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7649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我求学的时期,一些研究人员就已经证明蜜蜂和一些其他的昆虫会表现出智力行为,但是大部分人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比如,蜜蜂会数数,能掌握相同和不同的概念,通过观察同伴学会一些复杂的任务以及了解自己身体的尺寸——这在人类中属于一种和意识相关的理解能力。它们似乎也能感受喜悦和痛苦。换言之,现在看来至少包括蜜蜂在内的一些种类的昆虫——也有可能是全部昆虫——都拥有感知能力。

目前已经有一些认知偏差测试可以用来评估一些活体动物的精神状况,比如圈养的大鼠。这些测试的本质就像是一条谚语的翻版:悲观者会认为半杯水几乎是空的,而乐观的人会认为半杯水几乎是满的。我和合作者决定也给蜜蜂开发一个类似的测试。

我们训练一组蜜蜂形成了蓝色和糖水奖励的联想记忆,而绿色对应着没有糖水奖励,另外一组则相反。随后,我们向蜜蜂展示一种绿松石色,颜色介于蓝色和绿色之间。在一部分幸运的蜜蜂看到绿松石色的前一刻,我们给予了它们意想不到的糖水奖励,而另一部分蜜蜂没有奖励。在实验前是否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糖水奖励,能决定蜜蜂对这种不明确刺激的反应。那些得到了意外糖水奖励的蜜蜂会比其他蜜蜂更快靠近绿松石色。这项测试表明,当蜜蜂接受一个意外的奖励后,它们会拥有乐观的心态。研究人员发现,这种状态和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有关,它会让蜜蜂对不确定的刺激更加乐观——蜜蜂会认为这种颜色更接近蓝色或绿色,将它和奖励联系在一起,就像训练时一样。

另外一项研究表明,蜜蜂不仅存在乐观的情绪体验,还能体会玩耍的乐趣。我们将一个活动场和一个熊蜂蜂巢连通,活动场的一侧有可以被移动的球,而另一侧的球则不能被移动,不过中间有一条畅通无阻的通道继续延伸到一个饲喂点,在里面熊蜂可以自由获取糖水和花粉。这些熊蜂会想尽办法一次又一次回到游戏区,在那里随意将球推向任何一个方向,尽管它们很长时间内都不会有糖水奖励,附近也没有充足的食物——似乎这个活动本身就很有趣。这种情形与其他研究人员在脊椎动物中发现的情况一致,相较于年长的个体,年轻个体更容易被球吸引。此外,雄性个体玩耍的时间会比雌性个体更多,这可能是因为雄性熊蜂不需要为蜂群工作,有更多的闲暇时间。这些实验不仅非常精巧,还为研究蜜蜂拥有积极的情绪样状态,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

所有这些研究也引出了一个令人不安的问题,那就是蜜蜂也许拥有感知疼痛的能力。研究人员想要通过实验来验证这个问题,但也会因此陷入一个道德因境:如果实验结果支持这种观点,那么研究可能会改善数万亿只野生和饲养昆虫的现状。

如果有一些昆虫有知觉,且可以感受到疼痛,真实的情况可能也确实如此,那这一发现会有什么意义呢?有时候,我会被提问类似这样的问题:这是否意味着我不应该拍死落在手臂上的蚊子,即使它可能会让我患上危及生命的疾病?不,其实不是这样的。如果死亡是瞬间的,比如你一巴掌拍死皮肤上的蚊子,那么蚊子遭受的痛苦可能会很小。而如果用放大镜点燃蚂蚁,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一些资助机构经常鼓励研究人员从事昆虫而不是脊椎动物研究,部分原因是这类研究没有伦理道德问题上的顾虑。

为了生存和获取食物,我们几乎不可避免地会杀死其他生物。考虑到受影响的昆虫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拥有感知力,我们都应该尽到道德上的义务,尽量减少它们的痛苦。

(摘自拉斯·奇特卡《昆虫的内心世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蜜蜂和一些其他的昆虫会表现出智力行为,这一观点并没有得到广泛认可,因为在当时它还只是少部分研究人员的猜想。
B.“悲观者会认为半杯水几乎是空的,而乐观的人会认为半杯水几乎是满的”,这条谚语的意思是认知偏差测试有待科学验证。
C.在蓝色和糖水奖励的联想记忆测试中,研究人员发现:多巴胺这种神经递质的产生与否,是蜜蜂能否拥有乐观情绪的决定因素。
D.在作者看来,一巴掌拍死皮肤上的蚊子和用放大镜点燃蚂蚁,这是我们对待昆虫的两种不同性质的行为,不可混为一谈。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        

A.糖水或花粉的意外奖励,是蜜蜂产生情绪样状态的相关因素。
B.在球不可移动的条件下,饲喂行为才会对蜜蜂情绪起到作用。
C.推球玩乐的过程中,饲喂点的奖励对蜜蜂的吸引力有所减弱。
D.可被移动的球能让蜜蜂体会到玩耍的乐趣,拥有积极的情绪。
3.伴随着对昆虫感知能力发现的过程,研究人员很可能因为伦理道德的顾虑而陷入两难困境。假如你是需要继续研究的科学工作者,你会如何说服自己继续研究?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自己的思路。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除了讲求实用以外,我们还要有一种为学问而学问的兴趣,为真理而真理的态度。逻辑就它的本身说,是一种纯粹科学。逻辑之学,自亚里士多德轫创以来,经过中世纪,到九十余年前,一直是在冬眠状态之下。而自十九世纪中叶波勒等人重新研究以来,突飞猛进,与纯数学合流。由于晚近逻辑发展之突飞猛进,引起数学对于其本身的种种根本问题之检讨与改进。写文运思而依照逻辑方式,是一件颇不易办到的事,好比在这个世界上,全然健康的人也不多见。很少人能说他的运思为文全然无逻辑上的毛病,即使是逻辑专家,也不能完全办到这一点。逻辑训练,除了积极方面可能助长我们的推论能力以外,在消极方面可以多少防止错误的推论,而且可以直接或间接帮助我们免除种种常见的谬误。

(摘编自殷海光《逻辑新引》)

材料二:

稻草人谬误是指在论辩过程中通过歪曲对方来反驳对方,或者通过把某种极端荒谬的观点强加给对方来丑化对方的诡辩手法。就像树起一个稻草人做靶子,并自欺欺人地以为:打倒了这个稻草人,也就打倒了对方。

歪曲对方观点的重要手法有夸张、概括、限制、引申、简化、省略、虚构,等等。例如,无政府主义者故意把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论点“人们的经济地位决定人们的意识”,歪曲为“吃饭决定思想体系”,并对这个荒谬的论点大加攻击。有人驳斥了这一偷换论题的诡辩手法:【甲】“究竟何时、何地、在哪个行星上,有哪个马克思说过'吃饭决定思想体系'呢?【乙】为什么你们没有从马克思著作中引出一句话或一个字来证实你们的这种论调呢?诚然,马克思说过,人们的经济地位决定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思想,【丙】可是谁向你们说过吃饭和经济地位是同一种东西呢?难道你们不知道,像吃饭这样的生理现象是与人们的经济地位这种社会现象根本不同的吗?【丁】如果说人们的经济地位等同于吃饭,那么有钱人就不买书不看报只是当个饭桶喽?

稻草人谬误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避强就弱、避重就轻、避实就虚,即论敌本来为自己的观点提出了很多论据,在反驳时,却避开对方所提出的那些强有力的、重要的、实实在在的论据,而专挑那些比较弱的、不太重要的、虚的论据展开反击。这也等于歪曲了对方,故意把对方弱化为稻草人。

不过,无论在逻辑上还是在人们的心理上,稻草人谬误都是不管用的。因为批判的态度应该是科学的态度:在批判对方时,在与对方论战时,每个人都有义务忠实地转达对方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展开论战,这是逻辑的要求,也是道德的要求!

(摘编自陈波《逻辑学十五讲》)

材料三: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对他人的观点进行转述的情况,例如,评论家说:“我不喜欢这本书。也许在行至孤岛的情况下,没有了别的书,我才会喜欢它。”出版商转述为:“评论家说即使在行至孤岛的情况,他仍然喜欢它。”

从这一案例中可以看出,评论家的原意是“不喜欢这本书”,而出版商则将其扭曲为“喜欢这本书”,但出版商并没有对评论家的观点进行攻击,可见,扭曲的目的显然不是为了使得评论家的观点更容易被攻击,而是出于另一种私利——书本销量更好。那么,它属于什么谬误呢?

在《扭曲语境:对承诺的操纵》一文中,作者沃尔顿和马卡纽认为这是一种欺骗性的引用谬误。“为了理解在对话中,错误的引用作为一种欺骗策略的谬误,有必要研究引语作为一种常见的工具在论证中使用。”他们首先对“引用”进行了讨论,认为引用作为论辩的一种策略有支持和对抗两种形式。其中,支持策略是指利用引用来支持自己,增加自己立场的可信度,而对抗策略则是利用引用来攻击对手,降低对方立场的可信度。沃尔顿和马卡纽基于对多种引用实例的分析,总结了三种引用谬误,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改变原文和改变语境。其中,改变原文包括错误引用和选择性引用,错误引用谬误即对原文的改写,选择性引用则是对原文的省略;改变语境是指扭曲语境谬误。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改变原文类谬误,会通过对原文的改写或省略而造成语境的改变,即改变原文的引用谬误与改变语境的引用谬误存在交叉情况。在同一谬误中,可能既存在改写又存在省略,如上例中,既省略了“没有了别的书”,也对原句进行了调整,改变了原句的意思,属于引用的支持策略。但是,“引用”本身并不是说要对原文不做一丝改动,有些对原文的省略、改写并不会改变原文的意思,而引用谬误之所以是谬误,关键就在于其在引用中改变了原文的意思。

如上文提及,引用谬误不同于稻草人谬误:一是,稻草人谬误是对对方观点的扭曲,而引用谬误可以是对任何人的任何话语的扭曲;二是,稻草人谬误是利用扭曲攻击对方,而引用谬误还可以利用扭曲支持自己的论证。但两者之间又存在联系,引用谬误可以作为稻草人谬误的手段,帮助完成“扭曲”任务。结合引用谬误的不同类型,我们发现省略原文、改写原文和改变语境构成了稻草人谬误中的三种主要扭曲手段并由此产生了丰富多样的稻草人谬误。

(摘编自金立、孙玥《稻草人谬误的性质与类型探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提到数学是为了介绍逻辑学在发展中取得的进展,举写文运思的例子则是为了说明逻辑错误很难避免并以此引出逻辑训练的意义。
B.材料二第三段“这也等于”中的“也”字很严谨,说明“避强就弱”等与歪曲对方观点虽然属于稻草人谬误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本质上是相同的。
C.材料三为了达到讲清引用谬误类型的最终目的,先以具体案例引人,然后介绍了引用的类型,在此基础上又对不同概念进行了层层的比较。
D.材料一总体上谈逻辑的重要性,材料二和材料三则深入具体论述了对稻草人谬误的认识,这些认识从一定意义上可印证材料一的有关观点。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以“冬眠状态”比喻逻辑学在其发展中经历的长时间停滞,这说明了在波勒等人重新研究以前,没有人关注或研究过相关的学问。
B.批判的态度应该是一种为真理而真理的科学态度,论战双方要客观呈现彼此观点,摒弃个人主观情感,将逻辑的要求置放在道德的要求之上。
C.改变原文可能会出现引用谬误,这种谬误还会存在与改变语境的引用谬误相交叉的情况;但并不是改写了原文,就一定会出现引用谬误。
D.既然引用谬误可以作为稻草人谬误的手段,帮助完成扭曲任务,那么,理论上可以依据引用谬误的类型,划分出稻草人谬误的所有具体类型。
4.材料二画线部分是对无政府主义者的驳斥,其中使用了归谬法的一项是(     
A.甲B.乙C.丙D.丁
5.《孟子·滕文公下》:“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孟子对杨朱、墨翟两人观点的批评,均存在逻辑谬误,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
今日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不仅要突破话语霸权,还要实现文明平等对话。

黑格尔在其著作中常常以中国文化为指摘对象,或称中国没有哲学,中国文化没有思辨思想,《论语》不翻译才是更好的。对此,钱钟书先生曾提出严厉批评。在《管锥编》的《论易之三名》中,钱钟书先生写道:“黑格尔尝鄙薄吾国语文,以为不宜思辨;又自夸德语能冥契道妙,举‘奥伏赫变’为例,以相反两意融会于一字,拉丁文中亦无义蕴深富尔许者。其不知汉语,不必责也;无知而掉以轻心,发为高论,又老师巨子之常态惯技,无足怪也;然而遂使东西海之名理同者如南北海之马牛风,则不得不为承学之士惜之。”

长期以来,西方学界充满着“黑格尔式”的无知与误解。西方学者一直以“两希文化”作为文化的源头,西方文明史的开端常常以古希腊为首,形成了学术界“言必称希腊”的现状。西方学者的文明优越论来源于希腊文明起源论,基佐毫不掩饰地认为希腊民族的进步远超于东方各民族的进步;黑格尔称,“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在我们德国人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黑格尔甚至说,“在希腊生活的历史中,当我们进一步追溯时,以及有追溯之必要时,我们可以不必远溯到东方和埃及”。这样的论断不符合文明史实的发展,不符合文明互鉴的历史规律,希腊文明的起源发展离不开当时先进的古埃及文明、两河文明,中国学者也应像钱钟书先生一般敢于批评,敢于对话,敢于在世界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中以基本史实为依据来正本清源。

众所周知,全世界有四大文明古国,都有着非常古老而辉煌的文明。人类今天所拥有的很多哲学、科学、文字、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都可以追溯到这些古老文明的贡献。四大文明古国最重要的文明特征,是都创造了自己独有的文字。尽管西方文明史书写中往往将“希腊文明”作为历史的源头,但四大文明古国中并没有希腊文明。这是因为古希腊文明不是原生性文明,不是原创文明,而是吸收古苏美尔——古巴比伦、古埃及文明而形成的次生文明。例如,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人在学习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加上元音发展成古希腊字母,在古希腊字母的基础上,形成了拉丁字母。古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后来成为西方国家字母的基础,所以腓尼基字母是字母之母。另外,古希腊的青铜器来自两河文明,希腊人使用的日晷来源于巴比伦文明,希腊神话中的人名都是从埃及引进,从法律到建筑无一不是希腊人向埃及人学习的成果。

由此观之,作为西方文化之“源”的古希腊乃是东方古文明之“流”。这更加印证了习总书记指出的,“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然而,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出现以“交流互鉴”为书写主旨的文明史,如果按照现有的文明史书写,这些文明互鉴的史实将被永久掩埋,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执笔写史的话语权问题。目前中国学者乃东方学者在国际上的学术话语皆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窘境,想要打破这一窘境,我们便从具体的文明史实入手,从文明互鉴问题的阐释展开,在具体的阐释中展现出文明发展的全貌,同时从具体的论述中形成我们的话语。笔者认为,从“重写文明史”这一具体话语实践切入,从这一体认人类文明发展的核心问题入手,可以成为中国学者话语建构的最佳开端。触类旁通,文明史的话语建构必将逐渐蔓延至文学史、艺术史、哲学史等诸多领域。从历史发展的视角出发,结合历史背景和当代意义,从各个领域的史实出发来重写,以客观的史实阐释出自己的观点,我们的声音才能真正在世界上传开、传响、传深。以重写文明史展现世界多元文明的悠久历史,以文明对话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以交流互鉴的文明史实打开人类文明书写的中国话语之门。

(摘编自曹顺庆《重写文明史 重塑文明观-构建人类文明书写的中国话语》)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黑格尔认为东方和埃及没有对希腊文明产生影响,所以欧洲人尤其是德国人,并不会对东方和埃及产生精神归宿感。
B.客观的文明史研究需要“正本清源”的学术意识和观点立场,正如钱钟书先生敢于立足基本的史实进行批评和对话。
C.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古老而辉煌,对当下众多领域的知识形成了积极影响,一定程度上展现出文明源头的意义。
D.中国乃至东方学者想在国际学术话语权的困境中突围,需要关注具体文明史实,阐释文明互鉴,展现文明发展全貌。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理过程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
C.
D.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第四段小标题的一项是(     
A.文明古国的历史悠久而厚重B.独有的文字成就文明的象征
C.世界文明间的互通互赏互鉴D.古希腊文明次生性历史渊源
4.请简要概括钱钟书先生批驳黑格尔观点的理由。
5.学校组织以“丝绸,让东方文明在西方重放光彩”为主题的宣传活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请依据文本内容,拟写海报文案宣传要点。
今日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县域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2024·河北秦皇岛·二模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国际合作交流日益密切的当今世界,为了更好地实现跨语言、跨文化交际,展现中国国家形象,国际中文教育需要从各种视角、各类媒介中,不断去发掘适合留学生学习的语言文化材料。这些材料可以是情节生动、内容有趣的小说,也可以是形象逼真、风格独特的影片,还可以是真实感人、触动人心的报道,甚至还可以是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只要其中散发中国韵味,展现中国情趣,刻画中国形象,就是值得我们积极向海外推荐的最佳学习资源。在跨文化语境交流中,挖掘、丰富并传播这些文化资源,并在此基础上讲好中国故事,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海外传播,树立中国文化新形象。

在教学内容及教学资源方面的筛选和利用对于讲好中国故事至关重要。从语言教学的角度看,好故事可以从优秀的文学文本里找。故事作为国际中文学习材料,主要依托小说作品。一个好故事不见得都出现在小说中,但一部好小说必定包含着好故事。在小说家族中,短篇小说由于篇幅短、字数少、情节集中,比较方便外国留学生进行阅读和学习,正如胡适所说,短篇小说是用最经济的文学手段,描写事实中最精彩的一段,或一方面,而能使人充分满意的文章。不过随着外国汉语学习者越来越多,水平越来越高,长篇小说尤其是当代长篇小说也需要逐渐纳入学习范围,毕竟优秀的长篇小说最能体现一个国家文学实力和艺术高度,是最能对社会生活和人物百态进行全景式呈现的文本。长篇小说故事生动,情节曲折,人物典型,不过篇幅长、字数多,对于非母语水平的外国人来说,整篇通读困难较大。为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先进行故事内容的梳理和勾勒,再挑选出小说中最适合、最值得外国人细读并赏析的文本横截面,保证其既有语言层面的教学价值,又在情节内容上饶有趣味、引人入胜,从而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和传递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内涵。

好故事还包含在优秀的影视剧作品中。在文化语境多维拓展和传播方式不断丰富的当今社会,好故事的讲述已不再仅仅满足于恢弘场面和宏大叙事,而是透过平民视角,去呈现普通老百姓的真实生活。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只有真实才能让人感同身受,才能引发共情和共鸣,从而减少因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误解甚至冲突。一些影视剧作品中成功的平民视角叙事可以巧妙地将个体与国家、普通与伟大紧密勾连在一起,以小见大地还原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与变革的整体图景。一个个看似普通的人物身上所涌动着的积极向善、追求梦想、执着坚毅的人性的力量,与中国社会艰难曲折中前进发展的轨迹交织互融。因此,我们要去找寻更多适合传播、易于接受的中国故事,让留学生了解中国社会最真实的模样。此外,那些生活在中国或对中国感兴趣的外国人,对于书写和记录外国人在中国的生活场景,讲述外国人在中国的经历与体验、生活与理想、收获与成长的各类故事,如短视频老外在中国系列”“第三只眼看中国等,也都可以拿来借鉴、为我所用,丰富教学内容和资源。

(摘编自李丽《讲好中国故事的实践路径》)

材料二:

讲好中国故事,要有善于讲故事的人,培育讲好中国故事的主体非常重要。这方面,政治立场是第一位的,应当在坚定政治立场的基础上推进中国故事讲述者的多元化,鼓励引导行业人才、海外中国留学生、平民英雄等传播主体的积极参与,形成讲好中国故事的大力量

首先,重点聚焦行业人才。中国制造正在从跟跑者变成领跑者,科技创新是主角,青年是主力军,因此应多培育和发掘具有深厚爱国主义情怀、丰富生活阅历、突出专业技能的行业人才,讲述具体的中国产业发展与实践故事,以及处理工作与生活具体问题的经验。《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9》显示,68%的海外受访者认为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强,其中高铁等是认知度最高的中国科技成就。可以选取相关行业人才主动传播中国的物质文明,以此作为国外民众了解中国的窗口,进而领会其中蕴含的精神文明。

其次,应充分发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海外留学生讲述中国故事时能够较好地引起海外受众的情感共鸣和思想共识。可在海外与中国留学生集中的留学组织、行业协会、高校学联等共建海外文化传播联络工作站,引领留学生以优美的国乐、高雅的汉服、优秀的传统、可口的美食等中华文明精粹作为传播内容,竭力与各国民众寻找析神共鸣,用通俗易懂、立体形象的方式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推动文明互鉴与民心相通。

再次,有效调动平民英雄的传播潜力。平凡人物的个人经历和亲身感受更容易引起国外民众的共鸣与深思,人物叙事所折射出的国家发展与时代变化,更具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可通过这类平凡英雄讲述时代大局,折射出有理想、有信念、有责任、有担当的大国大党形象。

(摘编自石雪、朱国林《引领肯年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中华文明大传据体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影片、报道、歌曲等都可以成为留学生学习的语言文化材料,国际中文教师在教学时要从各种视角和各类媒介中不断发掘。
B.短篇小说是国际中文学习的主要材料,但随着外国汉语学习者人数的增加、水平的提高,长篇小说也应该逐渐纳入学习范围。
C.培育讲好中国故事的主体首要的是要坚定政治立场,在这一基础上推进讲述者的多元化,鼓励引导各类传播主体积极参与。
D.海外的中国留学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力量,中国留学生可以通过汉服、美食等形式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传播中华文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好故事大多存在于小说和影视剧作品中,可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国际中文教学。
B.长篇小说比短篇小说艺术价值更高,但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学习难度较大。
C.虽然中外文化存在差异,但由真实的影视作品所引发的共情和共鸣是相通的。
D.超半数的外国人认可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认为高铁是中国最高的科技成就。
3.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第二段引用胡适的话,证明短篇小说具有篇幅短、字数少、情节集中、便于阅读学习的优势。
B.材料一指出了国际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教师在对外教学中应丰富教学内容和资源的具体建议,
C.材料二整体上采用总分式结构,主体部分为并列结构,分析了讲好中国故事应培育的三个传播主体。
D.两则材料都围绕“讲好中国故事”展开论述,都对“如何更好地向海外传播中华文化”的问题作出了回答。
4.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中国计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李翔博士用全英文面向13名海外留学生讲述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
B.芭蕾舞剧《花样年华》的创作集结了中法两国多位知名艺术家,是上海芭蕾舞团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的大胆尝试。
C.康世输在丹麦攻读研究生期间,利用寒假时间,凭借九年的传统武术学习经验,开办了武术指导班,教授丹麦人武术。
D.巴基斯坦留学生马斯克擅长写汉字,经常写文章发给巴基斯坦的亲戚朋友,介绍中国民族音乐、国画和书法等传统文化。
5.李老师准备在国际汉语一班引导外国留学生品读《红楼梦》,她想在“林黛玉进贾府”“刘姥姥初进大观园”这两个经典情节中任选其一让留学生品读赏析,请你给李老师进行推荐,并结合材料说明推荐理由。
今日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秦皇岛市部分高中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语文短简

汪曾祺

普通而又独特的语言

鲁迅的《高老夫子》中高尔础说:“女学堂越来越不像话,我辈正经人确乎犯不着和他们酱在一起。”(手边无鲁迅集,所引或有出入)“酱”字甚妙。如果用北京话说“犯不着和他们一块掺和”,味道就差多了。沈从文的小说,写一个水手,没有钱,不能参加赌博,就“镶”在一边看别人打牌。“镶”字甚妙。如果说是“靠”在一边,“挤”在一边,就失去原来的味道。“酱”字、“镶”字,大概本是口语,绍兴人(鲁迅是绍兴人)、凤凰人(沈从文是湘西凤凰人),大概平常就是这样说的,但是在文学作品里没有人这样用过。

屠格涅夫的散文诗写伐木,有句云“大树缓慢地,庄重地倒下了”。“庄重”不仅写出了树的神态,而且引发了读者对人生的深沉、广阔的感慨。

阿城的小说里写“老鹰在天上移来移去”,这非常准确。老鹰在高空,是看不出翅膀搏动的,看不出鹰在“飞”,只是“移来移去”。同时,这写出了被流放在绝域的知青的寂寞的心情。

我曾经在一个果园劳动,每天下工,天已昏暗,总有一列火车从我们的果园的“树墙子”外面驰过,车窗的灯光映在树墙子上,我一直想写下这个印象。有一天,终于抓住了:

车窗蜜黄色的灯光连续地映在果树东边的树墙子上,一方块,一方块,川流不息地追赶着……

“追赶着”,我自以为写得很准确。这是我长期观察、思索,才捕捉到的印象。

好的语言,都不是奇离古怪的语言,不是鲁迅所说的“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都只是平常普通的语言,只是在平常语中注入新意,写出了“人人心中所有,而笔下所无”的“未经人道语”。

平常而又独到的语言,来自长期的观察、思索、捉摸。

读诗不可抬杠

苏东坡《惠崇小景》诗云:“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是名句,但当时就有人说:“鸭先知,鹅不能先知耶?”这是抬杠。

林和靖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千古名句。宋代就有人问苏东坡,这两句写桃、杏亦可,为什么就一定写的是梅花?东坡笑曰:“此写桃杏诚亦可,但恐桃杏不敢当耳!”

有人对“红杏枝头春意闹”有意见,说:“杏花没有声音,‘闹’什么?”“满宫明月梨花白”,有人说:“梨花本来是白的,说它干什么?”

跟这样的人没法谈诗。但是,他可以当副部长。

想象

闻宋代画院取录画师,常出一些画题,以试画师的想象力。有些画题是很不好画的。如“踏花归去马蹄香”,“香”怎么画得出?画师都束手。有一画师很聪明,画出来了。他画了一个人骑了马,两只蝴蝶追随着马蹄飞。“深山藏古寺”,难的是一个“藏”字,藏就看不见了,看不见,又要让人知道有一座古寺在深山里藏着。许多画师的画都是在深山密林中露一角檐牙,都未被录取。有一个画师不画寺,画了一个小和尚到山下溪边挑水。和尚来挑水,则山中必有寺矣。有一幅画画昨夜宫人饮酒闲话。这是“昨夜”的事,怎么画?②这位画师画了一角宫门,一大早,一个宫女端着筐箩出来倒果壳,荔枝壳、桂圆壳、栗子壳、鸭脚(银杏)壳……这样,宫人们昨夜的豪华而闲适的生活可以想见。

老舍先生曾点题请齐白石画四幅屏条,有一条求画查慎行的一句诗“蛙声十里出山泉”,这很难画。“蛙声”,还要从十里外的山泉中出来。齐老人在画幅两侧用浓墨画了直立的石头,用淡墨画了一道曲曲弯弯的山泉,在泉水下边画了七八只摆尾游动的蝌蚪。真是亏他想得出!

艺术,必须有想象,画画是这样,写文章也是这样。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节选自《塔上随笔》)

文本二:

早春(习作)

汪曾祺

彩旗

当风的彩旗。

像一片被缚住的波浪。

杏花

杏花翻着碎碎的辫子……

仿佛有人拿了一桶花瓣散在树上。

早春

(③新绿是朦胧的,漂浮在树杪。

完全不像是叶子……)

远树绿色的呼吸

黄昏

青灰色的黄昏,

下班的时候。

暗绿的道旁的柏树,

银红的骑车女郎的帽子。

橘黄色的电车灯。

忽然路灯亮了,

(像是轻轻地拍了拍手……)

空气里扩散着早春的湿润。

火车

火车开过来了。

鲜洁,明亮,刷洗得清清爽爽,好像闻得到车厢里甘凉的空气。

这是餐车,窗纱整齐的挽着,每一个窗口放着一盆鲜花。

火车是空的。火车正在进站,去接纳去往各地的旅客。

火车开过去了,突突突突,突突突……

火车喷出来的气是灰蓝色的,蓝得那样深,简直走不过一个人去;但是,很快在它经过你面前的时候,④它映出早已是眼睛看不出来的夕阳的余光,变成极其柔和的浅红色;终于撕成一片白色的碎片,正像正常的蒸汽的颜色,翻卷着,疾速地消失在高空。于是,天色暗下来了。

【注】①《早春》(习作)是汪曾祺在《诗刊》1957年第6期上发表的一组小诗,包括四首新诗和一首散文诗。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第一则以鲁迅、沈从文、屠格涅夫和阿城等作家以及作者自己的作品为例,向读者展示了语言的魅力。
B.文本一第三则中,画师画“深山藏古寺”和齐白石画“蛙声十里出山泉”都运用了将不同感官体验相融合以引发想象的方法。
C.文本二“黄昏”一节通过“青灰”“暗绿”“银红”“橘黄”等不同颜色的组合,构建了一幅生动可感的早春图景。
D.文本二“火车”一节对火车开来又开去的描述,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景有情,淋漓尽致,牵引着读者的心弦。
2.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处语句表达了作者对读诗态度的看法,批评了读诗抬杠的人,但肯定了这些人的政治能力。
B.第②处语句展示了想象如何帮助我们填补时间的空白,让人通过细节想象过去的生活场景。
C.第③处语句中“朦胧”一词把新绿的美描写得亦真亦幻,新奇而梦幻,天真而烂漫,极具新意。
D.第④处语句展现了火车经过时气流的变化,赋予了这一过程以视觉上的美感,画面生动立体。
3.有人认为,《普通而又独特的语言》这则短简中举的例子可以不分先后,随意安排顺序,你认同吗?请结合这部分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4.文本一中,作者强调了想象在文艺创作中的重要性,请任选文本二中“彩旗”“杏花”“早春”“黄昏”四节小诗的两节,简要分析其想象手法的运用。
今日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高中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黄河,母亲的河   

魏巍

黄河,是我故乡的河,母亲的河,我从小对她就是熟稔的和亲昵的。我多次渡过她的激流,也察看过她各段的腰身和雄姿,可是却没有观赏过有名的壶口瀑布,这不能说不是一件憾事。

黄河离我住的县城不算太远,离黄河五六里远,就能听到远远传来呼隆隆、呼隆隆,一种近乎天际滚过的轻雷。住在黄河岸上的人,大约十几里外在枕上就能听见这隆隆的涛声了。我第一次走到她的身边时,真要惊呆了。哦,这就是黄河吗?她那铺天盖地而来的赭红色的滚滚黄流,无涯无际,仿佛整个大地在向前移动,而你站在岸边,反而像站在船上向后漂去。我也曾登上邙山之巅看过黄河:遥望北岸,仅能看到一条窄窄的模糊的黑线;而向西一望,却是天连水、水连天,那汹涌澎湃的黄流,就像真的是从天上倾下来似的。唯有这时你才能真正体会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境界。

卢沟桥的炮声震动着全国青年的心。接着是敌寇深入华北,大片国土沦丧。当我面对着黄河滔滔的巨浪时,不知怎的,我再也制止不住自己的泪水。黄河啊,那一次我记不清洒向你多少泪水了!当时我写下了五百行的长诗,随之便离开了故乡。

在西安,我赴延安的行动受阻,不得不折返潼关。在这里我又看到了黄河。她刚从秦晋的峡谷里奔腾而出,顿时呈现出狂放不羁的性格,那一泻千里的气势是何等的豪迈!当我在汹涌的水流上回顾巍巍雄关,也许因为一种慷慨赴战的心情,觉得祖国的山河真是从来未有的壮丽!

此后,我接触的就是秦晋峡谷间的黄河了。一九三八年春初,我随军经山西吉县到延安去,正巧在壶口附近渡河。可是一来军情紧急,日军距我仅十五华里,二来黄河正在解冻,我们便急匆匆地踩着冰越过去了,哪能看到壮观的壶口瀑布呢!我只记得,当时每个人挟着一束谷草,边走边把谷草铺在冰上。黄河的冰足有一两丈厚,有一块已经深深地陷了下去,我们是沿着曲曲折折的冰的边缘走过去的。

在延安经过八九个月的学习,我又回到前方。这次是在壶口的上游佳县渡河。尽管黄河在秦晋峡谷中涛声震耳,常常发出狮虎一般的吼声,可是比起我故乡的黄河,我总觉得她不是黄河。我同伙伴们一起跨上木船,本来想在船浮中流时好好地欣赏一番,不想在艄公们的呐喊声中,船颠了两下便像箭一般地斜射到了对岸。从此,我便好多年没有见过黄河。

解放战争后期,我随大军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战役,又在潼关南渡黄河。解放宁夏后,我便和我的团队一起,驻守在黄河边的一座小城。那时我朝朝夕夕都可以看到黄河,来往银川也要渡过她。这里虽不像我故乡的黄河那样浩瀚,但却比秦晋峡谷中的黄河宽阔得多。她行驰在贺兰山下的黄土高原上,显得那样从容不迫;水流上不时漂过的羊皮筏子,也浮浮沉沉、悠然自得。她是多么尽职尽责地滋润着这里的土地,使这里成为塞北江南。

近几年,我又看了包头、兰州等处的黄河,还有青海高原远上白云间的黄河。黄河的源头对我自然是有吸引力的,但未必有亲近她的机缘了。而近在咫天的壶口瀑布却始终没有观赏过,这不能不是最大的憾事。

终于,这次乘赴延安的归程之便,可以了却这一心愿了。

壶口在宜川境内,距县城还有一百多华里的路程。我们在宜川略事休息就上路了。路上,宜川的同志说,壶口是黄河唯一落差四十多米的大瀑布。正谈叙间,忽见前面的河谷里腾起了几丈高的白烟,仿佛大团大团的白云落在峡谷里。刚想动问,宜川的同志就指着白烟笑道:那儿就是壶口瀑布了。我们望见升腾着白烟的瀑布下,簇拥着的游人正在指指画画地观看,怎肯就此止步呢!说话间,我们就攀缘着晚岩跳下去了。我刚刚接近瀑布,想站在岩石上留一个影,不意被溅起的飞沫打得衣襟尽湿,不得不向后退了几步。这时,忽听耳边有人叫:彩虹!彩虹!我仰头一望,果见头顶蒸腾的白雾中挂着一弯伸手可触的七色彩虹。此时此地,虽上有惊涛凌空但不见其状,下有深渊雷鸣也不见其形,一切都为白皑皑雾蒙蒙的雪涛所掩盖,只觉山摇地撼,夺人心魂。

向北望去,那汹汹黄流简直像千万匹战马疾驰而来,两岸群山却似在惊飞后退。俯视窄窄的壶口,惊人的狂涛如同三条争相夺路的黄龙扑下断崖。啊!看,黄河在一霎时竟立起来了!呵,壶口瀑布,你哪里是什么瀑布呢?一条偌大的黄河,在秦晋峡谷间也足有四百米宽的黄河,要从仅仅三四十米宽的壶口冲过去,这该是何等的声势啊!世界上哪有这等声势的瀑布呢!不,这不是瀑布,这既不是高山断崖间那种雄浑的匹练悬空的瀑布,也不是静谧幽深的山林里那种如珠帘垂落的瀑布,更不是那种曲转曼回、细流如线、饮泣似咽的流泉;这是夺路求生的惊涛,是冲决一切的狂澜,是集万钧之力准备与敌决一死战的大军,是不容任何人轻侮的、黄河之被称为黄河的那种力量和尊严!

啊,黄河!我故乡的河,母亲的河,中国的河!

写于1992年(有删节)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回忆了自己第一次见到黄河的场景,黄河铺天盖地、无涯无际的气势给予他强烈震撼,产生如同站在船上后移的错觉。
B.作者说“比起我故乡的黄河,我总觉得她不是黄河”,重在表现自己心中浓烈的思乡情,故乡的黄河在他心底是无可替代的。
C.黄河如母亲般见证了作者的革命生涯,解放宁夏后“我”在小城见到的黄河又如母亲般尽职尽责滋养着那里的土地和人民。
D.结尾以抒情短句独立成段,结构上照应前文,内容上突出表达了作者对黄河的深沉热爱,凸显了黄河作为母亲河的深层意义。
2.文章在写自己观赏壶口瀑布之前,用了较多笔墨写个人的人生经历,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生动地体现了魏巍散文感情炽热、气势奔放的特点,这种艺术特色是如何表现出来的?请简要赏析。
今日更新 | 1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如果有一些昆虫有知觉,且可以感受到疼痛,真实的情况可能也确实如此,那这一发现会有什么意义呢?有时候,我会被提问类似这样的问题:这是否意味着我不应该拍死落在手臂上的蚊子,即使它可能会让我患上危及生命的疾病?不,其实不是这样的。许多家畜可能也是有感知能力的,但人类并没有因此不再屠宰它们。不过人们也意识到,应该最大限度地减少它们的痛苦。如果死亡是瞬间的,比如你一巴掌拍死皮肤上的蚊子,那么蚊子遭受的痛苦可能会很小。而用放大镜点燃蚂蚁,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应该如何对待昆虫也值得关注。一些昆虫会传播一些致命的人类疾病,因此研究如何控制这些昆虫就显得尤为重要。但一些研究会切除昆虫的四肢,将它们埋进热的熔蜡中,再打开头囊露出大脑,将电极插进一些特定的部分,而所有这些都是在没有麻醉昆虫的情况下完成。

有时候,我在和一些科学家谈论这个话题时,他们会反驳说还没有无可辩驳的证据能证明昆虫可以感受到这样痛苦的折磨。但是考虑到我们已经了解一些昆虫也会有疼痛体验,反过来,我们是不是有理由确定一个侵入性的实验手段是否真的不会造成痛苦?目前,我们迫切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来解决这个问题,以及鉴定和开发出合适的昆虫麻醉剂。

在饲料和食品工业中,使用的昆虫数量规模要比实验室多得多。每年有超过亿万只的蟋蟀、黑蝇、黄粉虫和其他昆虫被杀死,而且这个行业还在迅速地扩张。昆虫养殖经常被吹捧为是传统畜牧业(如牛或者鸡)的友好替代品,可以部分或完全替代人类日常饮食中的脊椎动物肉制品。昆虫养殖的另一个优势是,它们不像牛和鸡那样存在伦理道德上的顾虑。一些昆虫养殖公司还会特意宣传昆虫缺少感知疼痛的能力。

这种宣扬明显是不正确的,尤其对于科学家已经在实验中测试过的一些昆虫物种。科学研究显示所有用来杀死养殖昆虫的方法——包括烘焙、蒸煮和微波加热,都有可能给昆虫带来强烈痛苦。实际上,昆虫养殖业中大部分的昆虫并没有用来代替人类对脊椎动物肉类的消费。相反,大多数被杀死的昆虫都被用于喂养其他供人类食用的动物,如鲑鱼或鸡。换句话说,昆虫养殖正在推动而不是取代传统畜牧业。

遗憾的是,从伦理上讲,素食主义者可能也需要担忧昆虫的状况。我们食用的植物中有很多也是昆虫喜欢的,它们会啃食植物的叶子、根、蔬菜和果实。为此,全球每年会用掉数百万吨的农药来杀死昆虫,以简化廉价的素食食物生产流程,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这些杀虫剂会让无数昆虫经历持续几天的缓慢中毒后,最终死掉,而杀虫剂还可能杀死很多其他的动物。

植食性昆虫并不是杀虫剂的唯一受害者。目前已有充分的研究证明,新烟碱类杀虫剂会对蜜蜂造成不良反应。虽然,这种杀虫剂在花蜜和花粉中的实际浓度很低,不会直接杀死蜜蜂,但它们会影响蜜蜂的学习、导航、采集效率和繁殖成功率,进而严重影响野生蜜蜂的种群数量。我们应该对蜜蜂遭受的危害感到担忧,因为蜜蜂是益虫,对人类的生存发展有着重要的益处:它们能为我们的作物和花园里的花朵授粉。这也是应该禁止或至少严格限制杀虫剂使用的一个原因:这些杀虫剂有可能让蜜蜂和其他昆虫遭受巨大的痛苦。

为了生存和获取食物,我们几乎不可避免地会杀死其他生物,即使我们所处的行业决定了我们不会直接去杀害它们。考虑到受影响的昆虫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拥有感知力,因此无论是在实验室、饲料和食品农场,还是在农业环境中,我们都应该尽到道德上的义务,尽量减少它们的痛苦。

(摘编自拉斯·奇卡特《昆虫的内心世界》,谭垦译)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研究人员在实验中使用的一些实验方法,有可能会给昆虫带来强烈的痛苦。
B.昆虫的加工不存在伦理道德的顾虑,这是昆虫养殖业与传统养殖业相比的最大优势。
C.养殖业中的昆虫大部分被加工成了其他动物的饲料,并未直接用于替代传统畜牧业。
D.杀虫剂在农业中的大规模应用,不只消灭掉了有害的昆虫,蜜蜂等益虫也深受其害。
2.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A.对于是否应该拍死落在手臂上的蚊子的假设,作者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但也强调不能有意增加它们的痛苦。
B.目前尚没有相关研究能表明昆虫拥有疼痛体验,因此科学家还需要围绕这个问题开展更多的、深入的研究。
C.相较于昆虫,人们更认可牛或鸡等家畜具有疼痛感知能力,并为食用这些肉类产生了巨大的伦理道德负担。
D.作者认为,人类的食物来源于其他生物,为满足自身生存需要,人类不可避免地会用痛苦的方式杀死其他生物。
3.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人类对于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应如何尽到道德上的义务?请根据本文概括说明。
今日更新 | 1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宋代起,宗族零星地被组织或复兴起来,父系原则、儒家对亲族关系稳定的尊崇、土地所有制经济等,都为族人结盟提供了刺激。鉴于强大的血缘群体可以提供有效的地方保障,因此社会动荡对这些行为的刺激就更为经常了。广义地说,宗族在南方更普遍,因为数百年前的移民经常定居在那些有大量无主荒地的地方,以便后代子孙留在附近,也便于附近族人相互帮助。到12世纪,福建已存在实质性的宗族,而13世纪,浙江的某些地方也有这样的宗族。在长江北岸的安徽桐城,宗族在明朝后期被组织起来,那些成功的官员也会把族产和宗学纳入其家族生存和发展战略之中。

到明中期,全国某些地区的宗族制订出了很多详细的制度来控制和规范族众。比如在江西某地,宗族制订了一套族规,给族长极大权威以解决争端、强迫依顺。这一趋势出现在此时,表明它是受到社会上同时存在的乡约思想的影响,而乡约是宋代一些文化人倡导的一种地方联合体形式,目的是为了更新道德。乡约的成员得同意改正各自的缺点,及时为解决彼此的困难提供帮助,用开除来制裁不合作者。在明中期,王阳明又用了这个字来指称他要建立的、作为平定叛乱计划一部分的社会基层组织。他的弟子进一步将此作为集合村民进行宣讲的基地,他们用口语力劝村民行善。对于儒家学者来说,他们有充分的哲学理由努力进行这种道德教育。

乡约和宗族使文化人和普通人走到一起,弥补了双方的差异,使之能跨越阶级界限而共享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百姓在被某种东西约束着,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必然被别人利用或被推入损害其利益的境地。尤其是宗族对于普通族众有着真正的切身利益,因此所有成员都支持它。甚至因为增加了地方居民与士绅的接触,乡约也对本地居民有了实际意义。

(摘编自《剑桥插图中国史》,[美]伊沛霞著,赵世瑜译)

材料二

传统社会本是一种习俗社会,一切成训习俗,都是世代相续,口头相传,从没有见之于文字,见之于契约。尤其是农村,只讲礼而不解法,只讲情而不讲理,成文法则的发展尤其迟缓。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农民,还不知法则为何物,只依照他们的父祖遗传,社会习俗去生活。不过口头的传授,一来并不清楚,二来易于遗误,所以十里不同俗,百年以后也许面目全非,甚至违反原来的意向。尤其是比较先进的社会,人类关系日多,行为标准日杂,假使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成文的标准,恐怕社会秩序更不容易维持,社会合作更不容易取得。二十世纪初的农村,除了中国以外,欧美日本都已有具体的方案,严密的组织,一则便于仿行,二则便于持久,三则便于由小而大,向上发展。一村之间还可以口头相传,世代相守;十村、百村、千村、万村之间,便不能不有比较具体的法则,成文的法则。由人民自动主持,人民起草法则,在中国历史上,宋代《吕氏乡约》实在是破天荒第一遭。当然《吕氏乡约》并不是全体人民的手笔,全体人民也不能起草共同的契约,吕氏兄弟只算是乡约的发起人,起草员,而全约人民才算是乡约的主人翁,实行者。

(摘编自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历史上,那些移民南方的百姓更倾向于通过族人结盟来得到血缘群体的相互帮助。
B.明中期某些地区的宗族制定了详细的族规,由此可看出“乡约”思想对宗族的影响。
C.对于普通族众而言,个人需要服从于宗族权威,但同时宗族也会给予个人利益保障。
D.《吕氏乡约》的出现具有开创性意义,标志着中国传统社会已完成法则社会的转型。
2.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围绕宗族与乡约展开论述,指出了二者在传统社会结构里对普通百姓的影响。
B.材料二从传统社会的本质特征出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吕氏乡约》的价值。
C.材料一第二段由讨论宗族过渡到乡约话题,强调了乡约这一基层组织出现的必然性。
D.材料二在阐释传统习俗社会特征时,与二十世纪初国外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从宋代起,传统宗族社会得以不断发展,除了土地所有制、迁徙移民等方面的原因,也与官员和文化人有意推动有关。
B.材料一中的两处加点词“他们”在文中均指王阳明及其弟子,他们致力于将乡约发展为具有教化功能的道德宣讲基地。
C.相较于成文法则,成训习俗主要由口头传授,表意含混且容易遗误,因此不利于传统社会秩序的维持与分工合作的形成。
D.材料二中的《吕氏乡约》与材料一中的某些宗族族规都属于成文法则,二者都以强制规范组织成员的言行为基本宗旨。
今日更新 | 1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春之声(节选)

王蒙

叮铃叮铃的铃声响了,铁门又的一声关上了,车外的暮色也正在浓重起来。女列车员点起了一支白蜡,把蜡烛放到了一个方形的玻璃罩子里。偌大车厢,就靠这一支蜡烛照亮。些微的亮光,照得乘客变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影子。

岳之峰轮流把体重从左腿转移到右腿,再从右腿转移到左腿。幸好人有两条腿,要不然,无依无靠地站立在人和物的密集之中,可真不好受。立锥之地,岳之峰现在对这句成语才有了形象的理解。

给这种车坐,可真缺德!

你凑合着吧,过去,还没有铁路哩!

有什么办法呢?每逢春节,有一亿多人要坐火车……

黑暗中听到了这样一些交谈。岳之峰的心平静下来了。是的,这里曾经没有铁路,没有公路,连自行车走的路也没有。我亲爱的美丽而又贫瘠的土地!你也该富饶起来了吧?过往的记忆,已经像烟一样、雾一样淡薄了。

那,那……那究竟是什么呢?

他定了定神,揉了揉眼睛。分明是法兰克福的儿童在歌唱,当然,是德语。在欢快的童声合唱旁边,有一个顽强的、低哑的女声伴随着。一支歌以后又是一支歌,然后是一个成人的歌。三支歌放完了,是啪啦啪啦的揿动键钮的声音,然后三支歌重新开始。顽强的,低哑的,不熟练的女声也重新开始。这声音盖过了一切喧嚣。

车身一个大晃,又一个大晃,大概是通过了岔道。又到站了。——哧,铁门打开了,站台的聚光灯的强光照进了车厢。岳之峰看清楚了,录音机就放在那个抱小孩子的妇女的膝头。开始下人和上人,录音机接受了女主人的指令,的一声,不唱了。

这是……什么牌子的?岳之峰走过去问道。

三洋牌,这里人们开玩笑地叫它‘小山羊’。妇女抬起头来,大大方方地回答。岳之峰看到了她的经历过风霜,却仍然是年轻而又清秀的脸。

你在学外国歌吗?岳之峰又问。

妇女不好意思地笑了,不,我在学外国语。她的笑容既谦逊,又高贵。

德语吗?

噢,是的。我还没学好。

这都是些什么歌儿呀?一个青年问。岳之峰的连续提问吸引了更多的人。

《小鸟,你回来了》《五月的轮转舞》和《第一株烟草花》。女同志说,欣梅尔——天空,福格尔——鸟儿,布鲁米——花朵……她低声自语。

他们的话没有再继续下去。车厢里充满了的照旧是别挤!”“这个箱子不能坐!”“别踩着孩子!”“这边没有地方了!之类的喊叫。

车开了。经过了短暂的混乱之后,人们又已经各得其所,各就其位。各人说着各人的闲话,

各人打着各人的瞌睡,各人嗑着各人的瓜子,各人抽着各人的烟。小山羊又响起来了,仍然是《小鸟,你回来了》《五月的轮转舞》和《第一株烟草花》。她仍然在学着德语,仍然低声地歌唱着欣梅尔——天空,福格尔——鸟儿,布鲁米——花朵。

她是谁?她年轻吗?抱着的是她的孩子吗?她在哪里工作?她是搞科学技术的吗?她为什么学德语学得这样起劲?她在追赶那失去了的时间吗?她有机会见到德国朋友或者到德国去或者已经到德国去过了吗?有许多个问题想问啊。

您听音乐吧。她说,好像是在对他说。是的,三支歌曲以后,她没有揿键钮。在《第一株烟草花》后面,是约翰·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闷罐子车正随着这春天的旋律而轻轻地摇摆着,熏熏地陶醉着,袅袅地前行着。

车到了岳之峰的家乡。小站,停车一分钟。响过了到站的铃,又立刻响起了发车的铃。岳之峰提着两个旅行包下了车,小站没有站台,闷罐子车又没有阶梯。每节车厢门口放着一个普通木梯,临时支上。岳之峰从这个简陋的木梯上终于下得地来,他长出了一口气。他向那位女同志道了再见,那位女同志也回答了他的再见。他有点依依不舍。他刚下车,还没等着验票出站,列车就开动了。他看到了闷罐子车的破烂寒碜的外表:有的地方已经掉了漆,灯光下显得白一块、花一块的。但是,下车以后他才注意到,火车头是蛮好的,是崭新的、清洁的、轻便的内燃机车。内燃机车绿而显蓝,瓦特时代毕竟没有内燃机车。内燃机车拖着一长列闷罐子车向前奔驶。天上升起了月亮。车站四周是薄薄的一层白雪。天与雪都泛着连成一片的青光。可以看到远处墓地上的黑黑的,永远长不大的松树。有一点风。他走在了坑坑洼洼的故乡土地上。他转过头,想再多看一眼那一节装有小鸟、五月、烟草花和约翰·施特劳斯的神妙的春之声的临时代用的闷罐子车。他好像还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动人的歌。

1980年(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岳之峰把体重在两腿之间反复转移,这一细节既暗示了旅途的漫长,也形象地表现了车厢的拥挤程度。
B.从“可真缺德”“有什么办法呢”等黑暗中的交谈内容,可以看出人们交织着埋怨与无奈的复杂心态。
C.文中画线句子中的“土地”指的是岳之峰的家乡,表达了岳之峰对家乡的热爱和对家乡富饶的渴望之情。
D.小说中作者有意没有交代那位听录音机的女同志的背景,产生了“意料之外但在情理之中”的艺术效果。
2.小说中多次写到《小鸟,你回来了》等三支歌曲以及约翰·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小说最后一段对闷罐列车和火车头的描写有什么深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今日更新 | 2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春耕

孙犁

去年缺少冬雪,今春山地觉早,现在春苗还没有很好地播种。边区各机关动员干部就地帮助群众修田耕种。变吉哥被派到铁匠家里了。分配这些干部的时候,原有许多农民在场,有些手疾眼快的农民,把那些身强力壮的同志们先拉走了,变吉哥原本是做宣传工作的,站在那里显得文弱而且害羞,就没有人来抢他,最后由晚来一步的铁匠的女儿收用了。变吉哥起初微微有些长工上市的感觉,①后来碰到这个户主,他的兴趣就陡然提高了。

他跟着铁匠的女儿来到家里。

姑娘交给变吉哥一把鹤嘴铁镐,自己背上抬筐铲耙,叫母亲替同志做上饭,就说:“走,到我们的地里去。”

从她家出来,他们沿着一条向上的小路爬山。②这条小路只容下一个人行走。两旁是枯草和荆棘。小路绕着山腰转,越转越高越险,低头一看,村庄已经在很远的下面了。

然后,他们走进一处小小的山坳。山坳里铺着一层厚厚的白沙,散布着几棵枣树。在向阳的山坡上,有几段梯田,这就是铁匠家的地了。

“这几棵枣树也归我们。”姑娘说。

她带着变吉哥工作起来。上午的工作,是拾些石块把叫水冲毁的梯田的边缘垒起来。

这几段梯田,最下面的一块有炕那样大,最上面的一块比锅台还小,然而一层层的边缘都要用石块垒起,上面的土沙才得铺平,才能耕种。

“你们有多少这样的田地?”变吉哥一边工作,一边问那姑娘。

“就有这么多。”姑娘说,“总共也就是六分地。可是同志,这还不是我们自己的地,这是租种的,每年还要交一半租哩。”

姑娘工作得很急迫,她把外面的上衣脱了,扔在沙滩上,只穿着一件破旧的单衫,把那不方不圆的石块砌好。

变吉哥想,这几块土地统统合到一块,也不过像自己家乡的一个地头地角,这一半石一半沙的土地,就是遇到丰收,能有多少出产?难怪这里的人家,就长年依靠那放在院子中间大缸里的酸树叶了。他想着,这块土地对一家人是如此重要,工作也就加快起来。

“同志!”姑娘笑着说。在这以前变吉哥还很少看见这姑娘笑过,她笑得多么真诚和温柔啊!

“做什么?”变吉哥不知道抓镐好还是抓铲好。

“不叫你做什么。”姑娘说,“我是叫你休息休息。我看你虽然手巧,可是干庄稼活儿并不内行。我们快吃午饭了。”

姑娘站起来,带变吉哥转到山阴,那里有一洼泉水,上面结着薄冰,水在下面流着,姑娘把冰砸开,用手舀着喝了两口。

“你要不能喝冷水,就洗洗手吧。”她站起来说。

回到阳坡,母亲已经把饭送来了。她提着一只篮子,一个黑釉饭罐,还背来了他们下午要用的耠子。在这样艰难曲折的山路上,她能携带这些东西,使变吉哥深为赞服。

他们坐在沙滩上,太阳照得很暖和,姑娘先给变吉哥盛了一碗米汤,然后揭开篮子上的布,里面有几个玉茭饼子,还有一碗白豆腐,上面放些切好洗净的烂酸菜。

“吃吧同志,”母亲说,“别嫌饭食不好,可够我作难的哩,我推了半夜的豆腐。”

说完就笑着看他们垒的石头去了。今天,变吉哥的胃口大开,他吞吃着玉茭饼子,这东西是多么香甜啊!他感到惭愧,他这一上午的工作,经得起老太太的检查,对得起她操业的饭食吗?

为了补偿,他下午拉耠子的时候,非常卖力。山坡上耠地是这样艰苦,因为地头太短,把耠子插到地那头,走不了几步,他就得跳到石垒外面去,才能把耠子拉到地这头。

把地耠完,天已经黑了。收工的时候,姑娘笑着说:“同志,我们一家子,长年只给人家打活做工,今天你来帮我们的忙,实在卖了力气。听说八路军先减租,以后就要分田地,真的吗?”

“一定要做的。”变吉哥说。

走在路上,变吉哥向姑娘提出了一个他早就想问问又没有机会问的题目:“我给你画的像,你觉得怎样?”

“我觉得很好。”姑娘笑了笑说。

变吉哥辨别不出这笑里的真实含义。又问:“怎么好法?”

“我说画得很像,”姑娘比较认真地说了,“④不过,我觉得也有些缺点,就是说,我还有点不喜欢。”

“这很重要,你快指出来。”变吉哥在创作上是很虚心的,有时简直可以说是从善如流,“我愿意你不客气地指出这个缺点,我非常尊重当事人的意见。”

“这就是,”姑娘又笑了,“你画的不好看,不是眉眼不好看,是我的头发,你画得乱了些,你应当等我梳洗一下再画,最好是等我把衣服也换一下。”

“这恐怕不是什么主要的问题。”变吉哥有点失望,但他不愿意表示出来。他说:“画像这件事也是很难的。”

“有时,我觉得好笑,”姑娘照直说下去,“你们这些同志整天写的写,画的画,占着那么多的人,又都是年轻力壮的,究竟有多大的用处呢?我看现在上级这个决定最好,叫你们帮老乡种地,多打一些粮食,比什么都好,你说对吗?”

“对是对的。”变吉哥沉默了。

回到家里,虽然浑身酸痛,变吉哥还是坐在小油灯下面,把这一天的印象,勾画在他的速写簿上。直到眼睛实在睁不开,他才倒下去睡了。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边区机关动员干部帮助群众修田耕种,变吉哥文弱害羞,并不受农民欢迎,被铁匠的女儿收用,只是出于偶然。
B.变吉哥由于劳作比较简单,是用石块垒砌梯田边缘,就做得不太认真,铁匠的女儿委婉地批评他不擅长干农活。
C.母亲带来的午饭并不丰盛,但已经是竭尽了心意,即使是烂酸菜,也切好洗净,远远好于院中大缸里的酸树叶。
D.姑娘认为变吉哥画的不好看,应该等她梳洗、换衣之后再画,变吉哥对此并不赞同,反映出两人在审美上的差异。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写到变吉哥兴趣陡然提高,为后文他询问铁匠女儿对画像的感受作铺垫。
B.句子②描写山路景象,突出了道路的狭窄和荒凉,也暗示了人世间的行路之难。
C.句子③通过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细腻地写出变吉哥的微妙心理。
D.句子④写姑娘对变吉哥所画的像的看法,表现出她为人坦率、直言不讳的性格。
3.在山上春耕劳作的过程中,变吉哥的心理有哪些变化?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小说对话中涉及种地与画像的关系问题。如果要围绕两者关系写一则文学短评,请说说你的写作思路。
今日更新 | 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