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401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白鹿原(节选)

陈忠实

白嘉轩背着搭裢朝县城的方向走去。秋末冬初的黎明像个行动迟缓的老人凝滞不前。冬走十里不明。浓雾笼罩着的村庄仍然有驱狼的火光明明灭灭。雄鸡的啼叫没有往日的雄壮,而显得黏稠滞涩,像是鸡脖子里全都塞满了鸡毛。白狼的凶讯持续流传。后来又传闻朱先生凭一张嘴、一句话,就解除了从甘肃反扑过来的二十万清军,朱先生因此被张总督任命为第一高参。白嘉轩忙于修复围墙而不闻姐夫朱先生的种种传闻,是昨天晚上鹿子霖带着一脸惊奇询问他关于朱先生的消息时他才知道的。他带着验证传闻和反正以来的种种疑惧和慌乱去找朱先生,听他断时论世。

朱先生在他的书房里接待白嘉轩,他一如往常,看不出任何异样的神态。白嘉轩脑子里顿时蹦出处世不惊四个字来。他忍不住说起乡间关于白狼的传言,朱先生笑关说:无稽之谈。姐夫对白狼的冷漠,使白嘉轩感到扫兴,他随之问起朱先生斥退二十万清军的事。朱先生用像冷漠白狼一样的口气说:传言而已。白嘉轩不好再问,却又忍不住:哥。我想你是不会为张总督当说客的。朱先生却笑了:你又猜错了,我这回乐意当了张总督的说客。

那天清晨,朱先生正在书房里诵读。诵读已经不是习惯而是他生命的需要。世间一切佳果珍馐都经不得牙齿的反复咀嚼,咀嚼到后来就连什么味儿也没有了;只有圣贤的书是最耐得咀嚼的,同样一句话,咀嚼一次就有一回新的体味和新的领悟,不仅不觉得味尝已尽反而觉得味道深远;好饭耐不得三顿吃,好衣架不住半月穿,好书却经得住一辈子诵读。朱先生诵读圣贤书时,全神贯注如痴如醉如同进入仙界。门房老者张秀才来报告,说省府衙门有两位差人求见。朱先生头也不抬:就说我正在晨诵。张老秀才回到门口如实报告:先生正在晨诵。两位差官对门房张秀才上了火:我这里有十万火急的命令,是张总督的手谕,你问先生他接也不接?张秀才再来传话,朱先生说:我正在晨诵。愿等就等,不愿等了请他们自便。差官听了更火了,再三申明:这是张总督的手谕,先生知道不知道张总督?张秀才说:皇帝来也不顶哈!张总督比皇帝还高贵?等着!先生正在晨诵。两位差官只好等着,张秀才不失礼仪为他们沏了茶。

朱先生晨诵完毕,挽着袍子来到门房,接了差官的信,果然是张总督的亲笔手谕。张总督的信慷慨陈词,婉约动人,言简意赅地阐释了反正举事的原义,摆置出目下严峻的局势,又说反正时逃跑的清廷巡抚方升,从甘肃宁夏拢集起二十万人马反扑过来,大军已压至姑婆坟扎下营寨,离西安不过二百里路,要决一死战。张总督说他的革命军同仇敌汽,士气高昂,完全可以击败方升的乌合之众,只是战事一起,市民百姓必遭涂炭,古城必遭毁灭,于理不通于心亦不忍。因此想请朱先生前往姑婆坟,以先生之德望,以先生与方升之交谊,劝方升退兵,这里亦不追击,由他自去陇西。如果方升情愿留住西安,张总督可以保护其颐养天年。

朱先生看罢,对两个差人说:儒子只读圣贤书,不晓军事,又无三寸不烂之舌,哪有回天之力。回去告知张总督,免得贻误战机。说罢就转身走了。两个差官气得脸色骤变,气呼呼跳上车走了。朱先生听得门口清静下来,立即告诉妻子:快点给我收拾行李。朱白氏担心地问:你到哪达去?不是说不去吗?朱先生说:我得出去躲几天。我算定张总督还要派人来缠的。

傍晚时分,在张总督的总督府门前,一位背着搭夹着油伞的人径直往里走。荷枪实弹的卫兵横枪挡住。那人说:我找张总督。卫兵嘴里连续呼出五个去去去去去!那人就站在门口大声呼叫起张总督的名字,而且发起牢骚:你三番两次请我来,我来了你又不让我进门。你好不仗义!这时候一辆汽车驶到门口停下,车上跳下两个人来,顺手抽了卫兵一记耳光,转过身就躬下腰说:朱先生请进。张总督挽着朱先生坐下,亲昵地怨嗔道:先生你是腿上的肉虫儿不得死了?放着汽车不坐硬走路!朱先生说:我是土人,享不了洋福,闻见汽油味儿就恶心想吐。张总督说:我真怕你不来哩!正准备三顾茅庐,我亲自去你的书院哩。朱先生笑说:纵是孔明再生,看见你这身戎装,也会吓得闭气,何况我这个土人。

第二天一早,张总督起来时,已经找不着朱先生,连连叹惋:这个呆子书呆子!随之带了一排士兵乘车追出城去。

朱先生已经踏上咸阳大桥,一身布衣一只搭链一把油伞,晨光熹微中,仍然坚持着晨诵。直到张总督跳下车来堵住去路,朱先生才从孔老先生那里回到现实中来,连连道歉:总督大人息怒!我怕打扰你的瞌睡就独自上路了。张总督好气又好笑说:这十二个卫兵交给你,请放心,我已经给他们交代过了。朱先生转过身瞅一眼站成一排溜儿的兵士,摇摇头说:这十二个人不够。把你的兵将一满派来也不够。要是你能打过方升,你还派我做什么?回吧回吧,把你这十二个兵丁带回去护城吧!张总督不由脸红了说:那你总得坐上汽车呀!朱先生不耐烦了:我给你说过,我闻不惯汽油味儿……说罢一甩手走了,嘴里咕咕嘟嘟又进入晨诵了。张总督追上来再次相劝,要他坐上汽车,带上十二名经过特种训练的卫士以防不测。

朱先生却轻轻松松地说:你诵一首咸阳桥的诗为我送行吧!张总督心不在焉又无可奈何地诵道: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朱先生击掌称好之后,自己也吟诵起来: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朱先生吟诵至此,热泪涌流,转过身扯开步径自走了。

(有删改)

【注】①《白鹿原》以陕西关中地区白鹿原上白鹿村为缩影,写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的故事。②朱先生:白嘉轩姐夫。他自幼苦读,饱学儒雅,慧眼看世。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嘉轩去找朱先生,是因为他想验证关于朱先生的传闻,并希望听取朱先生对于时局的看法。朱先生对传言却加以否定,并且轻描淡写地回答了白嘉轩所问之事。
B.张总督请求朱先生前往姑婆坟,以他的德望和与方升的交谊,劝方升退兵,以避免战争的发生。
C.朱先生没有惊动张总督,而是选择只身一人前往退敌,这是因为朱先生想给张总督一个惊喜,也表现了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义气。
D.张总督吟诗时“心不在焉又无可奈何”,这与朱先生吟诗时的“热泪涌流”形成对比,两种不同的反应与二人当时不同的心境有关。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雄鸡的啼叫没有往日的雄壮,而显得黏稠滞涩”一句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用听觉去写触觉,拓展了文本的意境。
B.文章采用倒叙的叙述方法,先叙述朱先生退敌成功,再叙述退敌的过程,这样的叙述方式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C.小说的人物语言极具个性,如朱先生的语言儒雅、文言化、书面化,非常符合他作为一名“只读圣贤书”的“儒子”身份。
D.本文和鲁迅的《阿Q正传》故事背景大约都是辛亥革命,本文主人公朱先生是个读书人,而阿Q是一个无业无家的贫苦雇农。
3.好的文学作品能够“于细微处见精神”。从一个人在细微处的表现,可以看出其精神风貌。请分析小说中“晨诵”这一细节表现了朱先生怎样的精神风貌。
4.小说选段主要写了朱先生退兵之事,但是对朱先生如何退兵的情节却一字不提。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请结合小说进行分析。
昨日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困难的日子里

路遥

(甲)一夜寒风就把不凉不热的秋天吹走了。讨厌的冬天追随着最后一批南迁的大雁,降临在了黄土高原上。浪涛起伏般的千山万岭,很快变得荒凉起来。县城周围的山野,光秃秃的,再也看不见一星半点的绿颜色。

日月在流逝,时序在变换,我基本上仍然是老样子。自国庆节后,吴亚玲又主动找了我两次,说她要帮助我一点什么,但我都躲开了。我怀着一种感激的心情躲避着她的关怀,和她更疏远了。除过乡巴佬的拘谨和胆小外,主要是我还不习惯平白无故地接受别人的帮助。尽管我看出来她是诚心的,但我既不是她的亲戚,又不是她很熟的人,凭什么要接受这种帮助呢?而严格说来,她对我还是个生人——在国庆节之前,我实际上和她连一句话也没有说过。

但吴亚玲的行为无疑给我的精神投射了一缕阳光。人要是处在厄运中,哪怕是得到别人一点点的同情和友爱,那也是非常宝贵的。有的人会立即顺蔓摸瓜,把别人的这种同情和友爱看作是解脱自己的救命稻草,一旦抓住了就不松手。而对我来说,只觉得应该珍惜这种美好的人情,并以同样高尚的心灵给予回报。

我现在越发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害臊了;我知道我为什么首先把思想的焦点强烈地凝聚在这个问题上。是的,我在学习上已经到了这般落后的地步,我怎配让人尊重呢?

在这个新的强烈的精神刺激下,尽管饥饿使我感到天旋地转,但只要坐在教室里,趴在自己的课桌上,面对课本和演算本,一切便很快被控制住了,就像弹簧一样紧紧地压缩在了一起,没有任何的松懈。可一旦离开教室,精神稍一松弛。这“弹簧”就“嘣”地一声散开了。我立刻感到浑身所有的关节都已经脱开,软得就像一摊稀泥……

好在城郊收秋的时候,我曾在那些留下庄稼茬的土地上,捡了一点土豆和十几穗并不丰满的玉米棒。我当然不能把这点干粮放在宿舍里;想了半天,才决定藏在学校后山上一个生产队遗弃了的破烧砖窑里。晚上复习完功课,我就摸黑跑到这个荒凉的地方,拾点干柴枯草,打一堆火,烧几颗土豆;或者在火里爆一把玉米花。我不能想象再有比这更好的晚餐了。吃完后,稍有一点精神,就在黑暗中背诵当天新学的数理化公式;或在心中打着作文题的底稿,嘴里念念有词……啊,烧砖窑!这又成了我的“冬季别墅”了。这个地方既避人,还能遮挡点严寒。不久,期终大考开始了,我怀着充实的心情投入应试之中。考试的结果连我自己都大吃一惊:各门平均分数竟是全班第一名!聪敏好学的郑大卫也不得不屈居第二了。

宣布完成绩后,我沉默地走出教室,像胜利了的拳击手一样,疲惫不堪中带有一种说不出的欢愉情绪。到了大操场上,激动的情绪进一步高涨起来。尽管两条腿饿得软绵绵的,但很想走动,甚至想跑。

我一个人来到学校后院的大墙下,踏着那些衰败的枯草,独自溜达着。(乙)沿墙根的几棵老梨树已经落光了叶子,光秃秃的枝条条灰白而洁净,在初冬的寒风中静静地挺翘着。其中有一棵树梢上,竟然还奇迹般地留下了一片硕大的叶子,被寒霜染得一片深红,旗帜似的在蓝天下索索地招展着。

不知什么时候,我突然感到有一只手掌轻轻地搭在了我的肩膀上。我吓了一跳,回过头一看,原来是郑大卫。大卫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转身来到我面前,说:“建强,你真行啊!我真没想到你能把物理试题的最后一道圆满地解决了。那的确是太难了,我觉得其中有一个环节是我们还没有学过的。你不知道,咱们物理课的王老师曾说,这次物理考试他断定不会有人得一百分。我不服气,结果这道题没能答出来。可你让王老师的话落空了!这真叫人高兴。不瞒你说,这道题我现在还不会。王老师说下星期上物理时专门讲。我不想这么现成的接受,想在这之前自己非解决了不可。但现在确实又解决不了。你现在千万不要对我说出做的步骤,你知道我需要的是启发……”

普遍受同学们尊重的班长突然出现在我面前,并且用如此真诚的谦虚态度来向我请教,使我在吃惊中对他涌起了一种深深的敬意。真的,大卫也是一个言语不多的人——虽然原因和我不一样。他聪敏,刻苦,又很有涵养。以前,我对其他同学是躲避,而对他却可以说是敬而远之。现在,他主动为一道考题费心来找我,这同时又使我非常钦佩这个人——因我在我看来,只有有能力的人才在学问上这么谦恭和一丝不苟。我当即告诉他,让他去看一看《物理疑难题五百解》,那上面有一道题和物理考试的这道题很类似。我告诉他,这本书我是大前天才从书店买的(他当然不知道,我为了买这本书,把当月仅剩的几毛钱菜票又重新换成了现金)。

大卫高兴地说:“太感谢你了。今天是星期六,书店关门早,我得快点去!”他匆匆地走了,健美的身影在二年级教室的拐角处一闪,就不见了。我一个人呆呆地站了很久,也不知道自己想了些什么。我觉得我的心情从来也没有今天这样愉快过。

(选自《当代》,有删节)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吴亚玲主动提出给“我”帮助,“我”虽然感激却又躲避,甚至和她更疏远了,这主要是因为“我”跟她不熟,没说过几句话。
B.认识到自己学习成绩落后、不配让人尊重,给“我”带来强烈的精神刺激,从此“我”刻苦攻读,终于在期终大考中获得全班第一。
C.郑大卫向“我”请教物理最后一道试题,却又让“我”不要说出做的步骤.只想获得启发,可见他对自己屈居第二多少有点不服气。
D.“我觉得我的心情从来也没有今天这样愉快过”,真实地反映了颇受同学们尊重的班长前来请教,令“我”的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且在叙述过程中夹杂“我”的内心独白,将“我”的所见所闻与所思所感融为一体,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B.小说以弹簧紧紧地压缩在一起和“ 嘣”地一声散开为喻,生动地刻画出“我”在教室内外不同的精神状态,设喻精巧,对比鲜明,颇具艺术匠心。
C.小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郑大卫是为了衬托主人公“我”的形象,他的谦虚好学、一丝不苟、温和有礼令“我”折服,以至“一个人呆呆地站了很久”。
D.小说在展现马建强的苦难生活的同时,也着意表现来自其他同学的同情、友爱与善良,从而使“苦难的日子”染上了一层亮色,给人以勇气和力量。
3.小说中两处画线的文字各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4.有评论家指出,马建强“饱受饥饿的折磨,但在精神上,却是高贵和高尚的”。请结合全文,谈谈其精神上“高贵和高尚”的具体表现。
昨日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部分学校/安徽省金榜教育阶段性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垂花门是中国传统合院式建筑的内部之门,因其特有的构件——垂花柱(又名“垂莲柱”)而得名。垂花门形制多样,包括独立柱担梁式、一殿一卷式、单卷棚式、廊罩式等,在营造工艺上更是集中国传统建筑要素于一身,屋顶、屋身、台基、柱、梁、枋、檩等几乎完备。它不仅折射出宅主的审美品位与文化修养,也展示出工匠们精湛的技艺。

②作为中国传统合院式建筑中的“门面担当”,垂花门的装饰工艺蔚为大观,涵盖雕刻、彩绘等多种类型,体现着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雕刻工艺在垂花门的装饰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包括砖雕、石雕、木雕等,凝聚着工匠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巧思。如徽州的砖雕和木雕就常常在垂花门上大放异彩,工匠们不仅生动刻画出各类题材,在对于不同物象的质感处理上更是出神入化,圆润的人物面庞、柔软的衣褶,甚至飘逸的流苏都表现得入木三分。彩绘也是垂花门中常见的装饰工艺,常见于木质构件之上,不仅可以美化建筑,还能起到保护构件不受风雨侵蚀的作用。贵族府邸的垂花门彩绘主要采用苏式彩画,俗称“苏州片”,风格明快活泼,充满诗情画意。皇家建筑中的垂花门多采用旋子彩画、和玺彩画等,更显庄严肃穆。

③垂花柱作为垂花门的重要构件,采用了雕刻与彩绘的双重工艺。在宋代成书的《营造法式》中,有数处提到“虚柱”,这一名称指向了垂花柱悬空不落地的特点。它的上部通常雕饰有莲瓣、串珠、花萼云或石榴头等,这些倒垂的柱头酷似含苞待放的莲花花蕾,正所谓“虚柱莲华莲五层”。为配合莲花之形,垂花柱上通常也施以彩绘,使其更加绚丽多姿。此外,吻兽同样是垂花门上常见的装饰构件,彰显出精湛的彩陶、琉璃等制作技艺。相传吻兽能够驱邪避灾,守护家宅平安,传递着丰衣足食、人丁兴旺的美好寓意。因此,不论建筑等级高低,宅主常在垂花门的屋脊之上置有吻兽。龙、凤、麒麟、天马……造型神态各异,为宅院增添了艺术之美与灵动之气,丰富了人们的视觉感受。

④斑斓的色彩、精湛的工艺,只为呈现纹饰、图案的广博内涵。垂花门的装饰题材十分丰富,囊括山川草木、鸟兽虫鱼、人物故事、传统器物及吉祥图案等多种类型,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其中,山水与花草是各类垂花门中应用最广的装饰题材,常与其他题材的装饰相互结合,出现在面积较大的枋、门等构件之上。高雅圣洁的莲花、坚韧不屈的梅花、雍容大气的牡丹……各式花卉寄寓了人们丰富的情感与祈愿,体现出宅主的心境与追求。一些知名的山水画如《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等,也常常作为装饰元素出现在垂花门上。瑰丽的自然风光化作门楣上的微缩画卷,高山流水、烟岚云岫,让宅中之人足不出户便可欣赏大好河山,领略天地自然之气。此外,历朝历代的人物故事图像起到伦理纲常的教化作用,鸟兽虫鱼图像则常被赋予吉祥寓意,为垂花门增添盎然生趣。

⑤垂花门是内宅与前院之间的重要过渡空间。在传统合院式建筑中,前院是接待宾客的场所,内宅则是宅主及家眷的生活居所,外人不可随意进入,所谓“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二门”指的就是垂花门。在古时,除去家族中诸如婚丧嫁娶等重大仪式,或贵客临门之时可以开启垂花门之外,其余时间垂花门都必须关闭。如此,垂花门按照传统礼制秩序严格地界分内外,使家族中不同身份、地位的人能够在同一个院落中有序地生活。

⑥从传统合院式建筑的整体设计布局来看,垂花门能够有效控制、调节合院内的空间节奏。相较前院与内宅两个较为开阔的空间,垂花门是一个较小的通道。宅中人从外至内行进,这一过程伴随空间明暗、宽窄、高低等的起伏变化。如此一层层地渐进转折、交替更迭,为合院式建筑带来一种韵律之感,极大丰富了空间的层次。同时,垂花门虽位于宅中醒目的位置,但大部分时间处于关闭状态,日常生活中,人们出入内宅多通过两侧的侧门或抄手游廊,垂花门在吸引人们目光的同时又时常“拒人于千里之外”,无形中营造出一种空间上的张力。此外,垂花门本身有进深尺度,与前院、内宅自然地融为一体,屋檐既能遮阳又能挡雨,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交空间”,人们在门下问候寒暄、听风赏雨,拉近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

⑦雕梁画栋、美轮美奂的垂花门蕴含着实用与审美的双重价值。它容纳了建筑营造、雕刻、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实乃中国传统合院式建筑中的点睛之笔。

(摘编自韩林飞《合院清幽门垂花——浅赏传统垂花门的装饰之美》, 2024324日《光明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中国传统合院式建筑的内部之门,垂花门形制多样,集传统建筑要素于一身。
B.垂花门的装饰工艺主要有雕刻、彩绘两种类型;其中,雕刻工艺的地位最为重要。
C.垂花柱是垂花门重要且独有的构件,其上部常雕饰有莲瓣、串珠等,并施以彩绘。
D.垂花门的装饰题材以山水与花草应用最广,甚至一些知名的山水画也被用在门上。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垂花门的彩绘既能美化建筑,又能保护构件;不同的彩绘可反映宅主的不同身份。
B.我们常能在不同等级建筑的垂花门的屋脊之上看到吻兽,这与它的美好寓意有关。
C.垂花门的装饰题材多种多样,能够相互配合使用,并且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关。
D.垂花门虽然是门,但主要是隔开内宅和前院,并不供人出入,常年处于关闭状态。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第⑤段观点的一项是(       
A.垂花门的使用极为广泛,除宅门、府邸外,宫殿、寺观、园林中都有垂花门。
B.垂花门的独特结构在经历了千年的风雨洗礼后,依然屹立不倒,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一项宝贵遗产。
C.封建社会对建筑使用色彩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大多数传统民居建筑中的垂花门无法用绚丽的色彩进行装饰,仅呈现材料本色。
D.三四个衣帽周全的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至一垂花门前落下,众小厮退出,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
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图片中的门是垂花门的一项是(       
A.B.
C.D.
5.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垂花门蕴含的“实用与审美的双重价值”。
昨日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桐城市部分学校/安徽省金榜教育阶段性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实施,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等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校内外教育相衔接的创新教育形式,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研学旅行在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方面有明显价值。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中小学积极开展研学旅行。研学旅行成为研究热点。

研学旅行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明确的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但由于认识不到位,有些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只游不学,未达到教育目的。部分领导和教师认为研学旅行花费时间,打乱了正常的教学计划,且容易使学生分心。还有教师认为开展研学旅行,只是为了应付相关教育部门的检查。另有教师认为研学旅行类似于以往学校开展的春游、秋游活动,用于调节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对研学旅行课程的性质、意义与价值认识不到位,影响了研学旅行的有效实施。

研学旅行虽已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但目前尚无教材,缺少连贯、系统的课程规划,研学旅行有一定随意性。笔者对某市小学高段以及初、高中共31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学生认为研学旅行存在如表1所示问题。

表1研学旅行存在问题调查

存在问题人数百分比
研学课程内容不够丰富19363.90%
游与学时间分配不合理12541.40%
研学课程实施方式单一5518.20%
研学课程内容缺少吸引力4213.90%

从目前来看,研学旅行课程实施仍然以讲授为主,学生多处于被动的听讲状态,其自主性与创造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研学旅行课程缺乏专业的指导教师。调查显示,当前中小学的研学指导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均不能满足开展研学旅行的需求。研学基地的教师以当地的导游为主,对学生的指导停留在表层,教育性不够。在评价方法方面,较多采用质性评价的方法,相对来说,比较看重学生在研学旅行活动中的态度、情感和体验,忽视学生能力的提高。由于研学旅行主题较多,评价内容需要根据不同主题进行建构,具有灵活性和针对性。对学生的能力锻炼、知识学习、意志品质和人际交往情况等进行评价,需要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摘编自《核心素养视域下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研究》)

材料二:

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对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进行科学评价的前提。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指标包括准备要素、设计要素、过程要素、结果要素和反馈要素5个要素,不同的要素对应不同的维度与关键评估点,在评价研学旅行课程实施时,5个要素缺一不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其中,课程评价是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的结果要素。拥有课程的结果要素是为了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关于个体的评价,包括对学生的评价、对研学导师的评价;二是关于课程的评价,分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者具有不同的决定价值,前者强调如何提高课程质量的决定,后者强调是否继续使用课程的决定。如果把课程定义为学生的经验,课程评价就是对提供给学生的教育经验的价值判断,主要评价这些教育经验是否富有教育性、挑战性和参与性,对于特定年龄阶段的学生而言是否合适、有益和安全。如果把课程定义为学习的目标,课程评价就是关注课程教育的学习效果,主要评价这些学习效果是否与目标相符,如课程中学习的概念和技能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预定的目标;学生是否能利用学习到的内容,最大效益如何;学校是否沿用该课程的方案。

(摘编自郭璇瑄、史丽晶《中小学研学旅行课程实施评价研究》)

材料三:

研学旅行在中国系列活动正式启动仪式上,几位嘉宾围绕研学旅行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发言。

甲(某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青少年长大的过程是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是实践性、体验性,第二是群体性。研学旅行显著的特点是一个群体的外出的实践、体验,这是青少年健康成长不可缺少的一个方式,一种途径。

乙(某文物部门负责人):游三孔,知天下。我们现在围绕研学旅行全面整合资源,针对学生推出了成人礼、拜师礼、开笔礼、经典诵读、游圣地习六艺、寻根问祖、再现古代城市管理的晨钟暮鼓等以儒家文化体验及国学教育为主的研学课程体系,不断打造研学旅行曲阜模式

丙(某校校长):研学旅行,要把它作为课程来开发,把它当作一种没有校门、没有围墙、没有教室的更广阔的课堂来开发,把它当作一种手段来运用,让学生在研学中去参与、去体验、去总结、去反思。从实际的操作层面上来讲,主要是:1.根据学生核心素养、学校办学理念及育人目标,确立主题,使研学旅行具有教育性。2.合理规划,保证它的系统性。3.强化管理,确保它的安全性。比如活动的方案及安全预案、学生的意外伤害保险、研学旅行各环节的负责人及职责,这些必须做细,确保安全。4.自愿选择,保证它的多样性。

(摘编自《研学旅行在中国构建新教育新生态》,《中国教育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研学旅行是校内外教育衔接的创新活动,它把研究性学习和旅行相结合,不等同于以往开展的春游秋游。
B.目前中小学已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的教育教学计划,在组织开展研学旅行活动的同时,有一定的随意性。
C.研学旅行课程重讲授,影响了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某市超过60%的学生认为研学课程内容不够丰富。
D.无论是对学生研学旅行活动的评价,还是对研学旅行课程实施的评价,都需要配有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部分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只游不学,没有发挥重要的教育功能,这是对研学旅行课程意义与价值认识不到位的表现。
B.要满足现如今开展研学旅行的需求,研学旅行课程的指导教师在数量上应当有所保证,在专业水平上也应当有所提升。
C.教师采用质性评价以外的方法,可以做到既看重学生在研学旅行活动中的态度、情感和体验,又关注学生能力的提高。
D.如果研学旅行的主题没有明确,学生就不能围绕主题进行深层次的研究,还会影响教育性,也会影响评价内容的建构。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关于表1研学旅行存在的问题的一项是(     
A.研学旅行几乎等同于春游、秋游及夏令营活动。
B.有的研学旅行就是到此一游、拍照打卡,浮光掠影,跑马观花。
C.现在普遍的研学变成了景点+课本,景点+作业。
D.我国的研学旅行是伴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而兴起的一种新型课程方式,起步较晚。
4.根据材料内容,依次填入下面结构图①②③处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A.课程评价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B.课程评价       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C.课程实施评价       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D.课程实施评价       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5.当疫情慢慢消去后,各地研学旅行逐渐重启。学校准备组织高二学生到延安某革命老区开展研学旅行,为了避免出现材料一的“研学旅行存在问题”,请结合以上材料就研学课程内容及实施方式提出你的具体建议。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天的步调

刘亮程

刚发现那只虫子时,我以为它在仰面朝天晒太阳呢。太阳正在头顶。春天刚刚开始,地还大片地裸露着。许多东西没有出来。包括草,只星星点点地探了个头儿,一半儿还是种子埋藏着。那些小虫子也是一半儿在漫长冬眠的苏醒中。这就是春天的步骤,几乎所有生命都留了一手。它们不会一下子全涌出来。即使早春的太阳再热烈,它们仍保持着应有的迟缓。因为,倒春寒是常有的。当一场寒流杀死先露头的绿芽儿,那些迟迟未发芽的草籽、未醒来的小虫子们便幸存下来,成为这片大地的又一次生机。

春天,我喜欢早早地走出村子,雪前脚消融,我后脚踩上冒着热气的荒地。雪消之后荒野上会露出许多东西:一截干树桩,半边埋入土中的柴火棍……大地像突然被掀掉被子,那些东西来不及躲藏起来。草长高还得些时日。天却一天天变长。我可以走得稍远一些,绕到河湾里那棵歪榆树下,折一截细枝,看看断茬处的水绿便知道它多有生气,又能旺势地活上一年。每年春天我都会最先来到这棵榆树下,看上几眼。它是我的树。上个秋天我爬在树上玩时就发现它是根好筐把子,我没舍得砍。再长粗些说不定是根好锨把呢。它却没能长下去。

我无法把一棵树、树上的一根直爽枝条藏起来,让它秘密地为我一个人生长。我只藏埋过一个西瓜,它独独地为我长大、长熟了。

发现那棵西瓜时它已扯了一米来长的秧,根上结了拳头大的一个瓜蛋,梢上还挂着指头大两个小瓜蛋。

那时候雨水盈足,荒野上常能看见野生的五谷作物:牛吃进肚子没消化掉又排出的整粒苞米,鸟飞过时一松嘴丢进土里的麦粒、油菜籽,鼠洞遭毁后埋下的稻米、葵花……都会在春天发芽生长起来。但都长不了多高又被牲畜、野动物啃掉。

这棵西瓜迟早也会被打柴人或动物发现。谁都知道荒野中的一棵瓜你不会第二次碰见。除非你有闲工夫,在这棵西瓜旁搭个草棚住下来,一直守着它长熟。我想了另外一个办法:在那棵瓜蛋子下面挖了一个坑,让瓜蛋吊进去。用木棍、草叶和土小心地把坑顶封住。把秧上另两个小瓜蛋掐去。秧头打断,不要它再张扬着长。让人一看就不会对它过多留意。

此后的一个多月里,我又来看过它三次。显然,有人和动物已经来过,瓜秧旁有新脚印。一只圆形的牛蹄印,险些踩在我挖的坑上。有一个人在旁边站了好一阵儿,留下一对深脚印。他可能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还蹲下用手拨了拨西瓜叶——这么粗壮的一截瓜秧,怎么会没结西瓜呢。

又过了一些日子,我估摸着那个瓜该熟了。当我双手微颤着扒开盖在坑顶的土、草叶和木棍——我简直惊住了,那么大一个西瓜,满满地挤在土坑里。抱出来发现它几乎是方的。我挖的坑太小,太方正,让它委屈地长成这样。

出河湾向北三四里,那片低洼的荒野中蹲着另一棵大榆树,向它走去时我怀着一丝的幻想与侥幸:或许今年它能活过来。

这棵树去年春天就没发芽。夏天我赶车路过它时仍没长出一片叶子。我想它活糊涂了,把春天该发芽长叶子这件事忘记了。树老到这个年纪就这样,死一阵子活一阵子。有时我们以为它死彻底了,过两年却又从干裂的躯体上生出几条嫩枝,几片绿叶子。它对生死无所谓了,它已长得足够粗,它指向的绿地都已荒芜。在荒野上一棵大树的每个枝杈都指示一条路,有生路有死路。会看树的人能从一棵粗壮枝杈的指向找到水源和有人家的住居地。

这片土地上的东西已经不多了:树、牲畜、野动物、人、草地,少一个我便能觉察出。我知道有些东西不能再少下去。

每年春天,让我早早走出村子的,也许就是那几棵孤零零的大榆树、洼地里的片片绿草,还有划过头顶的一声声鸟叫——鸟儿们从一棵树,飞向远远的另一棵。飞累了,落到地上喘气……

在早春我喜欢迎着太阳走。清早,刚吃过饭,太阳照着鼓鼓的肚子,感觉嚼碎的粮食又在身体里葱葱郁郁地生长。我注意到牛在春天喜欢屁股对着太阳吃草。驴和马也这样。狗爱坐着晒太阳。老鼠和猫也爱后腿叉开坐在地上晒太阳。它们和我一样会享受太阳普照的舒坦劲儿。

我同样能体会到这只常年爬行、腹部晒不到太阳的小甲壳虫,此刻仰面朝天躺在地上的舒服劲儿。一个爬行动物,当它想让自己的腹部也能晒上太阳时,它便有可能直立起来,最终成为智慧动物。仰面朝天是直立动物享乐的特有方式。一般的爬行动物只有死的时候才会仰面朝天。

这样想时突然发现这只甲壳虫朝天蹬腿的动作有些僵滞,像在很痛苦地抽搐。它是否快要死了。我用一个小木棍拨了它一下,它正过身来,光滑的甲壳上反射着阳光,却很快又一歪身,仰面朝天躺在地上。

我想它是快要死了。这片荒野上一只虫子大概有两种死法:死于奔走的大动物蹄下,或死于天敌之口。还有另一种死法——老死,但是它们的死太微小,我看不清。

我知道有些看似在动的生命,其实早死亡了。风不住地刮着它们,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再回来。

这只甲壳虫没有马上死去。它挣扎了好一阵子了。我转过头看了会儿远处的荒野、荒野尽头的连片沙漠,又回过头,它还在蹬腿,只是动作越来越无力。它一下一下往空中蹬腿时,我仿佛看见一条天上的路。时光与正午的天空就这样被它朝天的小细腿一点点地西移了一截子。

接着它不动了。我用小棍拨了几下,仍没有反应。

我只是耐心地守候过一只小虫子的临终时光,在永无停息的生命喧哗中,我看到因为死了一只小虫而从此沉寂的这片土地。别的虫子在叫。别的鸟在飞。大地一片片明媚复苏时,在一只小虫子的全部感知里,大地暗淡下去。

(有删改,节选自《一个人的村庄》)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用猎奇的眼光探寻自然的奇物异景,演绎微小生命的生命之旅。
B.作者常用儿童视角看待他周围的事物,因而他看到了自然的诗情画意。
C.散文中多次描写“阳光”,这一物象象征着作者对生活的热情。
D.作者与史铁生一样,都以自己的生命体悟理性地求索着人生智慧。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篇散文随情赋形,因意排序,采用回忆与联想的方式连接起各事件。
B.作者描摹荒野老榆树时,赋予其人格,体现了作者万物等齐的生命态度。
C.散文中描写甲虫孱弱的体魄,映衬出的却是其精神世界的开阔与浑雄。
D.散文以交错的长句短句、低沉急速的语言节奏韵律来展现作者的内心。
3.“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范晞文《对床夜语》卷二),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景与情是如何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4.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认为“诗是对事物的感受,不是再认识,而是幻想。诗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精神生活,揭示神秘。”这篇诗化散文带给你怎样的生活启示,请结合文本谈一谈。
7日内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三模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这句话表达即使穷山距海,也不足以阻隔人们的共同志向。生于斯、长于斯的先人凭着开拓精神和坚韧意志,在历史洪流中“直挂云帆济沧海”,跨越千百年、万重浪,架起连接中华文明和地中海文明等诸多文明的桥梁。

海面帆影往来穿梭,描摹了“群仙出没空明中”的开阔气象。历代王朝的对外关系多重朝贡而轻市舶,而到了宋代,则重视市舶,多方鼓励招徕蕃商蕃客来华贸易。日益繁忙的航线上,丝帛、瓷器、茶叶、铜铁等从中国流向世界,香料、药材、珠翠等奇珍异宝汇入中华,带动生产力的加速发展,也催生出繁华的城市生活。

海上商贸蓬勃兴起,成就了“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空前盛况。“中华地向城边尽,外国云从鸟上来”,陆地的尽头是大海的起点,伴随着“悠悠信风帆”,徐闻、合浦、明州等地的港口纷纷繁荣发展起来。世界各地的商人纷至沓来,通商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多,“梯航万国、舶商云集”的盛景,书写了多元社群、商贸法制、运输网络和城市形态的新画卷。

航海传统始终活跃,续写着“有海水处有华人”的生生不息。15世纪初,当郑和带着气势恢宏的舰队七下西洋,欧洲方步入地理大发现的前夕,受到“华夷之辨”和“务本抑末”的观念禁锢,国门逐渐关闭,再次“开眼看世界”时,海面上已是列强的坚船利炮。然而,“片板不许下海”的禁令,并未削弱固有的海洋文明基因,迫于人稠地瘠,浙、闽、粤等沿海一带始终靠海为生。

(摘编自20231114日《光明日报》)

材料二

当时的中国人有没有实力开创大航海?答案是当然有。郑和首次下西洋,240艘船,20000名将士;哥伦布首航是3条小船,人数90;达·伽马这次,4艘船,人数170。先不说船的大小,单是数量就完全不在一个等级,而且郑和还早了近百年,所以说论实力中国人的航海能力远在欧洲人之上,就连阿拉伯人也比欧洲人强。但关键的是,我们说大航海开辟了一个新时代,是因为欧洲人的航海探险,走的全是荒无人烟的蛮荒地带,让那些孤立原始的陆地从此进入世界的视野。主观上,欧洲人是为了抢夺资源,给当地人带来了灾难;客观上,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这些地方的发展,让它们从此跟上世界文明的脚步。而郑和呢,他的目的不是去探险,也不是去开荒,而是出海宣扬国威,让当地土著国王俯首称臣,给朝廷进贡,再领些赏赐回来。这里面虽然也有贸易活动,但只是中国传统的朝贡贸易,那些穷得掉渣的小国经常拿一些土特产来朝贡,换回一些真金白银的赏赐,实在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对中原王朝来说,为了面子,实际在干赔本的买卖。正因为这个,郑和所经之地都是商业发达、文明开化之地,如果去那些蛮荒之地,碰到一群光屁股的土著,大明皇帝的圣旨该宣给谁听?所以,郑和下西洋的壮举的确伟大,不仅向沿途传播了中华文明,在中国的航海史上也是前无古人,但他的行为和大航海时代不沾边,并没有引领一个时代。

(摘编自李不白《透过地理看历史》)

材料三

中国古代优良的船舶技术、先进的航海水平和一流的出口商品,造就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辉煌。其中,造船和航海是使海上贸易之路成为可能的先决条件,而“海上丝绸之路”的拓展又为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注入了动力。

上世纪70年代,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了六支木桨和一具黑陶独木舟模型,证明7000年前的先民已掌握了原始的造船技术。汉代时,船帆已得到广泛使用,桨、橹、碇(相当于锚)等属具也已有完备的配置。三国时期的船不仅体型大,且已开始使用多桅多帆。至宋元时期,船舶技术已高度完善,不单有了升降舵和多副舵的运用,还以游碇稳定船身。

明永乐三年(1405年),历时28年的“郑和下西洋”揭开了序幕。宝船是郑和船队中最大的海船,“长四十四丈四尺(约151.8米),阔一十八丈(约61.6米)”,船体长宽比控制在2.46左右,以避免因船身过长而在印度洋的惊涛骇浪中发生断裂;船舵采用升降式,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舵叶入水深度。不仅如此,船舵既是宋代流传下来的平衡舵,又是明代新发明的开孔舵,这样既能够保持舵效,又使得操舵更加轻便。船的两舷和艉部设有长橹,使之便于在狭窄水域航行。同时,船队还普遍使用了带爪木杆石锭与带横棒多爪铁锚等,更制作了特大型铁锚,这在世界造船历史上都是领先的。可以说,很长时间内,中国的造船技术都保持在世界顶峰水平,直至清代实行海禁政策,对外海上贸易受到极大压制时,才逐步落后于西方。

郑和船队“纳贡累累”,要带着贡品平安地穿过岛礁众多的海域,就必须提高航行技术的精确度。精确度的提升反映在了航海文献中。如郑和船队第六次下西洋后编绘的《郑和航海图》记载:“茶山在东北边过,用巽已针,四更,船见大小七山,打水六七托。在华盖星五指内去,到北辰星四指,坐斗上山势,坐癸丑针,六十五更,船收葛儿得风,哈甫儿雨。”

其中,“针”代表指向,“巽已”“癸丑”是罗盘上通过八卦、天干和地支标示的不同方位。“更”是计程单位,代表2.4小时的航程,比传统的“昼夜”单位在精准度上提升了一个数量级。“托”是测深单位,明代的技术可以测出水的深度,进而确定能否下碇停泊及辨别船舶所处的海域。“指”是“过洋牵星”时所使用的单位。所谓“过洋牵星”,就是通过手指度量星星高度,以此计算与陆地的距离远近和方向,进而确定船舶的位置和航向。在这几项技术中,罗盘在宋代已广泛使用;计更法来自印度洋地区;测水深的铅锤来自地中海地区;而过洋牵星术则来自阿拉伯地区,是通过郑和下西洋的船队直接引入中国的。

下西洋活动不但促进了上述技术及其计量单位的传播与普及,还以此勘定了通往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各条航路数据。这些航路信息代表着船员们共同的技术成果,并因其属于国家组织行为,具有实地勘测的权威意义,更能促成相关技术与数据的广泛流传,因此大幅度提高了中国定量航海技术的准确度和安全性,也形成了此后几个世纪里中国实用航海指南和航行技术的基本形态。这一过程体现了郑和下西洋对中国航海科技的重要影响,也显示了古代航海活动中世界各地技术与文化广泛交流的情形。

(摘编自何国卫、陈晓珊的相关文章)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郑和七下西洋时,欧洲还没有开始地理大发现。
B.郑和团队是大航海的开创者,他们引领了一个时代。
C.出海航线差异大,欧洲人去蛮荒地带,郑和则不然。
D.余姚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我国至少有7000年的造船史。
2.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沿海古港口繁荣发展起来,它们见证着中国对世界海洋贸易作出的贡献。
B.郑和团队驾船御风,牵星过洋,逐渐将中华文明播向远方,也带回世界气息。
C.郑和宝船上的船舵既能调整舵叶入水深度,又能保持舵效,如此操作更轻便。
D.郑和下西洋时进行了中国传统的朝贡贸易,拿走进贡,给点赏赐,一本万利。
3.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两舷和艉部设长橹,以适应狭窄海域。B.控制船身的长宽比,以降低触礁风险。
C.关闭国门实行海禁,以抵御坚船利炮。D.运用过洋牵星之术,以防范恶劣天气。
4.根据材料三中计量单位的使用,下列记述最有可能出现在郑和下西洋以前的一项是(     
A.自三角去双门用癸字二更,自双门去断节用乙卯二更,自断节去牛车英用乙字二更。
B.单辛七十更,看北斗七指三角,灯笼星七指三角,取祖法儿码头,水六托,泊船是也。
C.望南挑西一字行驶,好风一日,点竿累戳二丈,渐渐减作一丈五尺,水下有乱泥。
D.从苏门答刺开船,用干戍针,十二更,船平龙涎屿。官屿溜用庚酉针,一百五十更。
5.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说过:“这些开拓事业之所以名垂青史,是因为使用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依靠的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郑和的“宝船”象征着什么?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2024-06-13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于“过去之事、眼前之事、将来之事”,新闻和文学都有自己不同的表现方式。然而,在当今商业化的趋势下,各类叙事成了大众文化的重要内容,新闻报道也进入了叙事的时代——一个让人眼花缭乱的“新闻故事化”时代。虽然“新闻故事化”未必不好,但新闻叙事和文学叙事有着本质的区别。

有人曾戏言:文学是“人学”,新闻是“事学”。就文本而言,新闻与文学是两个不同类别的人文学科。新闻反映的是客观事实,而文学表达的是主观情感。从叙事内容来看,文学叙事的基础是“母题”,新闻叙事的基础是“事实”。韦斯坦因认为文学叙事的母题数量和结构相对稳定,主要可以归结为生与死、爱与恨、美与丑三项二元组合结构,由此对应的基本题材就是战争、爱情与世俗生活,绝大部分文学作品的叙事主题都是由此产生的变体。

文学叙事主题大多以情感发展为主线。通过性格、感情冲突塑造人物形象。文学叙事的母题不论生与死、爱与恨还是美与丑,都带有强烈的感情判断色彩。文学作品在安排情节时需要理性地建立大家的常识性认识,但感性是文学打动人的核心因素,文学叙事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种感性叙事能否充分激发读者的代入感和感情共鸣。文学叙事作品中的“事”一般而言是虚构的,亚里士多德说:“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按照可然律或必然律可能发生的事。”而新闻作品所叙之事,依据新闻的本质,则是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即事实。因此,新闻叙事应具有客观真实的特点。新闻叙事要求叙事者从理性的态度出发,诉诸受众的内容以信息为主,用客观事实表现社会或人物状态。当然,新闻报道中也会有感性的描写、刻画,但其目的是让新闻叙事更生动、真实,具有更强的感染力。

再者,文学叙事主题通常具有较强的个人化特征,即叙事者对叙事文本传达或是否需要传达某个内容给读者并不在意,更多是叙事者个人意识和情感的宣泄。

而新闻叙事则将受众放在重要的位置,以满足受众的各种信息需求为己任。叙事主题不再是凸现个人化的、侧重个人内心活动的方面,而是投射、指向社会化的主题。如《兖州,2亿吨大煤田不挖了》,说的是山东省兖州市2006年探明一个储量为2亿吨的大煤田,是继续吃子孙饭,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博取眼前的实际利益、赢得个人升迁的砝码,还是着眼长远、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兖州市决策者保持清醒头脑,并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封存2亿吨煤田。作者深入现场采访,生动地展示了决策中的矛盾与冲突,在波澜起伏的叙述中,传达了科学发展理念。

文学叙事要求其人物、故事具有艺术与逻辑上的合理性,而不是事实上的真实性。一部非凡的文学作品总是伴随着一个或数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如堂吉诃德、哈姆雷特、高老头、冉·阿让、卡西莫多等,这些人物形象可能完全属于虚构,但他们表达了人类社会可能具有的各类性格形象。但这并不否定文学作品中真实人物的存在,而是这些真实人物在作品中的语言、行为完全是叙事者根据某种逻辑的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叙事中的故事、人物,要求在叙事风格上符合人物性格的自然发展和故事的逻辑性演进,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存在的可能性,但不具有存在的必然性。

而新闻报道中涉及的具体故事、人物则完全没有虚构的空间,真实性是新闻叙事的首要要求,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纪实是新闻文本的根本特征。当然,新闻报道真实性的重构常常需要当事人的叙述,当事人一些偏于主观的叙事可能带有个人回忆的误差和情感,记者此时需要引导叙事的走向,但不允许加入自己的想象和判断。想象力和编排情节能力是文学叙事中必不可少的,但在新闻叙事中是大忌。

文学与新闻的区别在于,文学是塑造典型形象,新闻是重现特定形象。所谓“重现特定形象”,即现实生活中的确有那么个人,那么件事,那么处景,你经过选择,把它如实记录下来。文学通过典型形象反映现实,新闻通过新鲜的事实反映现实;文学要求典型形象忠于时代,新闻要求报道中的典型忠于事实,通过事实反映时代。真实是新闻的第一要义,新闻以真实为生命,因而拒绝虚构。而文学允许虚构,即文学可以运用典型化的原则,创造出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也就是说,文学可以塑造典型,而新闻只能选择典型,即选择那些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这些人和事又必须是新鲜的、特殊的、有着广泛社会意义的。由此可见,虚构与否,是新闻与文学的一个分水岭。

(节选自方毅华《新闻叙事与文学叙事的多重审视》)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新闻叙事和文学叙事的基础不同,前者以“事实”为基础,后者以“母题”为基础,相比较而言,“事实”比“母题”更具感情色彩。
B.文学作品通过虚构故事,并借助感性叙事,以激发读者的代入感和感情共鸣,但情节安排上也需要理性地建立大家的常识性认识。
C.为了让新闻具有更强的感染力,新闻记者理性地用客观事实来表现社会或人物状态,但不可以进行感性的描写与刻画。
D.新闻记者在采访时可以引导叙事的走向,以免当事人在叙述时因主观因素而将个人情感代入叙事中,进而影响新闻叙事的真实性。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受到商业化趋势的影响,新闻报道也“故事化”了,但作者认为,新闻叙事与文学叙事有着本质的区别。新闻叙事还是要以真实为第一要义。
B.堂吉诃德、哈姆雷特、高老头、冉·阿让等人物形象可能是虚构的,但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存在的可能性,也就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C.新闻《兖州,2亿吨大煤田不挖了》的作者深入现场采访,真实、客观地记录了决策者做决策时的矛盾与冲突,反映了一个社会化主题。
D.因为文学叙事主题通常具有较强的个人化特征,所以叙事者可以不必在意读者,相反,新闻叙事则以满足受众的各种信息需求为己任。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原文观点的一项是(     
A.小说《祝福》中所叙述的事件和人物都是鲁迅先生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和看到的不同人物遭遇的综合体,并加上了作者艺术的情感渲染。
B.新闻《见证生命的奇迹——69名矿工兄弟成功获救现场直击》以现场直击的形式记录了脱困矿工、救援人员以及现场所有人的激动、喜悦和感动。
C.法国作家大仲马在路易十四、黎塞留红衣主教等著名历史人物的塑造过程中,也仅仅是通过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来推断这些人物应该有的语言和行为。
D.新闻《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用“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发,直取对岸”三句话就概括了解放军渡江时的自然环境、英勇气势和宏大规模。
4.根据原文内容,对下面表格中作品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作品名称简介
《窦娥冤》中国四大悲剧之一
《“探界者”钟扬》人物通讯
《镜花缘》百回长篇神魔小说
《别了,不列颠尼亚》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
《百年孤独》具有魔幻现实主义风格
A.《别了,不列颠尼亚》与《百年孤独》,一者纪实,一者虚构。
B.《“探界者”钟扬》中的钟扬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人物。
C.《镜花缘》中的主人公唐敖的形象是忠于时代,并运用典型化原则塑造的典型形象。
D.《窦娥冤》中的窦娥在现实中具有存在的必然性。
5.根据文本内容概括文学作品《祝福》的文学叙事特点,并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024-06-13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安徽省滁州市高三第三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林冲水寨大并火

施耐庵

吴用问道:小生旧日久闻头领在东京时,十分豪杰,不知缘何与高俅不睦,致被陷害?后闻在沧州,亦被火烧了大军草料场,又是他的计策。向后不知谁荐头领上山?

林冲道:若说高俅这贼陷害一节,但提起,毛发直立,又不能报得此仇!来此容身,皆是柴大官人举荐到此。

吴用道:据这柴大官人,名闻寰海,声播天下,教头若非武艺超群,他如何肯荐上山?

林冲道:承先生高谈,只因小可犯下大罪,投奔柴大官人,非他不留林冲,诚恐负累他不便,自愿上山。不想今日去住无门,王伦心术不定,语言不准,失信于人,难以相聚。

吴用道:王头领待人接物,一团和气,如何心地倒恁窄狭?

林冲道:此人只怀妒贤嫉能之心,但恐众豪杰势力相压。

吴用便道:既然王头领有这般之心,我等休要待他发付,自投别处去便了。

林冲道:众豪杰休生见外之心,林冲自有分晓。今日看他如何相待。若这厮语言有理,似昨日,万事罢论;倘若这厮今朝有半句话参差时,尽在林冲身上。

当日没多时,只见小喽啰到来相请。晁盖问吴用道:先生,此一会如何?吴学究笑道:“兄长放心,此一会倒有分做山寨之主,今日林教头必然有火并王伦之意。他若有些心懒,小的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不由他不火并。晁盖等众人暗喜。

到寨后水亭子前,分宾主坐定。王伦与四个头领杜迁、宋万、林冲、朱贵坐在左边主位上,晁盖与六个好汉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坐在右边客席。酒至数巡,食供两次,但提起聚义一事,王伦便把闲话扯开去。

饮至午后,王伦回头叫小喽啰取来五锭大银,起身把盏,对晁盖说道:感蒙众豪杰到此聚义,只恨敝山小寨是一洼之水,如何安得许多真龙。聊备些小薄礼,万望笑留。烦投大寨歇马,小可使人亲到麾下纳降。

晁盖道:小子久闻大山招贤纳士,一径地特来投托入伙。若是不能相容,我等众人自行告退。王伦道:非是敝山不纳众位豪杰,奈缘只为粮少房稀,恐日后误了足下,众位面皮不好。

说言未了,只见林冲双眉剔起,两眼圆睁,大喝道:你前番我上山来时,也推道粮少房稀。今日晁兄与众豪杰到此山寨,你又发出这等言语来。是何道理?

吴用便说道:头领息怒!自是我等来的不是,倒坏了你山寨情分。今日王头领以礼发付我们下山,送与盘缠,又不曾热赶将去。请头领息怒,我等自去罢休。

林冲道:这是笑里藏刀,言清行浊的人!我其实今日放他不过!

王伦喝道:你这畜生,倒把言语来伤触我,却不是反失上下!

林冲大怒道:量你是个落第腐儒,胸中又没文学,怎做得山寨之主!

吴用便道:晁兄,只因我等上山相投,反坏了头领面皮。只今办了船只,便当告退。

晁盖等七人便起身要下亭子,林冲把桌子只一脚,踢在一边,抢起身来,衣襟底下掣出一把明晃晃的刀来。

吴用便把手将髭须一摸,晁盖、刘唐便上亭子来,虚拦住王伦,叫道:不要火并!

吴用一手扯住林冲,便道:头领不可造次!

公孙胜假意劝道:休为我等坏了大义!

阮小二便去帮住杜迁,阮小五帮住宋万,阮小七帮住朱贵。吓得小喽啰们目瞪口呆。

林冲拿住王伦,骂道:你是一个村野穷儒,柴大官人这等资助你,周给盘缠,与你相交,举荐我来,尚且许多推却。今日众豪杰特来相聚,又要发付他下山去。这梁山泊便是你的?你这嫉贤妒能的贼,也无大量之才,也做不得山寨之主!

杜迁、宋万、朱贵本待要向前来劝,被这几个紧紧帮着,哪里敢动。

王伦要寻路走,却被晁盖、刘唐两个拦住。王伦见头势不好,口里叫道:我的心腹都在哪里?几个心腹本要来救,见林冲这般凶猛头势,谁敢向前。

林冲拿住王伦,一刀搠倒在亭上。

晁盖见杀了王伦,各掣刀在手,吓得那杜迁、宋万、朱贵都跪下说道:愿随哥哥执鞭坠镫!晁盖等慌忙扶起三人来。

吴用就血泊里拽过头把交椅来,便纳林冲坐地,叫道:如有不伏者,将王伦为例!今日扶林教头为山寨之主。

林冲大叫道:差矣,先生!我今日只为众豪杰义气为重上头,火并了这不仁之贼,实无心要谋此位。今日吴兄却让此第一位与林冲坐,岂不惹天下英雄耻笑!我有片言,不知众位肯依我么?

众人道:头领所言,谁敢不依。愿闻其言。

林冲手拿尖刀,指着众人说道:今日为众豪杰至此相聚,争奈王伦心胸狭隘,嫉贤妒能,推故不纳,因此火并了这厮,非林冲要图此位。今有晁兄,仗义疏财,智勇足备,方今天下,人闻其名,无有不伏。我今日以义气为重,立他为山寨之主,好么?

众人道:头领言之极当。

晁盖道:不可!晁盖只是个远来新到的人,安敢便来占上。

林冲把手向前,将晁盖推在交椅上,叫道:今日事已到头,请勿推却。若有不从者,将王伦为例!再三再四扶晁盖坐了。

林冲喝道:众人就于亭前参拜了。一面使小喽啰去大寨里摆下筵席;一面叫人抬过王伦尸首;一面又着人去山前山后,唤众多小头目,都来大寨里聚义。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交流,吴用既了解了林冲当前的处境,也基本明确了林冲与王伦目前的关系情况。
B.通过林冲的表现可以看出,他对吴用的“有意而为”不但缺少觉察,还十分信任吴用诚恳承诺。
C.在林冲一怒之下杀了王伦后,吴用诚心诚意推举林冲为首,可见吴用对林冲的感激之情。
D.王伦被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他心胸狭隘,与其心腹中缺少真正的人才也有一定关系。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冲是节选部分的主角,但文本对吴用的塑造也十分传神,他冷静从容,善于察言观色,二者对比鲜明。
B.本文有多处伏笔,如林冲说王伦妒贤嫉能为后文吴用等人不被接纳埋下伏笔,使文章结构严谨,环环相扣。
C.本文场面描写极为出彩,如写吴用对林冲软硬兼施,使林冲杀死了王伦,气氛营造得紧张、激烈,可读性强。
D.文本虽以人物对话为主,但也灵活运用了神态、动作等多种描写手法,使行文变化多姿。
3.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林冲形象相比,本文里的林冲特点有哪些变化?请简要分析。
4.试赏析对话在本文中的作用。
2024-06-1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天一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粮食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内容和基础,而种子安全又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我们要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高度来理解种子安全的多方面内涵。

更多播种国内自主研发生产的高品质种子,是保证国内粮食生产独立自主、防止口粮播种环节出现卡脖子技术问题的必要措施。我国种子的进出口数量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各种作物种子进口也要尽可能按品类分散,防止极端情况对我国种子供给产生巨大冲击。国家进口种子数量占比越大,对国外种子的依赖就越大,对我国粮食安全的不利影响也就越大。

种子质量是粮食质量的基础。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子的质量。种子质量主要指种子的度和度:度指种子所标的品种和实际品种一致,不存在套牌侵权等情况;度指种子的相关成分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我国要建立先进的、满足国家粮食生产需要的种子质量安全监管标准,为各种作物种子生产划定合理的及格线。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督促有关企业对种子的生产、加工、进口等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和检验,使流入市场的种子质量可靠。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农作物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了45%。通过创新研发优良性状农作物品种来增加粮食单产是我国增加粮食产量的根本出路。国外进口农作物种子的价格昂贵,如果能提高农作物优质品种的国产化率,就能有效降低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成本,进而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在当前贸易高度全球化的背景下,生物入侵风险日益加剧,除了外部风险外,我国疆域辽阔。对于内部的生物入侵问题也要保持警惕。如果对种子的品种研发或转移播种不加以监控和管理,就有可能威胁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进而破坏农作物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给国家粮食安全带来威胁。

数量安全是种子安全的基本要求,是种子质量安全、品种安全得以实现的前提。质量安全是种子安全的关键保障。实现种子高标准的质量安全,能够减少种子的使用量,确保种子的数量安全。保障种子质量安全还能够塑造国产种子品牌的形象和口碑,提高整个种业的运营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改变国内种子论斤卖,国外种子按粒卖的现状。品种安全是种子安全的根本动力。优质品种是种企竞争力的根本,在保障本国优质种子供给的前提下打开国际市场,才能有效地实现我国种业安全。

(摘编自张广辉、崔疏星《我国种子安全的基本内涵、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

材料二:

粮食安全责任大于天,在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种业翻身仗必然是一场紧迫、必要而又持久的硬仗,需要高瞻远瞩、统筹兼顾。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种子作为粮食生产的芯片,是保障粮食持续稳产增产、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

知识产权是现代种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激发我国种业科技创新动力。要不断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制度,加强种业知识产权的操作性规范实践。应尽快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加大对种质资源和新品种的法律保护力度,对种子研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知识产权提供切实的法律保护,保障育种科研人员、企业等相关主体的合法权益。要构建现代种业治理体系,实现产权保护多元共治。通过制定严格的制度和行业诚信体系,规范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避免发生知识产权纠纷。加强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统筹协作,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缩短种子品种权的审批时间,提高申请人的品种创新积极性。要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针对中外合资企业和国外种子企业涉及利用国内种质资源的情况,约定产权归属,切实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并加快种业知识产权海外布局。要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假冒和侵权等违法行为。

加快实施种子战略,需要不断加大种子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力度,为我国种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和人才保障。一是不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依托地区资源禀赋和高校资源,推动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种子学科。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耕作制度、作物品种差异较大,要结合地方院校所处地区的资源禀赋和特色,因地制宜建设特色种子学科,突出学科优势,以适应和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二是制定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站在国家种业发展的战略角度进行学科规划建设,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理念和模式,紧密结合我国种子产业发展方向,及时调整、创新我国种子学科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三是积极推动高校与企业、科研院所合作深化产学研融合,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教学相结合,充分保障我国种业人才供给的数量和质量,满足种业行业发展需求,以期为我国种子战略的实施不断培养和输送后备人才。

(摘编自余志刚、崔钊《中国种子战略的内涵、特征、难点及其进路》)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种子安全关乎粮食安全,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安全,因此种子安全关乎国家安全。
B.要注意控制种子进口数量,更多播种国内自主研发的高品质种子,以防被国外“卡脖子”。
C.创新研发优良性状农作物品种,能有效降低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成本,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
D.应对贸易全球化背景下的种子入侵问题,防范外部入侵比防范内部入侵更重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种子安全有多方面内涵,保证国内种子数量、质量安全与研发优良品种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B.在市场经济下,要保证种子质量,就必须严管种子市场,严厉打击销售假冒伪劣种子的商贩和单位。
C.没有足够的种子数量,就谈不上种子质量安全。同理,种子质量没有保障,也难以实现种子数量安全。
D.种子是粮食生产的“芯片”,这决定了种业翻身仗必然是一场紧迫、必要而又持久的“硬仗”。
3.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将国外势力对我国粮食安全的严重制约比喻为“卡脖子”,生动而形象。
B.材料一整体上采用总分总结构,中间部分对种子安全的三个方面的内涵进行了分析。
C.同为论述“种子安全”问题,材料一重在阐释“怎么办”,材料二重在阐释“是什么”。
D.种业人才培养问题是系统工程,对此材料二兼顾地域特点、经济发展甚至国际环境等进行了阐述。
4.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2023年,某山区政府广泛引进国外研发的高产玉米,创造了当地玉米产量的最新纪录。
B.袁隆平用自己的成功实验,改写了国际权威“杂交无优势”的错误观点。
C.农业农村部发布数据,2023年我国种子总体质量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8%以上。
D.某市海关人员深入学校,为师生们讲解监测到的外来生物美国红鱼入侵案例。
5.“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安全大局,请结合材料二概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保障国家种子安全。
2024-06-1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天一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落地生根

陶灵

罗志军家住在钢厂的平房宿舍,旁边有一棵又老又大的黄桷树,他大概两三岁时,工人师傅把树连根挖起来,说是做钢炉用的扒渣板。挖走的黄桷树根系发达,最远窜到前面岩石缝里钻出来,有二三十米的距离。母树挖走后,从石缝钻出来的根又生出一棵儿树,巴在岩石上长大。罗志军十来岁时,儿黄桷树已有大瓷碗口粗了,它的许多条根又盘根错节地紧紧扎进石缝里。

有一天,罗志军放学回来,父亲下班拢屋,喊道:罗罗,去砍几根树丫巴来栽起。罗志军像只小猴几下子就爬上了黄桷树,砍了三根一米多长的枝丫。他家住端头,房前屋后和侧墙边各栽了一根。栽之前他把枝丫底部划破成十字口,卡上一颗小石子。

树丫活了,几年后,长得比大人手臂还粗。平房的厨房都在后屋,罗志军的父亲把后门外的空地平整了出来,夏天傍晚时,相邻的几户人都在黄桷树下摆上小桌凳,边吃饭边歇凉。夜晚又在树下搭起凉床睡觉。

这三棵黄桷树长到合围粗的时候,罗志军已大学毕业当了两年老师,家也搬进了楼房。原先的平房宿舍拆除,建起钢厂职工医院的新门诊部,三棵黄桷树留在了门诊部门前,如今树干粗到两人拉手才可合抱。

我去过嘉陵江中游的武胜县老城,江边解放街旁有一坡石梯,与新城相连。县城完全往外发展后,老街逐渐冷清下来,石梯上偶尔有一两个行人上下。梯道中间挺立一棵粗壮的黄桷树,枝叶扶疏,给四周带来了灵动,看上去这里不但不显荒凉,反而透露出一份时光积淀后的成熟与淡然。

落地生根,黄桷树肯定长得很。小时候听姑爷这么说。

姑爷家门前有一条山沟流过,左边人户院坝沟边生长着一棵大黄桷树,树冠几乎遮盖了整个坝子。清道光时的一年,春夏大旱无雨,入冬前,姑爷祖上两个老辈子背一包税盐去山里换粮食。第三天回来时,豌豆、胡豆、苞谷、米等一大挑,在路上砍了根黄桷树棒当打杵,天黑到家,顺手插在院坝边边上,没再管它。

第二年树棒发了芽……

姑爷说,这故事一辈一辈传下来的,传到他这代时,黄桷树仍在,更大更老了,但树前的房子却已改了姓。姑爷的爷爷和爹妈都抽大烟,败了家,搬到旁边的偏偏房住,买房的是罗家。

这树是‘活’的,它每天都把我们盯到起的。陆陆续续听到姑爷摆过很多这树的故事。

姑爷的爷爷把房子卖给罗家前,想把黄桷树先卖给铁厂,他们生产熬盐的大铁锅。化铁水时,须用木棒搅拌,捞出渣滓,其他木棒一入铁水马上就要燃起来,唯用黄桷树棒不燃。砍树前,按规矩请了一位私塾先生代写契约。先生磨好墨、铺开纸,正准备动笔,突然眼镜掉在地上,镜片摔得粉碎。先生受到惊吓,认为是老天在警告自己,这个契约不能写。黄桷树保存了下来。

我感冒咳嗽时,如果是初夏,姑姑会从这棵黄桷树干上扯下一些白须须,熬了水给我喝。没白须须的季节,就剥点根或树皮熬水,喝一两天就好。

有一天大人们坐在黄桷树下摆龙门阵。罗家小儿子说,从前的从前,有一年,这棵黄桷树的叶子掉光了,枝丫也枯了,大家都说老死了。腊月里的一天,有一户儿在院坝杀年猪,地灶锅里炖着猪骨、猪下水翻开,不知哪儿来的一个叫花子讨骨头啃。年关叫花子特别多,正忙着的杀猪匠见他连讨饭碗都不拿一个,没好气地了一句:骨头没得!汤要不要?这叫花子当真:要!便提起脏兮兮的衣襟接汤。杀猪匠也缺德,硬是舀了一瓢汤倒在他衣襟里,可汤竟一滴不漏。杀猪匠目瞪口呆地看着叫花子一步一步走到枯黄桷树下,把汤倒在树根脚。地一声,黄桷树着了火,火苗从下到上舔了个遍,就熄了。第二年开春,被烤得皴黑的枝丫发出嫩芽,黄桷树活了过来。

漫步重庆城,随处可见一棵棵苍劲的黄桷树,根系紧紧扎进石缝,屹然挺立在城墙、堡坎、石壁上。初春时,一片新绿悦目;盛夏,如一把把遮阳的巨伞;秋冬,他树凋零,黄桷树依然郁郁葱葱地昂扬。这是重庆人特别引以为自豪的一道风景。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重庆城行道树中已有黄桷树两千多棵,1985年底,近万棵。19867月,黄桷树被确定为重庆市市树。

重庆城建在山上,山又在城中,道路两旁,过去建有很多挡土石堡坎,或在岩石上敷一层三合土护面,夏天辐射热大,平时看上去也不美观。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园林绿化部门在朝天门城墙和北区路岩壁上进行垂直绿化试点。园林工人从几公里外运来新土,腰上拴绳子,吊在石壁、堡坎上打洞、填土、垒石做窝子,再次栽种迎春花、爬壁虎、七姊妹等藤蔓植物十来万株,并栽种三千二百多棵黄桷树。三年中,藤蔓植物因各种原因损坏、死亡殆尽,唯有大量的黄桷树成活下来。

初中时,我读了《松树的风格》《白杨礼赞》后,对满城的黄桷树心存好奇,希望也能找到伟岸的故事。那时候阅读物有限,便依靠《现代汉语词典》查找。结果没有黄桷树,只是黄葛树,注解:落叶乔木,叶子卵形,平滑有光泽,花托球形。木材暗灰色,质地轻软。虽然有些失望,但想来应该是它了:黄桷树的叶子也是卵形的,球形花托可能就是我们俗称的黄桷泡儿

有一次写作文,我把黄桷树写成黄葛树。老师在字处画了叉,写上。后来我查证,植物学里也没有黄桷树,就是黄葛树。重庆方言中,读音相同,重庆人想当然地认为树木名称应加旁,于是就有了黄桷树的叫法和写法,久而久之成为习惯,叫黄桷的地名也比比皆是。

错判黄葛树的周老师是山东人,七年后我们竟然成为同事。我被抽去写县志,他是县志主编。周老师肯定不记得错判黄葛树的事,他家乡没有这种树,入乡随俗认定了黄桷树。可他并没有落地生根,县志没写完就远走了,不是回家乡山东,而是去了富裕而陌生的成都平原。

很快,我也离开县志办,到了市里工作。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通过描述罗志军家、嘉陵江中游武胜县老城以及姑爷家门前等不同地方的黄桷树,展现了黄桷树在重庆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B.姑爷家的黄桷树因为被一位私塾先生认为有灵性,所以被保留下来,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C.文本中提到的黄桷树棒在化铁水时不会燃烧的特性,既体现了黄桷树的实用价值,也暗示了黄桷树在人们心中的特殊地位。
D.重庆人在城墙、堡坎、石壁上种植黄桷树的做法,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也体现了黄桷树在重庆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大人们的聊天,作者巧妙地引入了更多关于黄桷树的故事。这些故事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深化了黄桷树这一意象在读者心中的印象。
B.文章结尾,周老师未能“落地生根”隐喻了他在追求个人发展或物质利益的过程中,可能失去了对精神家园的坚守和追求。
C.在文章内容的呈现上,作者运用了叙述、描写和议论等多种手法,叙述中穿插了“我”的亲身经历和听闻的故事,使得文章更加丰富多彩。
D.文章的语言质朴自然,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却能够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黄桷树的形态和生长环境。同时,作者还巧妙地运用了方言和口语。
3.本文很好地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4.黄桷树的象征意义在文中逐渐深化,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2024-06-12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