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北省正定市实施了一系列古城风貌恢复提升工程。把传承历史文脉同古城保护结合起来,使文物“活”起来,旅游“火”起来,文化“兴”起来,促进文旅融合发展。该做法(     
①基于古城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能够充分展现文化魅力
②旨在激发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充分挖掘文物经济价值
③能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集中展示当代中国精神
④有利于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坚定地守护好中华文脉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 .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A.社会主义荣辱观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社会主义发展观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024-04-23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不仅要加强现代金融机构和金融基础设施等“硬实力”建设,也要促进价值观、行为规范等“软实力”提升。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这一重大课题,深刻阐明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五个方面的实践要求。“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这五个方面的实践要求,是我们党对金融工作本质规律和发展道路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对于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为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指明了努力方向。


(1)结合金融行业特点,参考示例,分析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五个方面实践要求的经济生活依据。

实践要求

经济生活依据

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

【示例】信用是金融行业的基础,只有坚持诚实守信,才能实现公平交易,维护市场主体信誉,降低信用风险,减少融资成本,促进金融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

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

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

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述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理论创新是怎样坚持“两个结合”的。
2024-03-20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数据监测(一模)文科综合试卷-高中政治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守住底线科学统筹】

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明确强调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不是没有风险没有安全问题,而是通过发展来化解风险挑战。但没有国家安全,发展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新冠疫情以来,叠加乌克兰危机爆发,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遭受重创,世界各国受到巨大冲击。当前推动经济发展,必须保障能源安全、粮食安全,把国家安全放在重要的位置,为发展营造稳定的环境。要在发展中更多考虑安全因素,切实增强风险意识,坚持底线思维,积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1)有观点认为,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意味着必须时刻关注发展又强调安全。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观点对此加以评析。

材料二   【守正创新自信自立】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一切伟大的文明都是以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为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因此,我们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一整套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模式、文化传统、逻辑结构在内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彰显中国之“理”。

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实力在世界范围内构建起“知识—话语”体系和霸权,对非西方国家进行文化渗透。在西方知识范式下,使用西方概念和理论范式诠释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容易造成“南橘北枳”的结果。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这样才能避免在西方知识体系及文明框架下丈量自我,真正阐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等重大理论问题,真正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

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为世界普遍认可,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将进一步彰显其塑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意义,这也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的重大贡献。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如何找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发力点。
(3)文脉与国脉相连,文运与国运相牵,文化安全则国家安全。就此,某校学生会准备在校内举办一次宣讲活动,请你帮他们写一个宣讲提纲。(要求:观点正确,层次分明,语言精练)
2024-03-19更新 | 17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赤峰市高三下学期一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60多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始终以扎根草原、服务农牧民为宗旨,累计创作演出1.3万多个节目,累计行程130多万公里,观众总数达2.6亿人次,创造了内蒙古乃至全国文艺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乌兰牧骑能创造奇迹的原因在于(     
①基层群众文化素养显著提升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③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④发展了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3-09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无论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创造的成果。一方面,要大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的使命和任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它是“两个结合”的创新性产物。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数字化时代信息化浪潮迅猛发展,大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明形态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以及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至关重要。另一方面,要善于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为世界文化大繁荣发展贡献中国力量。人类文化本就是一幅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姹紫嫣红的多彩画卷,文化的交流不仅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更是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必要前提。

文化是多样的,人类文化也正是因为多样性才具有相互借鉴的价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在鼓励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的同时,推动世界优秀文化“走进来”,在尊重世界民族不同文化形态差异性的基础上,寻找共同价值、挖掘共通文化,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不同质的文化形态,以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的精神化解质疑、消弭误解,寻求世界文化最大公约数。

(1)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体现了矛盾的个性与共性的关系,运用相关原理加以说明。
(2)物之不齐,物之情也。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谈谈你的认识。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传承、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新时代青年责无旁贷!请结合所学知识,就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广大青年发出号召。
2024-03-08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7 . 近年来,一系列由农民唱主角的富有农趣农味的乡村文体活动大放异彩,村超、村晚等鲜活实践被写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提出要“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和美”更侧重于人与人的关系,是指要有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对精神文明提出的要求。”实现“和美”乡村,需要我们(     
①大力扶持村民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②创新文化内涵,加强科学文化修养
③在实践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结合实际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3-08更新 | 22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下学期一模文科综合试题-高中政治
8 . 2023年,江苏沛县八堡村“村界杯”足球赛和贵州台江县台盘村“村BA”篮球联赛“火爆全网”。这种贴近村民生活、步入烟火人间的草根球赛推动了全民健身运动在乡村的蓬勃开展,丰富了乡村的文化生活,也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助力了乡村振兴。由此可见(       
①“村BA”的火爆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②对待外来文化要保持开放心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
④健康文明的文化活动可以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她用生动语言为我们讲述我们的国家、民族和我们党发展的壮丽诗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作为青年学生,学习“四史”的意义在于(     
①树立正确价值观,筑牢信仰之基
②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③传播正能量,丰富人们的科学文化知识
④发挥党史育人的重要作用,推动物质文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4-01-2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传统社会中,调解”“说理”“评理等解决矛盾纠纷的方式体现了中华民族礼之用、和为贵的理念,追求和谐、和平、和睦、祥和礼治秩序的社会理想。采取官府调解、官批民调、民间调解等方式消弭矛盾,把依法调解和依礼调解贯通在一起,实现无讼”“息讼”“德化和谐,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不懈的追求。

20世纪60年代初,枫桥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枫桥经验;70年代末,枫桥人率先在全国开展对四类分子评审摘帽工作,为全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成功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枫桥干部群众积极探索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办法,效促进了社会稳定;90年代末以来,针对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矛盾,枫桥经验发源地创设了四前四早工作法”“矛盾化解五分法、平安建设机制、大调解机制,有效地就地预防和化解了矛盾。这些做法都体现了评理”“说理”“调解这种传统治理理念和方式在现代的运用和其与时俱进的创新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新时代枫桥经验已经从乡村拓展到社区、网络等新空间,从社会治安领域扩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个领域,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1)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彰显了强大的文化自信。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的知识,说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影响。
(3)结合材料,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提两点合理化建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