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1 道试题
11-12高一下·江西上饶·周测
文言小题-选择类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C.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2022-04-02更新 | 478次组卷 | 13卷引用: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劝学》同步训练
20-21高二上·山东·课时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何莫学                            人之力不及此
B.死而后,不亦远乎?            学不可以
C.天下仁焉                            自牧荑,洵美且异
D.见不贤而内自                  君子博学而日参乎己
2021-10-30更新 | 1068次组卷 | 16卷引用: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 当堂达标测试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5000年前是文明诞生的大时代,世界几大流域_____孕育出早期文明。中国的史前时代,就开始____出各具特色的文化序列。在长江下游地区,出现了一个尚玉的考古学文化——良渚文化。____在它之前,玉器就已广受尊崇,但在此时却达到空前繁荣的程度。除了文字和青铜器,良渚文化在各个方面均已达到国家文明的要求。我们发现,通行的文明标准不应成为判断一种文化是否进入文明社会的生硬公式。青铜器在文明社会中承载的礼制规范的意义,在良渚文化中是_____在玉器上的。文字具有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工具,对良渚文化,虽然尚未发现文字系统,但那些镌刻在玉礼器上的标识,也极大程度地联结着人们的思想。目前来看,良渚文明是我们所能确证的中国最早的文明,(             )。在这个持续变化的过程中,礼制规范、社会模式等文明因素不断地传承、交汇,直至夏商。从良渚到商周,正是中华文明从区域性文明向大一统逐步汇聚的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殊途同归   演变   即使   体现
B.殊途同归   演化   尽管   表现
C.不约而同   演变   尽管   体现
D.不约而同   演化   即使   表现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字具有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作用,良渚文化虽然尚未发现文字系统,但那些镌刻在玉礼器上的标识,也极大程度地发现了人们的思想。
B.文字具有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功能对良渚文化,虽然尚未发现文字系统,但那些镌刻在玉礼器上的标识,也极大程度地展现出人们的思想。
C.文字具有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工具,虽然良渚文化尚未发现文字系统,但那些锈刻在玉礼器上的标识,也极大程度地折射出人们的思想。
D.文字是记录语言、传承文化的工具,在良渚文化中,虽然尚未发现文字系统,但那些镌刻在玉礼器上的标识,也极大程度地反映出人们的思想。
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相继繁荣的是陶寺、石峁、二里头文明,在这之后的1000多年,区域文明的重心不断发生变化
B.在这之后的1000多年,陶寺、石峁、二里头文明的相继繁荣,使得区域文明的重心不断发生变化
C.在这之后的1000多年,区域文明的重心不断发生变化,陶寺、石峁、二里头文明相继繁荣
D.区域文明的重心不断发生变化,在这之后的1000多年,陶寺、石峁、二里头文明相继繁荣
13-14高一·湖南长沙·课后作业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词是我国古代的诗体,它可配乐演唱,句式长短不一,又名长短句、曲子词、乐府等。
B.“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一首词的字数、平仄、押韵等;“长沙”是词的标题,它揭示词的内容。
C.按字数的多少,词可以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以是否分段来划分,词又有单调、双调、三调、四调的区别。
D.毛泽东常用旧体诗的形式来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这类诗歌仍属于古典诗歌。
2020-10-19更新 | 957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东省乐陵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必修上册《沁园春·长沙》测试习题
11-12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5 . 选出与“筋骨之强”中的“强”意义相同的一项(       )
A.秦贪,负其,以空言求璧B.学未有达,以为知
C.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D.人马壮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乡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非物质的都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对乡土文化的保护和延承也必须覆盖物质的、非物质的各个领域,___________,即使要利用它发展旅游等产业,也要突出“保护第一”的原则。对乡土文化最有效的保护是__________。所谓“积极的延承”指的是:既要继承乡土文化传统的东西,也要适应现代生活需求创造新的东西;既要保护好原生态乡土文化,又要创造新生态乡土文化。所谓“全方位的延承”指的是:既要延承乡土文化的“文脉”,也要有选择地沿承作为乡土文化载体的“人脉”;既要延承乡土文化的物质表象,即“形似”,__________,即“神似”。
2020-09-27更新 | 168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东省日照青山学校高一语文模拟检测
20-21高二上·山东·课时练习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容易(0.94) |
7 . (1)《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泰伯》强调责任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3)《论语·里仁》中写与别人相处要扬长避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论语·泰伯》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论语·里仁》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论语·里仁》中强调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是 :___________________
(7)《论语·卫灵公》孔子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即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9-18更新 | 581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 当堂达标测试
20-21高二上·山东·课时练习
文言小题-非选择类 | 适中(0.65) |
8 . 指出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

(1)见焉:
(2)就有道而焉:
(3)譬如地,虽覆一篑:
(4)请斯语矣:
2020-09-1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 当堂达标测试
20-21高二上·山东·课时练习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适中(0.65) |
9 . 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于事而慎于言        ( 敏捷 )B.君子于义        ( 明白 )
C.譬如为山,未成一       ( 筐     )D.己复礼为仁     ( 约束 )
2020-09-18更新 | 535次组卷 | 2卷引用: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 当堂达标测试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8年底,一档叫《上新了•故宫》的综艺节目频频登上网络热搜榜,以往 的故宫深处,伴随镜头移转,徐徐展现在观众眼前。翻阅演职人员列表,不难发现这档综艺节目的制作人员都特别年轻。今天的年轻人,传统文化节目创新的主力人群是他们,他们奉献才智并且日渐欣赏传统文化。在年轻人聚居的网络平台,每遇 之作,常常能带动一番热烈讨论。在“新生代”的炯炯目光中,传统文化正汲取着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青年人热爱传统文化的现象令人欣喜,但我们仍需留意,(     )。源起西周的陕西秦腔,年轻一代鲜有问津;始自宋代的评书艺术,历经辉煌之后,影响力传统手工艺刺绣门类举不胜举,但是不论哪个门类如今都为找不到“接班人”长吁短叹……

新颖的创意,激发了年轻一代了解传统文化的热情。当传统文化再次被激活、光彩焕发时,它也穿越时空,为我们的创新创业提供资源与灵感。青春是取之不竭的创造力与活力,当这股力量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互 ,二者定能交相辉映,携手向前。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寂寂无闻   推陈出新   细微   汇合
B.鲜为人知   推陈出新   式微   融合
C.寂寂无闻   革故鼎新   细微   汇合
D.鲜为人知   革故鼎新   式微   融合
2.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传统文化大多都遭到了破坏
B.几乎没有人关注并呼吁保护传承传统文化了
C.还有很多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正频频告急
D.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缺少创新和关注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仅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还为传统文化节目的创新奉献才智。
B.不只是以主力人群的身份观看传统文化,还为创新制作传统文化节目奉献才智。
C.不仅为传统文化节目的创新奉献才智,还日渐成为欣赏传统文化的主力人群。
D.不只为创新传统文化节目奉献才智,更日渐成为传统文化的主力欣赏人群。
2020-09-18更新 | 615次组卷 | 23卷引用:高一语文统编版下册第六单元课时训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