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们认识产生差异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古琴名曲《胡笳十八拍》反映了蔡文姬流落匈奴时对故乡的思念,以及还乡之喜与骨肉离别之痛的矛盾心情,被郭沫若称为“自屈原《离骚》以来最值得欣赏的长篇抒情诗”。这表明(     
①音乐作品是客观存在移入人脑的主观映象
②音乐作品是社会生活的表达与情感的升华
③音乐作品是抽象概念转变为艺术形式的结果
④音乐作品的感悟受个体认知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2-20更新 | 144次组卷 | 24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22届高考三模文综政治试题
2 . “殳”(shu)被认为是中国古代五兵之一。《诗经。伯兮》云:“伯也执殳,为王前驱。”《释名》云:“殳,殊也。长一丈二尺,无刃,有所撞挫于车,上使殊离也”。有人据此认为“殳”并非一种兵器而是车战中车马撞挂在一起后,拨打使之分离的器具。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对“殳”的作用会有多种不同的认识
②深入把握历史的真实状况,人们才能正确认识“殳”的作用
③对“殳”作用的认识,要根据当前的实践需要判断其真理性
④因“殳”的复杂性,每一个人对其作用的正确认识都不相同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 . 庄子语:“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这句话启示我们(     
①客观事物是复杂变化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②认识受到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及具体的实践水平等条件限制
③开拓创新,突破认识对象的制约,真理才能不断超越自身
④勇于探索和实践,不囿于已有认识,推动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7-11更新 | 362次组卷 | 45卷引用:四川省中江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
4 . 漫画《天在哪里》(作者:方成),揭示了(     

①认识活动具有主体差异性
②人的直观经验不具有真理性
③认识的差异反映了意识能动性
④价值判断因立场不同而存在差异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黑格尔认为,同一句格言,在一个饱经风霜备受煎熬的老人嘴里说出来和在一个天真可爱、未谙世事的孩子嘴里说出来,含义和效果是根本不同的。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①主体不同必然导致认识结果的不同
②对人生与世界的能动反映具有条件性
③认识只有经过实践检验才具有真理的属性
④认识受限于主体自身的实践和人生体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群芳吐艳普天同庆春光好,百姓脱贫遍地常怀党泽深”。一副春联、一句感慨,道出了脱贫群众在党的带领下“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的真实心声,印证的是“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的深刻道理。由此可见(     
①主体的认识对艺术创作有深刻影响
②春联道出的心声源自于主体的自觉选择性
③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④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2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蓉城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7 . 漫画《屈原是谁?》寓意深刻,从一个侧面佐证了(     

①任何真理都要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②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受到主体状况的制约
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的多样性             
④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5-14更新 | 313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政治试题
8 . 蝙蝠被认为是许多微生物的潜在宿主,其中部分微生物可以感染其他动物和人类而导致人畜共患病。它到底是通过什么来促进病毒传播?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发现:蝙蝠通过其唾液腺免疫抑制毒素可能促进病毒驻留与传播。蝙蝠的唾液腺中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多肽毒素MTX,有抑炎和促炎作用的双重功能。MTX是蝙蝠能够形成免疫耐受与免疫防御平衡的微环境、使得病毒得以长期驻留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施用了MTX的细胞和小鼠被证明更容易受到甲型流感病毒的感染,进而导致更严重的细胞和组织损伤。MTX的发现为未来安全高效的抗免疫风暴药物的研发提供了良好的候选药物模板。材料表明(     
①揭示事情内部联系和本质的认识是可靠的
②实践和认识的循环是一个辩证发展的过程
③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的作用下形成的
④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回复信息的惯用语是“嗯嗯、都行、好的”,甚至直接回上几个表情包,这类人被亲切地称为“社交懒人症候群”,他们的说话方式被称为“敷衍体”。有人认为,当今社会压力大,人们根据社交程度选择“敷衍”或“不敷衍”,是每个人的自由;也有人认为,敷衍其实反映了麻木和冷漠,长此以往,他人也会被这种态度伤害。下列选项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①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同一事物会产生不同的认识
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上述观点都正确反映了社会现象
③上述材料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④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人的认识也不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⑤①
10 . 科学证明,蜂蜜由于其天然特性,因而是健康食品,但有流言不加条件限制地对这一观念进行了放大,说食用蜂蜜对糖尿病人没有损害。其实,如果公众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过量食用蜂蜜,可能造成严重后果。这充分说明了(     
①具体的实践水平影响了人们的认识
②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③真理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成为真理
④人们的认识会受到主观因素制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