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量变的含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22-23高三·全国·单元测试
1 . 古代先哲提出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命题包含着物质无限可分的辩证法思想。但是,具体的分割又是可“竭”的,当分到一定的关节点时,就不能保证“棰”的物理性质。这个关节点在哪里呢?当分到30天时,成为十亿分之一(小于分子大小的级别),就不能称其为木头的物理分子,更不能称其为“棰”了。这表明(     
A.只要注重量的积累,就一定能实现质变
B.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实现的,质变比量变更重要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没有量变就不会有质变
D.事物的变化是渐进性与连续性的统一
2024-01-28更新 | 251次组卷 | 4卷引用:单元质量检测与试题属性表
22-23高三·全国·单元测试
2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更好统筹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坚持以质取胜,以量变的积累实现质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质变体现为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范围等的变化
②在量变阶段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
③注重量变的积累是因为量的增长为质的提升奠定必要基础
④坚持以质取胜是因为质的提升为量的增长提供充分动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1-12更新 | 291次组卷 | 5卷引用:单元质量检测与试题属性表
3 .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成为科技发展大国,由过去长期“跟跑”进入“并跑”“领跑”阶段,部分领域已由技术输入变为技术输出。这一现象蕴含的道理是(     
A.事物发展的道路总是迂回曲折的B.量的积累能为质的飞跃创造条件
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和上升的D.事物总是处于不显著的进化之中
4 . 古希腊一农夫养驴以运货。某日,驴驮货轻快而行,遂略加货物,驴仍走得轻快,再加一点,驴依然走得轻快,再加……最后,驴身体不支倒地而毙。这个故事包含的道理是(       
A.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B.事物发展最终是通过量变实现的
C.量变和质变之间没有明确界限D.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质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后母戊鼎,1939年3月在河南省安阳市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后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材料中描述后母戊鼎的质的语句有(       
①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
②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
③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壁厚6厘米
④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6 . 下列与漫画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②时过于期,否终则泰
③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④耳闻是虚,眼见为实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摘自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材料二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摘自《荀子·劝学》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为什么“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这对我们有何启示?
2021-07-02更新 | 315次组卷 | 4卷引用: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这表明(  )
①事物的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②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③事物的量变必然引起事物的质变
④发展是由质变到量变再到质变的循环过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中国依靠自己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饭碗,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并且“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由过去“吃不饱"到“吃得饱”,并且“吃得好”,表明(       
①事物的变化发展存在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
②“吃不饱”到“吃得饱”的量变是“吃得好”的质变基础
③坚持适度原则,积极促进“吃不饱”到“吃得好”的飞跃
④事物的发展会经历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的过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6-13更新 | 509次组卷 | 22卷引用:单元综合检测(三)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0 . 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在量变的过程中,事物所处状态是( )
A.发展中断B.显著变动C.相对静止D.非连续运动
2019-01-30更新 | 963次组卷 | 26卷引用:第三单元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单元测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