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价值理念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81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英国威斯敏斯大教堂石碑上有一段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世界。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引用了苏轼的一句话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意思是说向最难之处攻坚,追求最远大的目标。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将如何处理好“目标”和“现实”的关系?请结合材料,以“目标与现实”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09-01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模拟检测(二)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玉,既有坚硬的质地,又有温润的特性。

在古代,玉是中华精神的物质载体和符号象征;诗经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的诗句,孔子进行了比德于玉的升华。

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3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高三语文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对比赏析袁枚的两首小诗,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

苔(其一)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注】“青春”,指苔藓富有生机的绿意。

苔(其二)

各有心情在,随渠爱暖凉。青苔问红叶,何物是斜阳?

【注】“渠”,第三人称,他,它。此泛指各种生物。

有人说青苔了不起,敢向牡丹学习;有人说青苔就应该做自己,为什么要学牡丹;有人说青苔努力向上,也可以成为牡丹;有人说,说不定牡丹还在暗自羡慕青苔呢;有人说青苔和牡丹,各有千秋,也可以彼此交流啊……

一时之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于是老师说,那请每个同学写一篇发言稿,说明自己的观点,在明天的语文课上宣读吧。

如果你是班上的一位同学,你会作何感想呢?请结合材料完成一篇发言稿。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08-31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湖南省涟源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南京一小学语文老师朱文洁发现有些学生在课堂、试卷、日记中往往会用网络热词,跟风玩梗。很多时候这些学生并不知道这些梗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说,而是强加套用,以示新潮。在一次班会上,朱文洁用“做有生命会思考的蝴蝶,不做随风而飞的气球”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烂梗”。这场班会发到网上后,得到了十多万网友的点赞。

读了这则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08-31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云学新高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联考语文试题
5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荀子说“与人善言,暖于布帛。”口出善言,是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应该珍视的美德,善于说话亦即“善言”,也是为人处事之智慧,因此“善言”常运用在劝谏、冰释前嫌乃至化干戈为玉帛等情境中。

鲁迅身处风雨如磐的年代,曾慷慨激昂地说过:“青年人先可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前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古人,将自己的真心话发表出来。”不难看出,在关乎国运、解开蒙昧、推动社会进步等形势下,鲁迅先生更鼓励青年“敢言”。

你认为“善言”“敢言”哪一种对成长中的青年更重要?请比较“善言”“敢言”的益处,结合上述材料,联系实际,为“争做时代好青年”的主题班会,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权衡与思考。

要求: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08-31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论语·子罕》有云: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这句话是孔子对自身修行的四点高标准、严要求。

针对这一则,李泽厚先生在其《论语今读》指出,什么是,是最大的问题,此处的应是不自以为是,包括不自以为是和不以自己的得失、利益为原则或准绳。

上述材料能给当代青年怎样的启示?请结合你对自己与周围人的观察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情境;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08-31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三十三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假设时间来到10年后,你已经成为一名独立带领一个实验室的博导,你拥有所需要的所有资源,那你最想探索的科学问题是什么?换一种说法,这一辈子有什么科学问题或者技术难题,你能解答或者突破,就觉得今生无憾了?”近日,著名学者颜宁分享了在一次博士生推免面试中提出的问题,不无遗憾地表示,20多位基本是国内生物医药领域所能招到的资质最好的本科生和硕士生中,并没有让她眼前一亮的回答。(2023.07.12《人民日报》)

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2023.07.14《杭州网·新闻中心》)

请围绕上述材料,结合你自身的学习经历和人生理想,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和体会。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能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8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屈原的本性是个浪漫的诗人,但理想终究是付于官场;苏轼把黄州赤壁矶当成三国古战场,而留下了传诵千古的绝唱……

以上人生中的“错位”,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08-29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摸底大联考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材料一:晋代傅玄在《太子少傅箴》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又说“声和则响清,形正则影直”。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荀子也有类似的思想,他在《劝学》里说“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古人告诉我们,环境对个人成长很重要,但个人同样可以通过自身的修养、才能等影响他人,改变环境。作为担当中国复兴大任的有为青年,你对此是如何认知与理解的?请结合材料写一篇议论文,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3-08-29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宁德市部分一级达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区域性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一位女教师发现所教的高一班里有28名学生,为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从网上抄袭了现成材料。她认为这些学生品质低下,剽窃他人劳动成果,将成绩判为零分。家长认为判罚太重,纷纷向学校施压,要求重判。学校不堪重压,迫令教师屈从,她坚持自己的决定,严词拒绝,辞职而去。该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的关注,有人点赞,有人质疑。

对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从老师、家长或校方任选一角度评论,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用层进式结构作文,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23-08-29更新 | 8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宜丰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