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们认识产生差异的原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近年来,我国14周岁以下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恶性案件时有发生,经反复研究讨论,新修改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把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下调至12周岁,还在为未成年人提供刑法保护方面作了修改完善,增加了多项保障内容,强化了法律责任。这些修改体现的哲理是(       
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
②真理具有反复性,但会不断超越自身
③经过修改的真理更能经得起实践检验
④实践是人的认识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近年来,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预制菜从供应餐厅向供应家庭拓展,逐渐走进千家万户。有网友认为,预制菜原材料不新鲜、质量差、没营养,还可能含有防腐剂、添加剂,长期食用对身体不好;也有网友认为,预制菜方便快捷、省时又省力,不应被如此.....这佐证了(     
①认识与实践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
②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和思索
③认识符合实际才能有效指导实践
④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主体差异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随着人类科技进步,数字化进程是否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原本对存在的理解?还是说存在问题在数字化时代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只有对其进行深刻思考,才能明晰在如今社会自身的生存与自由到底面临着何种挑战,才能够清楚怎样的思维与行动有助于自身更好地发展。材料说明(     
①真理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②正确认识事物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认识主体素养提高会推动社会实践发展
④任何认识都受到特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图形主体形似汉字“冬”的书法形态,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体现中国举办的冰雪两大运动的理念。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欢庆的视觉感受。材料表明(     

①会徽的设计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②会徽的设计源于创作主体的主观想象
③艺术创作过程要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
④不同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可能不同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2-03-11更新 | 2608次组卷 | 2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政治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漫画告诉我们(     

①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②对同一确定对象可能有多个认识
③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④人们的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 . 三孩政策公开之后,各种社交媒体瞬间爆炸。网友甲:上面四位老人,下面3个孩子,65岁退休,再带9个孙辈,……哇!真的是“这画面太美我不敢看”。网友乙:人口出生率提高,一些行业变得紧俏,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网友的不同看法表明(     
①受主观因素影响,人们的认识往往会产生差异
②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③网友的看法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④网友的精神世界是网友对客观存在反映方式不同的根源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