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及其方法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下图漫画《生命是一场马拉松,并非每一段路都比拼速度》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任何事物都有利弊两面,看问题要坚持一分为二
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始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要勇敢面对挫折、考验
④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02更新 | 271次组卷 | 4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中学(五三四学制)2022-2023学年十一年级(四年制高三)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2 . 借景是中国造园艺术的独特手法。滕王阁借赣江之景,让诗人吟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千古名句;岳阳楼近借洞庭湖水、远借君山,构成气象万千的山水画面;杭州西湖借“明湖一碧,青山四围”,营造出“六桥锁烟水”的诗情画意。据此推断,中国园林“借景”艺术的奥妙在于(       
①师法自然,“化他人之物为我物”
②因势而为,“收无限于有限之中”
③构园无格,搭建园中“景”与园外“景”的主观联系
④借景有因,使不同景物在虚与实、远与近中相互呼应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3-09-29更新 | 370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2023年春节期间,某电视剧爆火激起了网友的“二创”热情,部分网友未征得剧中演员同意,使用AI换脸技术把其照片,经过深度合成算法处理秒变《熊出没》主人公。从而获得较高流量,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应一分为二地看待技术进步,有些技术侵犯人身权利应禁止
B.要着重看待AI技术的潜在风险,做好预案,避免类似问题产生
C.保持创新创作热情,可使人类的期望通过技术进步全部变为现实
D.在技术运用发展中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让技术真正造福人类
2023-09-20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学科素养测评政治试题
4 . 下列观点与漫画反映内容相吻合的是(     

①事物的联系具有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②要学会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③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④坚持量变和质变的有机结合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3年2月,全新聊天机器人ChatGPT火爆全网,它不仅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做到与真正人类几乎无异的聊天场景进行交流,还能进行撰写邮件、视频脚本等任务。这类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为商业和民生带来巨大的机遇,但同时也伴随着失业、威胁公共安全等风险。这说明(     
①ChatGPT已经初步形成了意识,能够深刻理解问题
②人工智能将替代人类的预言能够通过实践成为现实
③人们要科学看待人工智能的两面性并加以合理利用
④是人类尊重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创新成果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6 .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以贯通古今的文化自觉,鲜明提出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材料一   中华文明一直有着海纳百川、天下一家的气度,不以族群来区分文明和野蛮。今天,人类需要超越文明等级论,文明不意味着征服、改造,而是尊重、欣赏、学习、成就别人。中国式现代化的普遍意义在于,立足于自身文化传统和国情,在借鉴世界文明成果的同时,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中国道路的成功,也意味着各国都可以坚持自身文化主体性,立足自身发展问题,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时代新征程,传承中华文化的“和平基因”,中华文明必将焕发出更加强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中华民族定能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知识,阐述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应如何传承好中华文化的“和平基因”。

材料二   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从“以天下之财利天下之人”,看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千百年来的治世理想;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理解“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生存智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好。面向未来,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的连续性,我们就一定能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不竭精神动力。


(2)上述材料具有启示意义。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恰当的哲学道理,以“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为主题撰写一篇短评,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可以就某一点深入分析,也可以全面论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50字左右。
7 . 2023年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强调,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要把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任务。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跃升和质变,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反相成       
②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③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了事物的性质       
④促成矛盾双方转化应具备一定的条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7-11更新 | 33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8 .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在充分肯定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对这些问题,我们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今后必须加大工作力度。这启示我们(     
①坚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把握事物发展状况
②正视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回避矛盾
③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是永远无法解决的
④转变工作思路,促进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转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下图漫画《生命是一场马拉松,并非每一段路都比拼速度》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始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任何事物都有利弊两面,看问题要坚持一分为二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要勇敢面对挫折、考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我国生态系统质量稳步提升,2009-2019年,林地、草地、湿地、河流水面、湖泊水面等面积增加2.6亿亩。2012-2021年,全国森林覆盖率由21.63%提高到24.02%,我国成为世界上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但是也要看到,我国生态本底脆弱,陆域生态极脆弱和脆弱区约占48%,生态系统保护任重道远。这要求我们正确处理(     
①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②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坚持走发展中国家先发展后治理之路
③系统和要素的关系,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治理
④对立与统一的关系,促进生态保护与过度利用的相互转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