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价值理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8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个做公益的朋友说,我们投身社会事业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把自己变得更柔软。我们在世界上左冲右突拼命向前时,会变得越来越强、越来越硬。其实,真正要生出智慧来,还要内心越来越柔软才行。对弱者有更多的共情,你可以感受到他的痛、他的苦,你会为他人流泪,你愿意为他人的快乐做些什么。这个时候,你内心的坚冰就会开始融化。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7日内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部分学校高三临考诊断卷语文试题 A卷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现代文阅读的作者提倡一种陶渊明式的人生观,但也有人认为,若人人都像陶渊明一样置身世事之外,社会便不会发展,不会进步。

以上内容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5-20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中提到,“无争”之自由可不为世俗所束缚,使精神“与天地大通”。这与本试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一中提到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颇有相似之处,都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以上材料结合文言文阅读材料一中的其他语句,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5-07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巅峰计划五育联盟高三下学期三模语文试题
2024·河南·模拟预测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是工科的时代,在经济发展的今天,文科生已经明显落后理科生了;能学理科,就不要学文科,学不动理科才学文科……

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关于文理之争又起。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对此,你有何看法?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标题,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5-06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语文(新高考九省专用卷01)-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些观点并不绝对正确,因为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这样认为,有的人就接受了。但也有人会去甄别、勘误,从而有了新的收获。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朋友圈,既是微信上的一个社交功能,也指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有人说,朋友圈,越多越好;也有人认为,朋友圈,在质不在量。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明确立场和观点,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4-25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开封市高三年级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中国语言中,“清”原本指水纯净没有杂质。正是从水的“清”中,引出了其他许多事物的“清”,从自然事物的“清”引申出了“清”的人文和社会政治意义。于是,便有了以清贫、清白、清爽、清高、清逸、清趣等以“清”字为核心的众多词语,这些词从古至今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至宝。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对“清”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双向奔赴原形容人与人之间相互爱慕、相互亲近的美好关系,现在也可以指相关方朝着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相互靠近。202311月,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期间,在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说:正是善意友好的涓滴汇流,让宽广太平洋不再是天堑;正是人民的双向奔赴,让中美关系一次次从低谷重回正道。真挚的话语,引起了现场听众的强烈共鸣。从用于个人到用于国家,双向奔赴的使用范围得到了延伸扩展,价值内涵得到了丰富升华。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4-15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重点高中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现实社会中,太多人愿意选择“宽门”了,因为那是一道容易的路,但往往容易的路行走的人也就很多,最后挤满了竞争者,越走越难。作家余华说:“我想无论写作还是人生,正确的出发都是走进‘窄门’。不要被宽阔的大门所迷惑,那里面的路没有多长。”罗伯特·弗罗斯特对写作与人生也提出了相似的看法:“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这造就了一切的不同。”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4-11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菁师联盟高三上学期12月考试语文试卷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治常生于敬畏,乱常起于骄纵。——古人

材料二: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清]曾国藩

材料三:

一个人也罢,一个民族也罢,一个国家也罢,倘若没有敬畏之心,是很可怕的,最终也将是可悲的。——梁晓声《中国生存启示录》

敬畏可能是当下国人最稀缺的一种情感了。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4-04-05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