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5 道试题
1 . 重庆市把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口,全力推进废弃矿山修复治理工作。以矿山公园为依托,联动区域内的人文资源,打造户外研学、创意设计、亲子乐园项目,形成一条观光、休闲、游乐的体验带。昔日废弃矿山化身“城市后花园”,让游客既能走进来更能留下来。之所以能留住风景也留住人,是因为(     
①抓住重点,促进废弃矿山转化为“城市后花园”
②把握联系,利用条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③立足部分,推动自在事物联系变为人为事物联系
④把握共性,在工业遗址的特殊性中找到普遍本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随着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城市之间的竞争已不仅仅是规模、产值、人口的竞争,已经升级到产业链布局发展的竞争,能否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配套政策至关重要。这体现了(       
①部分影响整体,部分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②整体虽然处于主导地位,但也必须服从和服务于部分的需要
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④立足于各个部分,以部分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3 .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巩固提升香港、澳门在国际金融、贸易、航运航空、创新科技、文化旅游等优势领域的地位、明确支持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推动港澳更好服务国家事业发展大局。港澳的进一步发展应该(     
①以整体统率部分,立足港澳发展以推动国家繁荣富强
②抓矛盾主要方面,集中力量支持港澳优势产业的发展
③坚持矛盾同一性,认识到港澳的发展离不开祖国支持
④坚持联系多样性,努力为港澳繁荣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3-01更新 | 913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3届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二检)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湿地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2022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正式实施,这是湿地保护领域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事件。该法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从维护湿地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建立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增强湿地生态功能,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建立湿地保护修复制度的科学性。
5 .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建立了全国性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此后,供销社又逐渐沉寂。当前全国多地宣布重启供销社。通过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新时代的供销社已经从传统单一的日用品、农资经营,向土地托管、配方施肥、电子商务、农村合作金融等为农服务转变,成为健全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平台。供销社重新焕发生机,从哲学上看(     
①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矛盾,不同时代供销社都做到了从实际出发
②供销社从单一的经营转向综合化服务,通过局部功能优化来推动整体的发展
③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通过调整上层建筑激发了供销社活力
④重启供销合作社遵循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2-27更新 | 1053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永春第一中学、培元中学、季延中学、石光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6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全文共提及38次“链”,相关举措包括“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构建24小时全生活链服务体系”“推进制造业补链强链”等。之所以重视“链”是因为(       
①量变必然引起质变,重视“链”能为事物质变创造条件
②整体由部分组成,“链”的辐射能壮大国内市场和刺激内需
③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重视“链”有利于细心呵护新事物成长
④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链”的延伸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可能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2-26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大河奔涌,九曲连环;万里黄河,气象万千。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材料一   黄河流域覆盖9个省区,横跨东、中、西三大区域,是全国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和能源基地,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然而,受地理条件的制约,沿黄河各省区经济联系度历来不高,区域分工协作意识不强,高效协同发展机制尚不完善。强化全流域协同合作,才能更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流域内因地制宜发展富民乡村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有利于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条。流域各地紧密结合比较优势和发展阶段,培育经济重要增长极,就能增强流域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材料二 “黄河宁,天下平。”裹泥卷沙、河道摆动、地上悬河等诸多问题,让黄河成为全世界泥沙含量最高、治理难度最大、水害严重的河流之一。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全面推进国家的“江河战略”法治化,正当其时,意义重大。制定黄河保护法,是以法律形式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强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法治保障的迫切需要是解决黄河流域特殊问题的现实需求。


(1)结合材料一,运用系统优化方法的知识,分析说明我们是如何加强黄河全流域协同合作推动高质量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的原因。
8 .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需要考虑多种要素的协调统合,建立相关部门协调机制,加强部门间政策制定协商和执行方面的交流沟通。各部门应立足自身优势,结合国家战略需求,科学合理布局科技创新。这表明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要(     
①运用全面的观点,统筹科技攻关体系中各个要素
②立足科创的关键部分,把科技发展目标落到实处
③在分析和综合的对立中,推动完善科技攻关体系
④科学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协调统筹发挥合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2-21更新 | 704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二模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港珠澳大桥连接三座城市——香港、澳门、珠海,加强了粤港澳地区的经济社会联系,推动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发展。以此为龙头,带动中南、西南的发展,并将辐射东南亚、南亚,这是中国经济战略布局的一次伟大创举。

材料二   从早期设想到最终落成,港珠澳大桥的建设过程,正是中国国力不断向上攀升的过程。由于地质结构复杂、施工环境恶劣、技术标准高、环保要求高,这座桥梁从开工建设到正式通车,一路都面临着种种超乎想象的困难与挑战。历经9年建设,汇众智,聚众力,数以万计建设者日积月累,埋头苦干,用心血和汗水浇筑成了横跨三地的“海上长城”。

(1)结合材料一,说明港珠澳大桥的建成体现的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道理。
(2)结合材料二,说明港珠澳大桥从早期设想到最终落成体现的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道理。
10 . 2022年6月22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举行。我国同各成员一道,弘扬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金砖精神,加强各领域务实合作,一起向未来,携手构建更加全面、紧密、务实、包容的高质量伙伴关系,共同开启金砖合作新征程。这需要各成员国(       
①着眼部分,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②重视局部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③立足整体,把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统筹考虑
④树立全局观念,寻求实现局部最优目标的正确做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2-11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