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华文化的区域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听波巷、观澜路、演武厅巷……带有浓厚运河文化风味的北京城市副中心362个地名,对社会进行公示。根据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编制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地名体系规划(2016年-2035年)》(草案),此次命名类型包括片区名称、道路名称、桥梁名称、公园绿地名称等,重点突出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地域文脉特征。这一做法(     
①能够彰显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地域特色文化,留住乡愁
②有利于消除社会矛盾,增强群众文化的幸福感获得感
③可以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汲取运河文化的物质力量
④折射社会历史发展,体现历史传承与时代要求的统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01-17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抽测政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一口普通话走天下;但一回到家,说起方言还是格外亲切。目前,我国一些方言日渐式微,承载的地方传统文化也面临生存危机,因此濒危语言的保护上升为国家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注重方言传承是因为其(     
①特色鲜明,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②是少数民族语言,具有民族特色
③在促进不同地区沟通方面不可替代             ④丰富多彩,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 . 近年来红色旅游吸引了一大批粉丝,全国各地红色旅游持续升温。红色旅游为什么这么“红”,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于潜移默化中汲取文化的物质力量 ②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③维系地域文化,凝聚核心价值 ④丰富文化体验,满足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4 . 2021年春节,受疫情影响,很多人选择就地过年。很多网友在网络上晒出了家人邮寄过来的物品。有人收到了小时候爱吃的家乡零食,有人收到了家乡的土特产,有人收到了父母腌制的腊肉、香肠……每一个沉甸甸的包裹,都是一份沉甸甸的爱,“家的味道”在这个特殊的春节没有缺席。这说明( )
A.食物所承载的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
B.对亲人的思念和情感是家乡饮食文化的源泉
C.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的味道”承载着故乡情怀
D.不同地区的饮食文化相互交流,不断融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如何处理新与旧、拆与留、改与建的关系,是一个重要课题。

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北京的胡同、上海的石库门、福建福州的骑楼……历史文化以各种方式保留在城市肌体里,沉淀为独特的记忆和标识。

北京通过核心区建设规划,凸显其政治、文化、国际交往和科技创新中心功能,严格落实“老城不能再拆”的要求,坚持“保”字当头,精心保护好这张中华文明的金名片;上海的小里弄、石库门和老弄堂等特色建筑被原汁原味地修旧如旧,改造后的历史文化遗产得以持续活化利用,并融入城市功能;福建厦门鼓浪屿历史文化街区利用历史建筑建设唱片博物馆;广东广州通过建设历史文化步道串联散落的历史遗存;浙江杭州利用老工业园区和工业建筑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一系列探索,为城市更新打开了新的维度。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人是活态文化的一部分,人的活动附着人文魅力,是体现城市历史文化传承的关键要素,如果搬空居民、打造景区,则会让历史文化遗产失去活力。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在城市更新过程中应当如何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
2021-01-23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6 . 在2019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中,陕西、甘肃、新疆的展园设计,都将丝路文化融入“绿色生活,美丽家园”的主题之中。同样是展示丝路文化,三个展园却各不相同。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最恰当的是(     

陕西园分为一带三区。丝绸之路景观带是一条地形起伏的植物景观带。古风长安区通过唐风建筑重现汉唐风韵,绿色丝路区展示交通方式的历史变迁,山水文韵区展现渭河、秦岭地域风貌。

甘肃园通过反弹琵琶、莫高窟九间楼等敦煌文化符号,展现绚丽多彩的甘肃丝路画卷。园区分为一屏两院。屏为莫高景屏,造型源自莫高窟九间楼。前院展现敦煌文化,后院展示甘肃园艺特色

新疆园通过天山天池、民居回廊、坎儿井、葡萄廊架等地域元素,展示丝路文化、悠久园艺植物、丰富地形地貌。拱廊、尖顶等充满异域风格的建筑元素,揭示了丝路多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A.激浊扬清,正本清源B.海纳百川,博采众长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D.兼收并蓄,推陈出新
2020-11-26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平谷区第五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7 . 汉服又称“汉装”、“华服”,主要由衣裳、首服、发式等组成,汉服是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汉服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和配饰体系。一件汉服几乎浓缩了历史上汉族的纺织、蜡染、锦绣等杰出工艺,可以说我们现在看到的每一件汉服都浓缩了千年的中华文明,这说明(       

①汉服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
②汉服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灿烂的中华文明
③汉服体现了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
④汉服文化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区域性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0-11-14更新 | 191次组卷 | 3卷引用:清华大学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诊断性测试2020年11月文综政治试题
8 . 窦娥冤屈得以昭雪,赵氏孤儿最后为家族报仇雪恨,中国传统悲剧作品往往有一个相对圆满的收场,通过展现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来褒奖善良、坚强等美德;而西方古典悲剧中的主人公常在悲惨的境遇中走向毁灭,哈姆雷特最终被毒剑刺死,奥赛罗听信谗言害死无辜的妻子,因悔恨而自杀……悲壮的美让人心生怜悯和恐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艺术审美没有共同的评价标准
②文化的多样性和认识差异是形成不同悲剧观的基础
③不同的悲剧情节和冲突中都蕴含着对真善美的追求
④中西方传统悲剧观的差异根源于社会历史环境不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2019年12月20日,澳门邮电局发行了纪念“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的主题邮品,包括一套四枚邮票和一枚小型张,图案以跳脱而明丽的线条勾勒出金莲花、港珠澳大桥、大三巴牌坊、妈祖阁古庙等澳门新旧景观,将澳门中西融合、繁荣发展的含义融于方寸之间。这些邮品(  )
①反映了澳门的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②彰显了澳门与祖国血脉相承的地域文化
③全面展示了澳门的历史文化成就                  ④展示了澳门文化多元共融的突出特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羊皮筏子,是黄河中上游古代先民借助河水之力,运输物资和人员而发明的水上工具,它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日黄河上羊皮筏子依然漂流,但它已经从往日的摆渡工具成为了今天人们旅游观光的亮点,其见证的是历史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羊皮筏子蕴含了鲜明的地域特色,体现了黄河文化特有的精神魅力
②民间摆渡工具的开发是人类意识活动的直接成果,闪耀着智慧之光
③在羊皮筏子从摆渡工具到旅游观光亮点的转变中,时间起决定作用
④古代先民因地制宜的实践活动离不开特定的地理、历史、社会条件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