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1月6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如果把文章比作电路板,竹简丝帛上字字珠现,连缓成文,是为文明义理;电路板上的千百元件,串联成体,就能启动机关。在“电路板”中,如果说缕缕导线是写作思路,密密零件是字词句段,那么集成块则是文章中的成语典故.名言警句。一个小小的集成块,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整合升级,其功能往往超过一大堆零件。当古语经典进入时代篇章,总能焕发历经岁月淘沥的光芒。这些蕴含着家国情怀.伦理道德.天地自然等方方面面哲思的语言,是论事析理。教化世人.解疑释难的有力武器,能增强思想深度,更使文章精理成文.秀气成采。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的熔铸积淀,经典名篇.金句隽语浩如烟海.灿若繁星,凝结成语言宝库中的串串隋珠,成为著文抒怀.知人论世时取之不尽的骊渊。学习古人思想的“集成块”,不失为进入传统文化之门的一条捷径。要做到“流水户枢”信手拈来.“泰山鸿毛”脱口而出,就要查清传统“库存”,将文化遗产熟稔于心。


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并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运用优秀文化“集成块”。
2 .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访各国或出席国际重大会议时不仅多次引用国学经典,也入乡随俗,引用出访国家的谚语俗语,名人名言,甚至巧妙地进行中外名言的搭配,生动形象地表达中国发展与各国友好合作的期望,阐述了“开拓与别国合作,欢迎各国搭乘便车”的中国态度。
2016年3月,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中说,“东南亚朋友讲‘水涨荷花高’非洲朋友讲‘独行快,众行远’,欧洲朋友讲‘一棵树挡不住寒风’,中国人讲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有水大河满,这些说的都是一个道理,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
2016年4月,习近平在出席亚非领导人会议时发表题为《弘扬万隆精神推进合作共赢》的重要讲读,其中引用非洲谚语“一根原木盖不起一幢房屋”后,又补了句中国古语“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希望亚非国家加强互利合作,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2016年4月,习近平在越南《人民报》发表题为《携手开创中越关系的美好明天》的署名文章指出,中国有句古语: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者所为,者无不成也。越南有句俗语:独木难成林,三树聚成山。我期待着访问期间同越南领导人进行深入沟通,规划今后一个时期中越关系发展方向,使中越关系行稳致远致远,相信只要中越携手共进,加强合作,必将开创中越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实现中越两国共同发展繁荣。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互鉴方式对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3 . 中华民族是智慧的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出许多谚语、俗语、成语和优美诗句,它们蕴含着深深的哲理。下列俗语、成语与其哲理分析对应正确的是(       
①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②道经坦途常遇覆,慎迈危辙则常安——斗争性与同一性相互转化
③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④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要遵循规律,崇拜自然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4 . 中国的名言警句和成语中包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选项中成语与所蕴含哲理相一致的是(  )
①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②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③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④真金不怕火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一个标准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5 . 国歌是宪法确定的国家重要象征和标志。但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一些不尊重国歌的行为,比如奏唱国歌随意化,又在诸如婚丧嫁娶、门店开业等私人场合奏国歌、歪唱国歌等,这些行为无形中损害了国家的尊严。2017年9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于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相关规定,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新闻媒体应当采取积极开展《国歌法》的宣传工作,普及奏唱礼仪知识,同时要求各相关单位应当做好有关国歌使用的审核工作,防止出现违反《国歌法》规定的情形。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从公民和政府角度就如何推动《国歌法》的贯彻落实提出要求。
(2)请列举两个与崇尚法律弘扬法治精神相契合的名言、警句或俗语
2018-07-2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五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6 . 中国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请将下列成语与对应的哲学原理配对。
2019-11-0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合格考试)
7 . 我国的经典名句思想丰富,内涵深刻,蕴含的哲理令人深思。下列名言警句所包含哲理对应正确的是( )
①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符合主观
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认识只有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实现
③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重视实践,求真务实
④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 《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一书生动讲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其讲话、文章和谈话中所引用的中国古代名言名句和经典故事,反映了他从中所汲取的治国理政智慧与理念。下列古语与党的执政理念相符合的有(       )
①人患不知其过,既知之,不能改,是无勇也
②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③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④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国歌是宪法确定的国家重要象征和标志。但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一些不尊重国歌的行为,比如奏唱国歌随意化,又在诸如婚丧嫁娶、门店开业等私人场合奏国歌、歪唱国歌等,这些行为无形中损害了国家的尊严。
2017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歌立法作出重要批示。全国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法制工作委员会立即着手开展调研起草工作,广泛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听取中央有关部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以及权威音乐家的意见,经反复研究、修改,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草案)》。2017年9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于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相关规定,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出通知,要求新闻媒体应当采取积极开展《国歌法》的宣传工作,普及奏唱礼仪知识,同时要求各相关单位应当做好有关国歌使用的审核工作,防止出现违反《国歌法》规定的情形。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国歌法》的制定过程并从公民和政府角度就如何推动《国歌法》的贯彻落实提要求。
(2)请列举两个与崇尚法律弘扬法治精神相契合的名言、警句或俗语。
2018-05-2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成都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政治试题
10 . 中华民族是智慧的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创造出许多谚语、俗语、成语和优美诗句,它们富含着深深的哲理。下列俗语、成语与其哲理分析对应正确的是
①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
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思维与存在不具有同一性。
③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静止。
④掩耳盗铃;画饼充饥——正确地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8-11-15更新 | 3507次组卷 | 20卷引用:【校级联考】福建省长汀、连城一中等六校2018-2019学年高二年上学期期中考联考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