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小学语文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89 道试题
1 . 阅读。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

汤姆提着一桶白粉浆,环顾院墙,所有的快乐烟消云散,用长刷蘸满白浆,开始刷墙。刷了几刷子后,刷过的墙和那一大片未刷的墙相比,并没好到哪里。他沮丧地坐到树下,那些自由的男孩们就该出来玩了,倘若让他们看见自己在刷墙,一个念头如闪电般击中了他的大脑,那简直就是个伟大的创意!汤姆顿时觉得畅快多了。

他沉住气,又一次拿起刷子刷起墙来。不一会儿,本出现了,走了过来。汤姆没有出声,像一位艺术家一样,又后退几步满意地欣赏一番,偶尔还补上两刷。本终于忍不住打断了他:“喂!看来你不得不干活儿了。对吧?”

“这叫干活儿?”汤姆一脸不屑,“这也许是干活儿,也许不是。反正我挺乐意的。”

“这么说,你喜欢干活儿?”

“喜欢干?你以为每个男孩都可以随时得到刷墙的机会吗?”

本被震住了,他停止了吃苹果,专心注视着汤姆。汤姆认真地刷着,他强烈要求汤姆让他也刷一阵。

汤姆刚准备把刷子递给他,又立刻收了回去:“哎呀!这可不行,波莉姨妈对这面墙要求太高,可是她只信任我。”

“求求你,让我试试吧,我保证仔细刷。”

“倘若是后院的墙壁,我想姨妈也不会在意,问题是现在刷的是临街的墙面。我怕万一失手她会怪罪我的。”汤姆越说越玄乎。

本心里痒痒得不行:“我一定会很小心的,要不,我把这个苹果给你,你就让我刷刷吧。”汤姆心里美滋滋,却装出百般不情愿的样子,把刷子递给了本。

当本在阳光下干活儿累得大汗淋漓的时候,汤姆则躲在树荫下一边乘着凉吃着苹果,一边盘算着算计别的男孩。街上不断有男孩经过,但最后都心甘情愿地留下来刷墙。本过后是比利,然后又换了约翰尼,他们都用自己心爱的玩具来换取这难得的干活儿机会。看着手里猛然增长的财富,汤姆得意非凡。

(1)随着短文情节的发展,汤姆的感受产生了变化,请你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

(2)汤姆为什么一再拒绝本刷墙的要求?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汤姆想吊起本的兴趣
B.汤姆喜欢刷墙这个活儿
C.汤姆害怕被姨妈怪罪
D.汤姆担心本刷的不好

(3)短文写汤姆诱惑本刷墙时很详细,写算计其他人时很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
(4)你与小宇同读了《汤姆•索亚历险记》后交流感受。
小宇:我认为汤姆有些虚荣,到处调皮捣蛋,惹是生非,一点也不乖。
你:我觉得评价人物的角度不能单一,从短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情来看,汤姆还是个 __________的人。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2 . 读语段,完成练习。

①老北京人的春节,始于腊月初旬的腊八粥、泡腊八蒜。老北京人对腊八粥是情有独钟的,无论老小,嘴里立时就会生出浓稠甜腻之感……过年时,老北京人还必须要吃鱼,因为这寓意着“         ”。家家户户的大门外都要倒贴“福”字,寓意“         ”。春节当天,每个小朋友都可以从长辈那里得到压岁钱,传说它有祈福辟邪,保佑平安的作用。

(1)将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2)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旧的习俗丢失了、淡化了,而新的风俗自然诞生,最不应该丢掉的习俗是什么?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

《桥》

木桥前,没脚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最后,只剩下他和小伙子。

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你先走。”

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天之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1)“肆”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部。
(2)用“﹏﹏﹏”画出文中的拟人句。并请你仿写一句。
                                                                                                      
(3)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中揪出一个小伙子。(“揪”可以换成“拉”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老汉似乎要喊什么”,请你联系上下文,想像一下老支书在喊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
(5)你觉得老支书是一个怎样的人?假如你在祭奠的现场,你有什么话对老支书说呢?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的哪些句子让你感动?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4 . 结合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我国16%以上的青少年有心理健康问题,其中非常叛逆的“十五岁现象”呈上升和提前趋势。

材料二:《人民日报》发表社论《父母亦师》《和孩子交朋友》,并向学校发出呼吁:“不管遭受何种伤害,每个人都要活下去,生命需要保护,身体需要健康。希望这个话题能得到教育界的极大注目。”

材料三:著名学者胡适在自述中写道:“我在母亲的教训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1)阅读以上材料,请用简明的语言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至少写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要求紧扣活动主题。(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
(3)五(1)班举行“做阳光少年”主题班会,如果你是班会的主持人,请为本次班会设计一段开场白。不少于50字。
___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相关练习。

“吹糖人喽——”每每听到这样的吆喝声,孩子们就“hōng   ”地一拥而上,兴奋地看shī fu        变戏法似的“演绝活儿”。只见他从bāo fu       里拿出一根麦秸秆,对着熬制好的jiāng   料吹气,球体便鼓胀起来,其间再用搓、拉、挑、揉、捏、按等多种手法造型,一尊尊惟妙惟肖的金鱼、猴子、老鼠就跃然手上。孩子们发zhèng   发shǎ   地看着,真觉得有一种神圣不可qīn fàn       的威严

(1)请根据拼音,结合语境,在括号中准确、规范地书写字词。
(2)“绝”在字典中有多种解释,语段中的“演绝活儿”一词中的“绝”应选第_____种解释。除“吹糖人”外,我知道的民间绝活还有__________

①断:~望|络绎不~
②独一无二的,无人能及的:~妙
③副词,一定,肯定。
(3)读了画线的句子,小悦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群孩子围观“吹糖人”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汉字的发展和演变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6 . 阅读理解。

一双脚上的修养

①市图书馆离我家很近,每逢双休日,我都会到图书馆的阅览室去翻阅一些报纸和杂志。每次来这里,总会看到座无虚席的场面,有时,大家还会围绕一些文学现象进行交流。在这紧张而喧嚣的都市里,人们能保持一份阅读的闲情,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在我看来,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有着一定的层次和修养。

②北方的冬天雪大,雪一下,许多麻烦就随之而来了。走在街上,鞋上会沾满脏雪。从天寒地冻的室外进入室内,脏雪融化成污水。人走过的地方,会留下两行黑乎乎的脚印。又是一个雪天,我走进了图书馆。刚进阅览室,我就觉出异样。屋子里多了一个擦地的女工。她看我进来,竟紧张地盯着我,手持拖把,如临大敌。我故作视而不见,可感觉告诉我,她正跟在我的身后。猛回头,吃惊于自己留下的那两行脚印,在淡黄的地板上,显得如此扎眼。而那个擦地女工,正在奋力地擦抹。

③坐在座位上,想着方才的脚印,羞愧油然而生,再也没有心思看书了。阅览室进出的人很多。每个进来的人都在犯着同我一样的毛病,浑然不觉自己的双脚正在恶作剧式地涂鸦着刚刚被擦干净的地板。于是,那个女工就要不停地跟在进进出出的人后面,擦了再擦。渐渐地,她已是满头大汗。

④突然有种感觉,每一双出入的脚都充满罪恶。因为,它们是在不断践踏着他人辛苦获得的劳动成就,是在破坏着一种美好与和谐。

⑤不知过了多久,人们渐渐坐定了,擦地女工也有机会喘口气、歇一歇了。[A]但就在这时,那扇门又被悄悄推开了。一个男子伸头朝里面看了看,似乎想进来,但又把头缩了回去。不一会儿,两扇门都被推开了,还是刚才那个男人。这次,他是肩扛一桶纯净水进来的。突然,一阵“沙、沙”的响声,伴着送水男人走路的旋律,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我开始从上向下打量他,[B]老旧的棉帽子、绿大衣……最后我终于看到了他的双脚,内心惊异万分。[C]男人的每只脚上,竟然都套着一个塑料袋。他走过的地方没有一点污迹,还是那样干干净净的。我注意到那个擦地的女工。站在那里表情复杂地盯着送水的男人,看他放好水,慢慢离开。而当她再次转过头来时,我发现她眼里竟有泪光闪现。

⑥这个下雪的周日,我没有读书,但我想到了“修养”这个词。我想,修养并不是一个人比别人多认识一些字、多读了几本书。修养应该是在一个人举手投足的细节中体现出来的,就像那个送水工,懂得在雪天里,进入室内之前用塑料袋把两只脚都套上。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短文,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当时情境下“我”的内心变化,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2.从第②段看,“我”羞愧的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致观察,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能更好地表现人物特点。本文对送水工的描绘文字不多,却令人回味。第⑤段画横线的[A]句是对他的____________描写,[B]句和[C]句是对他的____________描写,从中可以感受到他是一个____________的人。
4.文章第⑤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让读者感受到擦地女工复杂的心理活动。请你联系文章内容,展开想象,写一写她此时在想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的开头、结尾都谈到了“修养”,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你又是怎样理解题目“一双脚上的修养”的含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山西省临汾市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7 . 阅读以下两则文段,完成练习。

[文段一]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

——选自《草船借箭》

[文段二]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有一童子,手执麈(zhǔ)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使退兵?”懿曰:“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军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

——选自《空城计》

1.这两个文段都与古典名著《______》有关,请分别用四字词语形容两个文段中的诸葛亮:____________。这部小说与《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2.阅读[文段一],完成下列思维导图:

3.[文段一]中划线句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一]中,曹操为什么不敢出兵?在文中用“ ”画出来。由此可以看出他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                
5.[文段一]中,诸葛亮为什么下令把船一字摆开,后来还要掉头?______(多选)
A.船一字摆开,可以增加受箭面积,确保箭的数量足够多。
B.掉头可以让船的两面都受箭,也为借箭成功后离开节约了时间。
C.让曹军看清楚对方的阵势很大,产生畏惧之心。
6.请用“﹏﹏﹏”在[文段二]中画出司马懿认为应该退兵的理由。
7.有人评价诸葛亮“神鬼莫测”,两个文段中诸葛亮的“神鬼莫测”分别体现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山西省临汾市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8 . 语段阅读

【语段一】那个星期天(节选)

①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他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语段二】盼(节选)(有删改)

①第二天早晨一睁眼,四周还是静悄悄的。我决心不再想什么雨不雨的。谁知等我背着书包走到街上,脑门又落上了几滴水珠。我还以为是树上掉下来的,甜丝丝的雨点儿又滴到我嘴唇上时,我的心才又像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一样。我几步跑回家,拿出雨衣冲妈妈说:“妈妈,下呢!”

②妈妈一歪头冲我笑了笑,帮我系好扣,戴上帽子。我挺着脖子走在街上,甩着两只透明的绿袖子,觉得好像雨点儿都特别爱往我的雨衣上落。它们在我的头顶和肩膀上起劲地跳跃:滴答,滴答滴答……

1.下列几种说法的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语段一】描写“我”盼着母亲能带自己出去玩;【语段二】描写“我”终于穿上了盼望已久的雨衣。(      )
(2)以上两个语段都是通过多个具体事例表达人物情感。(      )
(3)以上两个语段都表现了“我”对母亲的理解与体贴。(      )
2.【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描写,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
3.心情不同,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读【语段二】进行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
9 . 阅读

只要月亮还在天上

①人这一辈子需要不时地被犒赏,为了多些欢乐,就得好好过节。

②没有比外祖母更懂这个道理的人了,所以她最重视节日,只要是节日就不肯放过,一定要把它过得像模像样。好东西吃也吃不完。外祖母说:“吃不完就是一年不挨饿,日子再苦,中秋节也要好好过。”她对这一天的重视,似乎超过了任何一天,到了晚上,大家都要高兴,都不能讲让人生气的话。这天晚上不能提爸爸。

③我一直忍住,尽管很想念。我相信他们也是一样。如果提到爸爸,大家就没法高兴了。他们那一伙工友要不停地凿山,再好的月亮也没空看一眼。爸爸真可怜。

④一年中秋节,已经到了半夜,大月亮看着我们,还不打算离开。我们更舍不得离开这么好的月亮、这么好的夜晚。但不管怎样,最后还是要睡觉。我们躺在床上,透过窗户看着月亮,一直到瞌睡上来。看着月亮想心事,想啊想,就睡着了。

⑤正睡着,梦到有人来敲门,“咚咚、咚咚”,越敲越响。外祖母“呼”地坐起。我终于听清了,这不是做梦,而是真的有人敲门。我和外祖母从炕上跳下来时,妈妈已经起来了,先一步打开了屋门。一个细高个儿进来了。我一眼认出是爸爸。

⑥“啊,爸爸!”我跳起来,两脚还没有落地,他就把我接住了。爸爸的头发上落满了月光,白灿灿的。我忍不住伸出手抹了一下,又用力揩了两下,那月光还是留在他的头发上。

⑦爸爸来得太突然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所以大家都高兴坏了,都惊住了。妈妈和外祖母过了三四分钟才醒过神,齐声问:“你怎么回来了?”爸爸语气十分平静地回答:“回家过节。”我看到妈妈脸上流下了两道泪水。外祖母没说什么,转身到黑影里忙着什么。

⑧我心里一阵难过;我们如果早一点知道爸爸会赶回来多好。可怜的爸爸,没能和我们一起过节。太可惜了,今晚的事会让我们难过一辈子。正这样想着,外祖母已经点亮了灯,走过来说:“来,咱们重新过节。”妈妈一下醒悟过来,赶紧和外祖母一起忙活:大圆木桌被再次抬到院子里,一个个碟子、钵子全端出来了,特别是酒瓶和杯子,它们一样不少地全摆在了桌上。

⑨现在已经过了半夜,月亮已经歪到西边。不过月色还是很亮,空中没有一丝云彩。一只小鸟在不远处叫了一声,有什么动物在附近的树上跳跃着。

⑩我会永远记住这个中秋之夜,记住爸爸讲的事情。在我们这里,除了春节,就数中秋节最隆重了,一般出远门的人都要在这两个节日赶回来,与家人团聚。可是爸爸一年里只有两个假期,每个不超过三天。他是一路跑回来的,只用了一天多一点的时间,就走完了两天的路程。他一路上叮嘱自己的只有一句话:“只要月亮还在天上,就不算晚!”

⑪外祖母背过身去。妈妈也在抹眼睛。我抬头看着天空:啊,月亮还在,爸爸真的追上了它。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自然段主要是对人物的______描写,表现出“我们”当时______的心情;第⑥自然段中爸爸头上的“月光”实际上指______,这里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爸爸的______
3.第⑨自然段的景物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同学认为,第⑦自然段中“爸爸语气十分平静地回答”用词错误,因为第⑩自然段交代了爸爸赶路的原因,可见爸爸是迫切想要回家团聚的,此处不该用“平静”,你认同他的说法吗?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标题“只要月亮还在天上”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日内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10 . 阅读

“睡眠令”来了,“睡懒觉”梦想成真!

[材料一]教育部颁布“睡眠令”,对中小学生就寝时间做出了明确要求: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小时。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学校不得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参加统一的教育教学活动。校外培训机构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不得以课前预习、课后巩固、作业练习、微信群打卡等任何形式布置作业。小学生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1:20,初中生一般不晚于22:00,高中生一般不晚于23:00,个别学生经常努力到就寝时间仍未完成作业的,家长应督促按时就寝不熬夜,确保充足睡眠。

[材料二]人类为什么要睡觉?

2014年,神经学家杰夫在一次演讲中说到了一个实验结论,解释了“睡眠有什么作用”。大脑里面有一个巨大的“水池”,里面充满了干净、透明的液体,叫做“脑脊髓液”。脑脊髓液充满大脑,大脑产生的废物会排到脑脊髓液里,然后跟着脑脊髓液一起流到血液里,把废物排出。但是,大脑里的液体和废物,并不是随便就渗透到脑脊髓液里的,而是通过一个特别的“开关”来控制这个过程,这个“开关”,很有可能就是睡眠。当我们睡觉的时候,大脑里的脑脊髓液便开始给大脑洗澡,洗掉积累了一天的代谢垃圾,这个过程一般需要持续8小时左右,正好符合人类最佳睡眠时间为8小时的说法。所以,睡眠是维持大脑运转的必要条件,而大脑是维持生命运转的必要条件。

“如果不睡觉,会发生什么?”于是,便有了睡眠剥夺实验。在这个实验中,研究者把两只老鼠养在一个转轮装置中,用固定隔板隔开,并通过仪器和电程序持续监控老鼠的脑电波,并识别它们是否入睡。当实验组老鼠的脑电波进入睡眠状态时,转轮开始转动,强迫实验组老鼠醒来并随着转轮走动。而对照组的老鼠可以在实验组老鼠清醒时自由睡眠。结果,无法睡觉的老鼠吃得越来越多,体重却越来越轻,时间长了,体温也开始出现紊乱,整个能量代谢平衡被打乱,体温维持和免疫系统维持都无法继续,从而导致死亡。

[材料三]“睡眠不足”是普遍存在于当下中小学生群体的共性隐忧。一组来自《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的数据显示,中国青少年睡眠不足现象持续恶化,95.5%的小学生每日睡眠不足10小时,90.8%的初中生每天睡眠不足9小时,而84.1%的高中生每天睡眠不足8小时。

[材料四]

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影响因素——相关性分析

(注:★★代表在0.1水平(双侧)上显著相关。)

——《艾瑞咨询: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健康白皮书》

1.阅读[材料一],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       
A.8:00B.8:10C.8:15D.8:20
2.[材料二]中的“开关”指的是(       
A.脑脊髓液B.血液C.睡眠D.大脑
3.[材料二]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A.打比方B.列数字C.作比较D.举例子
4.[材料二]中提到老鼠的实验,这样写的好处是(       
A.解释概念B.引人入胜C.举例说明D.分类明晰
5.阅读[材料四],下列对中国青少年睡眠影响因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孩子作业时长对青少年睡眠影响最大。
B.孩子睡前活动对青少年睡眠影响最小。
C.家长睡眠质量不会影响青少年睡眠。
D.辅导作业时家长情绪的影响力低于晚餐时间点。
6.本文除了介绍“睡眠令”,还介绍了(       
①人类必须睡觉的原因   ②中国青少年的睡眠现状
③关于睡眠的两个实验   ④青少年儿童睡眠影响因素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7.下列表述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教育部颁布“睡眠令”,学生到就寝时间若未完成作业必须按时就寝不熬夜。
B.人类最佳睡眠时间为8小时,所以脑脊髓液排掉代谢垃圾的时间为8小时。
C.材料二两项实验告诉我们睡眠是维持生命运转的唯一条件,不睡觉会死亡。
D.材料三数据显示中国青少年普遍睡眠不足,且睡眠不足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8.林老师发现班级里有同学上课常打瞌睡,请依据材料,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各提一个建议,改善此类情况。
(1)向老师提建议:______
(2)向家长建议:______
(3)向学生提建议:______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2024学年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