流动的机会日益减少;也有人坚信,当今社会不论出身如何,凭借个人的不懈努力与时代提供的多元机遇,依然可以实现逆袭……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综合以上材料,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年来,夜校日趋红火。夜校以全新面貌走进年轻人视野,上夜校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主动选择。上海市民艺术夜校推出的2023年秋季班开设了382门课程,1万个学习名额吸引了超过65万人在线抢课。广州青年文化夜校坚持公益性,青年无须支付学费,街舞和吉他进阶课程一经推出即爆满。重庆观音桥青年夜校开班3个月,已招收超过200名学员,潮音乐、潮非遗、潮手工等形式多样的课程供不应求。有的夜校将授课内容从传统的文化课拓展到生活时尚领域,红酒品鉴、点心制作、Vlog拍摄等课程让参与者在工作之余有了习得一技之长的机会。

根据上述材料,请从下列三个任务中任选其一,完成文章写作。

1)写一篇时评,参加学校校刊开设的“夜校走红大家谈”主题专栏征稿活动。

2)你所在的当地将开设青年文化夜校,请以“一名热心青年”的名义代表年轻人就“怎样办好夜校”向该青年文化夜校写一封建议书。

3)某青年文化夜校拟推出“中华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等课程,请任选你所熟悉的某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向夜校学员写一篇课程学习推介词。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6-0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周南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说“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强调人的发展顺应“本性”;《三字经》中却说“玉不琢,不成器”,认为人需要经过“雕琢”才能有所成就。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呢?请结合材料内容和你的生活经验,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切勿套作、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24-05-29更新 | 2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33月,一些受过高等教育但陷于无法获得理想工作困境的年轻人开始以脱不掉长衫自嘲,由此衍生的孔乙己文学走红网络。孔乙己是鲁迅笔下的文学人物,在小说里他是酒铺中唯一站着喝酒但始终穿着标识自己是读书人的长衫。

长衫作为2023年劳动热词,对它的解读各有不同:有人说它又一次叩问读书的意义,有人说它反映了当代年轻人对多元就业的探索,也有人说它体现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仔细想想,长衫的多个解读间并不矛盾。读书的意义是年轻人可以获得穿或不穿的选择权;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被赋予了新时代意义,多元就业将是未来趋势;穿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一个人能不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踏实、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让理想照进现实。

作为高考在即的青年一代,今后要做穿还是长衫的年轻人?

以上材料给你带来了哪些感悟与思考。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⑧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24-05-20更新 | 42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河东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杨契丹和郑法士都是隋朝有名的画家。郑法士知道自己画技不如杨契丹,想向他学习,便找杨契丹索要画谱,杨契丹没有告诉他。

一天,杨契丹领郑法士到朝廷的殿堂,指着宫门前的建筑、身着不同衣裳的行人、正在行走的马车,对他说:这就是我的画谱,你知道了吗?

从此,郑法士恍然大悟,画技大有长进。

这个故事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6 . 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说,得语文者得天下,也有人不以为然。你怎么看?请结合自身的语文学习经历,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024-05-19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浦东新区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卷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五千余年历史的中国古典文化总是给予后人许多启发与思考。如在《荀子·劝学》一课学习时,我们通过“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懂得了善于借助外物来促进自身发展的道理。请你回望过去,谈谈你对“学习”与“成长”背后思维方式的理解。并在语文探究课上分享。

以上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演讲稿。

要求:

(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2)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4-17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部分学校教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3年春节最火的一句祝福语是辞暮尔尔,烟火年年,据说是出自楚国辞赋大家宋玉的《高唐赋》。此句一出,无数的古文爱好者、想要秀文化的人甚至不少媒体、高校都大量转发,认为其文雅可爱,可原句并非如此。2024年最火的春节祝福语则是一串儿生僻字龙行龘龘,前程朤朤,生活䲜䲜,事业燚燚,这些祝福语中包含的生僻字一下就击在了广大网友的心坎上,于是不管会不会读、明不明白意思,又开始疯狂转发……

有人说,这是语文的倒退,是文化上的装腔作势;也有人说,相较于现实中的苍白的语言和僵化的套话,它至少表达了对优美语言的向往与追求……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4-16更新 | 24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高三复习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提到,读书需要在不断的那么问题又来了的追问中,将思考推向深刻。马克思曾深刻指出: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恩格斯也曾这样评价马克思:在前人认为已有答案的地方,他却认为只是问题所在。读书如此,个人成长、社会发展、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等,也会面临问题又来了的思考追问。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高中学生小明热爱读书。王佐良在《上图书馆》中回顾上图书馆的几段经历,让小明感受到了读书的奇趣及人类创造知识的伟大,而黑塞的《读书:目的和前提》则让他领略到了读书的价值和意义。

周末休息,小明与室友上学校图书馆阅读,室友拍了张他托着眼镜看书的照片,小明觉得意境不错,顺手就上传到社交网络。有网友留言:去图书馆读书有啥意思,现在谁没事儿读书啊?浪费时间,不如去喝杯奶茶,看个电影,刷个短视频。

要求:请你以学生的身份针对材料中此网友的看法写一篇议论文;针对现实问题,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4-14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北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