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补充论据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媒体曾就各国小学生每日家务劳动时间           过这样一组数据:美国1.2小时,韩国0.7小时,英国0.6小时,中国0.2小时。中国小学生每天仅有12分钟的家务劳动时间,少得可怜的数据告诉我们:如今的中小学生已经很少主动承担家务。               ,劳动教育在全社会的教育观念中就会逐渐被忽视和               。如何让劳动教育落到实处,成了当下棘手的问题。家庭劳动应该是劳动教育的首选,从叠被子、打扫卫生到洗衣做饭,看似琐碎的这些生活技能,却能帮助孩子们赶超锻炼自我的第一道门槛。孩子们的广阔未来,只有从基础做起,由小及大,生活的技能包才能不断充实;由近及远,成长的基石才能一层层夯实。如今,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已然成为社会              。让孩子放开手脚、主动体验劳动之乐,教孩子学会合作,尽享劳动之美,理应成为今后家校共同努力的方向。

1.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披露       久而久之       概念化       共鸣
B.透露       长此以往       概念化       共识
C.透露       久而久之       边缘化       共鸣
D.披露       长此以往       边缘化       共识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看似琐碎的这些生活技能,却能帮助孩子们越过锻炼自我的第一道门槛
B.这些看似琐碎的生活技能,却能帮助孩子们跨越锻炼自我的第一道门槛
C.这些看似琐碎的生活技能,却能帮助孩子们赶超锻炼自我的第一道门槛
D.看似琐碎的这些生活技能,却能帮助孩子们跨越锻炼自我的第一道门槛
3.“劳动”历来受到中华民族的重视,下列内容都与“劳动”有关,其中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是一位劳动能手,她“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但还是被婆婆刁难,最终被遣归。
B.《诗经·卫风·氓》中“风兴夜寐”一词形容劳动之辛苦,《氓》中的女主人公是一位勤劳、善良、坚强的劳动妇女形象。
C.《芣莒》是《诗经》中的一首表现劳动生活的诗歌,诗中“采”“有”“掇”等一系列动词的变换,细腻地描绘出劳动的过程,富于诗情画意。
D.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并序》全文只描写了他亲近自然、躬耕陇亩的劳动生活,流露了他回归田园之初的激动欣喜之情。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关泡菜致癌的说法一直被反复提起,这让很多人对泡菜望而却步。一些人认为泡菜会致癌,①________,而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在肠胃的酸性环境中会转化为强致癌物——亚硝胺。但是,我们也不必因此就说泡菜致癌,因为不能抛开摄入量谈毒性,只有摄入超量的亚硝酸盐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蔬菜在采摘后,其本身就含有硝酸盐和少量亚硝酸盐。硝酸盐本身是没有毒性的,只是泡菜发酵初期,②________,蔬菜中大量的硝酸盐会被转化为亚硝酸盐。但随着发酵过程中氧气的减少,乳酸菌会逐渐演变为优势菌群。等乳酸菌上位之后,就可以抑制硝酸盐还原菌活动,从而抑制亚硝酸盐生成,还可以产生亚硝酸盐还原酶,推动亚硝酸盐进一步转化。此外,泡菜在发酵过程中还加入了鲜姜、鲜辣椒、大葱、洋葱等辅料,这些辅料也能够抑制硝酸盐还原菌活动。因此,泡菜的整个发酵过程结束时,③________,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有些人认为泡菜致癌,请根据文段内容对这一观点进行反驳。要求理由充分,不超过100个字。
2023-03-30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太原市英才学校高中部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3 . 从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的神话传说,到屈原《天问》、李白举杯邀明月的文学想象,自古以来,飞离地球、遨游太空就是中华民族的梦想之一。为了圆梦,一代代中华儿女在实践中探索着飞天之路。节选文段中,几代航天人怀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像拧螺丝钉一样把自己拧在岗位上,拧在祖国的航天事业中,在平凡的岗位上追逐着不平凡的人生理想,以实际行动兑现了用成功报效祖国,用卓越铸就辉煌的庄严承诺的表述将航天精神与中华民族飞天梦结合起来,使得航天精神带上了家国情怀,使得文章有了更深刻的含义。


根据以上文段内容,请同学们思考:在确定立意的情况下,为使写作内容更为深刻,呈现层次性,除运用素材举例之外,还拓展联想与立意相关内容。
【新学法】
本段你的立意:_______________;
联想拓展与立意主题相关方面(至少写出两方面): ______________。
2023-03-25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校荐素材,按要求完成写作内容。

材料一:

曾经,从玉麦乡去往县城,途中要翻越3座海拔4700米以上的大山,一到冬季,风雪阻隔,玉麦就像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自20世纪60年代,父亲桑杰曲巴和两个女儿卓嘎、央宗,在全乡仅剩一家三人的情况下,不畏艰难,秉持家是玉麦,国是中国的坚定信念,长达半个多世纪以抵边放牧、巡逻的方式守护数千平方公里的国土,并将国旗插遍走过的每一条巡边路,谱写了爱国守边的时代赞歌。

七一勋章获得者卓嘎:像格桑花一样扎根在雪域边陲》

材料二:

隐姓埋名,为国铸盾。从首次踏入死亡之海罗布泊,程开甲一生中最好的20多年都留在了大漠戈壁。在这20多年里,程开甲在技术上研究、决策、主持了包括我国首次原子弹、首次氢弹、首次两弹结合、首次地下平洞方式和首次地下竖井方式等6个首次在内的30多次核试验,获得圆满成功。他是中国指挥核试验次数最多的科学家,人们称他为核司令。他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国家强起来,国防强起来。

《一生为国铸盾,映照百年风云——追记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两弹一星元勋程开甲》

上面两则素材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进而论证不同主题,请参考所给示例,再写出两个适用主题并用以上素材内容加以阐述,同时列举可用的其他素材(1个即可)。要求语言精练,重点突出。

例:角度1:爱国主题

阐述:(1)素材内:无论是大漠戈壁,还是雪域高原,程开甲和卓嘎姐妹都在各自的领域默默奋斗,正是对国家的热爱和向往,为他们的坚守和奉献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力量。

(2)其他可用素材:钱学森

角度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角度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表达题组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蓑衣,曾经是农民农耕劳作时使用较为普遍的一种雨具。

手工制作蓑衣产品以做工精致、经久耐磨、透气性好、行动方便、不渗水等特点而闻名。制作蓑衣的主要原料是棕片(丝),常用制作工具为棕锄、扁针、领头针、蓑衣针、剪刀线车、领头板、五凿扎等。制作蓑衣前先用棕锄把棕拉出成丝,理整齐;接着纺线。:一种是要用线车纺的内面线,另一种是手搓的外面线。制作蓑衣时一般先打领子,领头线较粗,做时把棕片铺在板上,用领头针固定,再用蓑衣针将棕线和棕片制作领子,接着再一针一线向领外接出。蓑衣分为两层,外层和内层,外层针脚细密,内层针脚可大一些。中间夹棕渣,以免漏水。一件蓑衣制作一般要 3—4 天时间。里外缝制时人趴在板上,缝数千针,活越细,针脚越小,        ②          。蓑衣还得包边,缀上扣子。在袖子和下摆的棕毛底,也用线给锁上边后,一件蓑衣才算完成,      ③      

蓑衣是七八十年代农民干活必不可少的雨具之一。乡民穿着蓑衣犁着田已一去不复返。但蓑衣制作技艺,成为一项传统技艺,需要有人传承、保护才能延续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表达准确严谨,每处最多不超过12个字。
2.蓑衣,曾经是农民农耕劳作时使用较为普遍的一种雨具。在《红楼梦》第45回中,宝玉冒雨去看望黛玉时,也穿着蓑衣斗笠(北静王送的),还因其实用又精巧引发他一番感慨。蓑衣的选材、制作体现了我国古人的智慧,请选取生活中一个类似的事物,并做简要说明。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6 . 以下话语,哪些是论证?哪些不是?为什么?
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惠子)
②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
③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
④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
⑤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7 . “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乡土中国·礼治秩序》中说,礼是社会公认的合式的行为规范,而知书达礼是学校的育人目标之一。信阳高中在打造“礼仪校园”的过程中,准备开展以“学礼·明礼·守礼”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你所在班级的研究选题是“学生校园礼仪规范”,请你分条列举“学生校园礼仪规范”应该包含的具体内容,写出三条即可。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请用比喻论证的方法论证下面一句话观点,要求使用两个比喻句,表达明确、流畅,说理生动,逻辑性强,字数不超过100。

比喻论证是说理文中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它运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比较抽象的道理。譬如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将外来文化比喻为一个大宅子,在接受大宅子以后的三种不同做法比喻为对待外来文化的不同态度,把大宅子的“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等比喻为外来文化中具有不同价值的内容。通过贴切形象的比喻,阐述了对待外来文化应有的态度: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一句话观点:“包容不同,乃见胸襟”。
2022-12-16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韩城市新蕾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9 . 按要求选择。
(1)毛泽东认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以下诗句中最能有力支持这个观点的一句是(     
A.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暗潮已到无人会,只有篙师识水痕。
C.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进化人类学家认为,因为我们从过去几代人那里继承了在这个世界立足的行动指南,所以我们被包裹在文化里。人类进化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过,环境既包含文化层面,也包含物理层面。文化的快速变化正在对人类的进化过程产生巨大影响。


①是将其应用于生活环境相同情景中
②不是通过个人努力独自解决问题
③是让一代又一代的人共同积累知识
④不是通过集体合作快速解决问题
A.②④③①B.②③①④C.③①④②D.③②①④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按要求选择
(1)下列诗句能用来支持“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践”这一原理的一项是(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填入下面语段空白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它既具有绝对的意义,又具有相对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是,今天的实践回答不了的问题,以后的实践终究会回答它,就这点来讲,它又是绝对的。


①就实践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上都有其局限性
②不能无条件地完全证实或完全驳倒一切思想和理论这一点来讲
③它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④就一切思想和理论都必须由实践来检验这一点讲
⑤它又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A.④⑤①②③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⑤④③D.④③①②⑤
2022-05-13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控江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