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们认识产生差异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1 道试题
1 . 2021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中,引用了战国荀子《天论》中的一句话“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已成”。下列与该引文哲理相同的是(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B.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C.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D.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2021-12-15更新 | 324次组卷 | 4卷引用:热点04 生物多样性公约
21-22高二上·湖北·期中
2 . 三孩政策公开之后,各种社交媒体瞬间爆炸。网友甲:上面四位老人,下面3个孩子,65岁退休,再带9个孙辈,……哇!真的是“这画面太美我不敢看”。网友乙:人口出生率提高,一些行业变得紧俏,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网友的不同看法表明(     
①受主观因素影响,人们的认识往往会产生差异
②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③网友的看法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④网友的精神世界是网友对客观存在反映方式不同的根源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1-22高二上·浙江·期中
3 . “真理只有一个,不存在反映同一对象的相互矛盾的不同的真理。”下列对这一观点评价正确的是(     
A.该观点错误,对同一个事物,真理性的认识可以有多个
B.该观点正确,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可以有多个
C.该观点错误,没有看到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D.该观点正确,在同一条件下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20-21高二·全国·课时练习
4 . 生活在河里的小鱼听说陆地上有一种动物叫奶牛,于是向青蛙询问奶牛的长相。青蛙说:“奶牛体形很大,四条腿站立,头顶上长着一对尖尖的犄角,身上布满黑色斑点,喜欢吃青草。”于是,小鱼脑海里生成了奶牛的形象(如下图所示)。小鱼脑海中的奶牛形象及其生成过程说明(  )
A.没有亲身实践就不可能获得真知
B.认识受主体思维方法的影响
C.认识的形成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D.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总是不同
2021-12-03更新 | 25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浙江卷变式训练哲学篇
20-21高二上·湖南衡阳·期末
5 . 对于诗句“夜暗方显万颗星,灯明始见一缕尘”的理解,有人认为:“当你身处黑暗之中,才看到平时忽略的美好;当你春风得意之时,反而容易计较别人的小过失,眼里揉不进一粒沙子。”但也有人这样理解:“没有人否认你存在的意义,你只不过缺少一个能散发光芒的特定条件。”从认识论角度,这表明(     
①对同一个确定对象存在多个正确的理解和认知②意识内容的变化本质上是反映形式的变化
③人的认识受主观因素的制约,具有主体差异性④认识活动是主体对认识对象的反映和思索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延迟退休是关系百姓民生的一项政策,从起草方案到正式出台、执行,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关于延迟退休,社会各界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按照工龄退休更加合理,也有人提出可以自愿退休。对延迟退休产生不同看法是因为(   
①意识有自觉选择性,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必然作出不同的行为选择
②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受世界观影响,世界观不同对事物认识可能不同
③价值判断和选择与认识事物的立场有关,立场不同结论则可能不同
④对主观和客观关系的认识不同,对二者有无同一性的争论可能发生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11-27更新 | 10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帮》(统编版)专题23 实现人生价值
21-22高二上·湖北·期中
7 . 下图漫画《同一扇窗户》(作者:王家春)给我们的哲学启迪是(     

①不同的人对同一对象的认识具有差异性
②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真理具有不确定性
③人生观不同决定了人生道路境遇不同
④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1-26更新 | 495次组卷 | 2卷引用:一轮巩固卷8(新高考统编版)
8 . 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有利于改善我国人口结构、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真理和谬误是相互包含和相伴而行的
②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对同一个确定对象不能产生不同认识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2021年3月3日,《平“语”近人一习近平喜欢的典故》第十二集《直挂云帆济沧海》在央视播出。本集节目以“梦想”作为主题,解释新时代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下列选项与节目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①一丈夫兮一丈夫,千生气志是良图②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11-21更新 | 11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帮》(统编版)专题23 实现人生价值
10 . 7月29日,美国彭博社发布新一期“全球抗疫排名”,美国排名第五,中国排名第九。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指出,彭博社称其排名依据是疫情遏制、疫苗接种覆盖率、死亡覆盖率等情况。人们都觉得,单凭疫情遏制和总体死亡率这两项指标,美国都无法跻身前五。但彭博社又称,与此前疫情高峰时相比,美国今年的死亡病例数并不多,社会和商业活动也基本恢复正常,因此排进前五。这种颠倒黑白、自圆其说的能力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从认识论角度,这反映了(     
①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以产生不一样的认识
②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彭博社的排名严重失真,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
④真理与谬误虽然相伴而行,但是有着严格的界限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1-19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帮》(统编版)专题23 实现人生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