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029 道试题

1 . 根据要求作文。

下图是《永玉六记·汗珠里的沙溪》中的一幅漫画。那个坐在青石板上,仰望星空,充满遐想的少年是否让你产生共鸣?

别轻蔑少年时期感动过的东西

根据这幅漫画,结合你的生活经历或体验,以“别轻蔑少年时期感动过的东西”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4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和地名。

2024-01-24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年高一新东方开学考 语文试卷 03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名校
2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劝学》中用三组比喻论述了学习重在积累,文中“________________”阐述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个道理。
(3)古代诗人常常借助“江”和“月”的组合表达某种人生况味和生命情愫。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就有多处这样的诗句,如“________________”。
2024-01-23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绵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苏秦齐闵王曰:“明主察相,诚欲以伯王也为志,则战攻非所先。战者,国之残也,而都县之费也。彼战者之为残也士闻战则输私财而富军市输饮食而待死士令折辕而炊之杀牛而觞士有市之邑莫不止事而奉王则此虚中之计也。”“夫战之明日,尸死扶伤。死者破家而葬,夷伤者空财而共药,完者内酺而华乐,故其费与死伤者钧。故民之所费也,十年之田而不偿也。军之所出,矛戟折,伤弩,破车,罢马,亡矢之大半。甲兵之具,官之所私出也,士大夫之所匿,厮养士之所窃,十年之田而不偿也。天下有此再费者,而能从诸侯寡矣。”

“攻城之费,百姓理襜蔽,举冲,中罢于刀金,而士困于土功,将不释甲,期数而能拔城者为亟耳。上倦于教,士断于兵,故三下城而能胜敌者寡矣。”

“昔智伯瑶攻范、中行氏,杀其君,灭其国,又西围晋阳,吞兼二国而忧一主,此用兵之盛也,然而智伯卒身死国亡,为天下笑者,何谓也?兵先战攻而灭二子患也。”

“昔者,中山悉起而迎燕、赵,南战于长子,败赵氏;北战于中山,克燕军,杀其将。夫中山千乘之国也,而敌万乘之国二,再战比胜,此用兵之上节也,然而国遂亡,君臣于齐者,何也? 不啬于战攻之患也。由此观之,则战攻之败,可见于前事。”

“今穷战比胜而守必不拔,则是非徒示人以难也,又且害人者也,然则天下仇之必矣。彼明君察相者,则五兵不动而诸侯从,辞让而重赂至矣。”

“故明君之攻战也,甲兵不出于军而敌国胜,冲橹不施而边城降,士民不知而王业至矣。彼明君之从事也,用财少,旷日远而为利长者。”故曰:兵后起则诸侯可趋役也。”

(节选自《战国策·齐策五》,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彼战者之为残也/士闻战/则输私财而富/军市输饮食而待死士/令折辕而炊之/杀牛而觞士/有市之邑莫不止事而奉王/则此虚中之计也/
B.彼战者之为残也/士闻战/则输私财而富军市/输饮食而待死士/令折辕而炊之/杀牛而觞士/有市之邑莫不止事而奉王/则此虚中之计也/
C.彼战者之为残也/士闻战/则输私财而富军市/输饮食而待死士/令折辕而炊之杀牛/而觞士有市之邑/莫不止事而奉王/则此虚中之计也/
D.彼战者之为残也/士闻战/则输私财而富/军市输饮食而待死士/令折辕而炊之杀牛/而觞士有市之邑/莫不止事而奉王/则此虚中之计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在文中指劝说。古时游说之士奔走各国,凭口才劝说君主采纳他的主张。
B.伯王,在古代是指对霸者的尊称;伯,通“霸”,在文中意为诸侯联盟的首领。
C.“举冲橹”中的“橹”指战车,与《过秦论》中“流血漂橹”的“橹”相同。
D.“士民”在古文中常有“士大夫和庶民”的意思,在文中泛指百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秦认为战争中百姓的钱财支出包括安葬阵亡将士的费用,受伤将士求医问药的开销,以及平安回家的将士欢聚饮酒的花费等。
B.战争中所需要的武器装备如矛戟、弩、矢等,并非都在战场上损毁,有些会被士大夫藏起来,有些会被军中杂役窃取。
C.战争持续时间长,将官身不离铠甲,能在一年内建筑好护城设施就算是很快了,而攻下三城后还有余力再出兵的则更难做到。
D.智伯瑶用兵盛极一时,但最终被天下人耻笑;而英明的君主所做的事情花钱少,所用时间长,却为国家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山悉起而迎燕、赵,南战于长子,败赵氏;北战于中山,克燕军,杀其将。
(2)彼明君察相者,则五兵不动而诸侯从,辞让而重赂至矣。
2024-01-2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绵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变形记

陈巨飞

王太贵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醒来后变成了公众人物。他努力地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躺在病床上,一群人笑盈盈地、用他从未享受过的表情看着他。吴老三走了过来,他是王太贵的老板,一个包工头。平时一向比较张狂,这时,他拿着锦旗走到王太贵身边,蹲在病床前,把锦旗的另一端放在王太贵虚弱的手上。长枪短炮又咔嚓咔嚓地闪了一通。王太贵感到头晕目眩,闭上眼睛睡一觉再说。

等王太贵再次醒来时,已经是深更半夜了。他终于看清“见义勇为”四个烫金的大字。锦旗压着几份报纸,王太贵从报纸的大标题上骤然看到了自己的名字,这吓了他一跳。他抽出报纸一看,标题写着:农民工制服绑匪,王太贵大义灭亲。王太贵就大概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躺在这里了。

故事要从之前说起。

王太贵因吃苦耐劳而成为钢筋工带班班长。张勇是王太贵大舅的儿子,一直娇生惯养。为了给表弟盖房子,大舅还欠王太贵三万块钱呢。张勇心里也急,他在村里当个小电工,赚不了什么钱。在王太贵的说情下,张勇很快就成了吴老三手下的水电工。

现在是商品经济时代,是买方市场。张勇接了这个差事后,身边就围满了各种推销建材的业务员。王太贵对张勇说,不能被别人的好处冲昏了头脑,工程验收不掉,自己就要吃大亏了。

张勇的活还真没验收掉。张勇越想越气,心想自己出来干了半年活,一开始信了业务员的哄骗,没通过验收也就算了,后来整改得很认真,凭什么吴老三不验收?就是想赖账!还打我,我看他就是黑心包工头……

张勇气不过,三杯酒下肚,各种委屈涌上心头。正当吴老三向客人介绍工程进展情况时,张勇一把揪住吴老三,腾地从背后抽出菜刀将他绑架了。就在警察多项营救方案失败、大家一筹莫展之际,一个人却突然从天而降,重重地落在张勇的身上。巨大的惯性撞开了吴老三,直接把张勇扑倒在地上。等大家缓过神,发现张勇在这个人身下一动不动,汩汩地流着鲜血。

报道后面,王太贵看到记者的名字,他叫胡文。他决定天亮联系胡文,说明真实情况,再按事实报道。

事实是:王太贵正在高高的脚手架上轧钢筋,叫张勇不要冲动,放下菜刀,他就朝脚手架的边缘挪了挪,没想到一时不慎,从五层楼上摔下,落到张勇的头上,出于偶然救下了吴老三,压死了张勇,这才捡了自己一条命。当然不是见义勇为,更不是什么大义灭亲。这个报道要是被家人或是大舅看见了,还指不定会发生什么误会。

第二天上午十点多的时候,王太贵醒了。病房里多了一个五十多岁的秃顶男人,他说他叫胡文,报道是他写的,应上级要求,想再作深入报道……王太贵心想,怎么就送上门来了。

王太贵向胡文说明了真实情况。他说,我害死表弟,还成了英雄,家里人怎么看我?

胡文说,你说了谁会信?如果说出事实,你大舅一家仍然要找你麻烦,社会上反而会笑话你。一旦知道你是因为看热闹摔下去的,这些鲜花、水果就会变成唾沫,直接把你淹死。你把挣来的钱孝敬你大舅一家,我再帮你证明。这样于你、于我、于大家,都很有好处。

他也想了想,胡文说的好像真有些道理。可是这样“顺其自然”,心里又很不安。老婆说自己都回娘家了,大舅和大舅妈吵得受不了……

胡文建议王太贵继续“装英雄”,一方面可能是“装”比“不装”好,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胡文马上要评定高级记者的职称。胡文前一段时间一直努力,就是想制造一些响动,给自己加分。

胡文从医院出来,长长地嘘了一口气。他突然觉得,自己好像也被谁绑架了。

胡文的稿子发出后,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也引起了新安县的文明办主任刘义民的注意。他已经干了十五年正科了,这么多年来,提拔的机会总是与他擦肩而过。

王太贵的出现让刘主任看到了这种运气。他叫来胡文,问起王太贵的情况。胡文说,如果想上报他为亮点人物,还是要慎重。

紧接着,王太贵就作为亮点人物候选人报上去了。今年的评选和以往稍有不同,增加了微信投票的环节。

王太贵的伤幸亏无大碍。住院期间,家人来了几次,听家人说,大舅妈之前几乎是每天来哭一次,现在偶尔还会来家里哭一场,但成为一种习惯,都见怪不怪了。

有一天,有个医生对他说,王太贵,我们都在给你投票呢!你现在全省有名了。

王太贵了解了怎么回事后,就让胡文联系刘主任。胡文说,你忘了我们当初约定的事吗?再说,你不说别人怎么知道呢?王太贵说,不行,我要找刘主任。见到了刘主任,王太贵说明了情况,表示要退出评选。

刘主任生气地说,你为什么现在才说这些?马上评选结果都要下来了,你在这里搞什么飞机?既然误会已经形成,就不可挽回了。再说,这已经不是你个人的事了,这是全县的大事。你骗了人,也就是胡记者和我骗了人,也就是我们全县骗了人,你难道让别人喊我们县是骗子县吗?刘主任说。

王太贵说,我不想当骗子。

刘主任说,那不就成了,你一个人用善意的谎言化解全县的诚信危机,也是一种见义勇为。你现在不就是担心对不起你大舅一家?到时候我和胡记者一起去你大舅家说明情况,化解误会。

王太贵小鸡啄米似的点点头,刘主任和胡文相视一笑。

王太贵也就顺利评上了亮点人物,也因为这一因素,新安县被评为先进县。当然王太贵不知道,胡文已经获得高级记者职称。刘主任也得到了重用,任政府办主任。

他每天早晨起来都要看一看镜子,一看就是半天。有一天,他想他得回家看看了。

一回到家,大舅和大舅妈就来了,大舅妈突然号啕大哭,紧接着,大舅也泣不成声…… 王太贵看见夕阳渐渐地熄灭,掉入山那边的深渊去了。

他摸清了刘主任的生活轨迹。当刘主任迎上去接女儿的时候,王太贵挡住了刘主任和女儿的去路。

刘主任说,不是我不帮你,你用脚趾头想想,木已成舟的事,我说了又有什么用?王太贵拉住刘主任说,不行,你要帮我证明,我们到电视台去……

神经病!刘主任挣脱王太贵,把他推倒在地。

王太贵起来后,扑上前去抓住了刘主任的女儿,从背后抽出水果刀,用命令的语气对惊魂未定的刘主任说,快报警!快叫记者来,我有话要说!

不一会儿,警察和媒体都来了,劫持着人质的王太贵被包围在中间。看到刘主任紧锁的眉头,王太贵一阵释然。

(选自 2021 年第 5 期《小说林》,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笑盈盈地、用他从未享受过的表情看着他”,既表现了人们对王太贵敬仰的心情,也表现了王太贵身份变化后难以适应的心理。
B.“刘主任和胡文相视一笑”,这一细节不仅写出了刘主任和胡文说服王太贵后的开心,而且写出了他们对王太贵盲目顺从的轻蔑。
C.“夕阳渐渐地熄灭,掉入山那边的深渊去了”,既是实写也是虚写,实写王太贵所看到的眼前之景,虚写王太贵绝望又无助的心境。
D.作者善于运用对比来刻画人物,既有不同人物之间的对比,也有同一人物前后不同表现的对比,不同类型的对比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2.小说围绕“绑架”展开,这些“绑架”类别较多,含义丰富,请自拟标准对其进行分类,并举例说明。
3.卡夫卡的《变形记》讲述的是小职员“变形”的故事,本文也是以“变形记”为题,本文的“变形”与卡夫卡的“变形”有何不同?
2024-01-23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绵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当今中国正处于从传统“熟人社会”向现代“陌生人社会”转变的过程中。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市场经济的发展赋予人的自由、独立、平等品格以越来越突出的地位,契约的普遍建立和契约精神在全社会的被尊崇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再固守传统的乡村生活和熟人圈子,而是走进城市开拓新的发展空间。在大规模的人员流动中,人与人之间也由封闭的熟人关系转向了开放的陌生人关系。

在“熟人社会”转向“陌生人社会”的过程中,自由受到越来越充分的重视和强调。“陌生人社会”是一个以陌生人关系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彼此陌生,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在这个社会上的位置,而“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位置,这就是自由”。因每个人都是自由者,所以就注定了人与人之间必然选择无差别的相互尊重和平等相待。

但陌生人之间因自由而生的相互尊重和平等相待,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的彼此信任。信任通常建立在人与人之间确定性关系的基础之上。确定性意味着可预期性,而信任则是可预期性的“自然而然”的结果,这在环境相对稳定和流动性较弱的“熟人社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在“熟人社会”中,失信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将“信”作为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亦不为过。而在“陌生人社会”中,这种信任得以确立的确定性客观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或者说根本不复存在。陌生人的自由是以牺牲其完整人格为代价的,而“熟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正是建立在对彼此完整人格较为熟悉的基础之上的。自由增加了人的流动性,“从社会学上解释,流动性造成了人的存在的碎片化,使每一个人与不同的人交往时所展现的都只是自己的某一个或某一些方面,从而使他们根本不具有相互熟悉的基础”,因此,要在陌生人之间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无疑面临诸多挑战,其首要挑战来自人作为自由的存在所产生的不确定性的增加。然而,“不确定性增加了信任的难度,并未消除信任的意愿”。没有人愿意因自身的自由导致人与人之间相互否定、相互异化。

(摘编自冯庆旭《自由与信任:“陌生人社会”的伦理视点》)

材料二: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所描述的“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形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正是对中国传统熟人社会的完美诠释。在陌生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置身于更开放的现代社会中。

“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对疫情期间的公众心理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法律在熟人社会中多是作为一种潜在威慑而存在,个体的行为更多地受道德约束。然而,在向陌生人社会转型时,道德、价值观、伦理等结构要素逐渐衰落,陌生人社会背景下疫情控制更多依靠法律。熟人社会中,人们获取的信息多是源于自身所处的熟人圈内,信息有限且容易验证。如今,互联网成为陌生人社会主要的沟通渠道,公众接触的信息繁杂且真假难辨,加剧了公众的心理负担。疫情发生后,熟人社会的情感信任能够给成员带来安全感和归属感,减少负性情绪的产生和传播。陌生人社会则完全不同,排斥、猜疑、缺乏信任会让身处疫情中的公众情绪变得更加焦躁。

诸多研究表明,焦虑、恐惧、疑病等负性情绪在陌生人社会的疫情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焦虑是个体因对未来事件潜在的负性结果过度担心而伴随的生理上的过度唤醒和躯体的紧张状态。恐惧情绪主要源于对实存危机的本能反应,以及对群体性的盲从。在疫情的高传染性以及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的共同作用下,疑病心理也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现代化进程中,陌生人社会已经建立了基本的生活秩序,来满足人们对日常生活的确定性需求。然而,疫情爆发后,其不确定性、不可预知性等扰乱了公众“例行化”的日常生活模式,原本有序的生活陷入混乱,使个体产生严重的挫败感。疫情居家使得生活、学习、工作融为一体,生活的无序使人丧失控制力,从而产生负性情绪。

负性情绪感染是重大疫情中负性情绪传播的主要途径,包括个体感染和群体感染。个体间感染通常在个体或小群体直接接触的过程中将负性情绪感染给其他人,熟人社会情绪传播正是以此模式进行。随着陌生人社会的到来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辐射面广、速度快捷的“虚拟群体”为中介进行负性情绪传播变得更为广泛,个体受到他人情绪感染后,形成循环反应,进一步强化他人情绪。

(摘编自向利君、杨秋玲、甘俊伟《“陌生人社会”背景下重大疫情中负性情绪应对:基于公众心态的角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市场经济冲击下,人们离开乡村走进城市,乡村原有的熟人圈被打破,传统的乡村生活关系逐渐被新的人与人关系所取代。
B.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向中,自由这一伦理价值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强调,意味着人与人关系中不确定性增加,信任难以建立。
C.熟人社会受到地方性限制,信息可验证程度高,社交范围有限,情绪影响范围小,与陌生人社会相比,更不容易传播负性情绪。
D.疫情冲击了“例行化”的有序生活,公众日常生活模式被扰乱,无序状态中的人们容易因此产生严重的挫败感、丧失控制力。
2.根据材料相关内容,下列选项中的现象与相应结论的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A.过去在农村,人们会帮做农活,帮忙照看别家幼小的孩子、生病的老人,体现了熟人社会中道德约束胜于法律约束。
B.电影《十字街头》中,赵丹和白杨有交往,却不知彼此是一墙之隔的邻居,说明在陌生人社会中,人有可能隐匿自我。
C.幼儿园教育孩子“不要吃陌生人给的糖果”,家人叮嘱老人“不要接陌生号码”,这是一种负性情绪的社会化群体感染。
D.小王做饭时急用葱姜蒜,在社区微信群中一呼唤,就有热心邻居送上门,说明互联网让陌生人社会中的个体互相信任。
3.如何应对突发重大疫情背景下陌生人社会中的公众负性情绪?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4-01-2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绵阳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①天下之,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不患士之不欲为,患上之人不使其为也。

②夫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然上之人不欲其众,不使其为者,也?是有三蔽。其尤蔽者,以为吾之位可以去辱绝危,材之得失无补于治乱之数;又谓吾之爵禄足以诱天下之士,荣辱忧戚在我,可以骄天下之士,而其将无不趋我;又或不求取用之道,以为天下实无材。此三者,可以论其失者,独以天下为无材者耳。盖其心非不欲用天下之材,特未知其故也。

③且人有材能者,其形何以异于人哉?惟其遇事而事,治国而国安焉。上之人苟不能精察之、用之,则虽抱皋、夔之智,且不能自异于众,况其下者乎?世之蔽者曰:“人之有异能于其身,犹锥之在囊,其末立见。故未有有其实而不可见者也。”此徒有见于锥之在囊,固未睹夫马之在廐也。驽骥杂处,饮水食刍,嘶鸣蹄啮,其所异者蔑矣。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一顿其辔,而千里已至矣。后骐骥与驽骀别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为无材,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试之之道,在当其能而已。

④南越之修簳,加强弩之上,而彍之千步之外,此天下之利器,决胜之所宝也。用以敲扑,则无以异于朽槁之梃。是知虽得天下之瑰材杰知,而用之不得方,亦若此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于是量其能而审处之,使大者小者、长者短者无不适其任者也。如,则士之愚蒙鄙陋者,皆能奋其所知,以效小事,况其贤能智力卓荦乎?呜呼!后之在位者,盖未尝求其说而试之以实也,而曰天下果无材,亦未之思而已矣。

⑤或曰:“古之人于材有以教育成就之,而子独言其求而用之者,何也?”曰:天下法度未立之先,必先索天下之材而用之,如能用天下之材,则所以能复先王之法度,则天下之小事无不如先王时矣,况教育成就人材之大者乎?此吾所以独言求而用之之道也。

(取材于王安石《材论》)

【注释】①簳:小竹,可做箭。   ②梃:棍棒。

1.下列对各组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天下之,不患材之不众,患上之人不欲其众 患:担忧的事
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泰伯》)                  患:担忧
B.此三者,可以论其失者,独以天下为无材者耳 蔽:受到蒙蔽
《诗三百》,一言以之,思无邪(《论语•为政》)       蔽:概括
C.惟其遇事而事 治:管理
无为而者,其舜也与(《论语•卫灵公》)                                 治:管理得好
D.上之人苟不能精察之、用之 审:慎重
谨权量,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论语•尧曰》   审:慎重研究
2.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又或不求取用之道,以为天下实无材
以为己任,不以重乎?(《论语•泰伯》)
B.且人有材能者
未之思也,夫何远有?(《论语•子罕》)
C.此徒有见于锥之在囊,固未睹夫马之在廐也
《关雎》,乐而不淫,哀不伤(《论语•八佾》)
D.此吾所以独言求而用之之道也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论语•为政》)
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然上之人不欲其众,不使其为者,也?               何:什么(原因)
②是有三蔽                                                          焉:那里
③又谓吾之爵禄足以诱天下之士                            或:有时
后骐骥与驽骀别矣                                             然:这样
⑤试之之道,在当其能而已                                   所:指(能做的)事
⑥如,则士之愚蒙鄙陋者                                      是:此
⑦况其贤能智力卓荦乎?                                      者:……的人
A.①④B.⑤⑦C.①⑥D.②③
4.下列原文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针砭时弊,据理以陈,阐明了有关人才使用的重大问题。
B.作者认为不擅取才、不当用才是对国家危害最为严重的问题。
C.作者驳斥了有才能的人就会自然表现出他们才能的错误观点。
D.作者运用比喻论证,说明需要给人才以显示才能的恰当位置。
5.本文题为“材论”,先写了导致“人材不得取用”的“三蔽”。请根据文意,回答作者是选择哪一“蔽”展开议论的?并简述论证思路。
2024-01-21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栎全轩记

[明]归有光

①余峰先生(1)隐居安亭江上,于其居之北,构屋三楹,之曰栎全轩。君为人坦夷,任性自适,不为周防于人。意之所至,人或不谓为然,君亦不以屑意。以故人无贵贱,皆乐与之处。然亦用是不谐于世。君年二十余,举进士,居郎署。不十年,为两司(2)。是时两司官,惟君最少。君又施施然(3)不肯承迎人。人有倾之者,竟以是罢去。

②会予亦来安亭江上,所居隔一水,时与君会。君不喜饮酒,然会即谈论竟日,或至夜分不去。即至他所,亦然。其与人无畛域,欢然而情意常有余,如此也。君好山水,为郎时,奉使荆湖,日登黄鹤楼,赋诗饮酒。其在东藩,谒孔林,登岱宗,观沧海日出之处。及归,则慕陶岘(4)之为人,扁舟五湖间。人或访君,君常不在家。去岁越,泛西湖,过钱塘江,登子陵钓台,游齐云岩,将陟黄山,历九华,兴尽而返。

③一日,邀予坐轩中,剧论世事。自言:“少登朝著,官资视同时诸人,颇为凌躐(5)。一旦见绌,意亦不自释,回首当时事,今十余年矣。处静以观动,居逸以窥劳,而后知今之为得也。天下之人,孰不自谓为才,故用之而不知止。夫惟不知其止,是以至于穷。汉党锢、唐白马之祸,骈首(6)就戮者,何可胜数也?二十四友、八司马、十六子之徒,夫孰非一世之才也?李斯用秦,机、云(7)入洛,一时呼吸风雷,华曜日月,天下奔走而慕之。事移时易,求牵黄犬出上蔡东门,听华亭之鹤唳,岂可得□?则庄生所谓不才终其天年,达生之至论,而吾之所托焉者也。”

④予闻而叹息,以为知道之言。虽然,才与不才岂有常也?世所用楩、梓、豫樟(8)也,则楩、梓、豫樟才,而栎(9)不才矣;世所用栎也,则栎才,而楩、梓、豫樟不才矣。君固清庙明堂之所取,而匠石之所睥睨也。而为栎社(10),君其有以自幸也夫!其亦可慨也夫!

[注释](1)余峰先生:张意,字诚之,号余峰,昆山人。(2)两司:明代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合称两司,是地方的最高行政司法官署。张意曾官至山东提刑按察使司副使,属正四品大员。(3)施施然:喜悦自得的样子。(4)陶岘:唐开元间人,爱好山水,自号麋鹿野人。(5)凌:超越。(6)骈首:头并着头。(7)机、云:指陆机、陆云兄弟,均被成都王司马颖杀害。(8)楩、梓、豫樟:喻栋梁之才。(9)栎:喻无用之才。(10)栎社:指张意甘愿做栎社树。神社旁的栎树无用,不被砍伐而能保有长寿。

1.在第(3)段中的“□”处填入恰当的虚词是(     
A.矣B.哉C.盍D.夫
2.下列加点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于其居之北,构屋三楹,之曰栎全轩
B.则庄生所谓不才终其天年,达生之至论
C.去岁越,泛西湖,过钱塘江
D.一时呼吸风雷,华曜日月,天下奔走而慕
3.下列说法与本文中所论“知道之言”旨意不符合的一项是(     
A.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B.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C.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D.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4.通观全文,可以看出余峰先生以“栎全”二字命名轩屋,有何深意?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甲】过淮阴县,题韩信庙·其一

【宋】杨万里

来时月黑过淮阴,归路天花舞故城。

一剑光寒千古泪,三家市出万人英。

少年跨下安无忤?老父圯边愕不平。

人物若非观岁暮,淮阴何必减文成(1)

【乙】过淮阴县,题韩信庙·其二

【宋】杨万里

鸿沟祗道万夫雄,云梦何销武士功?

九死不分天下鼎,一生还负室前钟。

古来犬毙愁无盖,此后禽空悔作弓。

兵火荒余非旧庙,三间破屋两株松。

【注释】(1)文成:指张良,张良谥号文成。

1.出版社准备编辑一本古籍,可同时收录两首作品的一项是(     
A.《白石道人古体诗选》B.《诚斋先生近体诗选》
C.《石湖居士近体诗选》D.《淮海居士古体诗选》
2.下列关于两首作品理解的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途经淮阴县的时令应为仲秋时节。
B.甲诗以张良纳履事反衬韩信胯下之辱。
C.作者对于韩信的总体评价远低于张良。
D.乙诗认为韩信之死利于统一罪有应得。
3.鉴赏乙诗尾联在全诗中的表达作用。
整本书阅读-选择 | 较易(0.85) |
名校
9 . 《红楼梦》第五回中关于金陵十二钗的下列判词属于哪个人物(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A.王熙凤B.迎春C.探春D.惜春
2024-01-20更新 | 233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较易(0.85) |
名校
10 .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自问自答,点明了诸葛武侯祠所在的位置。
(2)古诗词中常写到猿啼,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中诗人与兄弟们行赏于醉柳清烟的桃花园中,叙述兄弟情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1-20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